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异界崛起之路 > 第六十四章:阳山战后

我的异界崛起之路 第六十四章:阳山战后

作者:堕入凡尘的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19:50:13 来源:笔趣阁

刘衡回到阳山县,此时阳山县哭声震天,战死七千多人,也就意味着有至少七八千家庭失去了儿子,丈夫,所以哭声一片是肯定的,而更多的则是兴奋,这一战彻底将南阳军歼灭,除了曹成和曹喜一千多人逃回,六万多大军,基本被全歼在阳山了。

战后统计,这一战下来,阳山前后县阵亡九千多人,负伤四千人,刘衡将酒精杀毒和开水煮绷带,勤换绷带的要求贯彻的比较彻底,所以伤员中死亡率下降了不少,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破伤风感染而死。

整个阳山的城卫军损失大半,战后剩下的还能当兵作战的仅仅剩下六千人,而青壮这一战损失两千多人,负伤一千人左右,刘衡根据情况,给予了补偿,当然杀敌过五的,刘衡也根据张阵的说法给予爵位公士,土地十亩,杀敌十人的给予上造爵位,土地二十亩。当然土地要等之后统计人口和田亩以后再给,这一下子,阳山一下子多了四五百公士,一百多上造。

而将军方面,张阵这一战冷静指挥,勇猛无谓,杀的南阳兵损兵折将,初战告捷对于之后的作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刘衡给予其五大夫爵位,阳山副将王甫有功,给予上造爵,韩仁有功给予不更爵,岳霖,罗宏。给予不更爵。吕甲护卫刘衡有功,杀敌百五十人,给予爵位不更爵。程阿,刘强,高勇,赵科有功,给予五大夫爵,赵先有功给予不更爵。

而两位军师有策划之功,并且策划的很完美的,刘衡也不吝啬,给予其上造爵。因为没有杀敌,但是策划怎么的也不如砍敌人脑袋,所以给的有些低。但是二人却不以为意,要知道爵位早晚会有,这一县的战果统计还没结束,所以他二位确并不以为意。

之后经过统计,这一战前后杀敌将近三万八千人,俘虏两万人左右,并且得到粮食一百五十万斤,战马两千四百匹,驮马六千多匹,牛三千多头。盔甲兵器无算,这一下子南阳可以说伤筋动骨了,南阳缺马是出了名的,这一下子损失三千多战马,除了被刘衡俘获的两千多匹,死的废的至少也有一千多。

除此之外,根据贾秀和沈玉的分析,南阳人口四百多万,根据大周各地募兵情况分析,南阳有个十五六万兵马算是不错了,除了守卫需要,能够调用的也就六万多人,这一战算是把南阳的机动兵力打没了,曹成估计能吐血,他至少需要两年才能恢复战前的实力。刘衡也可以获得两年的休养生息的时间,而南线吕参那里,一但听说了阳山获胜的消息,巴城来攻的军队必然会退回去,这样一来汉中总算是难得的平静下来了。

刘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补偿阵亡士兵,自己伤员安置工作,首先补偿这块儿,刘衡认为多补,伤员不能在当兵的就下放到地方任保甲制度的保长,亭长之类的,此外再给一些田地作为补偿。刘衡的提议很快就通过了,这一战下来伤员不能再战的至少有两千人,所以刘衡也就根据情况给予最低爵位公士,然后让他们担任亭长,或者乡老的责任。这些人都是刘衡提拔的,而且以后一定会成为刘衡统治的基础支持者。

随后对俘虏,刘衡他们产生了分歧,程阿,韩仁,岳霖等人认为该关起来,可是关起来还要管吃喝,不如用来铺桥修路,而罗宏,赵先,张阵等认为该杀,反正不能轻易当回去,否则回去以后曹成直接就恢复了一半实力,对汉中来说不是好事。

贾秀则老神在在的对刘衡说道:“主公不是要修一座新的关隘么,如果征用民夫还不如用俘虏,这样可是一举多得啊!”

