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正气

北宋仕途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正气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沈欢想不到他有朝一日竟然会给御史在朝堂公然弹劾,而且罪名不小。以前也有御史向先帝与现任官家弹劾过他,不过那些都是小事情,总说他举止出格,有辱大臣风范而已。当然,弹劾也只是私下上章,大家看在他没有什么大过的情况下,都没有在朝堂公然弹劾!

如今这次不同了,事情是这样的,司马光才做上宰相没几天,大概就在四月二十这日,官家召集百官议事,应该司马光与韩绛刚上任,与王安石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在朝堂上攻击自己,只是默默消化刚得来的权势。

官家赵顼看到这种情况,也暗自高兴,难得安静,正准备退朝,这时御史知杂事邓绾出列,一封奏章上去,让寺人当朝读了出来。正是弹劾沈欢的奏章,其实列举了沈欢入开封几年以来所行之事,举止出格,言行乖张,最令人惊讶的罪名是弹劾沈欢与商人一道经营,行商贾之利,以朝官身份,夺民之利,实在非人臣该有之礼制!

奏章的最后,就是请求陛下罢黜这等图利小人出朝,以正朝纲!

奏章读毕,当朝几人都变了脸色。首先就是御史中丞王陶,看着邓绾的脸色,也冷了许多,又是这个御史邓绾,当日自行上章弹劾韩琦的就是他,今日由出人意料地弹劾了沈欢,难道他就不知道这个龙图阁学士现在是宰相司马光的臂膀吗?恨恨地看了一眼王安石,却发生王安石也是一脸惊愕地看着邓绾,不由不解了,难道弹劾沈欢的主意不是王安石出的?现在朝中谁也看得出来,王安石这个女婿,更亲司马光一些,与之关系差不多决裂了!

不说王安石,最震惊地还是司马光,他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有人给他填堵。他深知沈欢对他的重要性,若没了沈欢,少了他的主意,自己办什么事都难顺心了。饱含深意地看了王安石一眼,司马光开始为沈欢抗辩了,因为沈欢并不在场,现在他也只能不顾亲疏为之分辩,不然落定了事实,那就难以挽回了。

要说最复杂的当然就属官家赵顼自己了,沈欢有没有经商,他最清楚不过了,当年没有调查清楚,他太子身份,又岂敢与之合伙?不过沈欢办得漂亮,与人合作,用的是自己母亲的名义,大宋不禁商贾之后为官,这个把柄算不上很大。

他刚附和几句司马光,为沈欢说话,又有几个御史跳出来,力撑邓绾,一道弹劾沈欢。看到这副情景,赵顼意思到事情不简单了,眼皮不由跳了一跳。接下来的朝堂就很有意思了,御史台方面,领导没有出面,好几个小虾米自行跳出来要弹劾;被弹劾的对象,也只有司马光一个宰相在辩解,至于与司马光不对付的王安石,则沉默不语,不理会这趟子事。

一时间,朝堂闹了开来,赵顼一怒之下,宣布翌日再开早朝,召集百官与沈欢上朝,当场问对,才退了朝。

沈欢毕竟也是一个大员,朝一退,未等司马光叫过去,就听到了风声,知道事情始末之后,他也慌了一阵。邓绾是何许人也?他最清楚不过了,这个投靠吕惠卿从而得到高官厚禄的政治投机者,敢这样弹劾他,说王安石不知情还罢,如果说吕惠卿不知道,那简直是笑话!

也就是说,吕惠卿已经忍不住要对他下手了!这让沈欢感到万分焦急,吕惠卿的手段,太不简单,他相信对方接下来应该还会有动作,不然现在的弹劾理由,根本不足以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子贤,你仔细想想,是否还有别的把柄给人家抓住?”司马光也甚是焦虑,一退朝,饭也来不及吃,就把沈欢叫过来,告知事情后,急切地问道。

沈欢苦笑道:“老师,很明显,是有人要对学生下手了!邓绾此人学生知道,与吕惠卿极好,而吕惠卿现在又是王介甫的第一大将,恐怕是他们要对方老师……”

朝中大臣,不少都是大家族,家里人哪会干净,谁不多少与商贾之事有关联!这点司马光清楚得紧,他也不怕这个原因,就怕沈欢不小心还有别的把柄给人家知道,到时造成大罪,就难以收拾了!

