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曹昂大帝 > 第112章:回归

三国之曹昂大帝 第112章:回归

作者:钰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0:30:38 来源:笔趣阁

曹军进入柳城,正式接管柳城的一切事务,只要乌丸人不反抗,性命还是能够保住的。

老曹所有的乌丸骑兵,都被集中在柳城校场,此刻,放下武器,卸下甲胄的乌丸骑兵,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要是老曹不放心这帮人,一声令下,让曹军军士屠了他们,这帮人将无还手之力。

当然,老曹并不会这么做,这帮人骁勇善战,编入军中,组成骑兵的话,将所向披靡。

何况,三郡乌丸组建的骑兵,老曹也是垂涎已久,怎么可能做出惨无人道的事情来。

老曹眼前五万骑兵分成三部分,老弱者编入军屯,屯田种地生产粮食。

青壮者一律编成骑兵,再从虎豹骑中挑选一些人出来,担任低级军官,管理他们。

其中,精锐骑兵则编入虎豹骑,增强虎豹骑的战斗力。

做完编制后,老曹从中划拨一些虎豹骑给曹昂,做曹昂的亲卫骑兵,又从武卫营里调拨精兵给曹昂当亲兵。

为了防止乌丸让人,以后还会犯上作乱,老曹将柳城的乌丸人迁徙到别的地方,让他们去屯田种地。

再从内地迁徙一批人,以及调遣一支兵马驻守柳城,确保不会再出现任何动乱。

“见过中郎将!”

正在街上溜达的曹昂,碰见了徐晃,阎柔等人,徐晃等人朝曹昂行礼道。

“各位将军神色匆忙,这是发生了什么事?这是去找丞相吗?”

曹昂拱手问道。

“唉!”

犹豫了片刻,叹息一声,这件事反正曹昂早晚也会知道,不如现在跟他说,或许能说动曹昂,帮他们跟老曹说说他们的顾虑。

“不瞒中郎将,如今袁熙逃到辽东,丞相却不乘胜追击,反而选择返回许都,这样做岂不是放虎归山?”

“是呀!要是让袁熙等人做大,河北四州将永无宁日,我们便想一起去向丞相请命,中郎将可否与我们同行?”

徐晃等人说道。

袁熙投靠乌丸,最终导致幽州大乱,不得不劳师远征。

现在袁熙跑到辽东,辽东的公孙康威胁不比乌丸小,要是公孙康和袁熙等人联手。

以公孙康的实力,再加上袁熙对河北四州的影响力,以及楼班等人对乌丸的影响力。

他们三方加起来的危害,比袁熙和乌丸联手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眼下正是趁袁熙等人,刚到辽东不久,还没有站稳脚跟之时,正是我们乘胜出击的大好时机。

一鼓作气,拿下辽东,彻底消灭袁熙势力,北边才能真正的安宁。

曹昂听了之后笑了,还以为多大的事,原来是这件事。

“袁熙如今不过是丧家之犬,即使逃窜到辽东又如何?”

“我们要是出兵辽东,才是祸事,不去反而对我们有利!”

曹昂笑道。

袁绍跟姓公孙的有仇,公孙瓒是这样,公孙康一家也是,袁绍都得罪的死死的。

公孙康都恨不得宰了袁家的人,怎么还有可能跟死敌联手,来对抗曹军。

公孙康也担心袁熙会篡夺他的家业,早晚双方要打起来。

“这是为何?”

徐晃不解问道。

“公孙康与袁绍有仇,袁绍在世之时,便时常觊觎辽东,以至于跟公孙父子有仇。”

“袁熙去了辽东,不仅不能成事,反而会性命不保,身首异处也是早晚的事情。”

“各位实在是不必要为了此事,去劳烦父亲,就等公孙康将其首级送来便是。”

“要是我们出兵,反而会适得其反,迫使他们联合起来,这样才是得不偿失。”

曹昂笑道。

阎柔鲜于辅等幽州人,顿时醒悟过来,他们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袁绍可是打过辽东的主意,只是最后没有成功而已。

就他们之间这样的关系,不论是袁熙,还是公孙康,都不会容忍仇敌在自己眼前晃悠。

谁知道仇敌会不会给自己一刀。

袁熙担心公孙康会对他下毒手,肯定会抢夺公孙康的地盘,而公孙康也必然时刻提防袁熙。

只要曹军不去攻打辽东,公孙康会毫不犹豫的解决掉袁熙,只有这样,公孙康才能安心。

然后,公孙康再将袁熙头颅送给老曹,以示投诚,这样一来,老曹就没有出兵辽东的理由。

不仅如此,老曹还要给公孙康加官进爵。

这样一来,公孙康不仅表面上挂着东汉臣子的头衔,辽东依旧还是他公孙家的地盘。

只要他公孙康不造反,以后辽东就一直都是他们公孙家的地盘,公孙家就能在辽东继续做土皇帝。

“原来如此,丞相真是深谋远虑,我等不及!”

徐晃感慨道,他这才明白老曹的意图。

曹昂跟他们又聊了几句,便各自离去,曹昂返回住处。

三天之后,曹军立刻柳城,踏上了回去的道路。

来到东海之滨,看着波澜壮阔的大海,又想起了多年的征战,老曹忍不住诗兴大发,写了一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

感慨情怀完毕,大军继续上路,在无终县休整两天,便继续启程来到邺城。

老曹在邺城居住了一段时间,才返回许都。

而辽东那边,公孙康和弟弟公孙恭商议,将袁熙等人斩杀,分了他们的财富后,将袁熙等人的首级献给老曹。

老曹很是高兴,便以天子的名义,册封公孙康为左将军,襄平候,继续代表朝廷镇守辽东。

曹昂建议老曹,让公孙康遣子入朝为质,最好将两个儿子一块送来,免得以后他们造反。

公孙康对于这个条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果断将两个年幼的儿子,送到许都做质子。

他公孙康身体不好,儿子又还小,将来他的位子,迟早要落入弟弟公孙恭之手。

他担心将来,两个幼子会遭到弟弟的毒手,毕竟权利的诱惑实在太大,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与其留在这里遭到迫害,还不如将幼子送入许都,还能保住性命。

好在公孙恭不能生育,等公孙恭死后,朝廷便会将他儿子送回来,继承家业。

可公孙康没有想到,曹昂压根就没打算,将来让公孙康的儿子,继续掌控辽东。

甚至,曹昂还打算将公孙恭也弄出辽东,等公孙康一死,便立刻派人来接管辽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