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游说

北宋仕途 第二百五十七章 游说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点点灯火,摇曳生姿。

沈欢进屋的时候,王璇在整理一些日常生活用具,俯在一个大箱子前,默默地收拾着。

夜已深,小熙成在外房已经被哄下睡着,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想起儿子下午的话,沈欢微微蹙着眉头,现在的王璇看上去一切如常,平静温婉,就算稍为注意,也看不出她偷偷哭过。

“璇儿,还不睡么?”沈欢暗怪自己对妻子的关心不够,打定主意今晚要开解一下她,坐在床边,没话找话。

王璇远远搭话:“就可以了。”

说完放下手中的物件,盖上箱子,拍了拍手,回头向沈欢温婉一笑:“没事我息灯了?”

沈欢点点头。

灯灭了,屋子里一片漆黑,外头一片寂静,只有夏虫在吟唱着夜晚的美丽。

四月底的天,月亮不知道躲哪去了,满天星斗,又大又亮,闪亮的夜幕像挂了无数闪烁的火点,照耀了整片大地,透着窗口,暗淡的星光泻在屋子里。

两人平躺在床上,甚至能听到对方的心跳之声。

悠悠的呼吸一长一短,表面上与往常一般,很平静。

黑夜里沈欢睁着圆大明亮的眸子,神色复杂,怎么也睡不着,翻了个身,对着王璇面向里头侧睡。

挪动了下身子,整个身子都贴在王璇的身边。已经为人母亲的王璇身体甚是丰腴,凹凸有致,白里透红,弹性十足。才靠近,沈欢甚至就激起了阵阵心悸。

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双方都很熟悉对方的身体,但是这一刻,沈欢还是喘息得厉害,热气喷在王璇的耳际。

“夫君……今晚能歇一歇么?”王璇面红耳赤,一阵羞涩,艰难地开口哀求。

沈欢闻言一愣,既而羞愧,稍稍往外挪了下身体,叹息说道:“璇儿,最近你是不心里有事,不大开心?”

王璇惊道:“没有!夫君你怎么这样说?”

“真没有么?”沈欢一手过去,温柔地抚摩她的黑发。

“……真没有。”

沈欢叹了口气:“璇儿,我们是夫妻,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非要憋在心里头呢?说出来,大家一起面对,一起解决。我们是患难与共的夫妻,不是么?”

“……”王璇沉默。

黑夜里又恢复了一阵沉静。

好半晌,王璇才幽幽地问道:“夫君,你是准备要回京了么?”

沈欢微微一惊:“你怎么知道?”

王璇埋怨说道:“海州日报这般大的动静,不是瞎子都看到了。再一猜,如果夫君不是存了走的心思,岂会大肆宣扬什么功绩?”

沈欢无奈苦笑,话说他的两个夫人都非一般人,有着无双智慧。如怡聪明过人,体贴人心,心思细腻,学东西特别快;而王璇毕出身官宦,有着特别出色的父兄,耳濡目染之下,自也对政治比较敏感!

“怎么,你不想我走么?”沈欢疑惑地问。

王璇幽幽叹道:“海州毕竟也住了差不多四年,说没有感情,谁信?再说了,你非得回京不可么?”

“你不想回京?你之前不是念叨着……”

“是,我是念叨要回京,因为那里有我父亲与娘亲,还有两个大哥。自我跟你来海州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一面。小熙成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外公外婆舅舅。你说,为什么?路途遥远?这不是理由!”王璇越说越激动,最后呜咽起来。

“我……”沈欢又愧又恼,只能赫然长叹,“是我对不住你……”

王璇的父亲是王安石,而他追随的是司马光。这两个人如今在朝堂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作为夹在中间的他,地位比当年“牛李党争”时期的李商隐还要尴尬无助!

仔细一想,其中最辛苦的还是王璇,一边是丈夫儿子,一边是父亲兄弟,夹在中间,大为辛酸,有苦也说不出来。

难为她忍了这么多年,人前人后,还是和颜悦色的模样。伺候婆婆,服侍丈夫,照顾儿子,打理家业,所有该做的,能做的,她都做完了。

只是,每当看到别人合家团圆的时候,她就会时不时想起远方的亲人……不是没有条件一会,只是不能!