司马光犹豫了一下:“子贤,你怎么说也是王介甫的女婿,他应当不至于……”

“老师,此时此刻,哪有亲情可讲!”沈欢沉声说道,“再说就是王介甫不愿意,可他下面之人,又岂会容得学生相助老是!说句大话,学生对于老师来说,还是对他们有些威胁的!”

司马光点头道:“这个老夫深信不疑!也许是他们看到你在裁军之议上有着发挥,才生了顾忌之心。欲要对方老夫,除了你,像断了老夫的臂膀!”

“老师……”沈欢大是感动,“臂膀”一词,在官场上,不大简单,也不容易讲。除了大有才华外,还有着莫大的信任与感情,能听得司马光这位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形容自己是他的“臂膀”,虽死无憾了!

司马光转而又道:“无论如何,子贤,老夫都是相信你的,在朝堂上一定会为你鼎力开脱。凭着老夫的薄面,在朝中应该能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像知谏院的范纯仁,应该会帮老夫;还有御史中丞王陶,观其今日脸色,也像不知情别人弹劾你,老夫去争取一番,应该也能得到他的声援!”

“学会之事,劳老师操心了,学会心里过意不去!”沈欢又是苦笑又是感动,司马光那深深的担忧之色,令他既是感动又是激动。

“你这是哪里的话,你的事,就是老夫的事。老夫相信哪日老夫有难了,你也会鼎力相助的!”司马光先是开解一番,接着又甚是愁虑,“子贤,你再好生想想,是否还有什么能让人抓住把柄之事遗忘了!”

“老师,这个与人合作之事,就连官家也是清楚的。至于其他所行之事,学生敢说,对得起天地良心,绝无违背道德之事!”沈欢苦笑不已,“只是,他们已经出了招,肯定还会有后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帮小人!”司马光大喝一声,“看看王介甫这两年做了什么!尽是提拔一些小人进入朝堂之中,不朝堂搅得乌烟瘴气,气煞老夫了!”

“老师消消气,没必要为了这些人气坏了自己!”

“子贤,明日早朝,你要好生应对呀!”

“老师放心,学生自有分寸与主张!”沈欢笑着宽慰司马光,可是事情有这般简单吗?如果真的放心,他的眸子里为什么还会有着一层抹也抹不开去的忧虑呢?

翌日天色阴霾,整个天空布着厚厚的一层灰暗的云层,像下雨又下不了,压人窒息,就像今日大宋朝堂的气氛。

早朝的大殿背北朝南,辉煌大气,庄严肃穆。在这里,天子仪仗森严,不似其他地方,见了天子也可随便。就是百官相见,品级不等,也有着明确的分层。礼制到了宋代,已经发展得颇为晚辈了。

按道理,沈欢品级不高,在百官之中上不了台面,只多只能在最外看看,不过他还有着一个龙图阁的头衔,是翰林院下最尊崇的学士,倒也可以在前列站上一站了。

其中他看见了王安石,竟然连吕惠卿也在其中,就在他们的三司条例司的班子里,这个班子,越来越有权势,可以公然在朝臣面前与官家一道讨论大事了。这个吕惠卿,三十多年纪,留着短须,一副精明干连的样子,而且举止有措,仪容干净,比王安石那个邋遢的模样要受人好感得多了。

沈欢是与司马光一道上朝的,进来后就站在离他不远的下首。刚巧旁边就是御史们站着的地方,王陶是太子藩邸旧人,当年沈欢是东宫常客,大家也有些交情,点点头算是礼貌。另外谏院的范纯仁,当年濮王之议事,托沈欢对司马光的进言,得以保全,也算有点香火之情。

在这里,沈欢看到了那个鼎鼎大名的邓绾。这是一个与吕惠卿差不多的人物,外表看不出一丝奸诈,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儒家的强大,有宋一代,大多奸臣都是颇有学识的进士,自有一股儒雅的风度,至于里面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对于邓绾,沈欢不记得他是否在《宋史》里被打入奸臣卷了,只知道此人颇有手段,是王安石变法一派中颇为重要的投机者,此人在变法派的分裂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王安石与吕惠卿的矛盾,他也参与其中!

