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航海

北宋仕途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航海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办大学一事就这样说定了。沈欢抵住了诱惑,不敢去做这个校长,将由欧阳修出马上任。

有欧阳发在手,他也不怕欧阳修不来海州。欧阳修现在致仕在野,老来思动,想必也愿意教授万千学生。虽然说大学与之前的私塾或者书院不同,却依然以教授学识为住,何况也有儒家经典要教,还算是教化之功。文人好的不就是这一口吗,沈欢算是看住了欧阳修的心思。

事情也不急,欧阳修来与不来,这个大学都要办起来。因此,现在的事,就是找地买地,还有筹划如何构建。前者可以交由别人去做,后者则需沈欢亲自出马了。另外请欧阳修移驾之事,当然交由欧阳发去做。

以他儿子的身份,去请老子来帮忙,很合适。加上沈欢与欧阳修的交情,送上他亲自邀请信函,欧阳修估计也就从了。

商议妥当,接下来的日子,沈欢除了谋划大学的构建外,就是关注海盐一事。盐场已经建好,开始了生产。周季不敢怠慢,已经赶到了东海去主持这一切。等到三月的时候,沈欢也接到了他的喜讯,说盐已经出了上百万斤,准备再过半个月作用就出海了。而杭州方面定制的大海船,已经交付了五艘,还有五艘在三月中旬左右也可以开到海州来。看看进度,沈欢大手一挥,准备过了十五,就把三百万斤左右的海盐放出去了。

十艘海船,用七八艘来运盐,其余用做生活之用,什么淡水,什么食物,都要装载,之后沿途一路停靠补给。至于具体事宜,沈欢远在海州城,不大了解,因此一切就交由周季打点了。

再说周季,忙活了一个月,在三月二十这天早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歇一歇了。

站在海港之边,看着海上十艘高大的帆船,他满意地笑了。这日早上,天气晴朗,风不大,正是出海的好日子。而今天,他的海贸事业,也终于迈上了一个台阶。属于他的周氏船队,在这一天,终于可以正式出海,去做他心目中的大生意了。

十艘海船,早已准备妥当,三百万斤的海盐,也都已装妥,只待扬帆起航了。

“周老板,这还船,真令人羡慕!”一个爽朗的声音在周季耳边响起。

周季回头过去,笑道:“郭将军何必羡慕,用不了多久,将军的船队,就要令周某汗颜了,也只剩羡慕了。”

站在周季旁边的,正是海军指挥使郭逵。他的海军基地,就在附近,与沈欢商量妥当之后,对盐场的保护,也是他的责任了。何况大家都有利害关系,今日海盐贸易出海,他也到场观看。

他虽是海军指挥使,不过现在的海军,只有几艘不大的不小的船,只能沿海做些训练,实在不能出海。这些日子,他对海也熟悉多了,想起沈欢的海图,他对大海的热情与日俱增,一心希望能把海军做成另一个大事业。看着海上的十艘大船,他羡慕了,目光热切,恨不能占为己有。

周季后面的话他当然也清楚是什么意思,他的海军,不可能靠朝廷来拉起架势。沈欢也与他说清楚,以后海军的发展,靠的是海盐与海贸,海军能发展成什么样,就看海盐贸易发展得怎么样。大家利害相关,同在一条船上,只能同心戮力,没有谁可以把另一个推下水自己发展的道理。

海军只要有钱,发展起来,几百艘那是小事,到时周季当然只有羡慕的份儿。他再怎么发展,经过努力,能有一百条左右的海船就已经是极限了。再上去,谁都不放心了。

周季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不敢打什么主意,一心希望现在这些还船能平安返航而已。

“起锚!”远处几声大海,一些镔铁相撞的轱辘声传进耳来。未己,海船扬帆,动了。

“要走了。”周季喃喃地说道,海上的十艘海船,起航了。他看得更热切了,与郭逵的目光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一路下去的海船。一直远眺,渐渐远了,从船身,到海帆,直到只剩一个黑点,接着再看不见!

好半晌,周季才转醒过来,长嘘了一口气,人也好像解脱了一半,忙活了这么久,就为了今日。现在船已出海,他的事业,又迈开了一大步。在远眺海船的时候,他终于想起了沈欢给他看过的海图,那圆球之说,又让周季心头火热了。看着茫茫无边的大海,他幻想起彼岸的那快或有或无的陆地!