她不能让丈夫更为难!

“你回京是否要与我父亲他们见真章了?要作最后的决斗么?”王璇呜呜哭着问道。

沈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又靠了上去,搂住妻子,好声安慰:“好了,不哭不哭。是我对不住你,这些年苦了你……”

“呜呜……”王璇反手搂住他,伏在他的怀里,大声哭了起来,眼泪甚至打湿了沈欢的襟衣。

声音悲切,哭作大恸,令沈欢大为怜惜,还有几分自责。

看来自己对妻子的关心真是大大地不够,对方表面平静,就以为无事,没想到她都把辛苦与痛心忍在了表面之下,无人的时候才稍稍发泄出来。若不是儿子的提醒,他至今都还不知道妻子的辛苦呢!

真是该死!

可是,他能做什么呢?

难道说为了不使妻子为难,抛开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争斗不理,自过自己的日子?

他可以么?

开弓没有回头箭,政治这东西,最忌蛇鼠两端,想左右逢源,往往最先遭殃!事到如今,大家都没得选择,他也不行!

想了想,沈欢说道:“璇儿,回京后,我与你带熙成去看望他外公外婆吧。”

“真的?”王璇顿住了哭声,眼睛一亮。

“政治是政治,人情有时候还是可以讲一讲的。”沈欢苦笑不已,“熙成这般大,也该见见他另外的亲人了。”

“那当然好……”王璇兴奋不已,之后又顿了半晌,有点泄气,“可是这样会不会对你不好?还是……不见了吧?”

“没事!”

“我不想令你为难……”

沈欢叹道:“人生在事,自不能总是如意……说实在的,若是你父亲与司马相公都去了职,老来也许又都还能做朋友,只不过是执政观念不同罢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王璇急切地说道。

“呵呵。”沈欢不由一笑。

王璇又问:“大概什么时候能回去?”

沈欢答道:“这个可就只有天知道咯!”

……………………………………………………………………

京城,相府。

“唉……”司马光长嘘一口气,跌在大厅的椅子上,老态尽显。

一天终于又熬过去了。

是的,只能用“熬”来形容如今的日子。

积案几尺的公文,应酬繁多的人际关系,朝堂的纷争,以及与政敌钩心斗角你死我生的惨烈,无不让这位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人感到了丝丝疲惫。

今天,围绕着官家去不去泰山封禅,整个朝堂又吵了半天。来来去去,还是那么几句话,去与不去而已。

他与王安石一方还在观望,反对的臣子都是一些小虾米,只图个吵得热闹罢了,真要他们决定,还真做不了准。

甚至说,就算他与王安石都做不了准。

一切,都由皇帝说了算!

如果皇帝真铁了心要去,谁又能阻止得了?现在让皇帝这般犹豫,全是太皇太后的态度。曹老太后明着说不行,强硬如官家,也不敢顶着不孝的骂名去忤逆!

曹老太后对朝廷内外的影响,只比她当年的婆婆刘太后稍逊一点点而已。皇帝父子能顺利登基,不多不少也有这个曹老太后首肯的功劳!

试问……

司马光脑袋又疼了,这其中的关系,真他娘的复杂!

是的,司马光要骂娘了。作为宰相的他,压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首先他得顶在皇帝与百官的中间,接着他还要顶在太后与皇帝的中间,两相压力,真要把他压弯了。

这让他不由羡慕韩琦,这位老相公,当年是怎样成功地在曹太后与先帝之间和稀泥的呢?

下人沏上热茶,才喝了一口,司马光发现儿子司马康急匆匆奔了进来。

司马光奇道:“公休,何事如此匆忙?”

司马康奔到司马光跟前,从怀里掏出两样东西,递上去:“父亲,这是您的信,海州送来的!”

“海州!”司马光精神一震,接过去,仔细一看,两封信,一封写着“司马相公亲启”的字样,一封表面光洁,什么字都没有。

一看字样,司马光眼睛一亮:“正是子贤的笔迹。”说完迫不及待地开信,急欲一看。

越看脸色越是复杂,目光中还有震惊与恼怒的神色,看完后,司马光闭目沉思一会,倏地睁开眼,双手一扯,几下把看完的信给撕得稀巴烂。

司马康见状大惊失色:“父亲,您这是为何……”

司马光瞪他一眼:“不要多嘴,拿火来!”

