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有新人 > 第296章 再临庄子

贞观有新人 第296章 再临庄子

作者:园外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17:04 来源:笔趣阁

李二陛下此刻心中浮现出的,并不是火药罐的具体使用法子。

在他脑海中超炫的,是一副大大的几乎没有边际的大唐版图!

在这幅版图上,大唐的面积无限的广阔!

画面一转,无数衣着整洁,面带笑容的大唐百姓出现了!

他们面上俱都是欢喜!他们身上洋溢着的都是自信!

这才是李二陛下心中的大唐!这才是大唐的百姓!

“咳咳!陛下……陛下……”

李二陛下的遐想被人打破。

出声的是一直跟在他身旁的洪允。

李二陛下回过神,瞪了洪允一眼,似乎是在怪他打断了自己的美好畅想。

洪允见李二陛下神色不悦,忙躬身说道:“陛下,方才承议郎请示接下来火药是不是要考虑大量生产!”

李二陛下看向了旁边的张季,只见张季正一脸期盼的望着自己。

李二陛下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又看了看身旁的几位重臣,缓缓道:“你们觉得呢?”

见李二陛下发问,李靖第一个开口道:“陛下,老臣以为,火药乃是我大唐重器!必然是要大量生产的!不过,火药的保密也必须要做到最好!此等神物,切不可流落出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听了李靖的话,李二陛下缓缓点点头。

“陛下,臣附议!火药大量生产势在必行!保密也要做到最高级别!”侯君集在一旁也忙开口说道。

房玄龄和温彦博对视了一眼,也都躬身道:“火药可为大唐重器,量产也是势在必行!只是……只是我大唐如今才经历了前几年的天灾!而且前几年出兵征讨灭了突厥,也是让国库钱粮有些吃紧。所以,还需从长计议。”

旁边的魏征也是暗暗点了点头,却是没有再说话。

李二陛下听了几位重臣的话,缓缓点了点头,开口道:“众位所言不差!俱都是老成谋国之言!”

说到这里,李二陛下又看向了张季。

“小子,你怎么说?”李二陛下捋着胡须问道。

张季闻言微微沉吟一下,开口道:“陛下,方才诸位相公所说的,俱都是有理。不过,火药的生产是必须要开始的!房公和温公所说的也有些道理。”

众人目光都注视在张季身上。

“说实话,火药的生产并不会耗费多少国帑,但它带给我们大唐的绝不是那些钱帛所能比拟的!所以,某以为,火药要立刻开始量产!”张季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说道:“不过,生产火药的场地不能再在皇城中了,那东西多少还是有不小的危险性的。”

李二陛下听到这里点点头,缓缓道:“嗯,在城外寻一处僻静之地便可!千牛卫安排防卫,不可有疏漏!”

火药生产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至于具体地点选在哪里,如何修建,这些张季倒是不怎么操心了。

毕竟李二陛下发了话,这些都会有专人去操办。

张季只是将火药生产的各个环节工序分拆开来,由岳宁分别安排熟手匠人带人操作。流水线操作不仅仅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保密和安全绳也是很有好处的。

这边忙活完了,李二陛下他们也都回了城。

张季却是直接沿着长安城西南角,向着张家庄子方向而去。

事了,他这就是要去看看那些之前被他遗忘了的棉花和葡萄。

张家庄子这大半年来,变化又是很大!

之前老庄子的位置上,那些破旧的土屋夜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簇新的白墙黑瓦的新屋子!

之前的新旧庄子如今已经连接在了一起,已经没有办法在仔细的区分哪里是新庄子,哪里是旧庄子了。

张季带着护卫们来到庄子上,顿时引起了轰动!

这是张季自蜀地回来后第一次来庄子上。

庄户们几乎是全都除了家门,去迎接自家郎君的到来!

黑压压的人头将张家庄子道路两侧围了个满满当当!

张季一眼望去,这怕不是得有联三千人吧?