正是因为如此,沈欢才怕对方弹劾内容里还有后招,盖因王安石变法一派,没有哪个是吃素的,都不好对付!

百官到齐没多久,皇帝赵顼也摆驾上朝了。依然很有气势,也依然很是肃穆。赵顼年轻的脸庞今日难得有了少见的稳重与平静。百官山呼万岁,算是见礼完毕。

才坐定不久,赵顼就开口说道:“朕知道诸位臣工今日难得百集,是为了昨日的弹劾之事。朕也就不废话了。沈龙图到了吗?”

“臣在!”沈欢知道是叫自己,低下头出列,瞥眼看着沉静的赵顼,心里不由“咯噔”一声,心头有了不好的预兆。不得不说,自王安石入朝之后,赵顼与他的关系就疏远得多了,不复往常那般倚重;司马光与王安石闹番,他夹在中间,更是不被赵顼看重,关系也越来越远。人情人情,那是久了才凑出来的。关系淡了,人情也就薄了。对于这点,沈欢深感吃亏。

“沈龙图,你对御史所弹之罪,认否?”

沈欢在百官的审视下,摇头道:“若说臣之家底,殷实倒是殷实,那都是得好友之助。臣之同窗周季,自臣处来开封,即多有照顾,之后臣接家母入京,周季感于家母独自抚养臣长大,大为不易,以与臣相交,说待家母亦如其母。此人经商有道,财利颇多,因臣有些小聪明,与之相谈,意为有助,更增财产,为了报答,以钱财助家母,如是而已。若说臣夺民之利,则不敢认。陛下也清楚,周季所上烈酒之方,多家国多有帮助,又岂有夺民利之举?”

这些赵顼当然也清楚,闻言点了点头,不置可否,转而问邓绾:“邓御史,你集合几位御史,一同弹劾沈龙图,如今他以自辩,你又有何说?”

邓绾也自有风度,在百官的注目下,依然从容,道:“陛下,其一己之辞,何足信哉!夺民利之举,是否存在,可下沈龙图,交予大理寺审理!”

朝中顿时哗然。进大理寺,可不是那么简单之事,无大罪基本上不会涉及到此处,邓绾直言下大理寺,就是认为沈欢之罪,已大到要丢性命或者前途的地步了!

司马光顿时忍不住了,喝道:“岂有此理!陛下,邓御史所弹,亦是其辞,未闻御史台有何证据!今又放言要下龙图阁学士入大理寺,这简直是辱学士斯文!沈龙图是现地钦点的探花进士,当年先帝也是对其多有赞誉,加以视察,这才提拔重用的。而邓御史所弹之事,都是沈龙图未进士之前的事,如此一来,岂不是要辱先帝之明目么!”

司马光治史有方,由是文学大家,说起话来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比不上王安石,在朝中也算一个高手。他直接说沈欢是经过先帝审查的,现在邓绾拿他未发达之前的事来弹劾,就是侮辱先帝的英明呀!

赵顼对这位父皇很有感情,闻言顿时怒了:“邓御史,你口口声声要治沈御史之罪,言之凿凿,可有证据?”

邓绾还未回答,御史中丞王陶出列说道:“陛下,臣忝为御史中丞,掌管御史台,邓御史所弹之事,臣并没有得到什么证据消息。而弹劾沈龙图,也未通知臣,算是他自己的意愿。御史虽可风闻弹劾,但沈龙图怎么说也是当朝学士,如果没有证据,要治一个诽谤大臣之罪,也是由得!”

