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时机

北宋仕途 第二百八十五章 时机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沈欢大感郁闷,他不过是要交好这个小太监罢了,没想到对方疑心这般重,硬是油盐不进。这份谨慎,又让沈欢佩服不已。

宫廷是个大染缸,进去时不管如何纯洁如白,出来后皆是五颜六色,一如人性之复杂。黄心自小入宫,耳濡目染之下,心性早非寻常人可比。

他虽然一时猜不准沈欢为何要与他扯这么多事外话题,可他也知道,宫廷内侍如果与大臣过多纠缠,没有哪一个有为皇帝能容忍得下去。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这么多年他像一个老狐狸一般保持谨慎谦虚的态度。他深深地知道,如今的官家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主,惹他不高兴,下起手来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拱了拱手,沈欢笑道:“既然黄大人事忙,那沈某也就不打扰了。陛下有什么吩咐,还请第一时间通知沈某。”

“这个当然。”黄心皮笑肉不笑地应付着,“沈大人如果没有事吩咐,奴婢就先去伺候陛下了。”

沈欢一伸手,道:“请便。”

黄心实在不愿意多留,只能硬着头皮又往皇帝的卧室走去,刚才生怕触皇帝的霉头,逃之惟恐不及,如果有得选择,他还不打算过早回去。可是他现在没得选择,服侍官家还可以说是他的本分,与沈欢这个知州攀交情,他更承受不了与外臣结交的罪名。

沈欢挠挠头,一脸的不解,还是想不明白这个小太监为何会一副逃跑的模样。

苦思良久不得所以,只能无奈摇头笑了笑,转头就要离开。

“子贤,你出来了?”

才走两步,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沈欢惊喜抬头,果然,司马光就在右边三丈多远向他招手。

沈欢不敢怠慢,小跑过去,喜道:“老师,您怎么会在这里,不去歇息?”

司马光说道:“放心不下,怕官家要怪罪于你。”

“老师……”沈欢大是感动,热泪盈眶,打量司马光,更是辛酸了。

如今的司马光,才五十多岁,若不是锦衣玉帛打扮得整洁亮丽,完全就是一副糟老头的模样:头发几乎全白,脸上皱纹纵横,背脊也有点佝偻,声音干巴巴的没有磁性。

这些年,他实在是劳累得够戗。

当年那个风度翩翩的厚实君子,温文尔雅的气度早就消失无踪,只剩下相爷特有的威严与肃穆。

“老师,这些年真是苦了你……”沈欢蠕蠕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司马光的难处,他这个相爷做得比大宋所有的相爷都要窝囊,不是他无能,而是掣肘太多,官家放手让王安石施为,而王安石才能比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两相比较,司马光处于下风也就再正常不过。

作为司马光的学生,一离就是四年,不能在身边伺候,看到他风烛残年的模样,怎能不心酸呢?

司马光温婉一笑,真的是老怀大开,道:“子贤,看到你如今这般有出息,老夫也就放心了。老师老了不要紧,你已经可以抗起这面大旗了。”

“老师说哪里话,您正是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之时,何来年老之说?”沈欢赶紧安慰。

司马光笑意更浓:“老了老了,自己知自己事,老夫的身体如何,还有比老夫更清楚的人吗?”

“老师!”沈欢不愿再纠缠这个话题。

司马光又是笑了一笑,很满意沈欢的态度。若说他平生最满意的事,莫过于生了个好儿子与收了个好学生。

儿子司马康不喜官场,醉心学问,而且学有所成,才华横逸,杂志方面的成就就不说了,这些年《资治通鉴》这部史书基本上是他在主持编纂。可以想象,一旦此书完结,必是标榜青史的大事。司马康是他的儿子,作为父亲,哪有不期盼子女有大出息的?

至于沈欢,则是他官场衣钵的传人,而且还有着他自己不大擅长的变通之道,把海州治得井井有条,富丽繁华直逼开封,这份成就,举世无双。学生的成功,与自己的成功何异,他又岂能不开心呢?

司马光有时很是感叹老天对他不薄,即使政事上不大如意,此生却也没什么可奢求的了。

如今见着学生,发现他更成熟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挡一面,司马光的高兴更是充斥全身,打心底开心不已。

司马光拍了拍沈欢的肩膀,一指五丈远的湖边小亭,道:“子贤,你我去那边亭子坐一会。”

沈欢赶紧说道:“老师,您到了海州,学生岂有让您坐亭子的道理。去学生府邸吧,学生一家早就等着拜见您老人家了。”

司马光摇头说不妥不妥。

沈欢急道:“老师,如今熙成也可以开话说话了,这孩子还没有见过您老呢。去去又何妨?学生让熙成给您老跪拜见面。”