真希望有一天能落实那边的模样,或者,自己可以去看一看……想了半晌,摇头苦笑了,若按沈欢所画,这海,大得离谱,岂能那般容易到尽头!现在能沿着无数的海岸,去做南洋或者西边的生意就不错了,岂能奢望太多?

“周老板,怎么了?”一旁的郭逵不解地问。

周季赶紧说道:“没什么,只是希望他们能安全返航。”

“放心吧,船有那么多周老板高价请回来的航海高手,有他们在,应该没有多少问题。”郭逵笑着说道,作为军人,若没有点乐观精神,日子更难熬了。

“希望如此吧。”周季也这样安慰自己。

郭逵又道:“过些天,他们应该就到杭州了。”

周季点头说是,也无须隐瞒。为了确保安全,他与杭州的李老板一起商议,两个船队合起来,大家一同出海。他这边十艘还船,杭州那边有十几艘,加起来有差不多三十艘,规模不可谓不大了。他这边的海员水手,大多是从李老板那边转过来的,最有经验的海员水手,当然是在杭州李老板那边。实在是担心自己这边没经验会出事,只能与对方商议一同出海了。好在对方也刚有出海的打算,这不,他这边先出发,到了杭州,两队联合,再一同出去,反正去的都是南洋,说不定还能一起回来。

郭逵突然又问:“周老板,这出去一趟,回来之后,获利之数,应该可以造不少海船了吧?”

周季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沈欢的打算,就从海贸之利这边,拿出一些,用来造船,给海军使用。海军规模如何,这海贸就是根本,郭逵关心也不希奇。想了想,周季打算不全说真话,留了几分。

“郭将军,这出海,成本不小,盐虽好买,却也不是过于暴利。如果顺利,海州之利应该能有十几万贯,至于周某的船队,能否获利,就看天数了。如果运气好,成功运些大宋稀少的东西回来,应该能卖些钱。不过这些,周期可比海盐要长得多了。货物回来了,能否脱手,还是两事呢!”

郭逵呵呵笑道:“周老板太过多虑了,海贸若是无利,大家岂会冒着危险去做呢?出一趟海,危险无数,可若无赚头,周老板又怎么会站在这里呢?”

周季哈哈笑道:“郭将军不也站在这里吗?”

郭逵一愣,倏地也笑了,看着已经没有影子的大海,道:“希望他们安全吧。”

“郭将军是担心周季亲兵的安全?”周季问道,这一次,也有锻炼海军的意思,因此,郭逵每艘船安排了十个作用的海军成员,随同出海,一是见识世面,二是培养经验,三是绘制海图与记录地方风土人情,为日后出海做准备。

“说不担心是假的。这些可都是跟了郭某很多年的亲兵,就那么两百人,现在有一半就在这船上,大海茫茫,风雨无情,郭某不能不担忧呀。”郭逵大是唏嘘,“这些人,要么是孤儿之兵,要么是战场幸留,都是精锐!”

周季点头道:“若不是精锐,也成不了郭将军的亲兵了。”

郭逵承认道:“不错,正是如此。他们跟了郭某很多年,有些品级也不低了。这次郭某来海州,他们甘心跟来襄助,郭某感激在心。本来是陆战之兵,为了不输人,这些日子,与扬州来的水兵勤来水技。唉,他们有些,别说大海了,就是船也没上过。这些日子,苦头吃了不少,站在船上,还要吐个不停呢。真是难为他们了!这次,为了海军大业,他们不顾风险,抢着出海,就为了比别人先走一步,不肯输郭某的面子。周老板,你说,郭某能不担心吗?”

周季肃然起敬道:“郭将军爱惜手下,这些亲兵,纵使远在万里海外,也不会忘了将军之情!将军耐心等待,只需两三个月,他们就能安然归来了。”

“但愿如此!”郭逵的目光一下子深远了,盯着茫茫的大海出神。

……

说到郭逵亲兵,不能不提到郭大。郭大者,郭家老大也。这个郭家,就是郭逵的家姓。他本来与郭逵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做了郭逵的亲兵后,才改为郭姓。

