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五十三章 阻挠

北宋仕途 第二百五十三章 阻挠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京城开封,王安石府邸。

夜幕已临,华灯初上。

王安石后院的书房点起了灯,燃油劈啪的声音轻轻响起,在静寂的空间,却有如炸声,稍稍吓着了客人。

摇曳的灯光映衬着几个人影。

邓绾对着王安石,总是有老鼠面对猫儿的感觉,屏着呼吸,大气也不敢出。王安石多年积威,令他感到无比的威严与肃穆。

他的上首是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大多时候异常锐利,咄咄逼人,更是令人不敢直视。而在他对边坐着的则是吕惠卿,端正身体,目不斜视,静等王安石的发话。

王安石坐在主位上,紧绷着嘴唇,眼角的皱纹也深了,这些年他的压力异常之大,劳累也不轻,与司马光年岁差不多的他,也如对方一样老相了。

“怎么,大家来得这么整齐?”王安石终于发话了,油灯就在他前面的右上桌角,拿起小棒拨了拨,火焰烧得更烈更猛,呼的一下窜了老高,房间也更明亮了,把众人的表情都照得清晰可见。

王雱的怒,吕惠卿的静,邓绾的急,毕露无遗。

王雱最忍不住,急道:“父亲,这两天的海州报纸,您也是知道的……他们……”

“他们怎么了?”王安石淡淡地打断。

王雱愣了一下,道:“只怕对我等不利!”

“哦?”王安石轻笑一下,“如何不利了?”

“这……”王雱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王安石甚为不悦:“看问题不要太小心眼,人家做出成绩来,我们就该承认!”

王雱不服说道:“孩儿没有说他们的成绩不真,谅他们也不敢造假。只不过他们要请官家去海州,想必所图不简单吧?”

“人家可没说要官家去海州,只是说要去泰山封禅!”王安石哼了哼,看了儿子一眼,“你心里就算有什么想法,在这里发发牢骚可以,到外面,可要把好你那张嘴。反对官家去泰山一事,谁也不能乱说。至少不能由我们冲在前面去说!”

吕惠卿附和说道:“正是!元泽,我等再不愿意,也不能与官家对着干。”

王雱不服地哼一声,甚是不以为然。

王安石倒是笑了起来,看向吕惠卿,道:“吉甫倒是看得通透了。你给他们俩说说,免得他们冲动又做出悔事来。”

“是!”吕惠卿恭敬说道,“元泽、文约,是这么一回事:海州这两日的报纸,不管他们目的如何,至少有一点,是让我们无话可说的。那就是拿捏住了官家的心意,如此称赞,官家心里肯定是想去泰山封禅。如果我们率先反对,岂不是逆了官家的心意?没有官家的支持,我们还谈何变法!”

邓绾恍然,大是点头;王雱则若有所思,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安石说道:“总之我们先旁观一阵,之后再作打算。”

邓绾又虑道:“海州沈子贤是司马君实的得力臂膀,如果如他的愿,岂不是说也如了司马君实的愿?虽然我等还捉摸不透他们这次的用意。”

王安石顿时脸都黑了,要说亲疏,沈欢还是他的女婿呢!

吕惠卿嘿然一笑:“暂且让他们得意吧,何况天子出京封禅,又岂是那般容易之事。成与不成,还在两可!”

他还记恨沈欢遭弹劾时在朝堂的表现,那句“小人”可是让他背了许久骂名,就是在王安石这里,也要他努力许久方才令其消气重新得到信任。如果能看到沈欢不如意,他也没有不乐意的地方!

话说,当年弹劾沈欢最得力的干将还是邓绾,此君现今当然也不肯眼睁睁看着沈欢达到目的,不甘地道:“难道我们就看着司马君实他们得逞么?”

他也还算机灵,不敢直指沈欢来说,扯上司马光这个与王安石有矛盾的对手,想以此激起王安石同仇敌忾的意气。

王安石瞪了邓绾一眼:“那你还想怎么样?看不得别人出成绩,看不得人家出头么?不说别人,就是王某,也想亲眼看一看这个海州是否真建得像报纸上说的一样。如果不是,失望;如果是,也失望,不过是对我等的失望。变法变法,我等变了五六年,也不过使国库每岁增加一两千万贯的收入,人家一州之地即有三百万贯,还建起了个新城。你说,如果真是这样,我等惭愧不惭愧?!”

邓绾闻言大是尴尬。

王雱却看不得父亲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悦地道:“父亲,你何必丧气,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他们有他们的方式,我们有我们的方法。何况我等也不是没有功绩!”

