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听政

北宋仕途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听政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啊?”赵顼吓了一跳,韩琦好似说得轻松,还以协助太后为幌子,其实打的都是请太子监国的主意了。天子病重,太子监国,这会给别人一种什么信号呢?其他人不清楚,赵顼却是心里一震,人也惊讶起来。

“韩相!”赵顼正了正脸色,“父皇千秋鼎盛,如今不过是小恙而已,过些日子一定会回来主持朝政的!这个本宫深信不疑!你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韩琦叹道:“殿下,老臣无非也是有个准备而已。若事情真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到时殿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手了!”

接手什么,不用韩琦说明,赵顼都能了解了。他心里一寒,奇怪地看着韩琦,说不出话来,最后才憋出一句:“父皇一定会没事的,一定……”

“老臣也希望官家龙体无恙,今日过来,无非是想提醒太子一下!”韩琦面无表情地说道,“老臣如此做,也都是为了帝国的稳定。”

赵顼只能道:“韩相公,你的提醒,本宫已经知道了。至于这个让本宫上朝的事,本宫觉得还是暂缓为好。因为本宫年纪尚幼,不懂国事,一切还是由相公与太后娘娘决议吧!”

韩琦当然不依,道:“殿下,国事什么的,也都是锻炼出来才会处理,不能以年幼作为借口撇下责任呀!臣为帝国计,过两日一定会在朝堂提出此事的!”

赵顼勃然变色道:“韩相公欲害我耶?”

“非害殿下,而是欲助殿下也!”

“父皇一定会好起来的!”赵顼无奈只能咬定这个借口,“而且本宫也极其希望父皇能好起来!”

韩琦又道:“殿下欲做孝子,更该在这个多事之秋为官家尽一份力!”

赵顼有点搞不定这个宰相,不过他却深深记得沈欢对他的告诫,不敢松口答应,最后只能甩手道:“总之本宫是不会主动做起此事!”

“还请殿下明白老臣的一片苦心!”韩琦激动地说道,“若殿下打定主意,那老臣也只能由太后来决断了!”

赵顼叹道:“韩相公,你又何必如此呢?”他确实想不通韩琦为什么会如此坚持,还特意过来告之于他,这让小小年纪的他有点想不明白,除了一昧地拒绝,其他还是迷迷糊糊的。

韩琦道:“殿下他日就会理解老臣的良苦用心了!殿下,老臣还有事要忙,就先告辞了!”说完不理会愣住的赵顼,赶出门去。待赵顼反应过来,韩琦已经快要出了厅堂,挽留不及,只能追上几步,最后嚷来下人,送客出门!

韩琦出了东宫,并没有停歇,又忙着往宫里进去。在太子这里,他只取得了预期一半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他也想不明白太子怎么会如此小心,更想不通平时急噪的赵顼今日为何表现得如此之稳重。这与他平常的印象极其不符,难道说太子也是深藏不露之人?这念头一起,韩琦吓了一跳,心思一下子又复杂起来。

“唉!”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宫里的美景再也没有观赏的兴趣,走得很急,他一面告诉自己今日所为,更多是出于公干,但另一面又真实地告诉他,他不无私心,而一切为的又是什么呢?

“老夫并不太老,还想为这个天下出力!”这是韩琦心里劝自己的话。现在也没有后悔和沮丧的机会了,既然已经踏出一步,再想收回脚来,却已经迟了。太子这边已经打完招呼,又该到宫里见见那位有着不低声望的老人家!

慈寿宫显得很静穆、庄严,曹太后的居处,并无多少人敢在这里喧哗。就是韩琦,进了宫来,也显得小心翼翼。他并不是一个谨慎的人,但是他却知道,面对一个不简单的女人,他不能不谨慎,尽管他是权倾朝野的帝国宰相!