他本是个孤儿,吃百家饭张大,从了军,刚好进了郭逵的阵营,因为表现好,一路提拔,成了郭逵的亲兵护卫,改了郭姓。后来从郭逵去西北,上了战场,杀过人,喝过血,也是个狠角色。有次战役,遇上西夏狠辣的骑兵,要来冲击郭逵的阵营,眼看要杀到,还是郭大率领亲兵拼命厮杀,才保住了郭逵。郭逵感恩,对他有如亲子,厚遇有加。从那之后,郭大就成了郭逵亲兵的领头,从郭姓的归他管,不从郭姓的也是他管。是郭逵最信任之人,也是最可倚靠之人。

这次出海,郭大主动要求亲自出去。郭逵眼见大海风险太大,当然不同意,郭大却坚持己家,说看将军为海军烦劳,又有大志,若没有信得过之人出去见识一番,总是不妥当,因此自动请缨。

郭逵拗不过他,只能忍心同意,与之密商许久,交代了许多,才让他出海了。

三天后,郭大随船到了杭州,有人上岸接洽杭州的船队,周转一番后,一通起程了。到了这边傍晚,郭大回了房,开着油灯,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低着头,就着橘黄昏暗的灯光,仔细地看了起来。

他身份特殊,在船舱里有自己的房间,因此不忧人打扰。纸张是一份拓图,如果沈欢在这里,肯定熟悉,或者手要吃惊。正是他瞒了一半画给朝廷的天下海图!

当然,郭大还没有这等厉害,可以从朝廷中得到。朝廷中人,别说其他朝臣了,就是贵如王安石,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份海图,海军之务,也不大熟悉。经手之人,就皇帝与司马光而已,另外就是郭逵了。

郭大这份海图,当然是从郭逵那里得到来。他本来也没有,是定了决心出海,郭逵才找他过去,与之密商,更是掏出了这份海图,给他一份拓图,要他顺着海图,看看一些地方是否与图上画的一样。另外再打听打听未到之地,是否也与海图一样。

说实在的,一开始,郭大也与别人一样,对海图所画很吃惊,他没想到,这个天下,竟然有这般大,外国之地,比之大宋,不知大了多少倍,就是比之汉唐版图,也大了了很多。作为军人,郭大激动了,他也给图上所绘之地深深地吸引了,特别是郭逵转述图上很多地方,资源丰富,而且有不少还是无主之地。

这一刻,郭大明白朝廷为什么要组建海军了,这些地方,都在海外,不管是要达到还是要去征战,没有强大的海军肯定不行。当日他随郭逵来海州做什么海军,他只是跟人而已,对于海军,没有多大感觉,还以为朝廷派了个不重要的差遣给自己的将军,还不满意呢。

现在,聪明的他,当然不会再有这种想法,而是发现,海军大有作为。这就更坚定了他出海的决心,他发誓,要在大宋征服海外的步伐里,刻上自己的脚印!他对这次海外之旅,倾注了更多的热情。

对着灯光,摩挲着这份海图,郭大禁不住要幻想了,这里有听说过的交趾,有麻逸,也有传闻中的大食,可另外还有一个大得离谱的岛,图上写着什么“大洋州”,还有什么“非洲”,这些土地,就真要人吃惊了。特别是作为一个军人,对于土地,有着难以比拟的热情,他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带着训练出来的众多海军,开着大海船,一路耀武扬威开去,再威武地登陆这些地方,占为己有,之后风光回朝,封妻荫子!

作为一个与西夏作战多年的军人,他见识到了外族的强大,还有本国的窝囊,如今,有不少地方比自己还落后,武力要小,他的心思就动了,他希望能在郭将军的带领下,立下千古功劳,一同留名青史!

陆上不行,就从海上找回吧!这是郭大很现实的想法,也具有可操作行。作为郭逵的心腹,他能知道很多人不知道之事,比如说这次出海,船上装的什么,要做什么,郭逵都与与他说了。而他们强大的海军之梦,也从这里开始。船上的东西,承载了他们的梦想,不容有失!

“我将会以生命来守护这些东西,谁也不能夺走!”郭大喃喃地说道。

“笃笃”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郭大惊醒过来,赶忙把图纸卷起来,收回怀中,轻声问道:“谁?”

