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八十五章 禁忌

北宋仕途 第八十五章 禁忌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升调官职,还是由陛下一人裁决才是,臣等不敢逾越!”欧阳修看到颖王有跃跃欲试建议的趋势,赶紧打了个太极,对于调人位置的事,为君之人从来都是有所忌讳的,为人臣子也总得小心翼翼。颖王虽然是皇长子,但是此刻也是皇帝的臣子而已,而且也许正因为他是皇长子,皇帝才会更加有所忌讳吧。若由他开口,也许因为某些顾忌,皇帝反而打压沈欢也说不定。欧阳修是官场老油条,这点认知还是了解的。

“对,一切还是父皇裁决!”赵顼也不是蠢人,给人点醒,当然反应过来。

赵曙呵呵笑道:“朕现在也是为难了,所以才问你们嘛,说吧,朕想听听你们的建议。”

“这个……”赵顼还是为难,“父皇,儿臣年幼,对朝中具体官职也不是很熟悉,还是由参政大人来说说具体事宜吧。”

欧阳修没办法了,暗叹一声,道:“既然陛下询问,臣就放胆一言了,所谓举贤不避亲,何况这个沈欢还不是臣什么人,若是说错了,想必陛下也会有所抉择的!”

“当然,朕不是偏听偏信之人,欧阳参政可以放心说一说。”

“陛下,臣觉得沈欢此子才华无双,又是今科第三,如今所创拼音之法,将对大宋文治教化有着大功,擢为馆职如何?”

“馆职?”赵曙沉吟了,“具体是什么呢?”

欧阳修道:“不如先令他做一下直史馆吧!”

“直史馆?”赵曙吃了一惊,断然出声,“这可不成!”

“陛下……”欧阳修愣了,想不通官家为何有这般大的反应。

赵曙嘘一口气,叹道:“欧阳参政,沈欢才华,大家有目共睹,确实常人难及,但是你认为他适合做直史馆吗?”

“以他的才能,怎么会不适合呢?”欧阳修疑惑说道。

“此人才能,比之苏轼如何?”赵曙问道。

欧阳修为难了,这个可不好回答,苏轼怎么说也是他的学生,总比沈欢有了几分亲近,分不出个好歹来。

“如何?”赵曙又问。

欧阳修叹道:“以沈欢之前所为观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是此理!”赵曙突然赞道,“欧阳参政,以苏轼才能与资历,如今不过大理评事,尚不入馆阁。沈欢何人?不过今科进士而已,才华是高没错,但年不过十七,资历全无,若是贸然升为馆职,他人会如何作想,他日又如何对之?这些欧阳参政是否仔细想过了呢?拔苗助长,从来都不是好事!”

欧阳修悚然而惊,这才反应过来,最近一直只看到沈欢的才能,倒忽略了他的年纪,诚然,他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在官场,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是看政治手腕与资历,特别是资历,重视程度,自古亦然!说实在的,欧阳修的政治手腕,比之韩琦等人确实逊了一筹,能做到如今地位,还是靠了资历,当然,多年磨练,政治能力也不是一点没有长进,不过他文人出身,名望俱高,多年提拔后进,今次为沈欢请功,也不无习惯性使然,一时倒忽略了这些因素。

“臣疏忽了,好在陛下英明!”欧阳修出了一身冷汗。

赵曙又笑道:“馆职还不适合沈欢,毕竟直史馆上去就是修起居注与知制诰,太过重要,也太过荣耀!”

欧阳修一时回转过来,倒是惊奇了,官家什么时候有这般眼力与能力了,这可不像印象中的官家?虽然有点不敬的嫌疑,不过官家的能力——想到之前濮议开始时官家慌张失措的样子,欧阳修就更怀疑了,一下子成长至此,难倒这就是传说中的帝王心术?不由惊悚,有点后怕的意思了。

“如何安排沈欢,朕已有腹案了!”赵曙淡然说道,“先让他在三司做着吧!”

“陛下……”欧阳修一下子又迷糊了,也有点不甘,堂堂年轻才子,当科第三名进士,跟着一帮人在算帐目,在他心中,就算不是羞事也比较难受,他看不过去了,加上如今沈欢又有功劳在身,刚才还好好说着升官的,怎么转眼又原职不动了!

“欧阳参政!”赵曙有点厉声了,“朕意已决,不必多说!”

欧阳修暗叹一声,疑惑地看着官家,他觉得今日官家行为有点失常了,至少不能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反而有点一意孤行之态,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又要相劝。

“父皇!”赵顼眼看不妙,赶紧出声,“升不升官,就由父皇决定吧。其实儿臣今日过来,主要不是为这个沈欢请功的,而是想请父皇颁旨把拼音之法通行天下,假以时日,我大宋认字之人就可多好几倍了!”

