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108.这辈子都不可能当赘婿

庚辰年正月 108.这辈子都不可能当赘婿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00:30:29 来源:笔趣阁

从王家放出风声为王法天说亲开始,杨天宏妻子对这事就很上心。女儿每每从王家回来,总会在母亲面前念叨这事。今天打探的张家姑娘瘦了,配不上法天哥哥,明天了解的姚家小姐脸上有雀斑,更不合适……看似讲得云淡风轻,作为过来人,母亲自然看得出来,女儿是真心喜欢上了王法天的。王法天外形俊朗,聪明能干,小小年纪就把偌大一个烧坊打理得顺顺溜溜。作为母亲,她对王法天也是很中意的。

私下,她也跟杨天宏商量过这件事,不想才一开口,杨天宏就让她打住。杨天宏不同意这门亲事,她不理解。一再追问,杨天宏急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家人丁不旺,到他们跟前,膝下就杨碧儿一个女儿。杨天宏不想让家门香火绝在自己跟前,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杨碧儿嫁出去。自己要招赘上门女婿,可师兄家也就王法天一个独子,且家大业大。要王法天入赘,杨天宏是想都不敢想。所以,他就是再喜欢王法天,也不能同意这门亲事。

没给杨家诞下男丁,连女儿也只生养了一个,恰恰是杨天宏妻子的心结。知道杨天宏要给杨碧儿招上门女婿,她只有对与王家结亲死了心。于是,她对女儿喜欢王法天的事假装看不懂,还时不时地旁敲侧击,让杨碧儿离王法天远点,别去影响人家找媳妇。

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按理,女儿的心思妈妈该最懂,但杨碧儿对母亲的迟钝很是懊恼。一个女儿家,她又不敢说自己喜欢王法天。为影响父母,杨碧儿只好像讲别人家的事一样,经常在家里说说王法天这样那样好。可是,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无论她怎么讲,父母也只当作别人家的事来听。

但这边,在明确了王法天认可杨碧儿之后,陈于珍找了王法天不在的时间,向左钧父子摊了牌。对于杨碧儿,左钧父子也很中意。

但王法天说亲这事响动那么大,为什么杨天宏家就没反应呢?三人分析了很多种可能。大家的共识是,不管什么原因,杨天宏家没动静,说明他对这门亲事肯定有啥看法。看来要促成王法天和杨碧儿的亲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商量来商量去,三人决定,找沈老夫子出面,先去探探杨天宏的口风再说。免得贸然提亲,万一亲事不成,把两家关系也搞僵了。

打定主意,左钧择一个晴好日子,布衣轻衫,一大早就叫王法天安排一辆马车,说要去找学兄喝酒,让王法天和自己同往。

爷孙俩带着几坛太白醉上了路。赶到治平书院时,时已近午,书院已经散课。爷孙两人进得书院,左钧大声呼叫,却不见学兄应声。书院内,学子们各自握卷吟诵,心无旁骛。

左钧的呼叫惊动了书院其他先生。治平书院里,坐馆先生都是沈老夫子的弟子,对于左钧都已熟识,忙把两人迎进书院客堂。

“我师兄呢?我师兄呢?”左钧不待奉茶,就不停地追问。

“先生好垂钓,现今春夏相交,芙蓉溪里鱼情甚好。今天天气不错,一大早就去溪边钓鱼了。”瞧左钧着急,一位师侄告诉他。

“喔,竟有这等闲情逸致。快带我去看看,要有渔获,正好煎来下酒。”听说学兄在钓鱼,左钧也来了兴致,不在客堂坐了,拉起王法天就往书院外走。那些师侄无奈,只好跑到前面引路。

出治平书院大门,是一条青石古道,往上通向仙渔桥。古道和芙蓉溪之间,隔着一小片农田。此时,油菜籽顶花已经凋尽,大麦的尖穗正在变黄。

穿过古道,一行人沿田垅小埂来到芙蓉溪边。

溪岸上,古柳枝条已经尽绿,一些老桩木芙蓉树相杂其间,新叶已有小茶碗大小。

大老远,左钧就看见学兄在一棵古柳的树荫下凝坐,一根细长竹竿从他的手上伸向溪面。

“那个钓翁,渔获可丰?”左钧老远就大声打起招呼。

“是你来了。今日鱼情甚好,收了好几条红尾鲤鱼。你我佐酒,想是够了。”沈老夫子笑答。

近到跟前,沈老夫子已收起渔竿,顺手递给走在前面的弟子,拱手与左钧见礼。

师兄弟行完礼仪,左钧急不可待地拎起浸在水里的笆篓。笆篓沉甸甸的,出水那一刻,鱼儿在里面甩尾的声音清脆悦耳。

“果然收获不少!”左钧啧啧称赞。

“快把这些鱼拿回厨房,鲤鱼烧了,鲫鱼做汤。我和你们师叔要好好喝上几杯。”沈老夫子吩咐弟子。

带路弟子在王法天的帮助下,拎着渔获、小凳和渔竿先回了书院。沈老夫子才拉着左钧的手,并肩往回走。

回到书院客堂,香茶早已沏好,凉热也正合适。沈老夫子端起主座上的茶碗,向左钧说了声“请”,然后用碗盖将漂在碗面的浮叶轻轻一刮,呷一大口。虽说天气还不算很热,可在溪边待得久了,沈老夫子感觉很渴,那一口下去,茶水竟蚀了小半。左钧不渴,只端起碗小抿一口,夸声“好茶”,把茶碗放下。