“老大,是我,老二!”外面响起了一个爽朗的声音。

郭大松了一口气,站起来,道:“原来是老二,进来吧。”

门推开了,进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壮年之人,比郭大小了那么一岁左右吧。留着须子,很魁梧,比郭大看起来要粗壮得多。他叫郭二,也是郭逵的亲兵之一,他们有几个是从了郭姓,名也不要了,直接以年龄排辈,郭大最长,排为第一,是为郭大。郭二次之,排为第二;后面还有郭三郭四什么的。

“老大,在做什么?”郭二进来之后,大大咧咧地找了个位子坐下。

“哦,没什么。”郭大淡淡地说道,虽然说郭二与他感情最好,他们一同从军,一路过来,也一起做了郭将军的亲兵,有十多年的感情了,从不分开,就像兄弟一般。不过,海图之事,郭将军做了吩咐,不能让另外任何人知道,还一再交代,如果在自己生命不能保证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毁了海图,不能让别人得到。

虽然说郭二可信,不过有些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风险,对事情来说是这样,对知道之人来说,也是这样。为了大家,郭大也只能保密了。

郭二大是不信:“没事,没事开着灯做什么,不睡下?小弟俺就是看到你灯还亮着,才敲门的!”

“真的没事。”郭大赶紧转移话题,“那你呢,平常这个时候,你早就睡得像死猪一样了,今晚怎么还有空到我这里?”

“俺睡不着。”郭二嘟声说道。

郭大倒是住了,他这个兄弟,别的本身不见有多大,可睡觉的工夫,堪称一绝,时间一到,身体一趟,片刻工夫就大起呼噜声了。如今听到他说睡不着,还是第一次,就好比一个小女子,突然说不她不刺红了,要练刀剑,都是令人惊奇之事。

“怎么,想婆娘了?”郭大呵呵笑问。

郭二红了粗脸:“谁想婆娘了!哼,婆娘跟着来了海州,才几天没见而已,谁想她了!”

“那是为何?”郭大很配合地问。

郭二沉默一会,才道:“老大,你觉得我们坐的这些海船,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郭大不明白了。

“俺是说,你觉得这船,威风不?”

“威风?”郭大之后恍然,“哦,你是问它大不大?”

“对对!”郭二连忙点头,“老大,这船,可是俺见过最大的船了,就连俺们在海边训练用的船,比它就小多了!”

郭大清楚是怎么回事,道:“大是大,不过人家是商用的,不归我们。”

郭二大是唏嘘,道:“怎么就不是俺们的呢?本来俺以为,十艘船就很了不起了。今日在杭州,与另外十几艘海船联合在一起。乖乖,差不多三十条大还船,排着一字在大海上行走,这场面,壮观呀;这气势,威风呀!”

郭大哭笑不得:“你就是今日看了这场面,睡不着了?”

郭二气道:“俺能睡得着吗?老大,难道你敢说,这场面不壮观,你以前见过?”

“真是少见识!”郭大没好气地道,他可是知道海军计划的,乖乖,那可是几百艘的规模,如果有可能,千艘都有可能。那场面,才叫壮观呢!郭大已经不止一次幻想这场面了,不过说回来,今日的场面,确实也是平生第一次见,心里当时也大是惊奇了。

郭二更气了:“老大,你别骗俺,你能有什么见识?不要忘了,当日你随来海州,前几次坐船,你吐得比俺还要厉害。当时那场面,你就像一死狗,还好意思说见识?”

郭大无奈了,只能说道:“谁第一次都是比较惨的,这坐船,也是同一回事。”

郭二倏地又沉默下去,接着才突然问道:“老大,你说,将军为何要来做什么海军指挥使呢,手下不过上万水军,而且还不能大用,太不值了!还不如在西北做个将军痛快!”

“你懂什么!”郭大瞪眼说道,“将军怎么考虑,自有他的啊打算,岂是你我可以利用。,既然将军要来拉起海军,我等身为亲兵,自要勤加训练,以为榜样,不能落了将军的名头!”

“这还用你说,现在俺也是水中的高手了,水里来,水里去,不在话下!”郭二哈哈大笑。

郭大哼道:“别得意,那是在岸边,到了大海,任你水性如何好,也无济于事!所以,你快祈祷这次出海能一帆风顺吧!”

郭二叹道:“是啊,风险太大了,俺就像不明白,将军为何要我等随着出海了。不过将军之命,俺当然会主动请缨了!”

郭大默然,良久才道:“你不是羡慕人家有二十多条海船吗?我告诉你,这次出海,也是为了有更多的海船,只要是什么,你就不要去打听了,只须好好看着发生的一切,好好跟着人家学习是如何在海上生存的。这才不负将军的厚望!”

