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

北宋仕途 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35 来源:笔趣阁

御花园。

早朝刚过。

十月初的太阳对于北方来说只能说是暖身而已了。

日快移中,天子赵顼在御花园的一角摆宴款待三司使沈欢。

赵顼是有理由高兴的,王韶打下一州之地,拓地几百里,是自太宗之后本朝开疆最大的功绩;至于交趾人,十万大军还在广西与高士林纠缠,不得寸进,也回不去。

郭逵前两天传回消息说他已经开始在交趾国境登陆,至果如何,因为海途遥远,还没有具体的消息;契丹那里冯京也传回好消息,说契丹国主并无意进犯大宋,只是下面之人擅自行为罢了。

最令他担忧的便是党项人了,不过总算熬过了一两个月,如今进入十月分,听说秦凤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飘雪,想来陕西也快要进入寒冷的冬季了吧。大雪之前党项人还不退回去,弄不好就要困在陕西了,届时无地休憩的他们还不是任由大宋朝廷揉捏?

四处刀锋,消隐患于无形,最大功劳不就是沈欢吗?早朝过后,龙心大悦的赵顼忍不住把沈欢留下,赏宴一番。

几杯酒下肚之后,赵顼双手摩擦,呵了一口气说道:“子贤啊,今年的天气好像特别冷,才刚十月就让人耐不住这鬼天气了。”

沈欢看看天色,虽然阳光艳丽,当空照着却也让人感不到多少热量,想了一想,诚然,今年比往年要冷得早,想来又是一个长期的寒冬季节了。

唐宋时代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化多端,天灾也时有发生,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沈欢还是笑道:“冷得越早,臣就越要恭喜陛下了。开封都这般冷了,想来陕西更甚。陛下,说不定再过几天就会传来党项人退兵的消息,哈,陛下洪福齐天,又一次击退了狼子野心的党项人!”

赵顼开心笑道:“子贤就不要打趣朕了,这次能让大举来侵的党项人退兵,你的功劳最大!”

沈欢说道:“臣并不敢居功。若说功劳,当然是那些在前线抵挡敌人的将士为首。让契丹罢兵,枢密副使冯京是首功,若不是他不辞辛劳万里出使契丹,又焉能折服契丹国主?抵抗党项人,也是陕西安抚使范纯仁以及大将高遵裕的功劳,他们在前线拼杀,才有我等后方的舒适呀;吐蕃更不用说了,王韶将军经营了好几年,如今只是收获的季节而已;至于交趾,还说不上功劳,毕竟交趾人还窝在我国土上,只能说是耻辱!”

赵顼微微一笑说:“子贤高风亮节,朕都记下了,他们的功劳也不会忘。现在朕只等郭逵传来好消息就可以普天同庆了,哈哈!”

沈欢宽慰说道:“陛下放心,在交趾作战,最怕的是三伏炎热天气,如今进入十月,虽说南方还有暑气,却也是大减了许多。从下龙州到升龙府,顺利的话就一个多月,最迟也就两个多月,年前应该会有好消息了。说不准陛下还可以请交趾小皇帝李乾德到开封过年呢!”

“哈哈!”赵顼大笑不已,胸怀大开,眼角尽是笑意,“那就托子贤吉言了。”

是的,除了高兴,还有激动,大宋建国一百多年了,除了开朝的两位皇帝有擒伏他国国主外,其他军功都不行。如果能在自己手上收复中原王朝已经丢失了几百年的交趾,这份功劳,也足以让他千古流芳了!

转了一下身,赵顼面对北方,不尽可惜说道:“子贤,如果能够收复燕云,那就更好了……”

沈欢无语,人家汉光武还是得了陇才望蜀,这个皇帝倒好,南还没得就望北了,做人不能这样贪心滴!

不过沈欢也知道这个皇帝是在对他期望呢,期望他发点力制定一下收复幽云的计划。沈欢不好不说话,免得这当口失掉了天子的宠信。

想了想,沈欢迟疑说道:“陛下,欲下幽云,必先要降伏党项呀。以国力而论,三国之中,如今当然是我大宋最强,与三国之魏一样。然而他们也可以像三国之上蜀吴联合,一旦一方有难,就互相救援。契丹城大墙高,久攻不下,我军必然要受到党项人最大的掣肘。三国之中,党项最弱,可以快下,让契丹救之不及。先下党项,再缓而图燕云则可也。”

赵顼说道:“依你之言,快不了?”

沈欢苦笑说道:“我大宋是什么样子,陛下还不清楚吗?”

赵顼默然,是啊,就是因为大宋虚弱,他这才起了变法的心思呀,否则拿什么来成就他的千古功业!

沈欢掐手指算道:“陛下,如果不出以外,等我大宋消化掉吐蕃与交趾,届时要马有马,要粮有粮,有十年时间,足可倾尽全力与党项人一战了。那是举国之战,不是党项人灭国就是我大宋从此无力再战!还请陛下谨慎呀!”

