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一百○一章 对策

北宋仕途 第一百○一章 对策

作者:孤心书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2 22:19:28 来源:笔趣阁

皇帝赵曙所说的弹劾,是几本奏章,皆是今日早朝御史台那帮所谓的清流官员所上。开封大水两日两夜,到今日八月初七,算是停了两天,因此朝廷又恢复了之前的工作。

这个早朝让赵曙感到很难堪,一上来,以御史中丞彭思永为首的一帮言馆,当即弹劾宰执他们“不守礼法,不敬上天,致使天降灾祸,百姓流离”,还说“天灾,皆是人为”。总之一句话,就是说这次开封大水,是宰相他们的执政措施失当,导致天怒人怨。他们这帮“濮议”幸存的言官这时候拿到了当时对手的把柄,当然不肯放过,把套在韩琦他们头上的不利的屎盆子有多大就描绘得有多大!按照惯例,被弹劾的宰执等人当场不敢反驳,只能在皇帝无奈的眼神中告病在家,等待裁决。

自汉代把“天人感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之后,皇帝,也就是天子,名正言顺地作为整个天下的掌管者,拥有了无限的权力。但是,权力背后,也有着限制,那就是当天灾发生的时候。按照天人感应的说法,天灾都是祸害,作为天子,让上天如此,当然是他的失责,也是他的过错。但是,作为天子,最讲究威严的一国之主,他会犯错吗?纵使会,他允许别人明目张胆地宣传吗?不!不能!所以,作为帝国的宰执们,天子给了他们最大的权力,如今天子有难,该是为皇帝背黑锅的时候了!

当时这些言官弹劾宰执,赵曙很愤怒,但是也很无奈,他明知道宰相的为难,不过他也为难,当朝不好发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韩琦、欧阳修告病在家了。当然,能让一个最讲究不动声色的天子如此愤怒,还不是这些人弹劾宰执,毕竟他们也是按照惯例而已。让他如许生气的原因是弹劾对象里竟然有司马光的名字!罪名是作为开封知府,在开封大雨的时候,没有做出最大地努力,致使百姓死伤。人民流离,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真是荒天下之大谬了!赵曙看到司马光的名字时,像见着了鬼一般可怕,也很震惊,更是不敢相信!他认为这帮言官的脑子真是烧坏了,或者是在胡眼乱语!开封大雨,如今损失情况都汇报了上来。可以说。司马光为了抵抗这次水灾。所做的努力,都堪嘉许。还有灾害时期,连续三日三夜亲自在前线指挥,据说休息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五个时辰,到现在依然不肯退下来!这些情况是赵曙为了打探情况所派之人汇报回来的,他了解得很。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这些言官地弹劾感到万分的恼怒,司马光所作所为,在他眼里,不单无罪。还有大功!如此兢兢业业的忠臣。若没有他的努力,这次大雨估计会有更大的损失吧。

赵曙的怒气难以遏止,好在没有当场发飚,只下令退朝,让百官回去。而他一回到福宁殿,就“啪”地一声把一个价值不菲的杯子给摔得粉碎,刚好让进来请安地颖王赵顼看见了。

“父皇。言官弹劾。也是他们地本分,何必如此生气呢?”赵顼生怕父亲气坏了身子。赶紧相劝,“父皇该换个角度去想,若这些言官在出了问题的时候不敢说话,那才是坏事呢!”

赵曙经过一阵发泄,心情好了许多,闻言沉吟,摇摇头,苦笑道:“皇儿,他们弹劾宰执,朕无话可说,当作不理就是了,待两日后下诏让宰执他们回到中枢即是。可是,他们却弹劾如今还在主持水灾救助工作的司马光,那就没有道理了,是人都会感到生气的!你看看,这些言官里竟然还有范纯仁的名字,要知道,去年范纯仁能留在朝廷还知谏院,那还是司马光给他说好话与推荐的结果,他倒好,如今跟着御史们弹劾起司马光来了!”

“父皇,这不是好事吗?”赵顼笑了,“父皇教导儿臣莫要让朝臣迷惑了耳目,更不能让他们毫无限制地结成一群,司马光推荐范纯仁,范纯仁不顾情面弹劾,不正说明了范纯仁的耿直么,可见他身在谏院是不错的选择!”

赵曙闻言一愣,既而也笑了,道:“好,好,看来皇儿心性倒也有长进了,朕很欣慰看到你的成长!”

