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改革

北宋仕途 第一百四十六章 改革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参详?”沈欢心里一突,按照往常的经验,这个赵顼找自己询问的问题从来没有好事,也总是为难自己的。现在看他说得严肃郑重,更是紧张事件的严重性,不由强笑说道:“陛下,您是否遇到什么难题了?若是朝政方面的事,应该找政事堂诸位大臣商议,毕竟他们都是老臣,见识广大,而微臣年轻学浅,也许会令您失望呢!”

沈欢的话很明显,他在撇开责任,把事情都推到韩琦等人身上去,让他们这些大佬顶着再说。这让赵顼很失望,复杂地看着沈欢,沉重地道:“子贤,难道朕才登基你与朕就如此生疏客套了吗?难道就不能像以前一样,那时的你总是畅所欲言,没有现在的框框圈圈!”

沈欢默然,心里苦笑不已,虽然他面对赵顼,还没有像别人一样毕恭毕敬,但是对方怎么说都是皇帝了,与之前不大一样,他哪还敢放肆!再说有句名言叫“伴君如伴虎”,想到历史上神宗皇帝的强悍,沈欢更不敢太过唐突随意了。

“好吧!”赵顼叹道,“现今与以前真的不一样了,朕只希望子贤与朕不要太生疏才好。子贤,朕与你都是年轻人,都想有一番作为,只要你对朕忠心不贰,朕也必不负你!就让我们做一对名扬千古的君臣吧!现在朝廷的状况你也看到了,子贤是明白人,想必也清楚有些事真的到了不能不改变的时刻了!”

“改变?”沈欢脑袋轰然做响,不妙的感觉更盛了,疑惑地看着赵顼。

赵顼苦笑说道:“子贤,以前朕不在这个位子上,想问题办事情太过简单了,现在接触多了,才发现帝国景况越来越糟糕。特别是这个财政,每年都要亏空,长此以往,无力支持偌大帝国各项事务,到时不用敌人进攻自己都要崩溃了!子贤,你在三司衙门行事,这个问题应该很清楚吧?”

沈欢不能睁眼说瞎话,只能硬着头皮点头。若说财富,所谓的汉唐盛世加起来都比不上宋朝的皮毛,就是后世明清,也难以追上超越。但是,偏偏是这么一个只有半壁江山的宋朝,却常常闹穷,每年财政几乎都要花完,这还不算昏君时代弄得民不聊生的景况。像明如仁宗英宗神宗,他们的时代,,财政状况已经糟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原因是什么呢?沈欢闭着眼睛也能从后世的诸多观点里找出一些来佐证它的缺陷。

“确实很糟糕了!”沈欢说道,又试着去解释,“不过,陛下,只要解决一些问题,省吃俭用,也许情况还有转机的!”

赵顼大是失望:“子贤,连你都认为只要节流便能解决问题了?先帝已经够节俭了,你看现在福宁殿,单是蜡烛都少了大半,其他各项开支更不用说了,可是结果呢,财政依然亏空那么多!难道你真要朕连饭都不吃了,就一昧节俭?”

沈欢语塞,英宗因为时日太短,并没有多大的作为,但也不失为一个明君,看他对自己的苛刻就了解了。这个接班人赵顼更是厉害,数十年为帝都没有从事游幸,更不奢侈挥霍,一心为了帝国,可最后情况也如赵顼所言,帝国景况还是每况愈下!

不过沈欢也清楚,这些天遇到的财政问题,都要把赵顼这个年轻的皇帝给逼疯了,他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现实却偏偏让他束手束脚。也许,这是他要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初衷吧。看看现在这个紧皱着眉头的皇帝,沈欢已经明白过来,这次留他下来,也许谈的正是有关变革的事情吧。

一想到这个问题,沈欢既兴奋又茫然。兴奋的是大时代即将拉开序幕,而他作为参与者,哪能不心情激动呢;茫然的是他不清楚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大浪潮,更为难的是现在面对皇帝的询问,他有点无措了。

“子贤,朕知道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你能和朕说说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吗?”赵顼满含期待与希望地问道。

“陛下……”沈欢很想把那个别人总结好的“三冗”缺陷给说出来,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若是说说,不无敷衍的态度,毕竟这个时代也不缺明眼人,他们也看出种种缺陷,可真要解决,又有几个有具体的法子?王安石号称贤人,搞风搞雨十多年,最后还是黯然退场。他一时又能想出什么法子来呢?