王陶一言,顿时让邓绾慌了,很明显,王陶很不满他几次三番没通知自己就自行弹劾大臣,算得上是对他的回击。

王陶言罢,知谏院范纯仁也出列道:“陛下,臣在谏院,也未曾听过这些能证明沈龙图大罪的证据!由是观之,邓御史之辞,难以令人信服!”

很明显,范纯仁等人是在帮司马光了。朝中明眼人也多,不少与司马光有交情之人,也都出列数落邓绾的不是。

赵顼怒了:“邓绾,昨日你等为了此事,大动干戈,要朕今日早朝议事,今日又拿不出证据,是消遣朕不成?”

消遣陛下?这个罪名大到谁都吃不消,邓绾顿时脸色涨红,满眼恨色地低头看了王陶一眼,绝望地看向吕惠卿的位置。

吕惠卿站在王安石下列,因此在外人眼中,以为他看的是王安石。

赵顼就是这样认为的,脸色难看地问王安石:“王参政,沈龙图怎么说也是你的女婿,对于他的事情,想必也清楚,你是如何看待邓御史所弹之事?”

王安石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沈欢,之后是司马光,才叹道:“回陛下,此事臣并不清楚。”

“不清楚?”赵顼愣了,“是没有这些事,还是不知道?”

王安石不懂怎么回答,他也为难啊,隐隐猜出弹劾沈欢之事是出于吕惠卿的策划,当日对方说要对付沈欢,他也稍稍同意让沈欢下放出去锻炼,免得在朝中与他为难。在他的意识里,沈欢还年轻,以后大把时间在朝中效力,也不急在一时。正是因为他当时也同意了吕惠卿的主意,今日他才为难,说没有这些事,那明显是要牺牲邓绾了,这对于自己人来说,太过残酷;说有这些事,那更没有直接的证据。

王安石不作声,司马光赶紧出列道:“陛下,沈龙图能为王参政招为女婿,那自也是信得过他的为人的,天底下没有哪个父亲会把女儿嫁给一个不放心的人吧?”

“也是这理!”赵顼点点头。

邓绾更恐惧了,看向吕惠卿的目光更是频繁,像是在请示什么。

这时候吕惠卿出列了,道:“陛下,如果单凭邓御史所弹之事,当然不能让沈御使下大理寺治罪,这一点,身为御史,不可能不明此理。想必邓御史还要弹沈龙图更大的罪名吧。陛下何不静下心来等邓御史说上一说呢?”

众人皆是一愣。司马光与沈欢更担心,来了,对方终于忍不住出后招了!

“邓御史,可是这样?”赵顼问道。

“是,是……”邓绾感激说道,脸色有点苍白了,脸色复杂地看了看吕惠卿,心中大恨,差点要骂出吕惠卿的娘来;当日吕惠卿交代他弹劾沈欢,连最后的罪名都说了出来,不过当时的策划是先由他牵出朝议,最后才由吕惠卿出面道出大罪。

如今剧本改了,吕惠卿看形势不对,只是出面为接下来的弹劾做了个衔接而已。至于邓绾自己,这时候是不想说也得说了。好一个吕惠卿呀!就是败了,事情都与他牵连不大;成了,估计得利的也是他!

“难道沈龙图还做过什么天理难容之事吗?”赵顼奇道,“邓绾,你可要想清楚了,沈龙图朕比你认识得早,他做过什么,朕都比较清楚。如果你是胡乱编个事,那么朕不介意治你个诽谤之罪!”

“臣不敢!”邓绾咬了咬牙,既然连皇帝都逼自己,那么他也只有豁出去了!

“陛下……”邓绾组织了一下语言,“臣要弹奏的是治平三年沈龙图做的一件事!”

治平三年?不说他人,就连沈欢也愣住了,本来以为对方还会牵扯到未发达之时的事,没想到会是治平三年了。治平三年,他做了什么呢?一一回想,好像没有什么大到可以治罪的呀!

