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有新人 > 第359章 论战

贞观有新人 第359章 论战

作者:园外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17:04 来源:笔趣阁

那名朝臣话一出口,两仪殿内顿时一下安静了下来。

坐在上边的李二陛下眉头不易觉察的皱了皱,缓缓开口道:“哦?你们真的觉得那要停吗?”

殿内所有朝臣听了李二陛下这一句问话,心中各自揣测。

那依着这位皇帝陛下的意思,到底是该停……还是不该停啊?

这话问的意思模糊,众人也是摸不透李二陛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意思。

“陛下,臣以为……该停!”那名朝臣一咬牙说道。

反正方才他已经说出了叫停的话,此时只能坚持自己的意见。

“陛下,老臣以为不必停!”魏征站出来说道。

老魏是真心觉得,有这么一份能有不同意见自由发布的报纸挺好的。停什么停?胡闹!

殿内众人纷纷表态,有说该停的,有说不该停的。反正就是争论不休。

李二陛下在上头轻咳一声,缓缓道:“好了,诸位卿家莫要再争论了!那说是要停,倒不至于!但是你们如果谁觉得它上头登载的内容不合适,你们尽可以也撰文刊登反驳啊!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既然你们各自都觉得自己有理,那便在那上撰文辩驳嘛!我相信我大唐还是容得下让人说出不同看法的!呵呵呵呵!回头我会和青雀说一声,登载文章要公平!不能只登载一种意见,其他意见的文章也要登载!让大家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说的有理!就这样吧!”

一场朝堂争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至于李二陛下的态度,在各个朝臣心中的解答却又都不大一样。

不过,大家能够感受到的共同一点,那就是:你们既然各执一词,那就别再在朝堂上争论了!要争,你们就去上争!看看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方压倒东风!有本事,就在报纸上见真章!

于是乎,那些对谢逾那篇文章不满的,甚至是对不满的,都开始提笔撰文投稿!

他们已经知道了大唐皇帝陛下的态度,那就是,有争论,那就在报纸上争论吧!

其实说起来这样倒也算是公平。

只要那谨守中立,对双方文章不偏不倚,按照文章质量选择刊登,那这一场争论就算是公平的。

事实上也的确是做到了公平守中这一点。

在新一期的上,不仅刊登了支持谢逾观点的文章,同时也登载了反对谢逾观点的文章!

而撰写反对谢逾观点文章的,文笔也果然精彩老到!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手笔!

虽然这篇反对文章用的是“半田公”的陌生署名,但大家也都看的粗,这位“半田公”八成是朝中官员!再次也得是一位饱学大儒!

这一下子长安城里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支持谢逾的观点,认为只要是那些外番属国,就没有一个是安好心的!对于他们,只有征伐一条路!只有被消灭了的外番属国才是好的外番属国!

而反对谢逾观点的一派则是认为,大唐煌煌天朝,当有广阔胸襟!对于外番属国,当以包容并济为主,武力征讨为辅!灭其身,不如收其心!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便是那位半田公!

这后一派的主要思想论断也是出自那位半田公在上刊登的文章。

本来有些一边倒的风潮,渐渐的变成了两种观点对峙!

虽然现在依旧是支持谢逾观点的人多,可是,支持半田公的人随数量少,但气势却是不弱!

两派各执己见,不仅在长安城的酒楼、茶肆,甚至读报馆内,都常常能见到为此而争论的人。

就是在上,双方的争论也是愈演愈烈!

在张季的提醒下,甚至为此专门开了两期专刊!

也就是说,除了正常的报刊内容之外,报社还专门印制了两期的专刊!

专刊也是单独售卖的,一样五文钱一份!

在专刊上,坚持双方观点的文章,刊载的满满当当!

这也让那些支持各自一方的,从中寻到了不少自己可以使用的观点和可以攻击对方的破绽!

一场争论渐渐的已经演变成了一场论战!

这是一场关于大唐如何对待外番藩属的论战。

这是一场关乎大唐百姓心态如何树立的论战。

论战在长安城里愈演愈烈!

从最初的的只有那些官宦勋贵豪门富户才会关注,已经发展到了即使是在街头行走的贩夫走卒都会聚在墙根的阳光下大声争论!

而论战的主题,也渐渐的从最初的大唐对待高昌国,对待外番藩属国的态度问题,升级成了大唐如今的实力是否足够支撑对外征伐!

“我大唐如今国富民丰!兵多将广!何惧那小小高昌国?发兵征讨便是!敢犯我大唐天威,那便灭其国,株其族!何须再多说什么?”