司马光心中不由大动,最后却道:“子贤,老夫当然也希望能见见你的儿子,看看这小家伙长得壮不壮。可是你都是为人父亲之人了,有些事更需要多加考虑。”

沈欢一愣,道:“老师是说……”

司马光叹道:“在你心中,老夫是你的老师,我等是师生。可是在别人眼中,老夫是宰相,你是海州知州,有些事,不能不防。人生在世,也不能尽如我等意愿去做呀。”

沈欢默然,心头也惟有叹息,瓜田李下之嫌总是要提防提防的。

司马光看看沈欢,心头也是老大郁闷,不去沈欢家,除了提防落人口实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沈欢妻子的存在。她怎么说都是王安石的女儿,他去了能对付?与其去了两人都不满意,还不如不去。

毕竟沈欢总是王安石的女婿,他也不能让这个学生为难,直接拒绝,大家心里都好过一点。想到这里,司马光对自己也不满意了,当年还是他亲自出马为沈欢做媒,要不然哪里会与王安石的女儿成亲?可是谁又想到当年的一对知交好友会成了今日形同陌路的景况呢?

造化弄人,惟剩叹息罢了。

湖边亭阁,一石桌,四石凳。

沈欢恭谨地坐在司马光对面,在司马光面前,他不敢有丝毫放松,因为司马光最注重仪表的端庄整洁,与王安石不修边幅大不相同。

司马光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子贤,官家没对你怎么样吧?”

沈欢嘴角微扯,笑道:“老师,学生应对官家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司马光笑了,这话不假,官家与他这个学生自少年起就相交,都快十年了,琢磨起对方的性子比他这个相爷还要有优势得多。

“你打算怎么做?”司马光又问道。

沈欢把大航海碑一事详细说了出来,最后说道:“老师,立碑一事,一是悼念遇难者;二是维持海贸,不至于断了我等努力许久的成绩;三来就是确实想把官家绑上这一战车!”

司马光哭笑不得:“如果官家不上钩你怎么办?”

沈欢微微一笑:“以官家一心要做留名青史的有为之君的性子,岂有不动心之理?”

司马光无奈笑道:“子贤,以后行事最好不要再以人性来推敲,人性多变,何况帝王之术?”

沈欢却道:“若是官家的帝王之术再高明几分,又岂有如今纷乱的朝堂?”

司马光一愣,既而苦笑,没有对此做评论。

“那官家在海州的日子,你打算怎么安排?”司马光又问。

沈欢想了想,说道:“先看一看海州城的建设吧,还有海州大学;接着让官家听一听其他官员的汇报,比如一些数目及计划;最后,如果可能的话,去一去东海,那里有保护起来的海盐场与海军。大致就是这些,老师你觉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司马光摇头笑道:“老夫还能有什么补充?这次来海州,都是听你的安排,想必你心中早有定计。再说了,老夫也想仔细看一看这个别人盛传的天下第一州是怎么一回事。官家带我等过来,都是抱了学习总结的态度来的,哈哈!”

沈欢大是不好意思:“老师也要取笑学生?”

司马光正色说道:“这不是取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海州实打实就在眼前,子贤呀,论经济之道,天下堪少出你右者。此来海州,想必王介甫也不敢轻心,估计也是抱了观摩的心态过来。”

一提到王安石,气氛立刻沉重起来。

沈欢摸摸鼻子,也不好说什么。

司马光又叹道:“你在海州做了这么多,却甚少听到民间有什么怨言,地主大族也没有喧嚣的反对之声。若是王介甫这些年能做到这两点,老夫又何来反对他的话?唉!”

沈欢缓缓说道:“老子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州之地学生能做得好,一国之大,谁又说得准呢?”

说到老子,沈欢就更郁闷,王安石自诩是治《老子》、《孟子》的大家,但是通观他的一生,有术无道,何来老子的精华;有辩无仁,又岂有孟子的精髓?

司马光闻言微微一笑:“做不做得好,得试过才知。我等如今做了这般多,不就是为了能让你回京一展才华么?”

沈欢精神一震,道:“老师教训得是。”

司马光沉吟一会,道:“子贤,这个三司使并不好谋取呀!当时你来信说要努力让你做上三司使,老夫还吓了一跳,以你的年纪与官衔,毕竟太过惊世骇俗了一点。不过死马当活马医吧,老夫自己一个人在京城,还真有力不从心之感。你若能回来,又把持要职,那就再好不过了。你放心,老夫会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官家提起,尽力而为吧。你千万不要自己提出来,因为你是当事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是好的时机。切记,切记。”

沈欢点点头。

司马光站起来,拍了拍衣裳,笑道:“子贤,你先回府,依老夫猜想,王介甫此时应该已在你的府上了。”

沈欢目光一凝,愕然愣住。

********************

今天三更,晚上还有两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