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词

北宋仕途 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词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大宋治平二年十二月二十,距离元旦新年还有十天,沈欢与王璇的亲事终于定下来了。这两人的身份都不简单,因此也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而沈欢一家,也确定了这一年的欢喜氛围。比如沈母就感到欣慰,虽然没有见过那个姑娘家,但她总算是能见到儿子成家立业,也该欣慰了。至于沈家另一个成员小莲儿,意思更明确了:她快要大嫂了!为此小莲儿缠着沈欢几天问东问西,令其好不难受!

亲事定下来,快到年关,又该准备过年事物了。这一切,对于财富渐渐增多的沈家来说,也只有欢欣的气氛,不像往年在乡下,过个年都不舒心。可见沈欢坚持的“经济决定一切”的理论尚算正确。

临近年关,沈欢又开始了他一年一次的对联大派送。这一次的主要目标有三人,一开始的司马光他给了一副好像与春节无关的对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人生必须之品;忠孝仁义,信廉礼惠,立世关键之本。”

这对子司马光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不过沈欢每年的对子都大出新意,倒也欣然收下。其实沈欢对联从所送对象与所送内容上,都大有深意,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才想出来的。像这一联,下联所说内容,正是司马光人品魅力之所。而上一联呢,俗是俗了点,不过却是司马光有时候缺少的了解。他总是觉得司马光是传统文人,深受先贤“君子远庖厨”的影响,有时脱离了实际,只会空谈理论,而成为五体不勤的虚弱文人!另外,柴米油盐,正是经济之物,此联也不无提醒对方,他一生都在与经济打交道,而经济之道,与治国之道大有相连,不能忽视了这个关系天下民生的头等大事!

当然,至于司马光想不想到此点,就不为沈欢所知了。他所写对联,也不无好玩之意,别人能否从中品位出什么来,就得看时机了。不过他认为以司马光的眼力,也许能体味到一点东西,怎么说这个时代之人还是认为对子是“诗中之诗”,也许拿在手上,也会好好品位一番的。

对联送给司马光之后,得到了一声赞叹。接着就是第二个主要的人物了——太子赵顼。“君临天下,惟智勇达信兼具者方能为之;问鼎中原,非礼义廉爱皆备公不可试也。”这是沈欢送给太子的对联。很贴切,也很鼓舞人心。如今赵顼正当年少,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受过当年皇家教育的他,也有做个明主的资格,也有那个雄心。当然,沈欢对联中的深意除了鼓舞人外,还隐隐有着告戒的意思:想要问鼎中原——这里中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而是九州之意,宋朝自太祖以下,每个皇帝都有收复幽云之意,这个鼎鼎大名的宋神宗更是一个喜好战功之人,在位上就发动了几次对外战争。也因为如此,沈欢才让他“礼义兼爱”,这家伙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牛脾气,对待反对大臣,礼是礼了,爱却未必——统统贬走!

沈欢最担忧的也就是这一点,这些时日与赵顼共事,对方的能力,他看在眼里,确实是一个有为的君主,这点先让沈欢高兴振奋,毕竟深处这个时代,能遇上一位明主总比昏庸无为的人要令人兴奋得多。但是,这位未来的皇帝,做事很冲动,也很急,总想一步到位,这也是沈欢于他身上看出来的缺陷。一想到这里,沈欢是有点悲哀的,心里自问:“难道真的脱不出历史的窠臼?”

想来想去,将来的命运令沈欢很担忧,不官是不是于事无补,现在就先给对方打给预防针吧。

“这个沈子贤,真是深知我意也!”赵顼哈哈笑道,面前的桌上摆着的正是沈欢送来的对联,此时已经是年二十八了,随着时日渐进,他的东宫也开始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的热闹。

“宝安,你过来看看!”赵顼看到妹妹宝安公主在一旁闷闷不乐,不由招呼过来。妹妹的失意,他了解得很,无非是感到失去了沈欢而已。自前些日京城盛传沈欢与王安石女儿正式定下亲事之后,宝安公主脸上就没有过笑容了。

看到妹妹一脸愁容,赵顼暗叹一声,又道:“宝安,过来看看呀!你不是最喜欢沈子贤的文笔么?”

