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一十章 立功

北宋仕途 第一百一十章 立功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什么法子?子贤快说!”司马光急切得有点激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两三年前他是谏官,对朝廷大事张嘴就弹劾,所说宏论,毫无根据。后来当了开封知府,为了整个开封的民生,稍稍了解没有财政的困难了,如今做上参知政事后,才上台一两天,就起战事,朝廷竟然因为没有钱想不出对策来。这对他这个正统文人的冲击非常巨大,都有点焦头烂额的模样了。

沈欢沉吟片刻,开始组织语言:“老师,之前学生就和您说过,朝廷没有钱,却不代表民间不富有,像上次水灾集捐,不是一下子就筹够上百万贯钱了么?区区五百万贯的战争经费,也许开封之人一时难以筹集,但对整个天下的富豪商贾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司马光皱起了眉头:“你是说依然像上次一样,让商贾富豪捐赠钱财?”

沈欢瞪大了眼睛,摇头道:“老师,学生家乡有一句俗话,叫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让商贾捐赠救济灾民,那是善举,人皆有恻隐之心,他们欣然同意。另外几十年都没有一次大灾,他们也不惧怕朝廷让他们经常捐赠。但是战争就不同了,与西夏契丹时不时就是动武,难不成让他们每次都捐赠钱财?若是如此,一旦战争来临,他们肯定会收拾家当离开,到时战争阴云就会在天下百姓的心头驱之不去,那样离天下大乱也就不远了!”

“老夫担心的正是这点!”司马光恍然地嘘了一口气,接着又愁了起来,“子贤,你有什么妥当的法子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再卖弄玄关了,直接与老夫说一说!”

“是的,老师!”沈欢开始解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上次让商贾捐赠之所以能成功,是朝廷给了勋章荣誉他们,算得上一种交易。如今朝廷还想让他们出钱,当然还是交易。不过这次交易不能再是勋章之类的东西了,毕竟这些只是摸不着的荣誉而已,商人逐利,既是如此,当然还需要给他们实质的利益!”

“子贤,快说出你的打算吧。”司马光有点苦笑不得,“军情紧急,莫要耽误了!”

沈欢嘿嘿笑道:“老师,朝廷财政十之**皆是从税收入帐,比如说盐茶酒之类的赋税。那么,为了能让商贾自愿给钱朝廷,学生觉得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发行国债。所谓国债,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欠下的债。把这些债以债劵的形式分成份额,让这些商贾购买,朝廷也就有了战争经费的来源。而朝廷为了让这些商贾安心,就以某些事物比如盐下面一年的税收作为抵押,若是朝廷到期还不了这些钱给他们,这些盐的税收就是他们的抵偿了。当然,也不一定是盐,还有其他事物也成,毕竟盐的税入一年有一千万贯呢,而这次战争经费则不需如此之多!老师你看如何?”

司马光听完之后沉默下来,思考了良久,才道:“子贤,老夫相信你这个对策是能够筹集几百万贯钱,正如你所说,有税入做抵押,这些商贾也会甘愿购买你这个所谓的债劵。但是,子贤,这些税收都是第二年要收上来的,就是朝廷要还这些钱给商贾,亦是要从这些税收抽出,你这样做法,岂不是预支了第二年的财政,那第二年没钱了又该怎么办?寅吃卯粮,也不是办法呀!”

沈欢感觉很苦恼,他不能与司马光这家伙谈什么经济理论,更说不上什么些许的财政赤字有利于促进国民生产。

想来半天,沈欢苦笑道:“老师,若怕明年税收减少,那可以把抵押之物的份额交予这些商贾经营,商贾善于钻研,更有经商策略,给他们经营,也许比朝廷经营更有利,说不定经营份额大了,收上来的税入也更多。”

司马光讶然道:“子贤,天下之财皆有定数,朝廷不能与民争财,若交予商贾经营这些事物,凭他们的钻营手段,不亦是从民间攫取财物么?”

“天下之财皆有定数……”沈欢眼珠瞪得更大了,好家伙,这话终于找着正主了,也算找到组织了。当日韩维说这话时他就隐约觉得耳熟,原来这正是历史上司马光为了与王安石一方辩驳时说出的“名震千古”的话——后世人当然觉得这话“很傻很天真”!韩维如此说,司马光也如是说,不能不说这观念在古代真是有着莫大的市场。

“咳咳!”沈欢清了清嗓子,觉得又该是给司马光这个老顽固上一堂经济理论课的时候了,张嘴就把当日反驳韩维的话再说了一遍,很清晰,也很激昂,所谓一回生二回熟,重复宣传,轻车驾熟,隐隐有天花乱坠之势。

“天下之财非是定数,而是可生?”司马光露出怀疑与迷惑的神色,但沈欢的话他又反驳不得,他是治史大家,沈欢从古到今的财富一一列举,证明了他所说的理论:朝代变迁,人们的财富确实是越来越大了!

沈欢看出了司马光的迷惑,赶紧趁热打铁说道:“老师,这个财数是不是能生得了,这次不正是一个证明的机会么?让商贾购买债劵,把所抵押之物交由他们经营,到明年看看税收是不是少了多少?再说若凭他们的经营还是还不了这些钱财,也可以由朝廷在其他方面多做努力,一样能平衡得了!学生如今在三司协办,却也发现财政一年比一年要多,但是税率又没有变化,可见财富还是越生越多的!”

“这……”司马光还是有点犹豫,多年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心里在挣扎着。

沈欢叹道:“老师,军情紧急,这也是学生唯一能想出的法子了!您斟酌斟酌。”

司马光点了点头,道:“子贤,你先回去。老夫还须再考虑考虑!”

