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三十八章 伏笔

北宋仕途 第三十八章 伏笔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沈欢闻言不答反问:“你们觉得这世间什么最赚钱?”

“贩盐或者营铁?”周季猜测说道,大家都意识到盐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东西,但又因为技术等原因,制盐困难,物以稀为贵,因此古代盐巴供不应求,价格也高得离谱,朝廷见有利可图,一般都把盐抓在手中,作为官营资本,沿海一带盐巴走私猖獗,但禁无可禁,民间要经营,少之又少,一旦拥有资格,那就是富不可言的大盐商,因此周季把盐巴排在赚钱热门之前;另外铁之类的经营就更不用说了,朝廷生怕民间以铁造兵,除了有些必要的生活用具外,铁更多作为战略物资由官府掌管!

沈欢摇摇头,看向赵顼,示意他也来猜一猜。赵顼沉吟一下,问道:“难倒是做官不成?你看天底下多少人对进入仕途趋之若骛呀!”

沈欢扑地一笑,道:“做官有权,却不一定有钱,除非贪墨,就是做到宰相,月钱也不过几百贯而已,一年下来算上其他赏赐,也就万把贯,还不如我们这个印刷作坊半年的利润呢!”

“那你说是什么?”赵顼不服气地问。

沈欢眼珠子一转,眼前这个可是大宋朝未来的皇帝,不如多说点后世的经济常识,使他得以多多接触,虽不说令他思想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若能让对多点知识,也不算坏事,于是微微一笑:“沈某认为,世间最赚钱的莫过于垄断了!”

“垄断?”赵顼与周季都愣住了,不明所以。

“不错,就是垄断!”沈欢开始解释,“垄而断之,也就是说一种事物,全天下只有你一家经营,或者说掌握了天下绝大部分的份额!若能如此,谁能奈何于你!你们想想,就算卖鸡蛋,若他掌控了天下所有鸡蛋生产和销售的渠道,他也能做成天下首富!其他亦然,你们再看看官府于盐、铁、茶之上,不就是把握了天下所有的份额么,如此一来,怎会不赚钱呢!”

“哦,在下明白了”!赵顼大笑起来,“原来是这个意思,子贤莫不是说这个活字印刷如今全天下只我等一家,借此形成垄断?”

周季也一拍手掌,道:“正是此理,看看现在开封的印刷与书市,不就是我们的天下么!若能把新华书馆开遍天下,就是垄断了!啊,若真是这样,子贤,你说的开封首富倒也容易做成!”

沈欢呵呵笑道:“你们明白了吧?”

两人点头,赵顼若有所思,嘿嘿一笑:“垄断,垄断……”

沈欢又道:“既然明白,我等再来谈谈这个新华书馆今后的路子吧!”

“还有什么好谈的,不就是要垄断么!到其他地方再多开几家就是了!”周季大大咧咧地说道。

沈欢给他一个白眼:“若真是这样,不出半年,我们就该倒闭关门了!活字印刷是个技术活儿,却又不高深,等印刷作品大行天下之时,别人不难从中悟出办法来,云飞兄,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依沈某估计,这个活字印刷能让我们保持五年领先就是一个不错的事了!大开分馆,嘿嘿,若到时别人也制造出来,我们拿什么来经营这众多分馆!”这个时代没有专利保护的法规,因此铺子铺得越多,风险也就越大,他可不想以后因为各家店铺而焦头烂额。

“五年?”周季吃了一惊,“那怎么行,五年之后若活字印刷遍天下,我们拿什么来赚钱?子贤,你点子多,快想法子出来!”

沈欢微笑道:“还是要垄断,不过这次不是垄断活字印刷技术,而是要垄断市场!今后的策略,除了印刷书籍外,我们的主要策略是怎样尽快zhan有这个书市份额!一定要在五年内让大宋的读书人都习惯我们新华书馆这个标志,要他们以后买书都习惯找上我们,走的也就是品牌路线。你们问品牌是什么?这个……哦,就是品质招牌的意思,把我们的招牌在最大范围内打响,总之呢就是让他们相信我们这个书馆,买书也只买书馆所出之书!”

沈欢想到了后世的品牌战略,这可是一个好东西,单卖牌子都赚到翻天,不过他毕竟不是学经济出身,解释得不够精确,只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向这些古人解释而已。

“打响招牌是吧,这个周某明白!”周季呵呵笑道,“不就是招牌么,像我家的春风酒楼,一说出去整个潘楼街的人都知道!”

“就是这个意思了!”沈欢感到微微出汗了。

赵顼疑问道:“可这个招牌该怎么打响,在开封还好说,如今新华书馆的名声在开封城是很响亮了,那其他地方呢,大宋幅员广阔,大城小城上千,我们没有这个实力把书都卖到这些地方去!”

