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批说客

北宋仕途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批说客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收拾心情,欧阳修招呼欧阳发过来:“伯和,快来拜见司马相公。”

欧阳发不敢疏忽,上前礼拜:“晚辈见过相公。”

司马光扶起他,打量一眼,笑道:“当年的才子,如今也颇有成就了。伯和,你在海州的成绩,老夫了解得一清二楚呀!”

欧阳发大为不好意思:“相公过誉了,一切都还是比不上子贤呀!”

司马光一愣,既而哈哈大笑,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转而问欧阳修:“永叔公,您这个时候来泰山,想必所为之事不小吧?”

欧阳修反问道:“君实难道裁不出来?”

司马光愕然,反应过来,看了一下周遭,道:“永叔公先到晚辈帐下安顿,回头再慢慢商量。如何?”

“那就打扰君实了。”欧阳修当然同意。

回到司马光的帐房,司马光请欧阳修上座,欧阳修再三推辞不过,只好坐了上去。

司马光下首而坐,其下才是欧阳发。

司马光已经猜到欧阳修的来意,不由有点怨怪:“子贤这人真不懂事,竟然敢请永叔公您来做说客。您老是他的长辈,竟敢驱使您,他也不怕遭了天谴!”

欧阳修呵呵笑道:“君实莫要怪子贤。封禅这般大事,几十年不遇,就算子贤不请,老夫自己都可能过来看一看。”

“这是两码事。”司马光还是生气,“怎能混为一谈呢?等见了面,晚辈一定教训他!”

“那也要见到他再说,不是吗?”欧阳修眨了眨眼。

这话里面还有话,司马光反应过来,不由问道:“永叔公,可有把握?”

欧阳修说道:“你等要图什么,并没有人要与老夫说。老夫只负责把官家请到海州,其余之事就看你们的了。”

“子贤竟然瞒着您老人家?”司马光勃然大怒,“他太不懂事了!永叔公,其实我等……”

“莫要说,莫要说!”欧阳修打断了他,“君实,真的不要说。老夫已经退出朝堂多年,早不理政事,如今在海州教书育人,何其快哉。你莫要再让政事扰了老夫的心境,如何?”

“这可如何使得……”司马光大感为难。

欧阳修笑道:“老夫此来只是说说海州之事,其他就不牵扯了,还请君实见谅,并不能帮你什么。”

司马光惶恐不已:“永叔公千万不要这么说,您能来,已经是对晚辈最大的帮助了。”

欧阳修淡笑说道:“老夫只是据实以说罢了。海州怎么样,老夫就说什么,不会作假,也不会凭添光耀。君实,你说呢?”

“那当然!”司马光坚定地点头,“您老人家何等身份,怎么能作诳语?不过老夫相信子贤的能力,他应该也不会要别人来作这个假吧?”

“哈哈!”欧阳修大笑,“君实,你当年运气好,收了个好学生!有他回京,你就轻松多了。”

司马光惊道:“永叔公您猜到了?”

欧阳修反问:“韩子华终于熬出正果,官至参政了吧?”

司马光不由醒悟,欧阳修是谁?那可是在大宋官场沉浮了数十年的老家伙!仁宗、英宗、神宗,历三朝官至参知政事,若以为他凭借的是文学才华,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仁宗有庆历新政,英宗有濮王之议,朝堂之上,君臣之中,经历的风浪并不比当下要小多少。欧阳修能够屹立不倒,可见其政治智慧与手段。

老而弥辣的他,身在局外,旁观而清,比别人更能一眼看清如今的局势吧。

司马光有点担心王安石一方是否也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旦对方有了防备,只怕要糟糕!

欧阳修见他脸有忧色,不由安慰说道:“君实不要多虑,老夫也是身在海州,看到子贤颇多动作,这才稍稍猜测得知罢了。你等朝堂之远,身在其中,反而要当局而迷了。如果子贤不说,君实你会猜到他的目的么?子贤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稚嫩小儿咯!当年他随便就让人给挤出朝堂,如今谁还小看他,也许吃亏的是他自己!”

司马光这才稍稍松了一下心情,笑道:“既然永叔公这般肯定,那肯定不错的了。”

欧阳修沉吟一会,说道:“老夫这边倒是有所准备。君实,明日你就去向官家说一说,看他是否可以见一见老夫。”

司马光赶紧说道:“永叔公三朝而臣,道德文章天下景仰,官家也一直赞叹有加。明日一早晚辈就去见官家,他肯定会请永叔公上坐的!”