宝安公主忧愁地轻叹道:“多情总被无情恼,相见怎如不见。”说是这样说,最后还是轻摇莲步过来,盯着沈欢的字发呆。

赵顼为了吸引开她的注意力,笑道:“沈子贤文笔文思什么都好,就是字差了点!宝安,你看,这字写得,都没你好!”

宝安公主果然笑了一下,嗔道:“皇兄你就爱取笑别人!也不见得你的字比人家的要好呢!”

“皇兄可不比你,你是我们皇室的一代才女嘛!”

“才女又有什么用!”宝安公主幽幽地叹道,“还不是不能做主自己的命运?说到才女,皇兄,你说与沈公主定亲的那位应该也不差吧,她是介甫先生的女儿,家学渊源,肯定非比常人!”

赵顼苦笑了:“这个我就不大清楚了。”

“肯定是的!”宝安公主自己肯定地说道,“如果她配不上沈公子,沈公子又岂会看得上她呢?唉,说到底,她着令人羡慕,以沈公子为人才学,一定是她的两伴吧?”

“宝安……”赵顼看对方越说越愁,眉头都要皱得令人心酸,不由伤感。

“我没事!”宝安公主强自笑道,“皇兄,你说过,小妹总是要长大的。而小妹也知道,有时候,长大就以为着妥协,或者退让,再或者是认命。不是吗?”

赵顼最后叹道:“宝安,谁让我们生在皇家呢?”

“是啊,身在皇家,总是那般无奈!”宝安公主无奈苦笑,绝美的容颜闪过一缕缕的悲哀,“皇兄,你不用为小妹担心了,小妹已经想通了。这些时日,只一心为父皇的身体祈祷而已,其他事总也不再做了!”

“真的想通了?”这话赵顼不敢问出来,只能暗自感叹。

宝安公主一下子有沉静下来,嘴上喃喃地念叨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人也一下子痴了起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与宝安公主一样,年前为沈欢词句痴了的人还有正在京城的王璇。她此时一身粉红色绒衣,立在长廊中,外头皑皑白雪映衬了她傲雪的身材与容颜,看着外面点点梅花,手中拿着沈欢刚遣人送过来的词作,王璇感到一股羞意,还有淡淡的愁思。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王璇盯着纸上的词句,感慨不已,“沈公子,为什么你总能写出这般撩人的词句呢?”

要是沈欢听到这话,他一定会叫冤枉,甚至感到丝丝的羞愧,若真论作词才学,不论剽窃的话,给他十个沈欢,也填不出这般千古绝句来。他无非是靠了一点点后人的劳动成果罢了。这一次派送对联的第三个主要人物,就是初到京城的王家了。对联是送给王安礼的,也很绝。不过更绝的是他假公济私,在对联中又夹带了两首词,让王旁转交给王璇。

词不新,一首只是再次誊录了之前就写过给王璇的《青玉案》罢了,另外也是一首情词,不在外面显示过,就是以前交给宝安公主的《一剪梅》。他不是记不起其他新词了,而是想以此作为断了某种妄想的了断罢了。

但是,正是这首更女性化的词,让王璇也一下子欲罢不能了。她既感到欣慰与自豪,又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哀怨。欣慰与自豪的是,这个名满天下的才子,在开封闯下偌大名头的沈子贤,即将是她的夫君了。作为女人,总是虚荣的,要求的女子当然要能作为她某种炫耀的目标。不过也正因为对方要成为她的夫君,又让她感到哀怨。哀的是自己的命运,怨的是这个规矩。

不可否认,她也承认自己之前对沈欢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但一旦突兀地要成为夫妻,她就感到一阵恐慌。

“唉!”王璇叹了一口气,只能认命了,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吧,低头看着两首情词,目光一下子又迷离了,“此情无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沈欢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地方,一个清冷的倩影,也在叨念着他的词呢!

****************

今天出发,明天参加公务员考试。嘎嘎,大家祝福俺吧!明天那章应该在晚上才更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