吕惠卿当然也不能让自己泄气,鼓劲说道:“元泽说得极是,王参政之才,天下何人不知。就说这次海州方面要官家封禅天下,所论功绩里头,不也有我等变法后的举措么?短短几年,有如此功绩,已经不错了。何况我等还是在朝堂有人制掖的情况下取得,如果王参政成为宰相,没有了阻力,估计成果更大!”

这话引得王安石心中大动,既而说道:“所以才要你们更加奋发图为,不要在一些小门小道上使力气,有这工夫,还不如完善一下自己。”

“是,王参政教训得是!”吕惠卿赶紧顺着说下去,还拿眼看王雱与邓绾,让他们察言观色。

“是。”王雱与邓绾无奈也只能应承。

王安石扫了众人一眼,道:“好了,回去做事吧。区区报纸就吓得你们不约而同跑到王某此处,焉是做大事者所为!”

三人只得告退。

来到后院空旷之处,夜凉如水,黑如墨炭。

黑色壮了人胆,王雱不忿恶狠狠地道:“没想到父亲竟然对海州报了肯定的态度!若他们是对的,那我们岂不是错的?父亲是不是糊涂了!”

吕惠卿嘿然一笑:“只怕王参政心里也乱得紧,让我等学习海州经验……呵呵,长此以往,我等长受影响,只怕这个改革的主导者就要变换角色咯!”

王雱闻言脸色一变,目露凶光,转而说道:“那吉甫认为我等该如何应对?”

“应对?”吕惠卿轻笑,“什么应对?王参政不是说了么,回去好生思考,做自己手头之事,其他莫理。”

“吉甫……”王雱大怒。

吕惠卿摇摇头:“吕某可不想惹参政大人生气,大人说怎么做,王某就怎么做!元泽、文约,王某先告辞了!”

说完拱拱手,向前院走去。

“吕大人……”邓绾急呼,欲要对方留步。

吕惠卿没有回头,径直走了。

邓绾大是疑惑,转而向王雱问道:“元泽,吕大人这是……”

“老狐狸!”看着远去的吕惠卿,王雱呸地一声,不屑之极,目光却甚是复杂。

“元泽……”

王雱看见邓绾的疑惑,怒道:“这个吕惠卿,好人他做,恶人却要我等去做。什么父亲交代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他心里怎么想,谁不明白,哼!”

邓绾愁道:“那我等如何应对?”

王雱看看左右,发现无人后才低声交代:“文约,你不是与大半御史交好么?让他们反对封禅吧,闹得越凶越好!”

“可是王参政说了,不要掺合太早。”邓绾甚是犹豫。

王雱恨铁不成钢瞪他一眼:“若不早下先手,待得大局已定,黄花菜都凉了!不管对方是什么意图,只要官家出京不成,一切自然迎刃而解。届时让他们白忙活一阵,哼!不过父亲也说得对,不能出头,你暗中撺掇即可,莫要出面。明白么?”

邓绾叹道:“也惟有试他一试。”

…………………………………………………………………………………………

海州大学,醉翁湖。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已经青幽的柳条随着明媚的阳光倒影在湖面之上,垂条轻拂,伴随着四月底的夏风送来了阵阵草香木气。

湖边的小亭里,沈欢与范一农相对而坐。

“介古兄,你放下繁忙的公务,让小弟过来,不会就是要抒发为政辛酸的感慨吧?”沈欢呵呵大笑,向对面的范一农发问,“虽然说偷得半日闲,此处风景亦是不错。可也不至于让你这个工作狂人松懈半天吧?”

沉稳而有风范的范一农并不介意沈欢的玩笑,几年历练,他早不是当初那个冲动任事的范一农,而是跟随沈欢见识颇广的范一农了。

沈欢此人一向是动嘴不动手的懒人,有什么要做,只出谋划策,动手去实行的更多是下面之人。

范一农更倒霉,作为通判,更多是来监督知州的,却也给沈欢抓丁,从事具体的事务。官场锻炼人呀,几年下来,当年那个只凭着一腔热诚一路前进的青年,如今也是一把政治好手了!

范一农捏着杯盖拨弄着杯中的茶水,淡笑说道:“范某只是好奇。子贤在海州日报上大肆鼓吹要官家封禅泰山,还要官家来海州看一看。如今已经过去十天了,而据京城传来的消息,朝廷众臣,不同意官家封禅者众多,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甚至说是太皇太后也不同意封禅,令官家也做不了主,到此时还不能有个定义。如此局势,你作为始作俑者,怎么还能稳坐钓鱼台?或者说你胸有成竹,另有定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