“太后,让太子上朝听政学习的建议您意下如何?”面对这位端坐在不远处的太后,韩琦微微侧着身子,头稍微低了一点点,不过此时却是目光炯炯地对视太后。他把对于太子听政的主张详细地说了一次,当然,理由还是以锻炼为目的。

曹太后叹了一口气,答非所问:“韩相公,你是否了解了一些什么?难道说,官家的身体真的糟糕到这个地步了吗?”别人都说皇宫是天底下最肮脏最残酷的地方,她一介女流,几十年沉浮,却安然稳坐皇后、太后的位子,要说没有过人的手段与能力,除非是蠢人才会相信。诚然,她一眼就能洞穿韩琦的真实目的。

“韩相公,你何必这般急呢?”曹太后继续叹气,“太子年幼,你又是朝之栋梁,两朝宰相,除了你,他还能信任谁呢?你说是吧?”

韩琦沉声说道:“老臣无非是为了帝国着想而已!”

曹太后不置可否,道:“官家的身体,真的无可挽回了吗?”怎么说官家也是她养了二十多年的人,纵使不是亲生,也有着感情。另外她不是恋栈权力之人,因此与官家的矛盾,有却不大,总体来说两人还算和睦。不然的话,她曾经有机会学习前辈刘太后,却毅然放弃了这些虚无的权力象征。

“不容乐观!”韩琦说出了事实,“太医私下里和老臣说过,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他与曹太后相识数十年了,也了解对方的眼力,因此没有像对太子一般隐瞒。

曹太后见惯了死生,对人生的理解,与别人不同,闻言只是叹道:“唉,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想有一番作为,但是身体背叛了他。老天,你真的是这么残忍么,他才三十多岁呀!”

“太后……”韩琦不忍心地想要劝上两句。

曹太后却苦笑道:“韩相公,你不必再说什么。哀家都明白,都明白!至于你说的让太子上朝听政,哀家能不同意么?哀家一个老太婆子,也不知道还有多久就要去见先帝爷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折腾!一切就按你说的办吧,反正太子也长大成人,如此哀家也算对得住现今的官家了。韩相公,你说呢?”

“太后深明大义,臣不及也!”韩琦激动地说道。

“真的深明大义么?”曹太后自嘲一下,“韩相公,此事你明日就写个条陈,由政事堂提议,让百官也都来议一议吧!”

“是!”韩琦大喜说道,什么百官议事,不过是个表面层次而已,如今朝政名义上是太后垂帘听政,其实大多由政事堂来决议。而此事若由政事堂提出,加上太后点头同意,别人还会反对吗?就是反对,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果然,二月二十那日早朝,韩琦的一封奏章,在朝廷掀起了波澜,却没有多大,只是让众人有点谈资而已。至于赵顼的态度,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总之太后是下令让他开始跟着上朝处理朝政了。事情也很明朗:太后与宰相都对官家的身体失望了,甚至说绝望,因此才把太子推上台前,以防事态动荡。

而卧病在床的官家赵曙呢?他倒是在太子听政两日后醒过一次,正当大家以为他会像上次一样好转的时候——也在某些人大惊失色惴惴不安的时候,他又昏了过去。虽然之后也断断续续醒过几次,却没有多大作用,因为他已经连话都说不清晰了,而且还昏昏沉沉。

“真是太出人意料了!”司马光一脸愁色,感慨不已。此时已经快进入三月,而官家也病倒了一个月,太子则听政几天了。他此时就在自己家的书房,面对的是曾经的学生沈欢沈子贤。

“子贤,你说此事是否太过蹊跷了?”司马光奇怪地说道,“前几日韩相公提请让太子听政,是以政事堂名义上的奏章,但是,事前老夫不说知道了,就是连一点风声都没有!韩相公有如此必要么?虽然让太子听政确实有点骇人,不过出于大局考虑,老夫还会同意的!”

沈欢刚才与司马光还在谈论史书的事,他突然冒出一句,吓了自己一跳。对于赵顼听政,沈欢还是觉得颇为遗憾的,因为他总以为官家是小强命,还没有到死亡的时候,至少记忆里是这样的。他坚持的观点就是此事将对赵顼产生不利影响,可事情已经发生,也没法改变了,这也是他没有再去找赵顼了解情况的原因。

“老师,政事堂里的欧阳公事前清楚此事吗?”他最怕的就是韩琦与欧阳修一道打压司马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