郭二点头应是之后,又道:“老大,你说俺们也会有这些海船?”

“那是当然!”郭大傲然说道,“他们只是商用,等我等有实力了,别说二十艘,就是二百艘,也不在话下!”

“二百艘!”郭二咋舌了,“可能么?”

郭大道:“你要对将军有信心!”

郭二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不再问这些了。转而说其他事,大半晌之后,站了起来,拍拍屁股,道:“好了,困了,可以回去睡觉了。”

郭大笑着起身送他出门。

末了郭二回头嘟囔一句道:“这次出海,希望不要出什么事啊。”

郭大看着他的背影,苦笑一下,自己安慰自己道:“但愿吧……”

总是这样,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或者说,上天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或者说,郭二就是乌鸦的化身,他那张嘴,可以与乌鸦嘴相媲美。他刚说不要出什么事,事情就来了,而且相当大条!

这时候,他们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大半个月,前两日,从泉州补给完毕之后,他们就转道,出了深海,远离大宋疆域了,进入了真正的南海,甚至连回琼州岛都有一天的海程了。

海上多风险,特别是天气方面。这一次,他们很不幸,遇上了大的天气突变。晌午时分,本来平静的海面,突然动了起来,起先只是小小的晃动,接着是大的波浪,一股一股奔袭而来,冲击在海船上,连船都难以安定了;接着是天空的变化,大风刮了过来,还有漫天的乌云,黑乎乎压了过来!

风暴正在形成!

郭大一行就在稍后的船上,风暴刚起,他就给告之,赶到了掌舵的船头。当然,他只是个才练水不久的海军,没道理由他掌控,风暴常有,他现在是来学习的!

军人出身的他,在这一刻,比常人要冷静得多,特别是看到那些熟悉海性的水手海员,虽然脸色凝重,不过并没有惊慌,可见他们已经是习已为常了,既然是习惯了,能活到现在,没有一两手绝活是不可能的!

“老大,风暴来了,他娘的,终于见识到海上风暴是怎么一回事了!”郭二带着一众亲兵奔了过来,不过他们的脸上,倒没有多少慌张,反而更多是兴奋。杀过人喝过血的他们,总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冷血!

他们的神态,让老水手海员都忍不住赞叹了。

“船长,事情严重吗?”郭大沉稳地问着旁边的老水手了。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个老水手还有心思开玩笑,他已经快五十了,从十几岁开始玩命出海了,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经验老道。

郭大稍稍放下了心,他自己的性命倒不在乎,关键是船上的东西,太过重要了,他们的梦想能否完成,就在它们了。如果有个好歹,他怎么向将军交代?

“船上的东西不会有事吧?”郭大还是不肯太过放心。

船长目视前方,吆喝众人注意与吩咐如何去做外,才回头道:“以我的经验,这次风暴,更多是风而已。而且来得快,应该去得也快。只要注意不给大风吹走就可以,至于是否大雨,我想应该可以避得过去!”

郭大总算有点安心了,对方应该没有骗他的必要,这时候想起自己的任务与使命,赶紧说道:“好,船长,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等兄弟一定尽力帮忙。大家同在一条船上,就没有客气的必要!”

“好吧!”船长知道这些人身份不简单,因此一直比较拘束,现在闻言,决定不客气了,“那就请几位去帮忙定一定帆杆,莫要给吹断了,不然要麻烦,虽然帆已经降下来,不过还是得注意。另外,我等是艘补给船,淡水食物都在这里,也请让人去稳住这些东西,不要给抛了出来。如何?”

“敢不从命!”郭大大声吆喝,“老儿,你找几个人,和我一起去稳住帆杆,再让几个人到后舱去看护水与食物!”