刘衡突然想到薛公义正在修建汉阳关,在这场大战前已经勘定地址,向自己要人呢,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赶紧命令李科和赵先统帅骑兵押送俘虏前去修建汉阳关,并且薛公义已经送来了图纸,他找来了懂得的老工匠,选择了适用于防御的地段,根据老工匠的提示,他准备修一座雄关,这座汉阳关将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山天堑,为了达到防御目的,汉阳关南北两面城墙长越一千八百米,将高达三十五米,东西两段则高达四十米,长度约为两千米,好在东西两段依山而建,省去了部分墙体的建设,就算如此,这个工程量也十分浩大需要的人力可以十万计。

刘衡送去两万战俘可算是缓解了压力,同时刘衡也不准备征集民夫修建汉阳关,他就准备用这群战俘慢慢修,他并不着急。

大战过后,尸体的处理也是个大事,天气转暖以后,尸体很快就会溃烂,腐臭,最终酿成瘟疫,为了防止瘟疫,刘衡命令把己方牺牲的人员尸体焚烧后装入瓷坛,送回其家,而敌人的则集体焚烧,深埋处理,而刘衡也根据前世经验,在阳山县立碑纪念,将烈士名字刻录其上,并题词永垂不朽四字,同时命阳山县以后四时祭祀这些英灵。

沈玉见了刘衡的题字,低头深思,不久抬头摇了摇头,拿出折扇微微摇晃,一脸笑意频频。旁边的贾秀早已知道自己主公一手书法有大家风范,所以也不以为意,倒是把其他人都震惊的膛目结舌。

自家主公武艺不俗,竟然还有一手书法绝活,可真是少见的很,这个世界习武可不是简单的事,日夜勤练不缀,才有可能成为高手,还哪有几个有时间学习书法,能写就不错,比如罗宏写的也不错,也算周正,但是行家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刘衡忙完这一切已经是战后半月之久,其中王甫向刘衡推荐了一位阳山县的教书先生,这位可不简单,曾是洛都太学院高材生,可惜不得志,这才回老家教书,已经六七年了,这次刘衡亲自拜访,这位叫姜山怀的男人却并不买账,直言刘衡连阳山县的印玺都没有,他当个什么劲的阳山县令。

随后刘衡让人取来阳山县的印玺道:“姜先生请看,我早已将其拿回,只是一时事忙并没有送回,这次前来正好带来了。”

姜山怀看着刘衡手里的印玺道:“唉~当初于县令被害,印玺丢失,我等何其悲愤,今日竟然在城主手里,可知是谁将于县令给害了?”说完看着刘衡。

刘衡知道他怕是误会了,随即将经过说了,姜山怀点头道:“唉~没想到是黎城张句这个贼子,当初他派人来寻求与汉中通商,于县令确拒绝了他的提议,没想到他就把于县令害了。”说完拿过县令印玺,摩擦着,眼中泪花闪闪。

刘衡知道这位于县令可是阳山的名人,是十年前放的县令,深得百姓爱戴,没想到三年前被害,一家人从此离开不知去向,姜山怀则与于县令交好,所以感念老友也算情理之中。

刘衡再次说道:“请先生为阳山百姓,出山治理阳山。”

姜山怀抬头道:“怕是城主的心不仅仅是汉中一地吧?”

刘衡微微点头道:“大周势弱,天下大乱,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路边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我欲平定天下以求还这天下百姓以太平。”说完拱手走接着道:“请先生不吝赐教,助我一臂之力。”

姜山怀将印玺放在桌子上,背着手来回渡步,许久才将印玺交给刘衡道:“我不适合做阳山县令,不如我给你推荐一位,如何?”

刘衡听他不做,确也没有拒绝,同时还推荐一位,当即高兴的道:“姜先生请讲!”

姜山怀道:“我推荐的是汉水城书院的庞然兄弟,他弟弟庞贵有万夫不挡之勇,他本人更是学富五车,执政一境也不在话下,治一县还不手到擒来?”

刘衡听了一愣,马上意识到姜山怀的意思,他是要去治理汉水,原因就是这里是他家乡不好管理,出门都是相熟之人,管理起来却是掣肘太多。

刘衡微微点头道:“是我考虑不周了,请先生不要怪罪,我欲请先生为汉水县令,不知先生可否屈尊?”

姜山怀躬身为礼道:“臣姜山怀见过主公。”说完又抬头道:“主公庞然此人主公如何安排?”

刘衡想了想,抬头道:“你带我亲笔信前去招揽,以阳山县令相授,其弟入期门军为校尉可否?”

姜山怀听了微微一笑道:“主公圣明,此举大善。”

刘衡书信一封,又命人安排护卫,姜山怀快马去汉水县上任去了,刘衡则回到县衙与贾秀,沈玉商量关于接下来的安排。

当然第一要务还是要负责人口排查,土地丈量工作,否则其他政务展开就会有不小的麻烦,其中保甲制度,征兵制度都不可能顺利进行,第二项就是税收制度,此前大周的税收一般是收取各家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为基础,刘衡则直接按照亩数为基础,一亩产量的三十分之一为收取标准,人头税就不收了,不管你家多少人口,只按照亩产的标准收取三十分之一,可以说税率极低,这一下百姓耕种热情也就会大大提高,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仁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