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102.喜宴,新婚人家

庚辰年正月 102.喜宴,新婚人家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龙安府那边,陈知府嫁妹要到江油摆酒,下属自然为他尽心张罗。

正月十三,带着精心为妹妹准备的嫁奁,陈于朝一家人及府衙同僚顺江而下,到达江油。踩踏一番,对江油各项准备基本满意。

要离开生活了几年的龙安府,陈于珍舍不下的有很多。除最亲的哥哥、嫂子外,还有那对陪伴了她几年的白熊。

几年时间,圆圆和滚滚都已长大,虽可爱依旧,但已不太黏人。陈于珍动过心思,要把两个家伙带下山去。熟悉白熊的山里人告诉她,这种东西娇贵得很,一旦离开大山,不仅吃食不好侍候,还容易水土不服。因此,陈于珍不得不忍痛割爱,请陈于朝安排人将白熊送回发现它们的土官家,叮嘱土官一定要好好照顾。她还提出,如有可能,让土官将两个家伙放归山林。

龙安府知府嫁妹的消息不仅当地的官绅知晓,消息也传到了绵州官场。绵州州县官员对陈知府的出身和为人早有耳闻,有些也动了攀附之心。听闻陈知府妹妹的夫婿就在绵州铜牟镇,一些州县官员就备下贺礼派人送到铜牟,还知会,婚礼当天要亲自登门致贺。

这么多父母官要来贺婚,王秉正和左钧都颇觉意外。感动之余,他们将待客的酒桌做了一番调整。

正月十七,支客。

江油县城和铜牟镇同时热闹起来。

在江油,陈于朝包下两家酒楼,按官商分类分别接待。知府家喜事,不仅受邀者无一缺席,就连许多未收到邀请的三班六门、乡绅商贾也赶来祝贺。陈于朝与夫人一商量,决定喜宴贺礼一分一物不留,全陪嫁给陈于珍。

铜牟镇这边,由于酒席自办,几口临时大灶在新宅跨院天井里一字排开。从十六开始,一直灶火旺燃,烹制和蒸菜的香味弥漫了整个镇子。

正酒当天,左钧邀请沈老夫子、里长、杨天宏和自己家中子侄一起,到新宅帮忙迎客。来宾中的官宦由里长接待,安排入堂屋就座。沈老夫子接待同门师兄弟和晚辈,师兄弟也入堂屋就座,晚辈随大部客人在院内分区就座。客户则由杨天宏率烧坊伙计一道接待安排,家中寻常亲戚及乡邻,就由左家子侄们帮着安排。烧坊的账房则在院门口守着礼台报礼写礼,一切井然。

王秉正在当晚就赶到了江油。正酒当天,接亲队伍天不亮就起床洗漱。曙光一露,便吹吹打打地往陈于朝宴客的酒楼去了。

陈于珍这天也起很早。布置成闺阁的客房内,红烛通照。她一身大红锦缎裙襦,插钗挂翠,披了盖头。天未亮时,吃了一碗红糖荷包喜蛋,就等着王秉正登门接亲。

客栈大堂内,嫁奁摆满数十个抬货。

司仪先生领着陈于珍走完辞别仪程,王秉正穿锦袍,系红花,牵了陈于珍,在接送众亲人的簇拥下,一路吹吹打打,燃鞭放炮,前往城外码头登船。

喜船扬帆,顺风顺水,午时三刻前按计划到达铜牟码头。下船,又是一路吹打。午正,新人进了新宅。

新宅内宾客多已落座。

摆放好嫁奁,司仪先生主持拜堂,陈于珍被送进新房。

喜宴开始。

作为主宾,杨碧儿近距离观看了整个婚仪过程。虽才十几岁年纪,杨碧儿却已吃了不少喜酒。但像这种高朋满座的大喜大庆,在杨碧儿眼里还是头一次。同很多女宾一样,杨碧儿对新娘子充满了羡艳之情。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有这样一场大气、体面、风光的婚礼。