沈欢恨不得有把羽扇摇那么几摇,过过诸葛神算的瘾头,微微一笑,极有信心地道:“不错,我们没有实力,不过你们不要忘了,如今大宋,书商可不少!若能让他们都帮我们贩卖,那就容易了!”他想到后世加盟连锁的方式,虽然不能令人家直接改为自己的名字,不过若通过他们掌握这个销售渠道,几年之后,就是再有同类印刷作坊出现,以自己与这些书商的关系——或者头通过兼并掌控这些书店,也不难大部分zhan有这个市场份额!

沈欢考虑了一下才道:“沈某是这样打算的,这个印刷作坊,单是开封一家肯定不够,但又不能开得太多,当务之急,是要在西京洛阳再开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作坊,今后洛阳方面负责河北市场,而京城方面暂时负责江南市场!之后云飞兄你就邀请那些书商,与他们合作,发货给他们,让他们按我们定制的价格出售书籍!”

“定制价格?”本来周季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到这个名词又愣住了。

“一定得规定价格!”沈欢坚决地道:“我们如今所卖之书,一本不过百文,发货给他们估计也就几十文,若他们出去为了多赚,把价格提到两三百文,估计也能买完,毕竟其他雕版还是太贵了。如此一来就与我们的初衷相背道,要知道,我们虽然也用来赚钱,不过更多还是为了教化天下而出力,怎么说我们都是读书人,总要有良心的!”

“沈兄真是我辈读书人的楷模!”赵顼赞叹不已。

沈欢嘿嘿直笑,有阴谋得逞的得意,有钱不赚是孙子,他当然清楚经商就得追求最大利益,不过赵顼在场,对这个未来的皇帝,不能不多表现自己的大公无私。

沈欢又吩咐道:“云飞兄,你让作坊在每本书后页都印上销售价格,令天下读书人都了解,别人就是想要提价,也无可奈何!至于其他事宜,小弟与赵兄都不方便出面,就靠云飞兄你了!”

周季嘿嘿笑道:“放心,一定给你们办妥!周某如今斗志昂扬,恨不能大干一场呢!对了,以子贤的聪明,想必不单止只想出这个活字印刷法子而已吧?若有其他更便利的东西,还请不要吝啬拿出来呀!”

“对对!”赵顼也附和说道,“子贤的脑子,令人叹为观止,小弟也期望得紧!”

未来皇帝也恭维他,沈欢感到身子都轻了几分,不禁飘飘然,熏熏然,差点羽化而登仙了,心口一热,脑袋一涨,豪情上涌,慷慨难抑,轻拍一声桌子,大声说道:“雕虫小技而已,有什么值得希奇的!别的不说,提到这个经世济用,全大宋估计没有几人能与沈某相提并论!”

虽然是玩笑话,不过赵顼依然不服气,道:“沈兄说大话了吧,真的没人能和你相比?那你的老师司马君实呢,王介甫呢?”

沈欢当然还不是酒令智昏,盯着赵顼笑道:“君实老师若为人为官,那自不在话下,王介甫若说做学问,也很擅长,不过若提到令天下之民生财,沈某只要想些法子或者希奇的东西出来,股掌之间尔!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舍我其谁!”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赵顼心中一动,想反驳,又想起沈欢的才学与能力来,便没有话说了。

沈欢差点要发笑了,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不正是王安石后来用以鼓惑神宗皇帝的口号么,他行政措施,赋税是没加多少,国用也渐渐有余,不过沈欢认为其所得之财,大多只是想方设法从民间收敛而已,并没有达到像后世所说的创造价值,增加财富。他先王安石一步用以敲打赵顼,肯定存了不良企图!

“好了!”周季打断沈欢的得意,“什么赋啊国啊的,你如今不过一白丁,连功名都没有,扯这些有什么用!就是你明年高中进士,也不过七品县令,能造福一方就不错了,谈什么一国之用!”

“你……”沈欢大受打击,“唉,夏虫不可语冰,问世间,谁能明白我?”

周季与他相熟得紧,玩笑惯了,闻言直接给一白眼,啥话也不说。倒是赵顼帮沈欢打气了:“周兄也不能这样说,若沈兄能高中甲等前三,按朝廷惯例,留用馆阁,也算京官了,并不用到外面任县令的!”

“前三?”沈欢摸摸下巴,“可以考虑!”

赵顼笑道:“以沈兄才学,必能高中!”

周季也清楚赵顼的身份,闻言不敢多说。

赵顼道:“若能有子贤这等才学之人为朝廷出力,总也是天才之福!唉……”

“赵兄神情忧虑,莫不是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周季不明所以地问道。

赵顼看了看两人,极力思考什么,最后一握拳头,像是下定了决心,沉吟一下叹道:“不瞒两位,之前小弟与你们说家里经营布匹服装,在这里先向两位道个歉,小弟骗了你们!”

