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五十二章 义勇

北宋仕途 第五十二章 义勇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司马光找沈欢所为何事呢?原来他因为调至开封府,差遣倒也不用天天上朝了,傍晚送别吕诲回来,得知朝中今日宰相韩琦上书论及河北、河东两路义勇军之事。

韩琦认为自古以来,都是征发老百姓为兵,因此前朝士兵人数虽多,但军费开支较少,本朝实行募兵制,国家为此耗去大量钱财。宋夏战争爆发后,政府曾在陕西地区征调百姓为乡弓手,这些弓手其后被改编成正规军。宋夏议和后,这些士兵又被遣返回乡务农。况且河北地区有义勇军十五万、河东地区八万,而陕西、河东、河北是本朝最重要的边防地区,理应都征发农民为义勇军,如今唯独陕西路无义勇军。因而韩琦建议在陕西路征发农民为义勇,并要求朝廷只在这些义勇手背上刺字,不在脸上刺字,与正规军有所区别。

陕西自古繁荣,到了宋代都城东移后,才失去了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宋朝廷在这里设置为永兴军路,毗邻秦凤路,自党项人建立政权后,这里就成为了西夏与宋朝的战乱地区,双方在这里打了不少次拉锯战,各有所获。总的来说,宋朝军备落后,战力不强,加之制度混乱,几十年来都是胜少败多。韩琦曾经经略陕西一带,对这里比较熟悉,说话也权威得多。现在他为了吓唬敌人,竟然上书要求朝廷在这里收集农民军二十万左右,以达到吓阻西夏人的目的!

司马光得知后有了不同的主张,不由把沈欢招过来问对一下。对于司马光连夜唤来,沈欢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大是振奋,至少在司马光心目中,他已经成长为可以共同谋略政事的人物了!

“老师,对于韩相公的奏章,您的意思是?”沈欢觉得应该先了解司马光的主张。

此处为司马光的书房,外面夜黑如漆,兼之北风呼啸,听来也令人觉得刺骨;屋子里橘黄的灯光摇曳晃荡,两条影子长长地拉在地上,显得沉稳有致。

司马光面对沈欢而坐,闻言反而抬头问道:“子贤,你又是如何看的?”

沈欢知道司马光有考校之意,低头沉思,脑子里极力搜索记忆,印象里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不过应该不是很重要,貌似只是为了显示司马光的眼光高远提到而已,那么,他肯定是反对韩琦这一做法的了,确认了这一点,总算有了个底线,懂得如何分析了。

“老师,门生觉得此法不妥!”沈欢笑着说道,“我大宋在西北边陲驻有禁军十万,厢军亦有差不多十万,算上其他兵种,怎么说也有二十万之多,纵是战斗力有限,难不成还怕党项人杀得进来?又何必多招什么义勇军呢?”

司马光叹道:“唉,我大宋兵力不强,想必韩相也是从这方面考虑,因此才打算多招义勇,壮大声势,以图阻止党项人的野心吧!想法是好的,不过就是太短视了,招义勇十几万人,三丁抽一,这需要抽掉多少户劳力呀!再说了,这些都是农民,每年只训练那么一两个月,能打什么仗呢?不过是白白浪费了他们的生产时间而已!另外,庆历年间也刺义勇军不少,大宋与党项人发生战争后,竟然把这些义勇军驱上战场,这简直是胡闹呀!有此前例,如今再招义勇军,只是让这些地方的百姓逃难动乱而已!”

“老师,也许韩相公要说不会让这些义勇军上战场的!”沈欢模拟韩琦的反驳观点,其实他也很不屑大宋军方的作为,自己差就差了,战争爆发竟然还让百姓上去做炮灰,简直太可恶了!这些义勇军在后世也就相当于时不时训练出来的民兵而已,在常规军都还在的情况下,竟然让民兵挡在前方,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说是这样说,事到临头,估计还是会令这些义勇军上去的!”司马光愤愤不已,他也觉得很悲哀,“老夫虽然只是开封知府,本来不应该上书言政的,不过老夫如今头上还有翰林学士的头衔,本就该为帝王咨询顾问,也有献策言事的资格!明天一早老夫就以翰林学士身份向官家上书,说明其中祸害,请他放弃这个主张!”

沈欢觉得很难,貌似历史上宋英宗就是不听司马光劝谏,依然招了十几万义勇军,到他儿子上台后,宋夏战争爆发,还真把这些人送上去做了炮灰!宋英宗为什么要同意这个策略呢?沈欢仔细一想,有了点眉目。

“老师,恐怕官家不会听劝呀!您想想,以韩相的老辣,他能想不出这些祸害?可为什么依然要做这样的事呢?”

“咦?”司马光也醒悟过来,“不错,以韩相的精明,应当不至于如此才是!”

精明?沈欢撇撇嘴,虽然说以前韩琦与范仲淹在陕西一带威震西夏,不过照沈欢研究历史得知,他们并没有多少战功,除了有点谋略,最多是懂得宣传,也就是忽悠,把己军忽悠得神奇无比、士气昂扬,更让敌军也听过他们的名声,以至于竟然不敢寇边!不得不说,他们运气好得厉害。后来韩琦在对待边疆问题可是出了不少昏招的,所以说他们兵书读过,稍稍有点谋略,若说对战争很擅长,却未必然。这也是宋代的军事特色了,全是书生掌兵,能有多少作为!

