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有新人 > 第582章 只欠东风

贞观有新人 第582章 只欠东风

作者:园外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08:16:09 来源:笔趣阁

一支具备远洋能力的舰队的成立,是一件非常复杂和艰难的事情。

首先你要能够拥有具备远航能力的海船。

其次你还要具备有足够的远洋海洋知识。

最后还要拥有一批能够舍生忘死在海洋上漂泊远航的水手。

而就目前来说,这三点大唐都还不能够完全具备。

大唐目前的船只,虽然也有所谓的海船。但是那些只是一些拥有近海航行能力的船只罢了。

如果指望这些船在汪洋大海上进行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的远洋航行,恐怕是非常的困难。

再说远洋的海洋知识,现在的大唐也可以说十分的匮乏的。

毕竟现在的大唐能够从大唐前往倭国,在他们看来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远洋航度了。

如果说让他们在海上航行更久的时间,恐怕谁也不会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将会是怎样的危险和怎样不可预测的事件。

再说合格的远航水手和船长,那就更是缺乏了。

大唐有水手,也有海言,甚至还有从遥远的异国番邦远航至大唐前来朝觐的外番诸人。

可是大唐真的是没有系统的,完备的,具有合格资格和水平的水手和船长。

所以当张季说出,大唐,如果想获得这样亩产数千斤的粮食,那么就首先要具备一支能够远航的舰队的时候。

李承乾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件事情是真的不好办呢!

“稚禾,某以为,我大唐要拥有这样一支舰队也不是不可能。虽然需要些时间,可是大唐对于那亩产数千斤的粮食志在必得!回去以后某就让人去查访,无论是制船工匠还是远航水手,亦或者是各种海图都要大量收集。争取早日建出这样一只舰队来!”

李承乾这番话说得极为认真。

这里除了他对张季的话,确信不疑之外,也是对那亩产数千斤的粮食充满了憧憬和渴望。

如果大唐一旦真的拥有了这种神奇的农作物,那么在他李承乾登上大唐皇帝宝座的那一刻起,他就可以骄傲地向天下人深部大唐,自此无饥馑矣!

等到这些真的实现的那一天,李承乾觉得自己的成就甚至要远远超过自己的老子。

什么大唐皇帝?什么天可汗?

这些在那亩产数千斤的粮食面前,真的都算不得什么。

一个即将到来的真正的盛世,似乎已经展现在了李承乾的面前。

这就让他心中如同燃烧了一团火!

李承乾还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还会有像今天如此着急即破的一天。

李承乾离开了。

带着他对大唐未来的美好憧憬,还有他对建造一支远航舰队的迫切离开了。

张季相信凭借李承乾太子的能量,想要完成一支这样舰队的建立,虽然也有困难,但是却是拥有了非常大的可能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这支舰队建立起来。

这个时候的张季甚至也开始憧憬畅想,一旦真的找到了美洲大陆,那么能够从那里带回来的,可不仅仅只有土豆。

还有像什么红薯,玉米,辣椒,西红柿等等等等。

这些可都绝对是好东西呀。

而且等到大唐的人口,真的因为有了土豆,红薯玉米之后,出现人口剧增,那么未来的人口移民地也就有了着落。

此时的美洲是真正的属于一片丰饶富庶的无主之地。

若是大唐能够将人口迁徙过去,相信再过数十年数百年,那里将会又成为一片大唐人的乐土。

一想到这里,张季心中不由得也开始有些火热。

张季虽然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天下为公的伟大人物。

但是他知道自己却也是一个心中有着华夏民族的血性男儿。

对于华夏未来的发展,张季不敢说自己能够做出什么改变。

但是张季也愿意出一份力,让华夏民族尽可能的避免在未来可能将会遭遇的不幸。

李承乾雷厉风行,做起事来很是有章法。

当他把张季告诉她的这一切向自己的老爹李二陛下说明了之后,便很快得到了李二陛下的首肯。

于是李承乾在大唐境内招募修建海船的工匠水手,以及原航海图的太子诏令,便正式公布天下。

造船的工匠大多出自南方和沿海地区。

水手也多出自于此。

而海图尤其是远航海图却是更多的有外番的一些番人所提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那些家伙冒着生命危险,驾驶着各种各样的船只,九死一生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盛世大唐呢?

他们居然能够活着来到大唐,那就是经过了远洋上的航行。

那他们手中就一定有着一份远航的海图。

李承乾命人将这些从全国各地收集上来的海图进行了繁琐而严谨的汇总。

并且通过这些汇总,再次制作出了新的修正版海图。

这修正版的海图张季也看过。

虽然比不得后世的那些海图更为详细准确。但是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得上是非常非常不错的了。

在得到了张季的赞可之后,李承乾对于这些也越发有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他把从海图上得到的经验,同样运用到了制造远航海船上。

他没有立刻着急的直接开始建造海船,而是将那些非常具有造船经验的老工匠们聚集在一起。

大家一起来分析研究那些番人的海船,到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华夏民族是拥有大智慧的。

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比别人差。

不仅如此,华夏民族还非常的善于借鉴和总结。

最后这些又将。归结于创新!

于是崭新的远航海船雏形,就一点一点的在那些具有造船经验的老工匠手中慢慢出现了。

华夏的造船历史非常的悠久。

自从伏羲氏刳木为舟,从那时起,华夏便有了舟船的出现。

再到后来一代代人的不断改进发展,华夏的舟船也就愈发有了模样。

早在魏晋时就出现的水密舱。以及传智龙骨的技术运用,使得此时的传智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模样了。

这些有经验的老工匠们,将那些外番而来的船只进行了研究分析。

又将大唐自己的帆船进行了改造。

渐渐的一种新型的船只就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