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红楼到红楼 > 第一八五章:题目

带着红楼到红楼 第一八五章:题目

作者:一品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6:57 来源:笔趣阁

在距离神武门不远处,贾环下了车,然后步行往神武门而去……

晨曦的微光里,贾环看到很多熟人,有同学楚文渊、左攀龙,有水溶、刘平蛮、冯凤至,有文子博、张越,还有李纨的父亲李守中,贾府故交梅知孚等。

不过对于这些人,贾环并没有上去攀谈,一是因为皇宫重地禁止喧哗,这里不是攀谈的地点;第二就是文子博、张越、刘平蛮等位高站在上首,贾环不想越众而出,给言官留下结党攀附的印象。

另外一方面则是有些人贾环确实不想与之交谈,比如张越、水溶……

因此贾环只是按照前几日在国子监排礼时的顺序进入了新晋进士的行列,当然途中也随意向同僚拱了拱手。

而没过多久,紫金城里传来了悠远的钟声,随即神武门的大门‘吱吱’的慢慢打开了……

一路随行,到了含元殿(含元殿是大虞朝皇上听政、议政、接见群臣的地方),随后贾环和一众新晋进士一起等在了含元殿外,等待天泰帝接见。

未几,贾环便听到了戴权的公鸭嗓:“皇上宣召,新科进士觐见。”

随众而入,贾环知觉大殿空阔恢宏,而贾环毕竟是现代的灵魂,对皇帝并没有此时众人该有的敬畏之心,按照礼节跪拜行礼,三呼万岁,抬身之际,只见天泰帝全身金碧辉煌,但神色黯淡……

“看来活不几年了。”

贾环心里暗叹了句,而在他心里倒是希望天泰帝能够多活几年。

行礼之后,贾环随众退到一侧,而后就是天泰帝讲话,无非就是大家都是国之栋梁,以后要尽心为国之类的官场话,在贾环听来声音有些苍老无力。

天泰帝讲完话后,按程序殿试开始,随后贾环等在李守忠的带领下到了含元殿外,这时内待早已在含元殿外摆好了蒲团、长案,以及笔墨砚台。

按在国子监学礼时的顺序入坐……没一会儿内待送来了封好的案卷,钟声响起,贾环打开了卷子,填好姓名、籍贯、座次之类的,打开题目一看,他不禁愣了一下,原因无它,题目太长了!

题目是:云南犯乱久矣,而用兵不行,安抚无果,边民受害,家国受累,此何解也?

来自于后世,贾环知道历来殿试中题目这么长的只有一次,题目是万历出的,原文忘了,但大意是说,我年年要求不贪腐,你们这些官员也讲不要贪腐,但贪腐之事屡禁不决,这是为什么。

贾环没想到自己会遇到这样的题目!而实际上这个题目也是天泰帝在向新晋进士们问策,当然这也体现出官勋世家的好处,世家子弟是能知道朝堂动向以及高层对问题的看法的,最起码是不会猝不及防,而寒门学子一般很难做到。

而一愣之后,贾环却笑了,原因还是那句话,这些问题他和文子博谈论时曾经提到。

至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文子博的观点是又防又拉,徐徐图之,而听文子博讲,张越认为蛮人反复无常,应以打为主。

而后世云南问题的解决实际上用的是张越与文子博策略的综合,康熙为时七年,耗银七千多万两,其间对云南各土王又拉又诱,最后才取得胜利。

但以上的胜利是以七千万两白银为基础的,而大虞朝现在财政拮据,都达到了卖官鬻爵的地步,比如赖尚荣、贾琏都是。

而天泰帝启用文子博的意图也很明显,贾环又自觉是文子博的学生,于是直接提笔破题道:云南之事长久不解,其因一为云南有山川之险;其二土人蒙昧不化……

随后贾环伏笔急书……

而实际上天泰帝对贾环是挺惊奇的,不仅仅是贾环这么小小年纪就有那么高的政治敏感性,更是因为贾环快速致富的身段。

这些事情当然是听戴权汇报的,当然对于贾环所创建的这个怪物的威力,一是因为深居深宫,不知详情;二是戴权和天泰帝都拘于见识;第三,再加上贾环有意控制,天泰帝的认识并不深,只是惊叹于贾环快速致富的手段!

而之所以没召见贾环,则是因为天泰帝深悉权术之道——召见本身就是一种恩宠,特别是召见一般寻常人士,恩宠不可以乱发!

但是天泰帝毕竟还是想看一看贾环的,因此当贾环等人作题,天泰帝也暂回后宫休息,经过含元殿外的长廊时,天泰帝向戴权问道:“哪个是贤德妃庶弟?”

戴权闻言急忙向殿下看了看,然后指着贾环,躬身说道:“回皇上,那位就是!”

顺着戴权的手指望去,天泰帝见贾环面貌清俊,英气逼人,而嘴角不过微须,一幅青春峥嵘的模样,心里不由得赞道:“此子倒是才貌俱佳,此等才华放在户部最好,不过还要历练历练,听说他还会武……”

一边走,一边想着,天泰帝对贾环兴起了储才的心思。

而殿试,故名思议是皇上钦点名次,所以进士才会被称为天子门生,当然皇帝是不会挨个卷子去看的,具体做法是由钦派主管的大臣领着一帮子帮手先看,然后推荐给皇上,一般定下前十即可,前十入翰林院,为国家储备高等人才,余者基本外放。

因此贾环等人在做完卷子之后,便按照原来学礼时的安排,在含元殿外静静等待。而主持这次大考的礼部尚书刘沫英也不会让天泰帝久等,带领二十多个翰林奋力阅卷,一科取士不过二百多人,不过一个多时辰,前十的案卷便放在了天泰帝的龙案前。

“可有贾环?”

天泰帝一边拿起最顶端的一份卷子,一边向刘沬英问道。

刘沫英没想到天泰帝刚上来就会问到贾环,但想一想贾环的身份:文子博的而学生、贤德妃的兄弟,诗名远博,财名广大……下一刻他就觉的天泰帝提起贾环实属正常。

而贾环的成绩也确实在前十之中——毕竟贾环的策略秉承文子博,要是不在其中倒是怪了!

因此微微一愣之后,刘沫英躬身回道:“回皇上,贤德妃庶弟在里面,只是其字不佳功力,臣给排了个第七。”

推荐一本好书《扶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