赵顼看沈欢犹豫,苦着脸说道:“子贤,难道你就真的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吗?若真是这样,你就太令朕失望了。你就没有什么追求了吗?”

追求?沈欢愕然,是时候为自己打算打算了。他在这个时代,追求的是什么呢?

高官厚禄?他并不否认自己贪图享受,也追求过这些物质利益,但是,在内心里,他是一个时常羡慕汉唐雄风的人,在这个时代,切身感受到宋人的憋气与窝囊。因此他也有对这个时代做出改变努力的决心。可是,很多事,不是有决心就能做得好的,在这里,就不能不面对理想受到挫折时该怎么做的问题了。

在这个时代,遇到了挫折,他能以霹雳手段继续前进么?造反?沈欢不是没有想过,可想想宋代的机制,纵观宋代三百年,还真没有造反成功的例子!况且现在的宋朝,还处于上升时期,民众还没有对它感到彻底失望,想造反成功,无异于痴人说梦!那么,这个手段,沈欢也只能排除了。

“陛下!”不时过了多久,也许很短,也许很长,沈欢终于下定了决心,“臣也不想子孙后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臣也希望能有一番作为!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力为陛下排忧解难!”

“子贤,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赵顼开心一笑,“朕想过了,帝国的现状,已经到了不能不变革的地步!朕有心发动一场庆历新政一般的变法,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啊!”沈欢激动了,他终于从赵顼口中听到了变法的口号,难道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熙宁变法就这样诞生了?

“子贤,朕希望你能在这场变法中助朕一臂之力!现在基调已经确立,你帮朕参详一下具体该做点什么吧?你的能力,朕还是相信的!”

沈欢不答反问:“陛下,治理国家,在臣眼中,就像对待房子一样,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房子破了,小修小补还可入住;另一个便是把房子拆了,重新建过。陛下愿意选择哪一个呢?”

“又是一个抉择?”赵顼沉吟片刻,最后目光坚定了下来,“子贤,现在帝国景况已经积重难返了,有如屋子,已经破得难以修葺!”

“陛下是要重建房子了?”沈欢面无表情地问,“陛下难道不怕建不了房子最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赵顼目光坚毅地回答。

沈欢点头,不置可否。他这个房子的论调,历史上好像是司马光说的,不过一样劝不了赵顼变法的决心。沈欢现在说出来,也不打算劝什么,只是要提醒一些地方而已。

“陛下!”沈欢组织了一下语言,“既然陛下已经下了重建房子的决心。那么,臣想说的是:建房子,良匠与良材必不可少。陛下已经有了良匠与良材了吗?”

“怎么没有?”赵顼奇道,“朝中人才,济济一堂。老有韩相公与欧阳参政,中有司马参政,年轻一辈亦有苏轼兄弟,还有子贤你,不都是良匠吗?有你们在,只要发挥出才干,何愁大事不成!”

沈欢摇头苦笑,道:“陛下,我等算什么人才,贤如当年范希文,最后不也失败了吗?陛下,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匠人也算容易取得,但这个主持整个工程的人,却难以找到呀!这个人一旦不合适,那么,重演当年庆历遗憾也就不远了!”

“子贤你太悲观了,只要上下一心,朕相信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陛下真的认为可以上下一心么?”沈欢反问,“陛下要变法,真的认为大家都要变法吗?陛下的这个良匠若是与朝中大臣不能相融,又该如何?陛下,您才登基不久,一切都还没有稳定,难道就不怕受到种种压力吗?比如说,若是政事堂等人一力反对变法,陛下已经有了心理打算了么?”

几个反问,一下子让赵顼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