乔迁新宅前,左钧考虑到日后的大院生活,虽然家里人不多,但事也不会少,就雇下了门房和几个年轻女佣,原在学馆的顾嫂,也一同迁了过来。

陈于珍到新房后,两个女佣陪着,顾嫂在主家专用的小厨房内煮了些吃食端进新房,替陈于珍垫底。按风俗,陈于珍在新房这一坐,要坚持到晚上闹洞房结束。

宴席热烈。

作为主家,左钧父子敬酒答谢自然难免。客人太多,对官绅师长和一些重要客人,两人逐人敬酒。对大多数宾客,只能以桌为单位,一桌一敬。

照例,新郎喜宴上的敬酒更多是一种礼仪,一般这个时候喝酒,可以耍水。以西北汉子的耿直,王秉正仗着自幼练就的酒量,愣是全部喝了烧酒。一圈下来,牛眼大小的酒杯,喝下百杯不止,算算也有好几斤。也是人逢喜事,这天,王秉正竟无一点醉意。

喜酒,喜酒,总吃很久。正酒这天的午宴,很多桌上客人闹到申时前后才告结束。那些前来道贺的官绅商贾,宴后由左钧、里长及杨天宏恭送,各自打道回府。近亲好友及乡邻,会留下来参加晚宴和次日谢客的早宴。

左钧父子没料到的是,很多洪灾时得过谪仙烧坊帮助的灾民得知王大掌柜新喜,也纷纷登门道喜。贺礼虽轻,总是一番心意。对这部分不速之客,事先没有准备,好在餐食备料充分,这些人也不讲究规格菜式。左钧让伙计到街邻处借来桌凳,搭在跨院,设流水席招待。厨师有啥上啥,客人也不讲究,道了贺,吃好就走。

晚宴规模小些,内容没有午宴讲究,酒也是各取所需,主宾都不劝、不敬。

借晚餐的宽松,王秉正没再沾酒。心里惦着陈于珍,吃得也就潦草。

宴后客散,该入洞房了。

王秉正年纪不小,平时里又显严肃,亲友乡邻原本想闹个意思就行。可是王法天却不想轻易饶了父亲和于珍娘,硬是撺掇起烧坊伙计和自己学兄学弟一帮年轻人,把洞房挤个水泄不通。

洞房三天无大小。

儿子挑头要闹,王秉正和陈于珍也无可奈何。铺床叠被,司仪先生讲完四言八句,一众小年轻就变着花样剜酸王秉正夫妻。好在陈于珍年纪尚轻,王秉正也是练家子,身体能够承受,备下的红包礼兴也够丰富,就配合着让年轻人闹了个够。

夜深兴尽,大伙散去,王秉正插了门。回头,陈于珍正在铜盆前为他倒洗脸水。红烛辉映,一身嫁衣红妆的陈于珍唇红齿白,面色如霞,娇艳欲滴,直把王秉正看得发呆。

“老嘴老脸,又不是头次见。看啥看?”陈于珍想着接下来的事,有些娇羞,伸手把已拧好的面巾递给王秉正。

“好看!”王秉正借接面巾,一把抓住陈于珍的手,也顾不得洗漱,将她拉进自己怀里。

新婚三日过了,诸事再入正轨。左钧还是学馆授课,王法天理着烧坊,王秉正依旧烧坊、学馆两头兼顾。家中的事情,自然由陈于珍接了手。

有了陈于珍,变化最大的当属王秉正和左钧。特别是王秉正,每日里的饮食茶水管到位,出门前的穿戴备衣都由陈于珍亲手伺候不说,每天回屋之后的洗脸水,上床之前脱鞋洗脚,也都由陈于珍亲自动手。开始王秉正坚决不让,但在陈于珍坚持下,也就习惯了。

外有王法天,内有陈于珍。除学馆的事仍由左钧和王秉正主要操心外,两人闲了许多。正事之外,左钧多了些茶酒应酬,也更爱串门访友,游山玩水。王秉正不仅每日坚持操练拳脚,还找铁匠铺子重新锻打了一把闯王刀,把刀也重新舞了起来。

两人的身体和精神,一下子又年轻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