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卷扬州府

东台城告破之后,朱翊钧兑现承诺、将杜宝兴封为千户,并从并从义军和降兵中抽出八百名老实憨厚的士兵组建土龙营,将这支部队交给杜宝兴指挥。

照例将城内的士绅和豪商斩首示众、席卷了城内的府库和富人的资财后,义军只在城内留下三百多名士兵看守。

朱翊钧便再次率军倾巢而出,集中手上几乎所有机动兵力扑向下一座被围困的城镇,再将攻破东台城所用的那套方法如法炮制。

在东台城之战的基础之上,朱翊钧和杜宝兴总结出了一套更为有效的攻城方法:

大部队在城下敲锣打鼓,用鸟铳和轻型火炮朝城上守军射击、组织几次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为土龙营挖掘地道、准备爆破创造条件;

爆破成功后,步兵趁着守军被炸懵的机会推着盾车发动总攻,土龙营的士兵尽快清理城墙裂口处的碎石,方便后续的大部队迅速通过;

以明军的平均士气和战斗意志,城墙被攻破后战斗基本也就结束了,但如果守军此时还想据险反扑,那就用盾车冲破拒马和长矛兵组成的防线、将战斗一口气拖进贴身肉搏战;

最后由披着双层甲胄的精锐步兵出场扫尾,经历了这么一连串的猛攻,再骁勇善战的敌人也要被一波冲垮,义军就可以顺势抢占城内险要位置、将整座城镇接管下来。

为了防止守军狗急跳墙、跟义军打巷战,朱翊钧在攻城之前还会特意将包围圈放开一个缺口,让守军看到逃跑的希望。

只要城内守军从义军特意放出的方向逃离,义军的骑兵就会猛扑上来、给四散而逃的溃兵们最后一击,将尽可能多的明军俘虏后编入军队。

事实证明、这是一套相当行之有效的攻城流程,明军从没遇到过会挖地道爆破城墙的敌人。

直到义军一鼓作气、沿着运河攻占了整整三分之一个扬州府,他们也没有在攻城战时遇到比东台城更顽强的守军。

而且随着朱翊钧手头兵力逐渐富裕,李荣山、邓元飞等人的疑兵也从纯粹的虚张声势变得威胁性越来越大。

邓元飞甚至还凭着突袭和诱骗攻下了两座防御薄弱的城镇,这就更让遭到围困的城池胆寒,许多城池连派斥候出去探路的念头都没了。

由于与外界的来往几乎断绝,不论义军将穴地攻城法反复用多少次,下一座城池的守军仍旧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应对之策,一次次重复着猝不及防、城破人亡的戏码。

随之而来的是义军在兵力上的暴涨,在剔除掉严重残疾、老朽、幼童和拒不投降的死硬份子后,朱翊钧麾下的直属部队已经膨胀到了近三万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的名号也愈发响亮。

“大半个扬州府已经近一个月没有传来任何讯息,派出去的信使也一个个有有去无回,难道是出什么大事了......”…

应天府郊外的军营之中,张维贤凝视着桌案上的一张地图不住喃喃自语,他的神情凝重地几乎滴出水来。

在那张详细标记着整个扬州府县镇、地形、人口和田亩数的地图上,大半个扬州府的区域此时都插上了一杆散发着不详气息的小红旗。

这意味着那些区域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向应天派出信使,应天派去的信使也全都石沉大海。

要是往好处想,这也许就是单纯的倒霉而已,朝廷在扬州府的驿站被山贼袭击了,派出去的信使也恰好撞到了盗匪而已;

但要是往坏处想,那就很可能是爆发了波及大半个扬州府的大规模叛乱,而且叛军的规模至今还在不断扩大!

不过大半个扬州府在一个月之内被叛军完全围困?这种事情有些过于骇人听闻了,张维贤至今仍有些举棋不定、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决断。

“公子,我带人收拢并审问了一批侥幸从扬州府逃出来的溃兵,这是审问出来的所有信息,不知道公子准备怎么处理这些溃兵?”

张维贤还在盯着地图发呆,他的副将——张铭突然掀开军帐的帘子走进来,将手里的一封文书递到了张维贤面前。

张铭的生父侍奉张家数十年,不知多少次为英国公一脉出生入死,可谓是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为了报答他的忠诚,现任的英国公张溶便将张铭从小安排在了自己最看重的孙子张维贤身旁,让他担任张维贤的亲随和护卫。

十几年的相处向来,现在两人虽然明面上还是主仆关系,但实际上已经跟兄弟没什么区别。

见张铭进来,张维贤面上的凝重之色也不禁缓和了几分,他随手翻了翻张铭交上来的那封文书。

“辛苦了,普通士兵看押起来等候朝廷发落,将官和文臣即刻派人从海路押送进京。”

“明白。不过那个名为‘刘栋’的千户的供词......怎么说呢,公子看看就好。”

“一些败军之将的疯话罢了,我还遇见过说倭寇那身蓑衣刀枪不入、一双肉腿跑得比马快的呢!还祝广昌......编瞎话也不知道打打草稿!”

张维贤不屑地嗤笑一

^0^声,他这几个月可是好好地长了一回见识。

要不是亲眼所见,他根本无法想象南方的卫所军已经**到了何等地步,那些**军官为了逃脱惩罚又能编出怎样无耻的瞎话。

但他的神情又很快转为疲倦与担忧,他不相信刘栋的供词,但东台城丢了却是不争的事实,那可是运河沿途的重要节点,不尽快收复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作为大明的帝都,燕京城的规模和人口数在整个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每天都要消耗掉几乎天文数字的各类物资。

与此同时,燕京和周边区域的粮食、煤炭等生活物资的产能却低得离谱,绝大部分物资都依赖那条贯穿南北的运河供应。

如果运河出了问题,那这个问题很快就会反应在燕京的物资供应上,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掩盖的。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