赵顼盯着桌上的酒水,幽幽叹道:“子贤,十年太长了呀,朕等不了。”

沈欢眉头一耸,只好说道:“那就八年……七年?”

“朕只给你五年时间!五年后就要与党项人决一雌雄,十年后再伐契丹!如何?”

沈欢知道赵顼下了决心,如果他说做不到,那么赵顼定然会抛弃他,转而寻求说能做得到的臣子来任用。这个人是谁,肯定是王安石一方会说大话之人!

没有了退路,沈欢只能苦笑说道:“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身为臣子,自当尽力而为。”

赵顼哼道:“不是尽力而为,是一定要做到。朕把所有的赌注都押你身上,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败了你与朕都是大宋的千古罪人!”

沈欢咬咬牙说道:“那臣需要陛下的鼎力支持!”

“你说。”赵顼更干脆。

沈欢不再犹豫,决然说道:“臣恭请陛下解散掉制置三司条例司。”

“什么?”赵顼以为自己听错了,露出疑惑之色。

“解散制置三司条例司。”沈欢一字一顿。

赵顼终于勃然变色,嚯地站了起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响,吓得远处等候的黄心赶忙跑过来,才近身就让赵顼喝了下去。

环视一周,赵顼把周围服侍之人都散了开去,这才怒气不息地问沈欢:“子贤,你这是什么意思?”

沈欢也早就跟着站了起来,闻言不慌不忙地道:“臣有一个问题要向陛下请教。”

“你说。”

“太祖太宗皇帝设立三司衙门是用来做什么的?”

赵顼愕然说道:“那还用说,你是三司使,当然是管财政的。”

沈欢笑了,道:“那为何又在三司衙门下设立一个不受三司使管辖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所作所为,没有涉及财务吗?既是财务,又不受三司使管辖,陛下,您让臣怎么做?”

赵顼一愣,既而叹道:“子贤,你又不是不知道,制置三司条例司是变法机构,用来制定变法条例的,与三司使并无冲突。你看韩绛,这些年不也是在三司使任上如鱼得水吗?”

沈欢嘿然一笑,这话太欺负人了吧?韩绛做得好,那是他站在王安石一方,顺带着也参与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事务!

“陛下欺我耶?”

赵顼有点不自然,最后硬是说道:“子贤,你是开明之人,难道也要像司马相公一样敌视变法吗?不然何至于要置条例司于死地呢?”

沈欢摇头说道:“变法归变法,但是破坏了制度的平衡,臣就不能接受了。陛下,您可知道外面之人如何称呼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吗?”

赵顼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不会是好话。

“小朝廷!”沈欢没有客气地叹道,“陛下,民间与基层官员都叫它小朝廷呀!看看这几年,几乎所有政令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越过了政事堂与朝堂,这是臣之本分吗?”

赵顼变了颜色,沈欢直指核心本质,他最近也经常让太皇太后找去谈制横问题,当然有几分明白失横了会是什么后果。

有点犹豫,赵顼还是说道:“子贤,介甫先生是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朕说解散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他岂不是要撂担子?届时君臣上下不得,朝堂还是会大乱的。”

沈欢闻言窃喜,看来天子还是有些动摇了。

眼珠一转,沈欢说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前两年,各种变法条令从制置三司条例司层出不穷。现在却不一样了,王参政已出了十数条法令,涉及了方方面面,应该也差不多完了。否则今年以来也不会只出来一条军器监法而已。既然已经完了,何必还留着条例司让朝臣抨击弹劾呢?反正都完了,解散它,也算顺应了其他官员之意,减少纠纷,大家都把精力转到如何治理天下上来。一举数得,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赵顼心动了,这些年为了各种变法事宜,他接到的弹劾奏章几乎从未断绝。当年韩琦大力发对变法,更多好像是不满意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存在,也说它乱了朝政,如果罢掉……

“就怕王参政不满意。”赵顼还是有点犹豫。

沈欢心中一动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这样的,接下来五年臣在三司使任上大力发展经济,财政上让国库更充足,军事上让兵士更多马匹。有钱有马,就可以讨伐党项人了!届时海军方面北上牵制契丹人,也好让我们更充裕地对付党项人!这就是臣的策略,不过很多事做起来有这个挂在三司衙门名下却又不受管辖的条例司碍手碍脚,恐怕臣……”

赵顼明白沈欢是在要挟了,不过他也没办法,迟疑说道:“那明日朕问一问王参政他们的意思吧。”

“陛下英明。”沈欢眉开眼笑。

*****************

又到年关攻坚阶段了,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书生会很忙,保持每天更新应该不大可能。不过尽量抽时间每天码一点,一周更它三四章,还请各位朋友见谅。

今天是元旦,祝各位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