沈欢与周季相视一眼,都有笑意,又不敢笑出来,只能忍住,想必赵顼不会想到两人会无耻到派人跟踪吧,服装生意?确实也对,赵顼的父亲是当今天子,所有大官的衣服帽子也正是由他经营决定的。

“其实……”周季想说出事实,却给沈欢踢了一脚,停住了。

“那赵兄家里是做什么的?”沈欢赶忙问道。

赵顼为难了一下才道:“其实家父……是朝廷官员,一名大官,其他就请恕小弟不能多说了!”

周季嘘了一口气,看看沈欢,不禁佩服对方的机灵,刚才他还以为赵顼要说出真实身份,打算告知对方他们早就了解,到头来人家还是要隐瞒。

沈欢面不改色,呵呵笑道:“既然赵兄有难言之隐,我等也不是不识好歹之人,今日赵兄能对我们坦白,已经很是难得了!”

赵顼惭愧不已,脸微微红了一下。

沈欢又问道:“听赵兄之意,难不成是令尊遇到什么麻烦了?”

赵顼点头道:“子贤既拜君实先生为师,想必也听说过如今朝廷的争议吧?”

“赵兄是说濮安懿王追封之事?”沈欢一本正经地问,心里倒有点鄙夷自己了,如此演技,在后世拿奥斯卡影帝都绰绰有余!

“正是!”赵顼精神一振,“朝堂如今争议得厉害……家父为难得很,小弟不忍见其忧虑,因故心情烦闷。子贤聪慧,又拜得君实先生为师,对此可曾有良好建议?”

沈欢暗暗发笑,原来对方打探司马光本意来了,司马光是谏院大夫,加上“皇伯”一词还是他提出来的,如今与御史台那帮人遥相呼应,在朝廷此议中也算颇有分量,不过他自提出建议外,后来朝议中,倒也不像侍御史吕诲那些人一般强硬,只算出于公论而已。也难怪赵顼要关注司马光的立场,估计官家赵曙也存了这层意思吧。

沈欢心中一动,本来打算扯皮了事,不过涉及司马光的立场,他又得有所维护,不禁叹道:“赵兄,濮议也有一段时间了吧?”

“自四月至今,已差不多三个月!”

沈欢叹道:“是啊,三个月了,还没有结果,也许,还能拖很久呢!”嘿嘿,历史上此事双方可是打了十八个月的嘴仗,比之后世官司也不遑多让,实在是千古难见!

赵顼闻言苦恼不已,道:“就是见事情有越演越烈之势,朝臣汹涌,大有不两立之态,家父这才苦恼呢!子贤可有妙计?”

“妙计?”沈欢苦笑不已,“官家这一步,走错了呀!”

其他两人闻言大吃一惊,周季就不用说了,见沈欢竟然敢在皇子面前说天子的不是,不禁佩服,又是担忧。

“走错了?”赵顼怒了起来,英俊的脸蛋红得惊人,“沈兄,正如欧阳参政提到《丧服记》所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官家不过是要追封生父而已,又有什么错!”

沈欢正色道:“赵兄,官家之孝,天下皆知,据说他初登大宝,还打算为仁宗先帝守孝三年,如此风骨,千古帝王之中,又有几何!实在是天下人之楷模,我等只有尊敬的份儿,何敢论其之过!”

赵顼听得人家赞扬其父皇,不禁与有荣焉,之后才支吾地道:“那子贤为什么说官家错了?”

沈欢摇头道:“沈某可不敢说官家错了,追封也不过是为了孝道而已,又有什么错!只是觉得官家竟然也要追封皇考,这就不能不令人惋惜了!”

“皇考又有什么错?”赵顼也想为这个名义上的爷爷争一个名份。

沈欢叹道:“昭陵之土未干,就欲追崇濮王,使官家厚所生而薄所继,隆小宗而绝大宗。言者论辨累月,中外愤郁,这不就是失了大义么!”

赵顼闻言脸色大变,“昭陵之土”说的就是传位给赵曙的宋仁宗,沈欢说他有负大义,不无严重,但又令人反驳不得。

沈欢又道:“赵兄,天下人皆知官家欲行孝道,不过得仁宗大统,又如此厚待濮王,以小孝而失大义,只恐天下沸腾呀!你看如今朝堂,不正是为了此事而吵闹么!难道主张皇伯之人是存心为难官家么,难道他们都是弄权小人,不欲使官家宽心么?”

赵顼讷讷地道:“君实先生等人却也不是小人!”

“赵兄,孝道还是大义,总须有个抉择呀。若选孝道,官家倒也宽慰,宰执也有所权威,可失了大义,群臣不依,言论汹涌,到最后恐怕双方难以两立,重演前唐党争之事,实在令人痛心呐!你还是请令尊多加考虑吧!”沈欢装着忧国忧民的样子,其实意图,不难猜测,依然是为了力挺司马光而已,老师都做出“皇伯”选择,他现在总不能就站到“皇考”一边。深知赵顼身份的他打一开始就清楚,他这一番话,十有**会传入当今天子耳朵里,这样也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