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庚辰年正月 > 48.好酒啊,好酒

庚辰年正月 48.好酒啊,好酒

作者:岚小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7:12 来源:笔趣阁

谪仙烧坊开锅前那段时间,王秉正多次以买酒为名,去附近酿酒小作坊和庄户人家酿酒现场观摩,弄明白了当地人酿酒的弊端。

酿酒技术门槛不高。一口灶,两口锅,加上几只皇桶,就可酿出酒来。但是用等量粮食酿出更多好酒,却是一门高深技艺。

相比之下,王秉正对自己的酿酒技术非常有信心。从汾阳到凤翔,综合两家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并经自己摸索改进,王秉正掌握了独家的碎粮蒸,辅料间,大曲拌,两次发酵,两次蒸酒的生产流程,这种工艺可让酒粮中的淀粉最大程度地转化为酒。当年在柳林铺,谪仙烧坊的酒,品质在众多烧坊中算是翘楚,就是同样的酒粮,出酒也要高出其他烧坊一倍还多。产酒多,成本就低,价格空间就大,这也是柳林铺谪仙烧坊比其他烧坊生意红火的原因。

王秉正确信,自己的酒出来后,无论品质或价格,当地的烧坊都无法跟他竞争。

在铜牟镇酿酒,要用自己的独家秘技,但王秉正又不想被固有的技艺所囿。他想结合铜牟当地物产,作一些改变性的尝试。他喜欢杂粮酒的浓香,也知道杂粮酒用了多种酒粮酿成。因此,从第一批酒粮上碾,他就在高粱里混入了小麦和苞谷。相比于高粱,这两种粮食在铜牟当地更易获得。

石碾滚动中,高粱、小麦和苞谷被碾成油菜籽大小的碎粒,泼入烧沸的泉水后拌匀,堆粮均匀润化,再入甑高温蒸熟。将蒸好的酒粮出甑摊晾,温度合适时拌曲,送入发酵池。经二十天左右发酵,形成酒醅,酒醅加入经过清洗熏蒸的干净谷壳拌匀,再次入甑蒸馏,蒸吊出冷却后的纯净液体就是酒的原浆。原浆中的酒精含量大都在百之六十往上。

虽已酿酒几十年,对每个环节都了然于胸,但蒸好酒粮拌曲入窖以来,王秉正却一直感觉心悬在半空。在全新环境酿酒,特别是在酒粮中混入小麦和苞谷后,会有怎样的变化,还难以完全预料。酒粮蒸熟拌曲入池后,他一直细致观察着发酵池中的细微变化,直到揭开封池窖泥,闻到酒醅中溢出的酒香,他才有了些许轻松。

新谪仙烧坊第一次流酒,刚好是立冬,一个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日子。

一甑数百斤的酒醅,被小火缓慢热蒸,酒变成蒸汽,上升到甑顶加有冷却水的大铁鏊子上,冷却后形成酒液,然后汇集滴落,从出酒口流出。

摘去头酒,王秉正接下一碗中段酒,他要品品自己在南方酿成的新酒。

新酒口感较烈,酒液入口那一瞬间,王秉正知道,自己成功了。这加入大、小麦和苞谷酿成的酒,既有柳林酒的清爽,也有杂粮酒的浓香。他确信,用上一些时间陈化,这酒的品质将优于自己先前所酿的柳林酒。

压着心中的兴奋,当天晚上,王秉正舀了一小坛新酒带回学馆。这是他离开柳林铺后,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用不同配料酿成的第一锅酒。他想让左钧也好好品尝品尝,给些意见。

对王秉正的烧坊,左钧也一直都很上心。以他对王秉正的了解,他相信,这是一个能成事的主。酿酒行有句“煮酒熬糖,充不得老行”的老话,更何况,王秉正是在与柳林铺完全不同的环境酿酒,用的原料也有很大变化。所以,酒未出来之前,他也少不了日日担心。

晚饭桌上,看到王秉正带回的小酒坛和压不住的喜色,左钧猜出了十之**。

“赶紧倒出来,让我尝尝!”他有点迫不及待,主动把酒壶递到王秉正面前。

“不着急。今天酒一定管您够。”王秉正笑着回应时,已把坛中酒先倒进了左钧那只带执的白瓷酒壶内,然后,拎壶往左钧酒杯里斟。酒液注入酒杯,溅起一层酒花,一股酒香自然溢出散开。酒花碎裂消失后,在白瓷杯的映衬下,酒液亮澈通透。