以退为进?欧阳修这样揣度颖王的用意,拼音之法是好东西,颁行天下的话,试用可行,让世人都看到他的伟大之处,反过头来官家又不得不厚赐著者沈欢?有点这个意思,不过不保险,他觉得官家还是不了解沈欢的才能,也许是见面少吧,想想就殿试时有过几步成诗的经历,其他两人好像都没接触过,不了解也是正常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创造个机会给他们多多了解吧。

微微一笑,欧阳修说道:“陛下,拼音之法虽好,不过若要颁行天下,顷刻之间决定,太过草率,如此大事,还需要通过朝堂商议才成!另外,杂志上的《大宋字典》还未成型,到底有些什么,别人也不清楚,该如何操作,想来没人有著者沈欢这般清楚吧,也许该问问他有何建议。”

赵曙道:“不错,滋事体大,不能仓促,欧阳参政老成谋国,所言有理。皇儿,你还需多多学习,国家大事,不能冲动!”

“是,父皇,儿臣一定多加努力,不负父皇厚望!”赵顼坚定地说道,其实心里倒有点不以为然,既然大家都觉得是好东西,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呢?

赵曙呵呵笑道:“《大宋字典》,大宋大宋,这个名字倒是起得够大气,以大宋气象,也该有一部堂而皇之的字典颁行天下才成,不过此事也不是容易完成,看沈欢如今所注音之字,不过两三千而已,还有待补充。具体事宜,朕还真需要问问他才成。欧阳参政,你今日回去,传朕旨意,令沈欢明日早朝后福宁殿晋见问对!”

“是,陛下!”欧阳修大喜。

赵曙沉吟一下道:“欧阳参政,你现在就可以去见一下沈欢了,让他准备准备,不要失了礼数!”

“是,臣告退!”欧阳修退了开去。

“颖王留下,朕有事吩咐!”看到赵顼也要跟着下去,赵曙想了想,向他招手示意。

“父皇还有什么吩咐儿臣?”赵顼奇怪地问,让欧阳修退下,估计是有些**话要说吧。

赵顼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赵顼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里没有外人了,你不必如此客套。”

“父皇……”赵顼心里一热,眼前的人虽然是皇帝,但在少年的心中,还是一位父亲,虽然其中亲情比平常人家淡薄,不过总也有着几分血浓于水的情素。

赵曙看着眼前这个都长得与他一样高的少年,不无欣慰,儿子长大成人,也不容易呀,想到几个夭折的儿女,就一阵感伤;接着又为这个少年的成长感到为难,赵顼什么都好,就是容易感情用事,也比较冲动,这可不是皇家幸事!

暗叹一声,赵曙问道:“皇儿,你对刚才父皇对沈欢一事的裁决怎么看?”

“儿臣还是不明白父皇怎么不赏赐于他呢?”

赵曙哼道:“谁说朕不赏他了?召他入对,若是真令朕宽心,哪有不赏的道理!”

“那父皇刚才怎么……”

“你是为父皇驳回欧阳永叔的建议感到奇怪?”赵曙笑了,“皇儿呀,你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不错,正如朕刚才所言,这个沈欢太年轻了,不能召以馆职,直史馆是什么职位?一步步上去,最终就是翰林学士,翰林上去呢,宰执?以沈欢的年纪,亏欧阳永叔想得出来!皇儿呀,有些事,你得慢慢去观察,去看,去琢磨,朕说得太通透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父皇……”赵顼挠挠头,有点苦恼。

赵曙叹道:“还不明白?那,看看,这是什么?”

赵顼仔细一看,赵曙拿起御案上的《文艺》杂志,摊开一指,内容正是欧阳修所作的《五代笔札》。

赵曙接着又道:“笔札笔札,亏他们想得出来!除了一些序文,这一卷多全是传记,按他们的意思,分期而刊,这《五代笔札》连贯而成,不正是一部五代史么!撰史呀,还是欧阳永叔私人撰写的,哼,若真要追究,弄不好朕还可以罚他一下!不过朕刚才帮他接了过去,不打算与他算帐了,呵呵!”

赵顼也只能跟着笑,心里却在奇怪赏罚怎么能不分明呢?

赵曙幽幽地道:“皇儿,你要记住,上位者,驭下之道,不能过宽,也不能过严,若能左右平衡,使之上下随意,这才是最好的统辖之道。想想先帝,才是此中高手!”

“是,父皇,儿臣一定谨记在心。”

赵曙笑道:“你慢慢体会吧!唉,这个沈欢,确实有着常人未及的才能,朕也是为难呀!”

一听到沈欢,赵顼想起一事来,想说又犹豫着,神色比较古怪。

“皇儿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说吧,不必顾忌。”

“这个……”赵顼真有点为难了,“儿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是听寿康说说而已。”

“寿康?”赵曙嘴角浮现一丝笑容,他有几位儿女,儿子方面最喜欢的就是眼前这个皇子;至于公主,宝安公主就不必说了,以她的性子,全皇室都喜欢,还有一个寿康,这个好像永远也长不大的女孩子,虽然有时令人生气,不过确实也是一个开心果,令人疼爱不已,“寿康又怎么了?”