“是,老大!”关键时刻,郭二也不含糊了。

郭大目光一下子深邃了,站在船上,面对凛冽的大风,他没有丝毫退缩,也没畏惧。他知道,海军要横行大海,这点风暴,时常要遇到。他现在,就是尽力与同来的亲兵,学习如何处理,吸取一切经验,为将来做好准备。这是他们的任务,也是使命。

虽然要出力比较累,不过郭大他们真的很欣然,听从吩咐,尽力帮忙。有经验就是有经验,果然如老水手所言,这次只是小风暴而已,风有点大,不过雨很快避了过去,只是稍稍淋湿了他们的身体而已。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风暴过去了,或者说,他们的船只,出了风暴的范围,天一下子又晴了起来,很蓝很爽朗;海水也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午后的阳光,又一次照在了他们的身上。这一下,他们稍稍停了下来,开始检视一切。很幸运,没有一艘船给风刮走,也没碰上什么,都安然无恙。人群欢呼起来了,虽然知道只是小风暴,不过都是海上讨活之人,知道有时候风险要闹人命,能安然度过,当然值得庆幸。

郭大一行,抛点矜持,趁此良机,分开来与众多水手攀谈,问问海上的的景况,与他们应对的方法,尽可能从这些人嘴中学得经验。他们与这些水手不同,可以用数十年来换取经验,他们是海军,只有区区数年来给他们适应。现在多学一点,以后就可以多活一下!

就这样,他们白天随着水手学习,晚上再由郭大聚集起他们,由他们讲下学习到的法子或者经验,再汇总记录下来。这都是郭大的职责,每一条船上,都有一个类似于他的负责人,负担起整理海上生活的经验文字。回去之后再一次汇总,分析,编排,成文为策,发给海军其他兵员。

这是来之前就制定的策略,要无条件去执行。因此他们做得一丝不苟,而且因为他们身份特殊,一些被问到的水手,也不用防徒弟偷师一般防着,只要他们问起,人家还是肯尽心回答。

这样一路走了,避过了一些小灾难,行了二十天左右,他们过了交趾。交趾这小国,因为毗邻大宋,总算有陆路交通,有些东西,也可以互换,因此交易量不大,特别是杭州来的商船,多是丝绸与瓷器,在这里,不畅销。至于海盐,因为他们与大宋靠的太近,沈欢生怕他们得了大量盐量之后,反过来在边市时卖给大宋居民,这样冲击到本国市场,就非他所愿了。因此,在交趾的海盐价格,定得很高,没有一百文以上,绝不交易,所以交易量也小。

到了占城的时候,在交易的是,郭大听到一件令他比较惊异之事,就记了下来。这两日,他听说这里有种谷物,能一年三收,实在是惊人。到了船上一打听,听那些江南的水手说,这些谷物,在广南几路偏南的地方,也都在种了,不过推广不大而已。

这值得记在记录上。郭大没有犹豫,他的职责,除了学习海上经验外,还有记录海外各地风土人情的任务。这也是为了日后海军的准备。交易妥当之后,他们有几艘船空了,不过这些空船,还要留在当地收购大宋奇缺的货物,再回去贩卖。为了节省时间,这些空船与人,留下来准备,其余继续行向南洋,等南洋船只回来,再一起回大宋。这一是统筹便利,一是为了防范全军覆没的风险,毕竟跟着下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就算后面的出了事,前面留着几艘,也算硕果仅存,不至于全亏!这些都是航海之人的出的经验。

过了占城,进入了茫茫的南洋,这些地方,除了偶尔看见些小岛,可以稍稍停歇之外,连人也不多见一个。至于外国驶向大宋的船只,虽然也有,不过很难碰上,毕竟日子或者航路都会错开。

到了五月初的时候,他们的海船,终于到了南洋诸国,人多了,船也多了,总算多了几分生气,不再海上的单调了。海商如何交易,没有郭大他们什么事。他们的责任,到了地界之后,更多是为了打听各出情况。叫上一个语言交流没有问题这人,郭大一行人,只要碰上也是做海贸生意之人,都要与他们打听海外诸国之事,不管是否道听途说,都有听一听的必要。

特别是到了终点地麻逸之后,郭大一行表现得更活跃了。不止一次在人家面前表现出对麻逸之南的兴趣。郭大有海图在手,可以验证,虽然没有听到那个什么大洋州的具体情况,可是,除此之后,大食可以确定,那个罗什么马也可以听到,还有什么黑人之地,也出现了!

如许费了差不多两个月之后,他们海军之人的第一次远程航海,完成了大半任务。剩下的,就是安然返程了。

他们又一次起航了!

***********

奶奶的,连六千字的金身也打破了,这工作,弄得书生不安生啊!这周简直不是人过的,搞得书生精神都要崩溃了,连东西也没写好。终于,今日中午,头皮一硬,牙一咬,心一狠:把老板给炒了!从此,又是无业游民了,暂时安心码字吧。请诸君多多支持,嘎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