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姜正轩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第一百五十三章 姜正轩

作者:火星与水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0:10:19 来源:笔趣阁

嘉兴县县衙中,嘉兴县令姜正轩一身白衣跪在地上默然垂首,腰跨绣春刀的锦衣卫们分立两旁,蓝灰色衣衫的太监抑扬顿挫地宣读着手中杏黄的圣旨。

“嘉兴县令姜正轩,先有鼓动千户刘栋出兵浪战招致大败、以至地方震动;后有不经旨意私自开仓放粮,目无王法、邀买人心......”

传旨太监每说一句话、姜正轩的脸色就苍白一分,他的嘴唇蠕动两下、最后又发现自己没什么好解释的,只能把头更深地垂了下去。

他敢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朝廷和百姓、绝无半点私欲。但规矩就是规矩,为官者违反了朝廷的法度就是罪臣、这是无可辩驳的,

姜正轩平静地跪伏在地上,太监尖细的嗓音在他耳里越升越高、最后近乎于一种高频率的蜂鸣,他的思绪渐渐飘得很远,直到朴仁勇炸开嘉兴河堤的那天。

朴仁勇为了伏击明军炸开了嘉兴的河堤,汹涌而出的河水直接把附近百姓聚集的村落全给淹了。

有多少百姓死在这次决堤事件中自不必说,居住在附近村庄的百姓欲哭无泪,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都被大水冲毁,连储存粮食的地窖和粮仓都没了,只能被迫拖家带口地进县城等官府救济。

嘉兴的粮商见状立刻开始囤积居奇,不等嘉兴从临县购入粮食,嘉兴县的粮价已经在两天之内涨了整整三倍。

粮商们还恶意买通了临近的关隘和巡漕御史,嘉兴县从其他地区购买粮食的渠道被卡死,算是绝了嘉兴县令姜正轩从外界购粮赈灾的想法。

越来越多的饥民聚集在嘉兴县城,无声的愤怒开始在人群中蔓延,饥民们空洞绝望的眼睛里酝酿出了些危险的东西,一身白衣、身上有熏香气息的可疑人物出现在了人群里,一切都在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整个嘉兴县的官吏们都火燎屁股似地聚集起来商议对策,与常人认为的汉民温顺可欺不同,这些官吏们可是最知道饿疯了的饥民会做出什么事的。

有明一朝,从洪武爷到崇祯爷、哪个皇帝不要平定几次大规模民变?饿疯了的饥民冲击县衙和粮仓,砍了县令的脑袋挂旗杆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朝廷毕竟不是带清,不可能真的把这些人的九族一个个株连过去,朝廷拿这些饥民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把他们的首领处理掉、其余人赶回家种田了事。

为了防止地方官借口赈灾搞贪污**、平时就把粮仓里救命用的粮食给倒卖了,对于开仓放粮的相关手续审批非常严格,一套流程走下来起步就是一个月、甚至更久。

但这样以来贪腐是避免了,可等地方官老老实实地把开仓放粮的手续跑完、灾民早就饿死了个球的,这时候发的就不是赈灾粮、而是抚恤了。

开仓放粮、锦衣卫上门;不开仓放粮,饿疯了的灾民直接把县令的脑袋砍下来挂旗杆。因此大明的地方官们一个比一个迷信,上任前无不求神拜佛,祈求不要让自己碰到什么天灾**。谁让嘉兴县的这帮倒霉鬼碰上了呢?

“调兵!立刻调兵!用明晃晃的钢刀去威慑那些饥民和混进来的白莲教徒!”

“这个节骨眼上调兵进城、你是嫌嘉兴还不够乱吗?调兵进城就是在逼那些人造反!”

“不如发动士绅捐粮捐钱吧,粮商们手里的粮食跟他们比起来就是个屁。”

“杯水车薪,士绅们顶多拿出些粮食意思意思、赚一个善人的名号,他们还等着把百姓饿死了好低价抢购田地呢!”

“真他么倒霉,为什么这种事偏偏发生在我们的辖区......”

“现在出城还来得及吗......不对,出城才危险,到处都是流窜的饥民和倭寇......”

嘉兴县的县衙里如同菜市场般热闹,一个个想法被提出、又立刻被否决,官吏们发现自己在天灾**面前能做的实在太少了。

现在的嘉兴只有士绅和粮商手里有粮食,士绅自不必说,大明要是能把粮食从士绅嘴里抠出来,那皇太极和李自成早就被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了,这条路是想都不要想。

粮商们背后也是一个个背景深厚的贵人,藩王、宗亲、勋贵,这些人没什么政治势力,但谁惹到他们都要沾上一身骚。

“开仓放粮吧。”

嘉兴县令姜正轩平静地坐在主位上,从外界购粮地途径被卡死、士绅们手里的粮食他又抠不出来,那就只能用县衙里的粮食了。

“来不及了吧,等朝廷的批文下来,我等的人头都在旗杆上风干了......”

“那点粮食顶个屁用,不过是勉力支撑十余日而已,这离收获的日子还远着呢......”

官吏们立刻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先不说跑流程要多久、还来不来得及,嘉兴县的粮仓里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以现在的灾民规模最多能撑上一个月。

“不用等朝廷的批文了,你们现在就去开仓放粮,事后本官会自己向朝廷解释。”

县衙内顿时静了片刻,姜正轩的幕僚急忙拉拉他的袖子让他把话收回去,姜正轩此时反而平静了下来,他皓首穷经、寒窗十年不仅仅是为了当官的。

“先有人才有的法,朝廷是为了四民安定、井然有序才顺应人心制定的法度,法度说到底是君父用来引导和保护百姓的、只是工具而已,孔圣人也教导过我们不要只看礼法的末端,仁爱才是要第一考虑的事情。”

“大人给他们一条活路,就是不给自己活路啊......”

幕僚又是敬佩、又是怒其不争地苦笑一声,朝廷对开仓放粮这种事极为敏感,毕竟天高皇帝远,你这边不经请示直接把赈灾用的储备粮都放出去了,朝廷怎么知道你到底是拿去干嘛了?

钦差从京城出发到地方,如果是偏远些的区域三四个月就已经过去了,贪官污吏有大把时间去伪造证据糊弄钦差,再查证的难度相当大。

而且恩出自上,你一个县令把朝廷的粮食私自拿去赈济百姓,这不是邀买人心是什么?看来你所图不小啊朋友,锦衣卫的大狱了解一下。

如果这种风气蔓延开来,今后大明恐怕会多出无数被不明不白“赈济”掉的粮食,朝廷于情于理都是不能容忍姜正轩今天的行为。

姜正轩是科举正道出身、擅自开仓放粮的后果他再清楚不过了,这很可能就意味着自己政治生命的终结,但姜正轩还是斩钉截铁地站了出来。

“你们立刻开仓放粮、张榜安民,务必维持好这里的秩序;维民,你暂且把县里的公费交给我、还没来得及上交的帑金扣留,本官亲自去他县购粮赈灾。”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