想想也是,如今庄子上,除了在几个作坊里做工的人,其余人都是处在农闲的大冬天。自然都是在家里暖暖和和的待着。

这一听自家郎君来了,那就全家出动迎上了道路。

“郎君!你可算是来了啊!”几个老汉走在道路当间,带着所有庄户向着张季躬身行礼!

“郎君快往屋里去!外头冷!外头冷!”一个老汉大声说道。

“你们这群夯货!赶紧给郎君把路让开!”另一个老汉对着围上来的众人喊道。

“你们几个,赶紧去给郎君院子里,把火烧旺些!”在一个老汉大声喊道。

一阵鸡飞狗跳的忙乱,陈镇带着冯春、李长寿,还有卜瑛也赶了过来。

“郎君,你怎么来了?怎么又有提前让人来说一声啊!”陈镇迎上来施礼后忙说道。

“某方才在城外办事,忙完了就赶过来了,也是临时决定的。”张季笑着对陈镇和其他众人说道。

张季在陈镇他们的维持下,终于从迎接他的庄户们当中穿过,莱奥了庄子里那座最大的院落中。

进了院子,只见罗家娘子和长高了些的罗夏正在门口处迎候。

“郎君!”罗佳罗家娘子和罗夏向着张季施礼。

“是你们啊!你们咱么在这里呢?”张季迈步金额了们,还有些疑惑问道。

陈镇在一旁说道:“郎君,是这样。你这院落屋子平时灭人住,但是更得时常收拾打扫。所以,某就安排罗家娘子和罗夏住在了前头廊房。负责每日打扫清理。”

张季点点头,对此他倒是不在呢么在意的。

“罗夏,过来。”张季看着罗夏那小子,和蔼一笑,招招手说道。

罗夏也是笑着快步走到了张季身前。

今年罗夏已经十一岁了,自从他去岁冬天大难不死,就住跟着他阿娘住在了张家庄子。

孤儿寡母的,庄子上的人对她们娘俩儿格外关照。

到了现在,罗夏已经看不出当初病的差点没了命的模样,这小子已经出落的颇有些俊朗模样!

“罗夏,你这一年,在庄子上都做了些什么啊?”张季笑着对罗夏说道。

罗夏先是很认真的冲张季躬身行了个礼,然后才认真说道:“回郎君的话,这一年来,我在庄子上在干一些杂活!例如采摘各种草叶!去渭水便放鸡鸭!给那些黑猪打草喂食!不过,这一年最主要的,是我在学堂里学习识字!”

张家庄子上的村学,是张季提出来,张漱请了先生办起来的。

在张家庄子里,只要是五岁以上的孩童,无论男女,皆可以入学识字就学。而且,不收一文钱!中午还管一顿午饭!

张家庄子如今人口大约四千多人!

其中孩童也不在少数。

张家如今也是不差钱了。

所以早在去岁张季从泾阳回长安后,便给阿姐提出了想在庄子上办一个村学的事情。

张苏对自己弟弟的这个想法自然是赞同的。

家中如今不仅不缺钱,而且还富裕的不行。所以,免费村学的事情当时就定下了。

可惜张季还没来得及具体操办,就被李二陛下一杆子支去了蜀地,张漱只能自己找人,将这个村学办了起来。

这个村学办起来后,庄子上的人都是感恩戴德!

无论是张家原本的庄户,还是去年冬天收拢的灾民,对张季的善举都是感激涕零!

听了罗夏的话,张季满意的点点头,摸了摸罗夏的脑袋说道:“好!知道学就好!回头给你带些好纸和好纸笔!”

罗夏闻言眼睛一亮,再次躬身道谢。

张季也又和逻辑爱昂子说了几句话,母子俩便退了出去。

“郎君,之前你让某给长安令送的那些茶叶,就都送去了。不过,那刘县令却非要给某钱!这个……”陈镇在一旁开口说道。

张季闻言,眼前就浮现出刘行敏那老头的模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