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周独夫 > 第二十六章 佯攻!

大周独夫 第二十六章 佯攻!

作者:s半山老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3 13:02:32 来源:笔趣阁

苏叶闻言,对二人点了点头,“尔等在此值守,待得李进醒了便叫他来城头寻我。”二人闻言点头称是。

苏叶见状也不再停留在城中,朝着城头走去,此时天已经大亮,城北的周军士卒尽皆活动于营中,虽城外有赵军军队的威胁,但却并未周军士卒脸上有多余的惶恐。

城头距离中军大帐不过百步的距离,没过多久,他便到了城头,城头称值守的士卒见都尉到来,向苏叶抱拳行礼道:“参见都尉。”

苏叶轻轻的点了点头,“城外的赵军可有什么动静?”

斥候回道:“吾等自都尉下令之后便轮值城头,然则并未见到赵军有何可疑的动向,倒是城外的号角之声似乎自天明之后便并未再响起,也不知是何故?”

“这是自然,赵军意在扰乱我等军心,此时停下了号角之声,想来距离攻城之时已经不远。”

斥候闻言一惊,“既是如此,那属下便点燃烽烟警醒诸位袍泽前来城头守御。”

“暂且不必,吾料想赵军便是来攻也不过是佯攻,夜间吹响号角,再加以白昼之时前来佯攻,赵军倒是打得好算盘。”

苏叶看着城外冷笑道,若非实在没有办法赵军定然不会出这等计策,既然赵军如此便是说明李武此人并不愿意花费大代价攻略此城。

如此便是与他所料的并无大的不同,知晓赵军之意,他顿时也明白了赵军也有所顾忌。倒也正常,赵军一万大军大举饶后消息隐瞒不了太久,最迟不过十数日大周君臣便能得到消息。

到了那时此处的赵军若是依旧不退,便也只有被前后夹击一途,然则目前城中的周军不过数千老弱,是否能够等到周军大军支援尚是未知之数。

念及于此,便是有信心定然能够守住江城的苏叶也不免感觉到极大的压力。

一旁斥候见他皱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便也悄然离开。

就在斥候离开不久,距离城外有数百步的林中忽然飞起不少鸟雀,苏叶见此,朝身后轮值城头的斥候大声呼唤道:“点燃烽烟,赵军来攻城了。”

斥候闻言,来不及咽下口中的炒面,当即四散开来点燃烽烟,一眨眼的功夫,苏叶便看到四处城头也飘起了滚滚浓烟。

“果然,赵军开始攻城了!”

他眼中虽是凝重,但眼底却露着些许喜意,赵军前来攻城便可以按照定计行事,何况此时的赵军定然是前来佯攻扰乱军心,正是大好的机会。

城中大周士卒的反应极为迅速,不过片刻的时间,原本在城下士卒已是尽皆立于城头之上,他们均是肃穆的看向城外,脸上尽是警惕之色。

就在周军做好防御准备之后不久,一大队打着“长风军”旗帜模样的身穿银白色甲胄的赵军士卒终于是出现在了城下。

苏叶草草看去,但见赵军士卒大致只有两千之数,不同于昨日的是,今日的周军军队之中已是出现了过云梯等攻城的器械。

显然,这过去的一夜,不仅周军积极的向外传递消息,便是赵军也并未闲着,正在积极的建造攻城的器械。

苏叶心中的顿时一紧,杜通与李进二人站在其身侧,神色各有不同。

杜通此时也颇为急切,“贤弟,昨日赵军军中还未出现攻城器械,不过一夜的时间便有了登云梯,若是我等不早做打算,只怕接下来只会越发的艰难。”

“大哥不必急切,某自有定计。”虽已是定下计策,但是否能够凭借此处解除江城之危,苏叶心中并无底气。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便是他自信计策定能奏效,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其他意外。

然则为让杜通放心,他强自镇定,面上尽是信心满满,杜通听其言,观其色,心中终于稍定。

他脸上堆笑道:“既是贤弟心中有了计较,那愚兄便放心了。”

就在城头上的几人谈论之时,城下赵军之中一个身穿暗银色甲胄,头戴暗银色圆盔的中年黑须壮汉驭马出了赵军军阵。

他手持长枪,声音大如洪钟,朝着城头上的众人咆哮道:“区区老弱,也敢挡我大军?若降还可免尔等一死,否则城破之后,不留一个活口!”

杜通闻言,当即怒声呵斥道:“乱臣贼子,不思迎归正主,反倒敢挡我天兵?郑治老贼,着实可恨!”杜通此言,乃是站在了大义名分之上言说。

赵国开国太祖郑治乃是晋朝一边关大将,见晋朝吏治**,便以半州之地反叛晋朝,夺取了晋朝十三州当中的雍州和凉州二州自立。

而周国的太祖周烈乃是晋炀帝曹爽的禁军大将,晋朝尚未崩溃之时禁军的力量主要掌握在周烈的手中,因此曹爽担心周烈反叛。

设计夜招周烈入宫想要杀死周烈,然则得到时任晋朝郎中丞上官安的通风报信,免过一劫逃亡出洛阳,后听闻周烈逃亡,曹爽便杀死了周烈的妻子和子女。

待得周烈重新掌握禁军的力量,以武力胁迫曹爽禅位建立了周朝。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虽曹爽为周烈所逼迫退位,但从法理之上却是周朝为正统。

其余各国虽心知曹爽是被逼迫退位,但从正统性上来说,还是以周朝最为正统,其余各国的开国太祖无一不是趁着晋朝混乱而夺取地盘建国。

是以周军士卒常以正统自居而对他国有蔑视。

因此杜通才以如此大义批驳赵军那黑须大汉。

黑须大汉名赵正,将门出身,其父赵康与郑治为边军将领。

后郑治起兵,赵康协助建国之后,得授中尉,成为赵国九卿之一,位高权重,掌握都城天水的守卫军队。

可谓乃是郑治的心腹,如今听闻杜通言说郑治乃是反贼,他当即大怒,若郑治为反贼逆贼,便是他父也为此。

如此一来他岂能忍得,当即破口大骂道:“无知竖子,安敢妄言天下之事?待得吾将城池攻破,必定要将你抽筋扒皮方解我心头之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