不待王秉正说话,左钧就自顾端起酒杯,先是深嗅一口,随之一仰头,把整杯酒倒入口中,眯起眼来细致品咂。

酒液在左钧嘴里散开,绵密浓郁的酒香弥漫在整个口腔,那香味虽还说不上醇厚,但干净悠长,有别于左钧此前喝过的任何酒。

一番品咂,左钧将酒慢慢咽下。酒液流入咽喉,炽烈,却无苞谷烧那般烧灼。这感觉,让遍尝好酒的左钧,感觉到无比妥帖。

从左钧端杯嗅闻开始,王秉正就一直紧张地望着他,像弟子做完考卷,等着师长阅评。

过了将近十分钟,王秉正终于听到左钧嘴里蹦出一句:“好酒啊,好酒!”

王秉正松下一口气,一边将左钧杯子再次斟满,也给自己满满斟上一杯,一边说:“这是新酒,香味还不够醇,口感有点燥。按我们柳林铺的规矩,调和一下,存放三五年,酒就熟了。那时的味道和口感,会比新酒好出不知多少倍。”

“就是这新酒,口感虽说还赶不上最好的陈年杂粮酒,但跟铜牟镇上的苞谷烧比,已是天差地别了。”左钧端起面前酒杯,也不管王秉正,自顾自又一口干了。

回铜牟镇已快两年,这酒是左钧喝到过的最好的酒。

干完杯中酒,左钧不待王秉正给自己斟,抓过酒壶又给自己满上,然后端起酒杯对王秉正说:“来,咱爷俩干一个。”

“好,我敬父亲。”王秉正起身,双手端杯向左钧示意。

两人干了杯中酒,王秉正要去执壶,酒壶却被左钧先抓在手中。这次,左钧先给王秉正的酒杯斟满,再给自己倒上,他抬手示意王秉正坐下,说:“秉正啊,从买地盖房算起,这烧坊的事你忙一年多了。现在酒酿出来,对我们来讲,可是一个天大的喜事。我想找时间,请乡亲街坊好好庆贺一下,让大家好好品尝一下你酿的好酒。”

“酒席要办,但现在办合适不?过去柳林铺老人传下规矩,酒才出来,不可示人。现我们爷俩自己喝喝无妨,拿来待客,恐怕不妥。我看还是等等,等酒熟了,可上市卖了,再办这顿酒如何?”王秉正握杯思忖一番,对左钧说。

“你见到的,这边人喝酒没那么多讲究。再说,这方圆百里,你这酒,当之无愧就是最好的。不要想那么多,现在上市,保证大家都会喜欢。”左钧禁不住鼓动他。

“办酒时间真没必要赶。一方面是祖传规矩,另一方面是我们刚在这里立足,得拿出更好的酒来,一上市就把我们谪仙烧坊的牌子打响,让街坊乡亲喝一次就记住。再说,这头一锅酒是成了,接下来的酒会不会有闪失,也要再观察观察嘛。”王秉正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端起酒杯,边向左钧敬酒边说。

“那好,就依你,请客这事我们再等等。但从现在起,每天你都得带点酒回来陪我喝两杯。”左钧干了王秉正敬的酒,妥协了。

“放心,从今往后,您老人家想喝多少,都少不了您的。”

从流出头锅酒起,烧坊工作算进入了正轨。从早到晚,王秉正大多数时间都在烧坊里忙碌。再怎么忙,他仍坚持每天都回学馆,带回当天新摘的酒,跟左钧对酌品鉴。虽每一锅酒的品质不能做到绝对一致,但在王秉正的严格把控下,谪仙烧坊的酒,总体是稳定优良的。

给弟子授课之余,左钧也喜欢往烧坊跑。看着存在酒窖库中的巨大陶缸陆续装满,闻着烧坊内弥漫的浓浓酒香,左钧比王秉正更兴奋。王秉正不仅把烧坊做得很大,还把酒做得这么好,在此前,是左钧想也不敢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