务本坊国子监内,一名十**岁的学子慷慨激昂的大声说道。

“哼!浅薄!”站在他对面的另一名同龄学子鄙夷的冷哼一声,也大声道:“就凭你那浅薄的见识,也配评论此等大事?半田公在最新一期的文章里已经说过了,大唐目前看似国力昌盛,可是,大唐十道中,并不都是像关内道,像长安城这般富庶!还有百姓日子过得贫苦不堪!此时你等大谈起兵征伐之事,莫不是要走那穷兵黩武的道路?如此你们将百姓置于何地?将大唐的未来置于何地?”

“我大唐如今也许是有百姓清贫,还不富裕。可是,这不是我们就可以容忍那些外番小国对我大唐起了异心!若是不加以征讨,反而还要安抚的话,那便才是养虎为患!那才真的是对我大唐百姓和未来不负责任之举!我大唐武功立国,前朝末那些四方枭雄,当初也是不可一世!最后还不是被当今圣人剿灭?难道那小小外番比那些枭雄还要厉害不成?你等这等怯懦,某羞于你等为伍!”这一方的有一名学子朗声说道。

“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连这都不知道,还妄谈兵事,真是笑话!国之大事,尤其是凭着轻飘飘几句话就可随意发兵的?你等这是在将大唐推向险境!你等真是无知!狂妄!某与你等割席断交!”有一名学子起身大声道。

“你等就是怯懦!休要拿什么兵家来掩饰!”

“你等才是祸国殃民之辈!只会贪一时之快!”

国子监里,两拨学子就在堂内大声争辩!

孔颖达远远听着这些争论,面上露出了些许忧虑!

下午时分,东宫丽正殿内,孔颖达和于志宁,还有几位东宫的师傅,正在与李承乾说话。

“太子殿下,如今这长安城里,对是否出兵征讨高昌已经是争论的沸沸扬扬!若是此势头持续下去,怕是到时候即使咱们大唐出兵征讨,那高昌国也早已做足了准备!何况,近几日鸿胪寺四方馆内的各国使团都已经开始惴惴不安。也有些已经心存去意!若是再这样下去,怕是局势会混乱不好好收拾啊!”于志宁板着脸,对李承乾说道。

“是啊!如今在国子监,太学,四门学等学馆内,学子们也开始就此争论不休!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加以控制的话,怕是争论会更加剧烈!”孔颖达也开口说道。

“那几位师傅的意思是要某如何呢?”李承乾坐在那里,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几位师傅问道。

“太子如今也是那的主事人之一!还望太子殿下能主持大局,将这些议论平息下去才是!”孔颖达直接说道。

李承乾身体坐直了几分,道:“平息?如何平息?孔师傅的意思莫不是不再刊登这方面文章,便是平息了吧?”

孔颖达和于志宁几人对视几眼,齐齐躬身施礼道:“正是如此!”

李承乾闻言却是苦笑摇头。

“几位师傅,即使此时不再刊登那些文章,争论依旧会存在,论战依旧会继续!因为,这写争论并不是单纯的说对不对高昌国用兵,而是大家都在说的,却都是大唐对外番的态度!这个头既然开了,那么就一定要有一个结论!”

李承乾顿了顿,又说道:“想必几位师傅心中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其实,你们也可以撰文投稿刊登,让所有人都看到你们的想法和意见!就如同那位半田公一般!还是陛下说的按句话有道理,理不辨不明!尤其是我大唐百姓,对于这等争论,他们也是第一回参与进来。那怎们便将此作为一次开民智的举动好了!”

见孔颖达和于志宁几人还要再说什么,李承乾却摆摆手。

“诸位师傅也莫要着急!这事情某禀告过陛下了!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至少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几位师傅莫要再劝某了!一切就都等着陛下的最终决断就好!”李承乾说道。

如今位于平康坊西北的报社,早已没有了刚开始时的那份清净。

如今这座宅院每日里都会被人团团围住!

也多亏了张季一开始便让人加高了院墙,安排了护卫。要不然的话,这里早就被那些激动的人群冲了进来了!

这些人倒还算理智,没有做出太过失去理智的事情来。

他们大多数都是挥舞着手里自己写的文章,让报社刊登在报纸上。

李泰好歹也是一品阶的越王!

凭借着这身份,勉强还能压制住报社外乱糟糟的情形。

那些想要刊登文章的,有护卫每日收拢稿件。然后明确告诉他们,文章是否刊登,还是要看文章写的好与不好的!

若是不认可编辑们的水准,那就赶紧离开,稿子是不会收的。

现如今满长安城里,就一家报社,哪里还有能让他们文章公诸于世的其他机会了?

