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奇观误国秦二世 > 第14章 霸王项羽

奇观误国秦二世 第14章 霸王项羽

作者:龙猫啃竹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3 21:00:55 来源:笔趣阁

和王绾聊了一会儿,胡亥自己懵比了。

之前不了解大秦的国情,李斯这个老狐狸一直在打太极。

一点也不像老王,妥妥的实诚人。

经过王绾这么一分析,所有可能造成亡国的隐患,现在的大秦是根本不存在的。

那大秦是怎么凉凉的?

真的是被秦二世这个昏君,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其实,让秦二世一个人背锅,是不太确切的。

因为秦二世政治斗争搞得飞起,大肆诛杀有功绩有能力的朝臣,将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屠了个精光,从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历史上的秦二世,是不是真的篡改了遗诏,完全是汉朝史官说的,真假亦是未知。

汉朝人为了黑大秦,什么脏水都泼的出来。

当然,在胡亥这个世界,遗诏确实是赵高李斯联手篡改的,胡亥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本书为架空文,清北历史系博士请自觉绕道)

不管篡改遗诏在真实历史上是真是假,硬是把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黑锅丢给秦二世,纯属扯淡。

秦二世继位没几个月,当年夏天爆发大泽乡起义。

两三个月,祸害一个千古大帝国祸害到这个程度,压根不是凡人能办到的事儿。

秦二世就算再蠢、再昏庸残暴,他也不是神仙。

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

暗藏于帝国之下的危机,是旧六国的残老遗孤。六国底蕴深厚的东方文化,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爆发出的力量,摧毁了大秦的关中文化。

文化大融合失败,大秦灭亡。

当然,这些都是结果论。

大秦立国以来,不说反贼无数,面对叛军也绝对不会少。

特别是老秦时期,叛军那叫一个茫茫多。

都被镇压下去了!

秦末农民大起义,处理的好些,也就是一场规模大些的造反,镇压了完事。

处理的不好的原因,完全是因为一个人。

一个军事才能超越了时空,千年难遇的挂壁。

霸王,项羽。

大秦走向灭亡的转折点,巨鹿之战。

王离所率的长城军团覆灭,章邯20万大军投降,大秦彻底无力回天。

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

就算让项羽再打一次巨鹿之战,所有条件不变,也未必是这个结果。

就是这么刺激!

胡亥听了王绾的分析,疑惑道:“依丞相所见,大秦因何而亡?”

王绾头都麻了。

擦了擦汗,道:“陛下,大秦千秋万代,绝不可能…..”

胡亥摆了摆手。

千秋万代?口号喊得响,老子又不是东方教主!

“得了,朕知道大秦不会灭亡。朕就是想知道,依丞相所见,我大秦现在又何隐患?”

王绾沉吟片刻,道:“陛下,那老臣就斗胆提一提自己看法。”

“丞相无需顾虑,但说无妨。”

“目前唯一的隐患,是文化的冲击!旧六国东方文化,与大秦关中文化的冲击!”

王绾心中激动,掷地有声。

这么多年了,这是他第一次将心中的见解与担忧说出。

这个倾听的对象,还是皇帝!

以绝对的实力横扫六国,对军国制上、人才辈出的大秦来说,难度还不是那么大。

携大势压来,强军横扫一切,顺势做事罢了。

难的是武力统一之后,文化上的融合与统一。

这也是王绾铁了心要推行分封制的原因。

文化融合的难度,王绾看得到,老秦看得到,甚至连死敌李斯也未必看不到。

区别在于,老秦有自信压住一切的花里胡哨的隐患。

李斯出于自己的政治抱负,选择了另一条路。

王绾回忆着被老秦伤害过的往事,继续道:“先帝当年,也是看出了文化冲击的种种隐患。多次巡游各郡,封禅大典,只是为了炫耀皇帝威风?”

“愚夫愚妇之见!”

王绾激动到老泪纵横,替老秦鸣着不平。

“先帝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向六国贵族、向大秦百姓宣誓大一统的意义啊!”

胡亥哑然。

史书上说老秦多么多么残暴,听王绾这么一说,感觉老秦已经够仁慈了。

六国的残党遗孤,居然没有杀绝。

老秦啊老秦,你不杀绝这些反贼,留着他们造你儿子的反吗?

胡亥叹了口气,“丞相,这就是朕起复你的原因啊。”

“你那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混合的体制,比起李斯的郡县制,要温和得多。”

“目前来说,更适合大秦的国情。丞相,你可不要辜负了朕。”

胡亥说完,拍了拍王老头的肩膀。

王绾的那套东西,跟东周的分封制还不太一样。

简单的说,是将齐楚等地削减一大圈。把东方文化最根深蒂固、最难传教洗地的几块地,分封给诸侯。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混合。

分封的对象,有宗氏子弟、开国功臣、六国旧贵族。

使其彼此杂糅交错,互相制衡,维持帝国短期的稳定。

随后,逐渐渗透大秦大一统、文化融合的观念,以相对温和的手段,将这些东方文化核心区域,收拢中央。

王绾的这套东西,本质上和李斯的目的是一样的。

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中央集权。

王绾的是长期工程,手段温和。李斯能够短期见效,极端高压。

王绾与胡亥所探讨的帝国灭亡原因,也都是结果论。

究其根本,还是内部的分配制度出了问题。

不把六国旧贵族当人看。

王绾又接着大秦制度的话题,与胡亥聊了一会儿。

越聊王绾越激动!

陛下对文化融合的困难与隐患,见解之独到,整个地球恐怕除了王绾自己,没一个人比得上。

甚至,胡亥随口抛出的一些超前观点,连王绾都感到震撼无比。

大呼过瘾。

恨不得跟陛下秉烛夜谈,聊他一个通宵!

胡亥说着说着,忽然话锋一转:“王丞相,各地封王的名单,你这边要加把劲了,争取这几天弄出来。”

“对了,有几个王位,朕自己来定。”

“燕王扶苏,赵王蒙恬,楚王项梁。”

王绾虎躯一震!

蒙恬和扶苏坐镇燕赵之地多年,有一定的根基,分封为王不奇怪。

可这项梁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和扶苏相提并论?让陛下钦定为王。

求推荐票~晚上还有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