“多谢父皇夸赞,儿臣一定不负父皇的厚望!”

赵曙点点头,本来还存着笑意地脸一下子又爬满了忧愁,抽出一本奏章,感慨地道:“皇儿,这是司马光地奏折,详细列举了此次大雨对开封造成的损失:死一百三十三人,伤五百,另外房屋倒塌一千户,致使五千多人无家可归。五千多人呀,如今都给司马光聚在一起管理,可是他们无家可归,一个不好,闹起来,在开封里也不是件好事。这可如何是好呢?”

赵顼还年轻,没有多少处理政务的经验,疑惑地道:“父皇,既然他们是受害人,由朝廷拨款赈济他们就是了。无家可归,拨钱给他们建就是了!”

赵曙叹道:“一场大雨,把他们家里的余粮都给冲走了,除了给他们建房,还要给他们吃喝,直到下次粮食收获才成。这笔钱,少不了要花上百万贯。上百万贯呀!如今朝廷财政紧张,去哪挤出这些钱来?”

赵顼一愣,这才想起帝国财政窘况来,想想朝廷一直在削减开销,连他亲王府的俸禄都减了几成,上百万贯不是小数目,还真令皇帝为难呢!

“父皇,三司方面没有办法吗赵曙道:“这些是朕猜测而已,具体数目,还没有个定数,不过估计不离十了。就是三司使韩绛,想必也没有多少办法吧?”

“三司……”赵顼沉吟片刻,想起沈欢就在三司,怀念起他的神奇来,“父皇,还需让三司与开封知府一起商量对策才是呀!韩计相也许无计,不过父皇难道忘了,三司里还有个颇有才能的沈欢呢,也许他有办法吧。”

“沈欢……”赵曙眼角缩了一缩,想起一事来,“皇儿,你总是推崇这个沈欢,也许他真有一些神奇地才能吧。你看这两期地《文艺》杂志,那可是在一个月以前就刊印了一些防范水灾的知识。一个月以前,有谁又知道会有这场大雨呢?”

赵顼心里一惊,道:“父皇地意思是……”

赵曙又摇头笑道:“没别的意思,也许是巧合罢了。但是……这个巧合也太巧合了!先不说这个,之前朕听你说宝安与这个沈欢走得极近,最近他们如何了?”

“也不是走得很近,只是就一些学识方面的事有些交流而已。”赵顼谨慎地回答,“最近一两个月,沈欢都在忙着杂志的事,也不怎么上儿臣那里了,与宝安见面的机会也少了许多。至于宝安,倒还是努力收集与沈欢有关的真迹与消息,不时发呆,状况不大好呀!”

“唉!”赵曙叹了口气,“宝安如今也十六了,快到找婆家的时候了!算了,由她去吧,此事暂且不必理会!”

赵顼一愣,他摸不准父皇对这些事的看法,总觉他话中有话,有着他还不能理解的东西在里面。

赵曙又道:“皇儿,像你所说的,水灾之后的赈济事宜,还需开封府与三司两方通力合作才成。你去把司马光与韩绛宣到福宁殿来吧,此事不容延迟,现在就去!另外,把那个沈欢也一同宣进来!”

“是,父皇!”

沈欢是与司马光一道进了皇宫的。当时颖王来宣诏的时候,他还与司马光在主持救济工作。几天下来,他也憔悴了许多,睡不好,吃不好,整个人都瘦了不少。当然,他年轻力盛,还吃得消,至于司马光,更憔悴了,眼圈黑着,皮肤干巴着,神情又忧又愁,实在没有什么光亮可言,看得令人心酸。如今对于司马光的感情,沈欢就没有之前那般复杂了,一开始抱着傍大树的目的接近人家,有着对古人的敬佩,但是比较功利,可如今一场水灾,对于对方的道德水准,那却是心服口服了,生出死心塌地追随的心思来!

对于官家传诏,他很惊奇,特别传诏人还是堂堂颖王。按道理,他官阶太小,没有面圣的资格,传诏司马光还说得过去,怎么还有他的份呢?到从颖王口中打听到韩绛也一起入宫,倒是明白过来了,韩绛与他都在三司里工作,而三司又掌管天下财政,救灾救灾,耗的就是钱。他在三司工作也有一段时日了,当然清楚如今帝国的财政状况。也许,现在官家在头痛着救灾钱财的事儿吧。想到这里,他心儿笃定了许多,看着神情恍惚的司马光,暗想此次应该是他们的一次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