于是,这些人也就老实了些许,这倒是让护卫们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

护卫们心里是放松了些,可是宋介他们这些副主编和编辑们,却还是紧张的要命!

平日里他们何曾见过这等局面?

这些日子他们连这院子都没有出,吃住都在这里。

李泰倒是还好些,毕竟是李二陛下的亲儿子,是正经的王爷!

“越王啊,若是这外头再继续这么围下去,某等可真的就吃不消了啊!要不越王想想法子?”一名编辑试探着对李泰说道。

“是啊,要不越王去寻承议郎问问,看他是不是有什么法子啊?”另一名编辑也苦着脸说道。

宋介在一旁捋了捋胡须,开口道:“如是越王不方便,那便让吾儿去寻四郎!总是这么在里头待着也不是个事!”

李泰听他们说了这么多,反倒是坐在那里笑了笑。

“诸位莫慌!此时稚禾早就有交待过!这种情形也只是暂时的!昨日某也进宫见过陛下,陛下说了,明日便会有结果了!对了,某拿回来的稿子你们赶紧审校,今日务必送去张家长庄子!明日务必要刊登的!至于那些其他的争论文章便不要再刊登了!”李泰说罢,便起身离开了。

一屋子人都愣了愣,然后便忙着看越王拿来的稿子了。

第二日中午,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煌煌大唐,何惧四方诸夷?”的文章。

文章的文字并不算激进,只是平淡的阐述了大唐自武德立国以来,这么多年国内各种数据的变化。

从人口、税赋、田亩数量、府兵人数等等方面,一条条的展示出了大唐的发展和变化。

不仅如此,还对周围如高昌国,东突厥,吐谷浑、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南诏、安南、吐蕃等周遭诸多外番藩属国的情况作了简略的介绍。

这种数字上直观的对比,足以让所有人都能看的明白,如今的大唐虽不如前隋鼎盛时那么强大,但是大唐的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

而那些外番藩属的数据,也能让人们对他们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概念。不再只是一说起来,就是相隔万里,其国民风彪悍等等空泛的词语。

这一期的称得上是“长安纸贵”了!

因为先后加印了两次,共计三万二千余份!全都被抢购一空!

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城市,这个数字其实也还算不上太多。

到那时在这个识字率不过是十之一二的时代,这已经算是不错了!

文章在最后并没有直接明确的表明态度,但是,从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数据的对比,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大唐不惧任何外敌的豪迈气概!

更关键的是,这篇文章的署名,赫然写着“李承乾”三个字!

这特么就是当今太子殿下写的好不啦?

这就是代表着当今皇室的态度好不啦?

这也就是代表着当今圣人的态度好不啦?

这种情形下,那些之前还言之凿凿,说大唐应当与邻邦睦好,为了大唐百姓,为了不靡费国帑,就应当安抚才是的论调,顿时没了声息!

之前那位“半田公”,更是再也没有任何声息了!

其实,这倒不是那半田公继续投稿,其实半田公这几日的投稿一直不断!

即使是今日报纸出来后,半田公还差人送来了最新的稿子。

不过,李泰已经交代过了,这些稿子不许再登载了。

所以,上就再也没了半田公之流的文章。

但是,在更多人看起来,这是因为太子殿下亲自撰文了,其他人自然不敢再胡言乱语了。

长安城里的论战也如同被踩了一脚急刹车!

本来热热闹闹的论战戛然而止!

之前还坚持安抚的那一派,要么默不作声,要么投入了主战派的怀抱!

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们当中,也不是没有安抚派的。

在李承乾那篇数据文章出来后,也并没有认输!

他们还用各种化名,写了不少反驳的文章,送去了的报社。

可是,那些稿子就如同泥牛入海,不见报纸上刊载,再也没有任何动静!

他们这时候才有所反应!

这是有人不许报纸再刊登这一类的文章了啊?

这下子把那些安抚派们憋屈的只想哭!

这就像是两人在打架,打着打着忽然发现自己动不了了!对方却已经致命的一拳砸在了自己的脸上!

这种感觉,就是一个憋屈啊!

这些安抚派悄悄凑在一起,商量着也弄出一份什么《大唐晚报什么的报纸来。

起初商量还觉得大有可为!

一众人都开始分派主编,编辑这些职位了。

可是,当商量到了印制这个环节的时候,这些主编和编辑们却全都傻了眼了!

他们手里可是没有活字印刷这技术啊?

甚至他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门技术掌握在皇家和张季手中。

他们此时才发现,如果说隔一日印发一期报纸的话,雕版那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于是乎,安抚派的这个想法便胎死腹中了!

而就在此时,李二陛下在朝堂上提出了要远征高昌国!

这下子朝堂上热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