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曹昂大帝 > 第129章:徐庶荐诸葛

三国之曹昂大帝 第129章:徐庶荐诸葛

作者:钰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0:30:38 来源:笔趣阁

“军师,今日天气不错,不如随我出去走走,散散心!”

刘备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背对着他的徐庶喊道。

刘备看着身体抖动的徐庶,刘备觉得徐庶是在哭泣。

自从那次夺取樊城失败后,张飞就没给过徐庶好脸色。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不怨徐庶,曹营能人辈出,有人能破了徐庶的计谋,并不奇怪!

不管张飞怎么冷嘲热讽,徐庶也都没放在心上。

今日这是怎么了?

刘备带着疑惑,脱了鞋,走了进来,走到徐庶面前,果然见到徐庶在抹眼泪。

“军师,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我三弟又口无遮拦,说了什么惹军师伤心,你等着,我这就去教训他!”

说着,刘备转身便走。

真要是张飞惹了徐庶,免不了要训斥几句,他好不容易才得到这么一个谋士,可不能因为张飞的不满,让徐庶跑了。

徐庶急忙起身,拉着刘备道:“主公,此事与翼德无关!主公就不要为难翼德了。”

刘备不解道:“那军师为何落泪?”

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好端端的哭什么?

“这些日子以来,承蒙主公不弃,厚待与我,只怕我是不能再侍奉主公了,以后,还请主公多多保重!”

徐庶拱手行礼道。

“元直,你这是何意?莫不是我有不当之处?如若有的话,还请元直直说便是,我定会改!”

刘备说道,他不明白徐庶好好的,怎么突然要走,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

“不!此非主公之错!皆是我个人恩怨,老母今被曹操奸计骗到许昌囚禁,打算加害于她。”

“老母手书来唤,我不得不去。不是我不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以报主公的恩德。”

“奈何我娘深受苦难,我实在无心为主公效力,现在特向主公辞行,日后有机会的话,说不定我们还有再见的机会。”

徐庶朝刘备行了深深一礼。

刘备急忙扶起徐庶,他心里清楚,徐庶这次是去意已决,他不可能留下徐庶。

刘备被徐庶的孝顺感动,忍不住落泪道:“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

徐庶拜谢刘备。

刘备决定为徐庶践行,再亲自送他离开新野。

刘备手下孙乾,得知徐庶要离开投曹,便去找到刘备,让刘备不要放走徐庶,逼的老曹动手杀了徐母。

刘备没有答应,他心里清楚,要是这么做的话,徐庶就真的会和他离心。

要是因此老曹杀了徐母,徐庶就算留下,也不会尽心尽力为他出谋划策,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徐庶离开。

刘备摆下酒宴,为徐庶践行,随后,和徐庶一起骑马出城,走到长亭,下马告别。

刘备依依不舍,抓着徐庶的手不放,二人挥泪道别。

“我与军师缘分浅薄,不能的军师相助,还望军师能够善事新主,成就功名利禄!”

刘备说道。

“我才疏学浅,却深得主公重用。今天不得以分别,实在是放心不下老母。”

“我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纵使曹操相逼,我徐庶这辈子,都不会为他出一谋。”

“军师既然要离开,刘备亦也将隐居山林,不再过问世间任何事。”

刘备哭泣道。

“我之所以与使君共图王霸业,不过是心神通明;现在因为我老母的缘故,使得我方寸大乱。”

“即便我留下来,也无济于事。使君应该另求高贤辅佐,共图大业,怎么能够因此心灰意冷?”

徐庶不明白道。

“天下高贤,哪里比得上军师。”刘备道。

“我不过樗栎庸材,怎么当的得起主公这样的赞誉。”

徐庶说罢,又对诸将说道:“愿诸公能够尽心辅佐使君,以图将来能够名留青史,可千万不要像我一样。”

诸将听后,无不伤感。

“主公,临走之前,我还有一言,要与主公说。”

徐庶拱手道。

“军师还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我刘备能够办到,一定为你办成!”

刘备说道,心里却十分不舍徐庶。

“这世间有一奇士,隐居于襄阳城内,使君可以去请他出山相助,必可实现心中抱负,完成宏图霸业!”

徐庶临走前,打算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

刘备有了诸葛亮,便能够和老曹分庭抗礼,站稳脚跟不是问题,至于能不能夺取天下,就要看刘备的造化。

“既然如此,还请元直辛苦一趟,为我请他来见我!”

刘备说道。

徐庶摇了摇头道:“奇人异士不会屈身前来,还是劳烦使君亲自跑一趟,请对方出山才是。”

“使君要是能够请到此人,周文王得到了姜子牙,汉高帝得到了张良!”

刘备听后十分惊讶!

到底何方神圣,居然能够得到徐庶这么推崇,居然能够跟姜子牙、张良相提并论。

“此人的品行、才能,跟你相比怎么样?”

虽然徐庶十分推崇对方,刘备还是要问清楚对方的能力,免得闹出什么大乌龙来。

徐庶顿时哑言失笑,他怎么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

诸葛亮的才能,品行,都在他徐庶之上。

他徐庶不过是米粒之光,而他诸葛亮却是皓月。

米粒之光,岂能和皓月争辉!

“拿我和他相比,就好比如驽马和麒麟、寒鸦配鸾凤一样。”

“此人常常自比管仲,乐毅;我跟他也算相识,依我看来,管仲、乐毅都不如此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全天下也只怕他一人!”

徐庶笑道。

刘备听后大喜,要是真如徐庶说的这么厉害,亲自去请,也不是不可以。

“不知此人姓甚名谁?”

刘备急切问道。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

“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诸葛玄。诸葛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这才带着诸葛亮等人投靠刘景升。”

“后来诸葛玄死,诸葛亮和幼弟在南阳耕种,只是前段时间,不知出了什么事,诸葛亮兄弟搬迁到襄阳城内。”

“使君要想请诸葛亮出山,可去拜访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由他引荐,可事半功倍!”

徐庶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