欧阳修已经不再看重这些虚荣,闻言淡淡一笑:“但愿如此吧。老夫也就是尽力而为,成与不成就看天意了。”

“不能勉强,不能勉强。”司马光表示理解。

欧阳修却笑道:“当然,除了老夫外,还有另外两批人来做说客,三批说客,个个不同,总可以让官家稍稍动心吧?君实大可宽心。”

“三批?”司马光愣住了,能与欧阳修并列的说客,来头真不可谓不大。

欧阳修一指欧阳发:“伯和这次带了不少海州方面的笔墨。”

司马光恍然大悟,喜道:“恭喜永叔公,如今令郎做的事却也足以留名青史了。”

这话并不是恭维,《海州日报》作为历史第一份报纸,随着这些年的发展,所波及的范围更是日益扩大。如今大宋报纸不少,由朝廷管着的也有几家,不过做得最好最受人欢迎的还是《海州日报》,是众多大臣必看的阅读之物,连官家也每日阅读一份。

上有所好,下必投焉。虽然这份报纸不能对科举考试有多少益处,然而风向所至,底下的士子读书人也都以海州日报作为日常必读科目。

这份殊荣,普天下也唯此一份。

作为海州日报的创始人与主管者,欧阳发如今也算是文人士子里颇有名望的大家了。

欧阳修捋须笑了笑,欧阳家有子若此,就算不做高爵大官,倒也算是光耀了门楣。

“永叔公所说的另一批说客是?”司马光见欧阳修并没有说下去的模样,不由大是好奇。

欧阳修神秘一笑:“也许官家已经在见他了。”

…………………………………………………………

赵顼确实在连夜召见一个人。

虽然出京在外,但是天子的住处当然马虎不得,龙舆的布置比其他大臣之处豪华多了。

明黄的搭房,摆放的都是京城运过来的天子用物。

除了规模比较小,一切布置与宫中差不多。

明黄色的背景,通明的蜡烛,使得整个房间都明亮起来,纵是在野外深夜,依然可见它的奢华。

赵顼端坐在龙榻之上,批着一件黄色的丝绸披风。

榻前是一张小小的御桌,燃着两把一尺多长的蜡烛,摇曳的灯光晃得赵顼的脸色忽明忽暗。

房两旁挂着的油灯笼子里时不时传出燃烧的劈啪声,在沉默的空间内炸响。

沉默,房内的三人深自沉默。

皇帝赵顼紧盯着手中的文本,专注地看着。

一旁伺候的黄心站在他旁边,一动也不敢动,只有眼神时不时看向坐在官家对面的一位汉子。

“真是魁梧。”黄心不由暗赞一声,眼前的汉子五十多岁了,满脸胡须,坐姿笔挺,脸型坚毅,双目炯炯有神。

黄心并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他知道这是军中的人物,因为官家招他进来的时候,叫他一声“郭将军”。

他也不明白只是下人通报了一声,为什么官家就急忙连夜召见此人。那急切的神态,比见王安石还要真切。

黄心服侍官家几年了,真没有见过官家如此迫不及待地要见某人。

官家赵顼终于动了,伸了个呵欠,长长呼出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文本折章,看了眼前汉子一眼,刚想开口,瞥眼看见一旁的黄心,不由吩咐说道:“黄心,你先出去,没有朕的吩咐谁也不许进来!”

“啊?”黄心傻了,这可是第一次官家在召见臣子不许他陪伴在一旁,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么?没听清?”赵顼大为不悦。

“是是!”黄心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告退。

一边退着,一边深深地看那汉子一眼,心里暗暗打下主意,一定要注意此人,千万不可得罪,否则以官家今晚的态度……退到门口的时候,竖起的耳朵终于听到官家深沉地唤了一句:“郭逵……”

郭逵!

是的,官家面前坐着的就是郭逵,海军总指挥使郭大将军!

熙宁二年的时候他因为对西夏作战有功,升官回到了枢密院,然而他是武官,朝中文人以祖宗规矩为由,留他不得。经受不住弹劾的郭逵只能自己解职,赵顼不愿意他成为当年的狄青,只好同意。

后来沈欢提议在海州训练海军,一旦北伐辽国,可以由海上出兵,神速登陆幽云之地。赵顼一心要做武功盖世的君主,大为心动,就同意了。

期间郭逵一直呆在海州,兢兢业业地为天子训练军队。

四年之后,赵顼才在泰山之下见着这位训练海军的将领。

黄心出去后,赵顼激动地指着郭逵送来的文案,道:“郭逵……郭将军,你说你已训练出五万可以在海上远渡的兵卒?”

****************************

书友091008163731358、不一少侠、waxs1234,感谢你们这两天的打赏。特别是书友091008163731358,已经在打赏名单上看到你好几次了,感谢你的鼎力支持。谢谢各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