“今天上来,仅为找我吃酒,还是另有啥事?”沈老夫子一边示意侍立在旁的弟子给茶碗续水,一边问。

“既为吃酒,更有要事相托。”

“你我间不用客套,有事先说,免得记挂着,一会吃酒也放不开。”

“除了吃酒,今天还是为了孙子的亲事而来……”趁王法天不在跟前,左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学兄托了底。

“法天这孩子孝顺、能干、懂事,谁跟了他还不是天大的福分?这是好事,你放心,我去跟天宏一说,管保等着吃喜酒就是。”听完左钧的话,沈老夫子嘴都笑裂了,大包大揽。

师兄弟谈笑间,厨下已按吩咐将鱼做好,配上一些腊卤和时令小菜,摆了满满一桌。碗筷酒杯都布好,理事的弟子才和王法天一道,到客堂请沈老夫子和左钧入席。到了桌前,沈老夫子见桌上菜肴丰富,让再加两套碗筷,把另外两个坐馆授课的弟子也喊来,一同作陪。

菜丰、酒好、心悦,一顿好饮下来,不觉已到酉正时光。厨下又烹了新菜上桌,众人已经醺醺然,继续欢饮至深夜,才兴尽席散。这天,左钧爷孙俩就在书院住了。

次日早餐后,爷孙俩邀上沈老夫子,一同回了铜牟镇。

沈老夫子没到左钧家盘桓,直接去了杨天宏家。

许久不见,先生再次到访,令杨天宏甚是欢欣。恰在午饭点上,杨天宏吩咐一声,店里小二很快就摆好了一桌丰盛菜肴。

杨天宏知道先生好酒,就没再弄米酒,直接摆上了太白醉。本来,杨天宏要去通知左钧父子过来同饮,被沈老夫子阻止了。

师徒二人上桌,饮了三杯开场酒,沈老夫子引入了正题:“碧儿年龄也不小了,咋还不寻思给人寻个婆家?”

“女子那么大了,咋会不寻思嘛!也有媒人上门说亲,却没一个合适,都被我给拒了。这事急不得,只能看缘分,慢慢来吧。”杨天宏呷一口酒说。

“想找个啥样的?我倒觉得,有个娃娃和碧儿般配得很。”老先生一手端杯拈须,十分认真。

“哦?谁家娃儿?”杨天宏隐约猜出了大概。

“这娃娃你也熟悉,就是你秉正师兄家的法天。小伙子能干、懂事、孝顺,长得一表人才。我相信,碧儿丫头也会中意。”

“果然是他!不瞒您说,法天这娃,我也喜欢得很,但要让他和碧儿到一起,不合适啊!”杨天宏摇头叹气。

“这么好一个娃娃,你咋会觉得不合适呢?”沈老夫子一口干了杯中酒,他想知道杨天宏到底在想什么。

“不是两个娃娃不合适,是我们两家不合适。”杨天宏执壶,给先生斟酒,“我们两家,我膝下就碧儿一女,秉正兄家也就法天一儿。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想老了有人捧灵戴孝,我只能让碧儿在家,就女招婿,让子孙续姓杨。以秉正兄家的情况,断然不会答应法天入赘。就算他们能忍痛答应,但君子不夺人之好,况子嗣乎?我再怎么喜欢法天,这门亲事也结不了啊!”

沈老夫子一时语塞。千百年来,国人讲究忠孝,对读书之人,这两个字更是玉律金科。细想一下,杨天宏所言,的确是两家面临的实情。事关香火祭祀,兹事体大,沈老夫子只好“哦”一声,打住了话头。

被杨天宏留住一宿,沈老夫子要回绵州。杨天宏安排车马要送他回去,却被沈老夫子拒绝。沈老夫子对他说,来趟铜牟,得去看看师弟。杨天宏于是把先生送到潼绵学馆,跟师叔打了招呼,自己回身忙去了。

沈老夫子去了杨天宏家,左钧就一直在等待结果。左钧认为,这本是一桩天造地设的好姻缘,又有师兄出面,十拿九稳会成功。师兄跟杨天宏进学馆时,两人表情愉悦,左钧更是以为事情已成。

“说得咋样?”杨天宏前脚一出学馆,左钧就迫不及待地问师兄。

“这个亲说不了!”沈老夫子叹了口气说?

“说不了,为啥?”左钧不理解。

“法天独子,碧儿独女,两家都要续香火,这局你能破?天宏的女儿坚决不外嫁,就算你和秉正同意法天入赘,人家也不忍心你家断了香火。只可怜这两个娃娃了!”

“法天去入赘,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既然走不到一起,也只好各寻其所了!”想想两家的情况,左钧倒是很快转过弯来,态度鲜明地说。

留沈老夫子用过午饭,左钧让王法天安排车马,送沈老夫子回了治平书院。当晚,他把沈老夫子从杨天宏处探来的口风,通报给王秉正和陈于珍。几人只得打消与杨天宏结亲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