赵顼沉吟片刻,决然说道:“父皇,你也知道,儿臣很早以前就与沈欢打交道了,他也到儿臣王府几次;另外,父皇更清楚了,宝安自小就喜爱文人事物,以沈欢的才识,她当然也是欣赏的,因此托儿臣向沈欢要了些墨宝,这一来一回,两人也认识了……”

“怎么?他们有什么……”赵曙脸色沉了下来。

“不是!”赵顼急忙解释,“也没什么,就是大家见过几面而已。不过据寿康说,宝安最近都拿着沈欢的一些墨宝在发呆,而且还在全力收集沈欢的作品,有时候还在嘀咕,看了令人担心。儿臣生怕有事,不敢隐瞒,因此禀报父皇。”

赵曙听着听着恢复了平静,点点头:“嗯,朕知道了!”

赵顼闻言大是奇怪,刚才一边说一边打量父皇的表情,生怕对方一个震怒有个好歹什么的,哪知最后却换来淡淡的语气,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不由急了,难道他说的还不清楚吗,宝安有欣赏喜欢那个沈欢的趋向呀!

“父皇……”赵顼还想说什么。

“你呀!”赵曙摇了摇头,“就是太急了,这样下去如何了得!你说的很清楚,朕也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一些男女之事么?”

“啊?”赵顼吃惊了,瞪大了眼珠。

赵曙淡然地道:“这算什么事,比得上朕的天下大事么。皇儿,以后没事就不要提这些琐事了!”

赵顼再次吃惊,最后只能郁闷地点头:“是,父皇。”

赵曙突然又问:“那个沈欢可曾婚配?”

“应该还不曾吧!”赵顼有点反应不过来,父皇的心思转得太快,他跟不上脚步,只能靠本能在回答,“儿臣未曾听说他有夫人了,不过至于是否定亲,那就不清楚了……父皇不会打算招他做驸马吧?”赵顼最后有点似惊叫了,生生地看着他的父皇。

赵曙笑道:“朕的驸马也不是那般容易做的,也不是谁都能做的,至少这个沈欢还差点吧!”

赵顼嘘了一口气,为沈欢长出一口气,这个驸马,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诚然,驸马确实尊荣,可是以本朝的禁忌,若为驸马,终生都不要妄想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了!以沈欢的学识才能,若为驸马,就太过可惜了,沈欢还年轻,以他父皇的意思,可以培养使用,若是早早让驸马之位束缚断了前程,就真是令人扼腕了!

赵曙接着又道:“这种男女之事,很快就过去的,再说……唉,此事朕自有主张。你只要把朕刚才所说记在心上,慢慢琢磨就是了。你是皇长子,有些事,也该知道,更该了解,知道吗?”

“是!”赵顼大喜,父皇登基两年了,亲政也有一年,虽还不曾策立皇太子,不过他是皇长子,又是嫡出,若无意外,东宫之位应该跑不掉,加上近些时日父皇总是暗示他身份问题,难不成动了立东宫的心思?一想到这里,赵顼就忍不住地激动,他胸有抱负,如没有机会施展,总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大为可惜!

赵曙又交代道:“明日朕在这里问对沈欢,下朝后你也过来听听吧,此人与你同年,学识才华却高人一等,不让前辈,也许有些特别之处也说不定。”

赵顼笑道:“特别不特别,也不是一眼能看出的。父皇,这个沈欢儿臣还算了解,可为大用!”

“大用?”赵曙有点生气了,“了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所谓了解,能到什么程度?朕不是教你看人看事不能看表面吗,这么快就忘了?”

“哦!”赵顼有点低落。

赵曙叹道:“你先下去吧,放心,这个沈欢朕总不至于委屈了的,如果真有才能,说不定朕会给他一个比直史馆还要尊荣的身份!”赵曙这话像是对自己说的,最后挥挥手,让赵顼退去,自己一个人又有点呆住了。

至于两人讨论中的主角沈欢,此时又是怎么一副景况呢?在欧阳修找到他的时候,他还着忙着数银子呢!昨日《文艺》杂志一上市,即造成抢购局面,首批五千册半日告罄,接着还是让印刷作坊连夜开工,几台印刷机同时进行,花了一日的时间,这才又把第二批给印刷出来。如此火暴的销售局面,让沈欢与周季两人乐开了花,当即不顾形象地开始算帐了。

乍一听欧阳修来访,才迎了出去,待听得官家召入问对,有点傻眼了。问对,很有神圣的气息呀,好像好些明君都有这个召某某人问对的事迹。官家真是说问对这个词么,该不是欧阳修传错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