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曹昂大帝 > 第121章:问题

三国之曹昂大帝 第121章:问题

作者:钰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0:30:38 来源:笔趣阁

老曹刚刚进入大殿,见刘协对他怒目而视,老曹拱手,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曹操,你要能能辅佐朕,希望你能够优厚相待;不然的话,就希望你恩爱相加抛弃朕。”

刘协怒吼道。

“臣惶恐!请陛下恩准臣告退!”

老曹大惊失色,磕头求出。

旧有的规矩,三公大臣领兵朝见皇帝,要让虎贲军士执锐利武器左右相挟。

他刚刚进来的急,没有带典韦、许褚等亲信进来,他能够感觉出来,这些虎贲军士,对他产生了杀意。

只要皇帝一声令下,虎贲军士会毫不犹豫的将他砍翻。

虎贲居然被皇帝策反,这才是让老曹胆战心惊的地方,要是让皇帝脱离他的掌控,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现在,老曹只想尽快离开大殿,这里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危险。

刘协凝视老曹一会,才开口道:“你退下吧!”

不是他不想杀老曹,可斩杀了老曹,他就能保住权利?

刘协心里明白,老曹要是死了,天下只会更加混乱,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刘协不想就这样破坏。

“谢陛下!”

老曹急忙起身退了出去,退出之后,顾盼左右,汗流浃背。

他不清楚,他周围到底还有没有其他人,心里向着皇帝,会不会突然暴起,对他进行刺杀。

“丞相!你这是怎么了?”

典韦和许褚围了过来,许褚见老曹脸色不对,后背失了一大片,急忙问道。

“没事,不要声张!立刻护送我回霸府!”

老曹伸手扶着许褚的肩膀,他征战多年,还真没有像这一刻狼狈。

“诺!”

典韦和许褚伸手搀扶着老曹,离开了皇宫。

典韦和许褚护送老曹回到霸府,老曹立刻下令,将宫中值守的军士,全部撤换,就连皇帝身边的虎贲,也进行了撤换。

同时,老曹任命曹丕为虎贲中郎将,专职守卫皇宫。

从这次之后,老曹再也不敢像这次一样朝见刘协。

曹昂回去之后,立刻把袁彬叫来,训斥一顿,并严令袁彬以后,要加强情报方面的事情。

不能像这次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许都就变了天,要是以后再这样的话,他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袁彬被训斥的不敢言语,确实是他办事不力,才导致老曹动手,他却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除董承一家被诛杀,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士族遭了殃外,其他大士族并没有伤筋动骨。

比如可能受到牵连的太尉杨彪,也只是罢官夺爵。

杨彪见汉室衰,于是诈称脚抽筋退居不出。

老曹征辟杨修为丞相府主簿。

处理完这些后,老曹下令,准备南下讨伐荆州刘表,因为刘表参与了董承谋反,是董承的同党。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老曹想要攻打荆州的理由,只有给刘表打上逆臣贼子的标签。

老曹才能师出有名,代表天子讨伐刘表这个不臣。

……

丞相府,后院凉亭,老曹和曹昂相对而坐。

“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何不将杨彪、司马防之流,连通董承一块全部诛杀?”

老曹看着曹昂问道。

“我能理解父亲所为,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乃形势所迫!”

曹昂喝着茶水,说道。

“哦!很多人都不理解我所为,究竟是为了什么?你能够理解为父,为父甚是欣慰!”

“那你认为,为父为何要这么做,没有杀死杨彪这个乱臣贼子,只是罢官夺爵。”

老曹笑道。

“杨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是轻易可以动的,何况,杨彪本来没有什么大错,又在百官之中颇有声望。”

“要是以此牵强附会诛杀杨彪,会适得其反,引起天下人的不满,尤其是士族。”

曹昂说道。

士族势力强大,杨彪作为四世三公,又是士族的代表,一旦诛杀了杨彪,必然会引起士族对老曹的不满。

从而引起各地士族豪族的反抗,到时,好不容易安定的北方,又会陷入一场动荡。

可不要小瞧了士族的危害。

士族可以支持你,帮助你稳定天下,也可以反对你,甚至颠覆整个天下,换一个他们心中理想的人,来治理这个天下。

所以,杨彪不能杀,是为了稳定士族,不至于导致所有的士族揭竿而起,反对老曹的统治。

局势依旧在可以掌控的地步。

至于将杨彪罢官夺爵,更多的还是为了震慑,敲打士族,不要做的太过分。

这次只是罢官夺爵,小小的警告一番,不代表就怕了你们,真要是闹到鱼死网破,对谁都没有好处。

至于将杨修征辟为主簿,也是在告诉那些士族,跟他老曹干,还是有肉吃。

跟老曹作对,没有什么好下场,精诚团结的话,自然不会忘了大家的利益。

对于曹昂的分析,老曹还是很满意,说明曹昂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你说的不错,士族盘根错节,树大根深,想要将他们连根拔起,是不现实的。”

“而且,我们还需要依靠士族来维持稳定,但是,士族过分强大,就会形成垄断,对于社稷来说,未必是一件幸事。”

“要是换成是你,在这个问题上,你又该如何解决?”

老曹说着,将问题抛给曹昂,他要看看,曹昂会这么对待这个问题。

是利用士族的价值的同时,限制瓦解士族做大,还是向士族靠拢,最终导致士族变得不可撼动。

最近,老曹发现,曹丕那个死小子,跟士族走的太近,这让他对这个逆子越发的反感。

对于老曹提出的这个问题,曹昂也常常考虑。

对于士族,就应该软硬兼施,逐步瓦解,直至彻底消失为止。

科举无疑是最好的方式,科举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

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对王朝统治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任何制度的诞生,有它的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