“何事?”赵顼也有点好奇了,复杂地看了一眼沈欢。

邓绾恨恨地看了沈欢一眼,道:“当年先帝不幸,龙体稍有小恙,也许经过专业的御医们精心调理,尚能好转。可就是这个沈龙图,无医无道,却向御医进言什么丹参等药有益先帝龙体,又制了一套什么太极拳,让先帝日夜练之。先帝吃了药,练了拳,未已病情即加重不堪,群医束手,不幸而崩!究其根由,就是这个沈龙图胡乱为之,害先帝英年早逝。也不知是存了什么歹心,众人不明,今日臣斗胆言之,诉其罪责,请陛下治其置先帝于绝地之罪!”

这一番话说出来,不少人都瞠目结舌。见过弹劾的,没见过如此找罪的。而且还偏偏是个大罪,令人难以反驳!沈欢顿时脑袋一片空白,当年好心,在脑子里找一些能治心血方面的药物给御医参考,没想到今日成了大罪。再想想英宗皇帝比历史提前一年驾崩,难道真给邓绾猜中了,就是因为吃了这些才死的?沈欢顿时浑噩了,现在就算不是也是了,以他对赵顼的了解,这位颇重亲情的皇帝,绝对不会容忍此事。

之前不乱是想不到或是不愿猜想,可如今给人一说出来,先入为主,皇帝对他还不会有另一番想法?多年的投资与感情,都将毁于一旦。沈欢瞥头看了看吕惠卿,对方很平静,想来早想到是这些话,或者说就是他策划的,不由佩服对方,能从这事上找茬,真是牛人!

赵顼的脸色比外边的天空还要阴沉了,冷冷扫了朝堂一眼,心里又是痛又是恨,还有可惜,复杂得紧。他不愿把沈欢想成是害父仇人,可是心里却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父皇的死与沈欢不无关系!

司马光见事情要遭,赶紧道:“陛下,邓绾之言,太过强词夺理!太极拳如何,陛下不也练了吗?臣也练了,这几年只决身体硬朗了许多,哪里是害人之拳了?再说这药吧,也不是他直接加入进去的,而且向御医建言,御医是通过了检验才用的,又岂是治罪之理!”

赵顼闻言稍稍解了脸色,有了点宽容。

吕惠卿见状赶紧出列道:“陛下,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沈龙图非医者,更无医术,却毫无根据地进药,就算无心,亦是有过。先帝不幸,亦要其负责,不然难以向朝堂交代!”

赵顼点点头,问百官道:“你等怎么看?”

其他大臣皆是沉默;司马光急了,赶紧向范纯仁打脸色,要他替沈欢辩解,奈何此事关系重大,涉及先帝之死,众人就是再怎么与司马光交好,也不可能贸然提沈欢说话。

这些情况沈欢都看在眼里,心头顿时灰心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到头来却要套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岳飞的痛苦,莫非就是这样?

司马光辩道:“陛下,无根无由之罪,也是令人难以信服呀!”

吕惠卿冷笑道:“司马相公,恐怕是只有您不服吧?下臣奉劝司马相公莫要感情用事,沈龙图虽然曾经是你的门生,可有罪也是维护即可开脱的!”

“你……”司马光怒得难言。

“王参政,你的意思是?”赵顼又问。

王安石沉吟一会才道:“陛下,臣当年并不在朝,不甚了解详情。如果真有此事,想必沈龙图也是无心之过,请陛下念其年纪尚轻,稍加磨练即可。”

沈欢倒是笑了。这个王安石,还真可爱,明明存了把自己弄出朝的心思,却还装着与吕惠卿等人无关的模样!人情人性,可见一斑!岳丈又如何,女婿又如何,到了这个时候,统统都是虚的。

沈欢现在唯一感激与感动的也只剩下司马光了,也只有他,才会如此信任自己,维护自己。

“陛下,请三思啊!”司马光悲切地叫道。

吕惠卿又道:“陛下,用药之道,存乎病理;用人之道,存乎一心。沈龙图可以无视先帝安危,擅自进药,毫无根据,已有谋逆大罪;如不治罪,有了此例,他日他又该如此对谁呢?”

