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双面间谍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双面间谍

作者:火星与水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12:52 来源:笔趣阁

“倒也没什么,只是希望天子能允许织田家的使者到燕京朝拜时、能够携带些许的货物来天朝贩卖即可。”

“贸易......贵方应该知道朝廷的海禁政策是拜谁所赐吧?这种事情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听到朱翊钧这个“小小的”要求,钱以牧的脸色瞬间就耷拉了下来,还敢跟大明谈贸易往来,亏你说得出口啊日本人!

蒙元帝国的治理模式虽然非常粗糙,但蒙元时期的外贸体系经过带宋和蒙元时期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而稳定的财政来源,带宋凭借贸易赚取了惊人的收益。

朱元璋确实不懂什么经济和贸易,但能收大笔商税的东西他肯定很感兴趣,能让穷疯了的朱元璋主动发布海禁政策,来自日本的倭患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可见一斑。

倭寇问题从蒙元时期就已经出现,日本国内进入长期的混乱和内战,大量失去领地的武士和海盗不得不跑到中国沿海“再就业”。

大明的海岸线极长,而且近海区域情况复杂、遍布着利于盗匪藏身的岛礁,大量破产农民、前朝余孽、日本海盗纷纷涌现出来,无量的本地士绅更是趁机官商勾结、搞起了黑吃黑的买卖。

朝廷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颁布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再加上日本幕府在嘉靖年间把朝贡给断了,双方的关系不能说是一衣带水吧,只能说是水火不容。

大明的海禁政策就是为了防日本人的,现在织田家居然厚着脸皮要来跟朝廷通商贸易,这跟苏联申请加入北约有什么区别?这个提案交上去连司礼监那关都过不了。

“不不不,这怎么能说是贸易呢?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商税还是会一文不少地缴纳。”

朱翊钧笑容不变、死死咬住了“朝贡”二字不变,钱以牧饱含深意地眯了眯眼睛,他现在有些怀疑面前这个“织田使者”究竟是不是日本人了。

对方不仅把姿态放得很低、而且对朝廷的心思与尺度拿捏得很准,咬死了这个不叫“通商”、而是谦卑的“朝贡”。

这个“田中庄司”非常清楚,朝贡和贸易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日本番邦贸易是违反太祖爷留下的海禁政策,谁敢提出来会被御史言官们喷成筛子。

但“番邦的野人来朝见天子、顺便卖点土特产”就非常合情合理了,至于日本使者卖的到底是木薯还是武士刀,那就完全不在文官老爷们的考虑之内了。

能咬住“朝贡”和“出兵抗倭”这两点不放,那个日本的织田家里一定有将朝廷事务谙熟于心的能人,这还真是令人很难不在意的一件事。

钱以牧沉吟许久,最终还是禁不住“朝贡国出兵抗倭”这个诱惑,下了什么决心似地闭上眼睛。

“一旬之后,本官会亲赴燕京拜见天子、向他解释南直隶发生的一切,你倒是也跟过来吧。”

田中庄司(朱翊钧)走出房门后不禁松了一口气,虽然就算钱以牧不同意他也有应对的方法,但能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步骤真是太好了。

脱下铠甲、一身常服的信奈正坐在栏杆上望着繁华的南京城发呆,第一次出国的信奈被南京的繁荣宏伟、人口稠密深深地震撼了。

信奈去过最繁荣的地方就是日本京都,但京都早已因为长期的战乱而破败不堪,与南京这种世界级的大都市相比就更是不值一提。

要是能把这样一座宏伟的城市纳入囊中......庄司似乎说过,明国的燕京甚至要比南京还繁华,那就把他们一起征服了!

朱翊钧的脚步声打断了信奈的沉思,回头看见朱翊钧的那一刻,信奈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明艳的笑容。

“庄司,跟明国的通商商量得怎么样了?”

没错,朱翊钧从来就没跟信奈提过“朝贡”这么档子事,不仅是信奈,织田家除了朱翊钧以外的任何人都不知道他们就要向大明朝贡了。

为了能让有一些“误解”的织田家和朝廷友好通商,朱翊钧特意准备了两个版本的说法。

对朝廷版本:卑微的蛮夷希望沐浴在天朝的荣光之下,他们国内混乱不堪、烟瘴横行,希望仁慈的天子允许他们在朝贡之余顺手卖一些依法缴税的土特产。

对织田版本:明国的官员表达了与我们平等建交、友好贸易的诉求,只要我们能出兵惩戒支持倭寇袭扰明国的北田家,明国就愿意将粮食、军械、火药等珍贵的物资出售给我们。

织田家那边已经被朱翊钧说服,朝廷这边进展也比较顺利,张居正最近正因为重整边军和三大营穷得要死要活,有来钱的路子轻易是不会拒绝的。

至于双方后续的文书交换以及人员来往?这个不必担心,礼部的官员和翻译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古代的翻译一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职业,甚至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翻译是天生的叛徒。

比如带清的乾隆皇帝曾经给英国国王寄去一封傲慢无礼的书信,他在信里自喻为“天朝上国”,宣称我带清“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恩准通商不过是可怜这些奇形怪状的白皮猴子而已,还敦促英国国王要早日沐浴王道教化。

礼部的官员一看就傻了眼了,这要是按原文翻译过去英王必然大怒,到时候就又是一连串棘手的外交事件、搞不好还会爆发冲突,到时候自己难辞其咎。

于是英王收到的书信经过了翻译“亿点点”润色,信里乾隆皇帝十分谦虚和善,不仅盛赞了带英的文明繁荣,还表示了双方友好通商的诉求。

得亏乾隆的文化水平不高,就这翻译过的样本,乾隆要是看得懂英文得把礼部官员的脑袋给拧下来。

大明真正会认真动用宗主权去维护和影响的国家其实并不多,朝鲜、越南、女真各部、再加上南边几个大一点的国家。

毕竟也先和俺答汗已经充分证明过:让这些地区崛起一个强人会有多麻烦。朝廷现在用宗主权和外交手段干预,之后就能避免许多更大的麻烦。

至于其他小国,那就是流程化的封赏、通商这一套了,礼部才懒得管这些本就是凑数的小国,

“啊......托我家信奈的福,算是成功了。”

朱翊钧娴熟地走到信奈身前,一手从下面抄起信奈的双腿、一手从背后揽住她,十分娴熟地把信奈从栏杆上托了起来,让信奈小猫一样侧着身子倚在他胸前。

他不知道用这个姿势抱小女孩对不对,毕竟他以前能抱起来的异性只有自家宠物猫,但从信奈和清儿的使用体验来看......貌似还不错?

“哈......那我们现在去哪儿?去燕京还是......算了,你来拿主意吧。”

信奈睡眼朦胧地打了个呵欠,小脑袋在朱翊钧胸前蹭了蹭、找到一个最舒服蜷缩起来准备睡觉。

朱翊钧身上有种很好闻的檀香味、闻起来特别令人安心,信奈每次失眠的时候都喜欢让朱翊钧这么抱着自己。

“我们回日本,剩下的事情交给那个祝广昌就好。”

朱翊钧笑着摸了摸信奈的脑袋,自觉地把上半身微微后倾,形成一个让信奈靠得更舒服的斜面。

他本就没打算让信奈去燕京面圣,毕竟以信奈的性格,当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来一句“彼可取而代之”都是小事。

就怕信奈觉得这个天子好面熟,一个箭步冲上来把他的天子冠冕给摘了,那就是惨烈的外交事故现场了。

朱翊钧早就从望海准备了一批更符合朝廷心目中“蛮夷”形象的“使团”,现在邓元飞应该快把这些人给带来了。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