“是,老师,那学生先回去了!”沈欢也知道多说无益,还不如让司马光静下来想想,说不定到一定时刻他就像佛家所说的“顿悟”,心思一下子豁然通透起来了!真能如此,也不枉费自己这几年的努力敲打。

司马光自沈欢走后,一直坐在书房里,动也不动,神思翩然不知所至。他甚至感到了迷茫,还有彷徨,学生沈欢的话让他感到难以停止心思的激荡,一时悟不过来,不知是自己观念的错误还是沈欢所说是错误的。这个学生,隐隐让他有了害怕之意。

“唉!”最后司马光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正如沈欢所说,这是唯一的办法,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如今军情紧急,官家要他明日就拿出决断,再也耽误不下去。实在无法,也只能按沈欢所出计策行事了。死马当活马医吧,也顺便验证一下沈欢所说是否正确。

想到这里,司马光终于动了起来,铺开纸张,握起笔杆,挥毫写起了奏章。这奏章是司马光写得最困难的一次了,写着写着又要停下来,消化一下沈欢的语言,还要琢磨如何完善沈欢的对策,让司马光觉得有点陌生。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算完成。嘘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奏章,司马光感觉心儿一下子放松了很多……

翌日一早又是福宁殿议事,昨日的几位大臣又聚在了一起。

官家赵曙坐在龙椅上,眉头皱得更紧了,脸色也愈见苍白,他沙哑着声音说道:“诸位可否想出法子来了?军情再也耽误不下去,现今就须拿出一个方案来!”

韩琦看了一眼司马光,出列道:“陛下,臣依然是昨日所说,舍此无他法!”

赵曙平静地点了点头,淡淡地道:“真的没有法子了吗?”

众人沉默半晌,看看还没有人出列,司马光这才心安理得地道:“陛下,臣有奏!”

看到司马光递过奏章,赵曙隐隐有了一丝期待,写成奏章,想必所言是经过深思熟虑了吧。吩咐寺官快快拿上来,静下阅读起来。福宁殿有了暂时的片刻静谧。众人都悄悄地打量起官家的神色,只见他一开始平静,接着是兴奋,再接着是激动了。

片刻之后,赵曙看完奏章,脸色也恢复了平静,看看司马光,欲言又止,最后把奏章递发给韩琦,要他先看。韩琦初始不以为意,后来一边看一边打量司马光;到欧阳修阅读的时候,他匆匆读完就转手出去,瞥了一眼司马光;文彦博看的时候一脸迷惑;倒是韩绛一边读着一边狂喜,脸色都酡红起来;最后才是颖王这个好学的家伙阅读,看到众人各异的神色,他早就按耐不住好奇之心了。

看到众臣都了解是怎么一回事了,赵曙问道:“诸位臣工以为司马参政所上奏章如何?”

一时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回答。

赵曙又道:“韩三司,此事涉关财政,你最有资格发话,你认为如何?”

韩绛看了一眼司马光,出列道:“陛下,司马参政所说债劵,臣以为可行。债劵利弊如何,司马参政在奏章里都说得清清楚楚了,符不符合礼制臣不敢说,但却是现今筹集战争钱财最好的法子了!”

司马光嘘了一口气,有人支持总算不错了。他还是按沈欢所说对策写成了不短的奏章,写完之后,一夜不得安生,生怕别人不理解反驳于他。

赵曙闻言淡淡地道:“朕哪管他符不符合礼制,能为朕分忧解难就是好事!再说如今强敌寇边,正是危急关头,不思退敌,空谈礼制有何作为!”

这话让群臣听得心惊胆战,官家的话很明白了——他肯定了司马光所上的奏章!

这是一个基调,让众人反驳不得。特别是文彦博,他岁数大了,根本不能了解司马光所说筹集钱财的理论,不过听了官家的话,他纵使再迂腐,也不至于这个时候反对,只能就自己懂的东西说话:“陛下,司马参政所说分兵进入西夏国土,行围魏救赵之策,财政支持的话,臣以为可行!若是如此,不出三月,谅诈必退!”

“好,很好!”赵曙阴沉了两天的脸色终于笑了开来,显得很开心,“既然大家都觉得此策不错,那就如此行事吧,虽然有点冒险,不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军情紧急,又是西夏人自先寇边,如此行为他们也没有话说!”

“陛下英明!”众人只能这样赞叹了。

赵曙吩咐道:“韩三司,如今军情紧急,也不允许先让商贾购买债劵再准备其他事宜了。这样吧,你先从国库拿出五百万贯,交予枢密院,让枢密院有了底气,也好布置边防事宜!当然,为了能安稳度过今年,发放债劵的事也不容迟缓,这半个月内你可办得好?”

韩绛笑道:“陛下,有了上次筹集灾款的经验,臣肯定能完成!”

文彦博也笑了:“陛下,有了钱财的支持,臣调动起边防也有了底气。”

赵曙谨慎地道:“一定要严防契丹人!”

“臣不敢忘!”文彦博点头说道。

吩咐妥当之后,赵曙这才轻松起来,看着司马光,笑道:“司马参政建策,待西夏退兵之后,那就是于国有功,朕一定会不吝赏赐!”

“臣不敢贪功!”司马光恭身说道,“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不敢奢谈赏赐!”

赵曙点头不已,笑道:“既然如此,司马参政就与韩三司一道去完成债劵之事吧。可好?”

这话一出,其他大臣都有了各样的心思,特别是韩琦,微微变了脸色,他是第一宰相,有什么事,都应该是他先负责,他又没病没痛……

“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望!”司马光没有考虑其他,只觉得作为臣子为天子分忧是理所当然之事。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暗叹一声,神色古怪地看着他。

“陛下,其实这次微臣所上奏章里的策略,大多不是臣想出来的,而是另有其人。臣不敢贪功,忍不住要说出来!”司马光又说出了一句令人吃惊的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