不说其他人,就是王安石,闻言也是变了脸色,吕惠卿此言说得极中,大有影射沈欢以后也会如此害了陛下之意。这番罪名,已经有了置其于死人的趋势,这与对方之前与他商议的下放锻炼大相径庭!不满地扫了吕惠卿一眼,想为沈欢开解,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诛心之言,诛心之言!”司马光怒得吹胡子瞪眼,“陛下,此人强词夺理,妖言惑众,万万不能留于朝堂啊!”

赵顼虽然也变了脸色,不过他与沈欢相交多年,对其还是有一定了解,也不愿相信这番罪名,闻言问道:“沈龙图,你自己如何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沈欢淡淡地说了一句,他已经恢复了常态,说不尽的悲愤与失望,灿烂地笑了一声,“‘莫须有’罢了!”

秦大奸臣的名言提前拿到朝堂来用,不过对象对付的却是一些奸臣,还真是讽刺与有趣。

吕惠卿喝道:“沈欢,你难道只想凭‘莫须有’三字就开脱了吗?或许有?事实就在眼前,难道你想侮辱陛下的智慧吗?陛下,此人如此猖狂,臣等不堪于之同朝!”底下支持吕惠卿也一同请求陛下治沈欢的大罪。

赵顼也怒了:“沈龙图,你就是这样敷衍朕的吗?真的没有其他说了?”

“没了!”

“好好!”赵顼更怒了,“好你一个‘没了’,看你的架势,好像朕是个昏君,冤枉了你,委屈了你?你太令朕失望了!”

“失望?”沈欢暗自轻笑,这个词,好像应该是他的台词。他也失望了,对赵顼失望,对王安石失望,对朝臣失望,对这个天下失望!

沈欢整理了一番衣冠,淡淡一笑,双手从容地从头上捧下官帽,缓缓跪了下去,伏在地上,道:“臣本是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鄙,录为进士,委以三司副使,这些年只感责任重大,不敢有所差池。不说功劳赫赫,却也不愧本心。今不见容于陛下,欲为大罪,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如陛下认为臣有大罪,但请治罪;如罪不至死,罚过之后,但请准许小臣致仕回家,奉养母亲!”

“你,你……”赵顼听到沈欢致仕之言,大有遭了背叛的意味,不由头痛,怒不可言。

“子贤,你何苦如此!”司马光也悲切地叫了一声。

“好好!”赵顼连道几声,“你想回家逍遥?没那般容易,你放心,你罪大着呢,朕自会治你之罪!待朕想好该如何处置你再吩咐下去!”

“如此臣就回家待罪了!”沈欢把帽子安放在地上,爬了起来,拍拍衣服,脸色还很从容淡定。不理会众人的目光脸色,转过头去,稳妥地走出去。

没走几步,路过吕惠卿旁边,听了下来,认真地看了对方一眼。

吕惠卿给看得心里发毛,硬声道:“怎么?吕某不过就事论事罢了!”

沈欢微微一笑,清晰地吐字:“小人哉!”

“你……”吕惠卿顿时老羞成怒。

沈欢不理会他的反应,又转过头去,什么人也不看,只盯着前面的路,走了几步,有了感悟,油然唱了起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忠耿如此,铮铮铁骨,还有比得过这诗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赵顼的眼一下子湿了,“子贤……”

看着沈欢的背影,不少人都感慨不已;吕惠卿却感觉一阵恐惧,看着沈欢的背影,除了恐惧,还有恨意。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一首《正气歌》,从落寞的沈欢口中吟唱,在大殿里回响,久久不去,直到看不见的沈欢的身影。

那是他早些年成名的“作品”,一时传唱。也许,当年他并不了解诗中深意,如今却唱得很有感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