沈欢道:“老师,恐怕还是为了钱的问题。据说这一两年,我大宋国库亏空不少,连年入不敷出。韩相要招义勇军,只打算每人给钱两贯,就是招了二十万,也不过四五十万贯钱而已,比之招徕厢军要节省得多了!若是调动其他禁军或者厢军,一来一回,算上俸禄,也该几百万贯才能布置完毕。一相对比,就是连官家也难以抵制这个价格诱惑吧?”

宋代军事兵种,除了上不了战场的义勇军,常规军队就有禁军与厢军,都算是募兵,禁兵每人年俸大概要五十贯,厢兵每人则是三十贯左右,一人入军,则是兵籍,全家都脱不得。禁军也就罢了,至少还训练一下阵仗,勉强能上阵;厢军全是一帮流民组成,当年宋太祖为了不让那些没有了土地的流民落草为寇或者举旗造反,想出了一个最具有神奇特色的法子:那就是把这些流民招为军队,用国家财政把他们养起来,是为“多一兵,则少一贼也”。百年之后,到如今,禁军有六七十万,不少是上不了战场的,厢军也有五十万左右,除了拿俸禄不要闹事,其他一点用场都派不上!

不得不说,韩琦所谓刺义勇军,目的就是为了不再多招这些花大钱的军队,从而把财政省下来,又能举起一支规模比较大的军队,用来吓唬敌人!愿望是美好的,可他却不想想,要马跑又不舍得给草吃,天下哪有这番美的事!

司马光明白过来,叹了口气,也为朝廷天下的财政担忧,如今财政,一年比一年要差,这也是他多次上书要朝廷节省用度的原因之一。

“无钱归无钱,但是把农民刺为义勇,则非长远之事!”司马光坚定了主意,“老夫依然会上书官家,请他收回此意!”

沈欢不禁叹气,司马光眼光是有的,但对解决实事却没有多大办法,要不然当年也不会由他推荐王安石上台执政了,想必他也清楚自己的能力,眼光谋略尚可,若要拿出具体举措来,则非所长。

“老师,只是这番上书说道理,官家为了节省钱财,还是会同意韩相所言,毕竟不管禁军与厢军,都不能再扩大规模了,调动边防也不现实!”

司马光沉默半晌才道:“子贤可有应对之策?”他因为历史局限性,虽然为这个积弱了百年的朝廷苦恼,可纵是才智不凡,也依然无计可施。

沈欢闻言又喜又愁,喜的是司马光终于习惯性地向他商议询问对策了,这是个好现象,说明他在司马光心目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能够左右一下他的决定,这正是他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愁的是对于这件事他看重的程度还不如明年的那场大雨,毕竟此事与司马光无关,他也不必要多费精力,可司马光偏偏看不过去,又要与皇帝作对,若不想出个妥善对策来,估计又要恼怒了皇帝。

他极尽思考,看看能否从后世那些军事制度中借鉴经验,以望合理地移植到这个时代来。韩琦此策第一要务无非是为了壮大声势,期望能吓一吓敌人而已,在沈欢看来,此举有点像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插在沙子下面装做什么都看不见的性质,奈何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维里还是觉得军队规模越大就越能唬人,以为打不过你我就用数量来吓你。沈欢就是不敢苟同,却也改变不了最后做主的皇帝的思维,只能另外帮司马光想对策了。

韩琦要增添数量,第二个要务就是要省钱,帝国真是太穷了,面对连年亏空的财政,估计宰相与皇帝都恨不得自己能变出银子金子来,为了尽可能节省钱财,他们也就不考虑招收义勇军会不会误了农时,也不管他们每年训练一个月是否真的有战斗力。

在沈欢思考的问题里,为了取得皇帝的同意,省钱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不能忽略,因此他觉得每人一年给两贯钱训练一个月也不算少了,因为他们平常生产也是这个数,不过为了以防以后被送上战场,还不如增加训练时间,为了不误农时,可以定在每年夏冬两季各训两个月,总共四个月,给钱数字可以提高到五六贯,一年下来也就几十万贯,比韩琦算的那个数也就多一点而已,若真能训练出一支具备战斗力的义勇军,这也是值得的。

另外,三丁抽一,六丁抽二,九丁抽三,这般拉丁,是严重损害了劳动力的做法,估计司马光反对更多的在这个方面吧。加上固定每年都是这帮人,也会耽误他们的劳作,最终造成地区恐慌,形成动乱。既然如此,可以想一个比较灵活的制度出来。

沈欢脑子里慢慢形成一个比较可行的计策,微微一笑,对坐在对面沉思的司马光道:“老师,您上书若只阐明刺义勇的损害道理,想来官家不会听谏,不如在奏章里既说明此理,又列出一个比较可行的对策来,改良一下韩相这个方法。”

“改良?”司马光愣住了,之后惊喜起来,“子贤可是想出法子来了?”

沈欢道:“有点眉目了,不过门生要回去再做一下斟酌,之后写下来给老师参考,大概需要明天才成。明日一早老师可以先以翰林学士身份上奏章,请官家再议此事,拖他一两天,到后天门生的策对应该也出来了!”

“很好,子贤若真有妙计,可算是活了十数万人命,功德大焉!”司马光激动起来,在黑夜里依然能看到涨红的脸,“子贤尽量想想,就是有什么疏漏,官家不肯采用,也算是尽人事吧!为人臣子,总要尽力为君主思虑,不可怠慢!”

“是,老师!”沈欢答应下来,再寒暄几句告辞出了司马光府邸,夜黑星稀,只有隐隐几颗悬挂在苍穹之中,发出惨白之光,似闪似眨,亘古不变地注视着这片大地。

“义勇军,嘿嘿,义勇……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