“火?”司马康大是不解。

司马光一扬碎信:“把它烧掉!”

司马康虽然还震惊疑惑,却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思,招呼下人端来火盆。

直到看见信纸在火盆里尽数化为灰烬,司马光这才稍稍嘘了一口长气,神态却还没有放松,把玩着剩下的另一封信,沉吟犹豫,最后才慢慢把信收在怀里。

“父亲……”司马康欲言又止。

司马光反问:“公休,信从哪里来的?”

司马康道:“据说是通过宫里的渠道,送到杂志社,让孩儿转交父亲。”

司马光点点头:“这个范介古还算机灵谨慎,子贤让他送信予我,他怕直接送达依然引人注目,这才先送到你处……不错不错!”

司马康忍不住问道:“父亲,这是怎么一回事?子贤要做什么,要您这般谨慎小心?还有另一封信……”

“公休!”司马光喝道,“你不要问,有些事,你不需要知道!你做学问去吧,那《资治通鉴》写得如何了?”

司马康大是委屈:“父亲,孩儿是您的儿子,也该为您分忧。您不要总是把事情都放心里,这样会憋坏的!”

司马光一愣,既而宽慰一笑:“公休,为父知道你关心父亲。但是,这种事你不适合参与。你无心官场,醉心学问,牵扯太多政治之事,有害无益。听为父的话,莫要掺合。为父一心要修一部传之后世的史书,可惜公务繁忙,时间不多,刚好你是最适合的人,若能修成,就是帮了为父的大忙!学问上有你,公事上有子贤,为父也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父亲……”司马康红了眼珠,他也知道,父亲是为了他着想,不愿他牵扯太多政治恩怨,这样也好保全后代子孙。

司马光拍拍他的肩膀,呵呵笑道:“去吧。为父有些事还得琢磨琢磨。”

司马康鼻头酸涩,眼泪差点忍不住要掉下来,强忍着告辞而去。

司马康一走,司马光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喃喃地说道:“子贤,你怎么敢这么做,怎么敢……”

司马光大有把怀中那封信拿出撕裂扯碎的冲动,盖因这封信是写给蜀国公主的!

蜀国公主,治平年间那叫宝安公主,是英宗与高太后的女儿,官家的亲妹妹!

英宗驾崩,她以守孝名义出家为道,在宫中一隅修行,这些年来,不大在公众面前出现,也不理世事许久。

而今,沈欢却要破天荒地写信予她!

沈欢在写给司马光的信里已经把最近发生的事与目的详细说了一遍,不出他与范纯仁所料,沈欢在追求进步,想要回京。当然,他司马光是宰相,要提拔一个人,自无不可。可是,沈欢所谋甚大,因此需要造势,使官家去海州成为事实。

要去海州,也太过突兀了,以封禅之名,到了泰山,封禅过后,再顺势提出到海州一看的主意,以官家的性子,没有道理去不成。

所以,一切的关键是要封禅成功!

如今,官家最忌讳的就是曹老太后,老太后不发话,不放行,官家就走不成。因此沈欢想了个主意,那就是通过蜀国公主向曹太后游说,请她允许官家去泰山封禅。

曹老太后一向疼爱蜀国公主,对她出家一事,也报以同情之意,怜惜之下,也许会同意蜀国公主的恳请。

而蜀国公主与官家,当年与他沈欢结交于微末,多年以来,也算有个交情。这个人情,也许能用一用,而且会派上大用场。

说实话,司马光也相信这个人情会派上大用场,但是,他不敢苟同。

沈欢的目的,大多不能对外人说,所以司马光把那封信给烧了,免得为人所知引出大麻烦来。

至于请蜀国公主出面的手段,司马光更头疼了,宫闱之事一向残酷隐晦,沈欢敢牵扯进去,一旦事情传扬出去,蜀国公主怎么做人,让皇室怎么处置?

届时,他沈欢作为始作俑者,又该受到什么处罚呢?

“还得好好考虑,好好考虑……”司马光喃喃地说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