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陈嘉 > 第0239章:诡谲

陈嘉 第0239章:诡谲

作者:黄河十三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00:36 来源:笔趣阁

郓王府,蔡翛喜滋滋跑进书房,见郓王正在画画,当即上前几步,“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赵楷没有搭理他,将最后几笔画完,退后几步仔细端详了一会,这才满意地放下笔,“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陈嘉的亲卫军现在驻守皇城,季少保的皇城司驻守内城,五日后河东一万五骑军也将到京,十日后十万步军也将到达。”

说完将手上的信件递给赵楷,脸上掩饰不住的快乐。

赵楷接过信细细看完,缓缓嘘了一口气,微笑道:“你怎么看?”

蔡翛伸出一只手张开五指,又紧紧握住,眼神里满是得意。

赵楷眼神里面却没有多少欢喜,见蔡翛如此得意,心里微微一叹,“童太傅的大军后日便到。”

蔡翛嘿嘿冷笑,“殿下知道陈经略怎么到的京都么?二百亲卫大破三千京畿禁军,王文贵逃到汴梁身边只剩下十数人,而河东禁军只不过伤亡十几人。”

见赵楷眼里全是惊异,于是又说道:“沈家派人刺杀陈经略未遂,陈经略当中宣布将沈家从大宋除名。嘿嘿嘿,陛下啊,沈家身后便是沈贵妃,这沈贵妃与小王贵妃交好,可想而知幕后之人便是那个人了。”

赵楷大笑,笑得眼泪差点出来,“蠢货啊,惹谁不好,非要去惹陈懿言,取死而已,哈哈哈哈,可笑啊,哈哈哈哈。”

蔡翛也陪着笑了一会,这才忍住笑接着道:“殿下,今天官家和陈嘉谈了一个上午,最后任命陈懿言为礼部侍郎,收回了兵符。”

赵楷脸色一变,眼神顿时凌厉起来,“懿言的兵权被收了?”

蔡翛嘿嘿冷笑,“我刚听到这消息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懿言的五路宣抚使并没有收回,殿下以为如何?”

赵楷愣住,这特么算怎么回事?

五路宣抚使不解除,也就意味陈嘉依旧有四十万军队的指挥权,十万河东军和五万京畿禁军以及五万西军,还有二十万五路厢军乡军,加上河东两道的二十万河东军,陈嘉手里足足有六十万的军队。

兵符被收,陈嘉只不过不能随意调遣京都外的军队入京,可已经到京都的十万河东名义上还是陈嘉的下属,他还是有指挥权的。

蔡翛见赵楷愣住,便解释道:“官家对懿言的信任是有限度的,收掉兵符留下兵权,这是要陈嘉十万河东军与童太傅十万西军对峙,这就是平衡。剩下京畿禁军就成了左右局势的重要力量了。”

“高俅?”赵楷这才明白过来。

那王文贵的三千军队去袭击陈嘉算怎么回事?高俅就眼睁睁看着王文贵私自出兵而不管?

蔡翛冷笑不已,“十天前那高俅便带着家小住进军营,京畿禁军全部销假归营,想必这就是官家的意思。殿下,如今官家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准备换太子了。”

赵楷一愣,“何以见得?”

“太子在位二十年,京畿禁军,御林军,到处都有他的爪牙。官家调童太傅入京就是准备对付他们的。谁晓得童太傅私下里送口信给太子,官家这才调懿言入京对付童太傅的西军。如果不是想换太子,何须如此大动干戈?朝堂诸公最近都缄言不语,热热闹闹的朝堂突然安静了,这又是为何?不就是大家伙看出官家的心思了么?”

赵楷恍然大悟,一阵狂喜涌上心头,“父皇啊,为了孩儿,您真是煞费苦心啊。”

蔡翛频频点头,感慨万千,“官家虽然每日病卧榻上,却依旧指挥若定,滴水不漏,佩服啊。”

太子府里面现在却是鸡飞狗跳,赵桓脸色血红,正在大发雷霆。

“蔡攸,你且说说,为何局势恶劣如斯?你不是说尽在掌握的么?”

蔡攸战战兢兢不敢言语,一旁李邦彦见状赶紧劝解,“陛下,如今陈嘉不过三千人马,后日太傅十万大军就到了,我们还有时间。”

赵桓一双眼睛布满血丝,盯着李邦彦一字一句道:“时间?你可听说陈嘉二百破三千?如今他高居皇城,三千人马守两天难道守不住么?五日后他的骑兵便到了,到时候怎么办?难道拿我的人头去父皇面前谢罪么?”

李邦彦深深一礼,“陈嘉三千人马都是骑兵,陛下何曾听说骑兵擅于守城的?”

赵桓一呆,皱着眉问:“骑兵就守不得城?”

李邦彦微微一笑,“当然能守。”

见赵桓的脸色巨变,慌忙继续,“军队之所以分兵种,就是不同的兵种擅长不同作战方式。骑兵平时长于冲击,袭击,守城却是远远不如步兵。殿下,你说在十万西军的攻击下,他们能守多久?”

赵桓觉得很有道理,毕竟他也是读过兵书的,对军事还是有所了解。

一旁张邦昌见势凑了上来,“殿下,李少宰所言极是,如今皇宫里面我们同样有内应,到时候里应外合,何愁大事不成。”

赵桓见他们两个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里最终也放下心来。

蔡攸见状,慌忙上来说道:“京畿禁军至少一半都愿意追随我们,加上童太傅的十万西军,对付陈嘉这三瓜两枣还不是手到擒来。”

赵桓瞪了他一眼,恨声骂道:“你们不要大意,做事要仔细了再仔细,成功了你们将来都是朕的肱骨。要是输了,我大不了贬为庶民,到哪个角落里去荒废光阴,你们可是都要杀头灭家的。”

三人齐齐躬身,“敢不赴死。”

外面风云诡谲,到处都是诡异人影在忙乱,皇宫里面却是一片祥和。

郑皇后带着几个侍女来到官家的寝宫,见官家正坐在榻上看书,便上去盈盈一拜,“参见陛下。”

官家见状连忙吩咐旁边侍女将她扶起,口中埋怨:“沁儿快起来,早就让你不要如此多礼。”

郑皇后展颜一笑,在侍女搬来的锦凳上缓缓坐下。

“陛下今天看上去精神颇佳,可是有喜事么?”

官家掩饰不住眼角的笑意,转眼看见皇后头上插着一支崭新凤钗,惊诧问:“咦,这凤钗……”

郑皇后举手拔了下来递给官家,“茂德孝敬我的,前几日在花园里遇见,我问她到底怎么考虑婚姻大事的,这孩子嫌我啰嗦,拿这支凤钗堵我嘴。”

官家打量着凤钗,很是惊讶,“这凤钗的工艺水平极高啊,茂德哪里来的?”

郑皇后抿嘴笑道:“听说是河间府的匠人做的,他们在京都有铺子,价格不菲呢。”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郑皇后也不例外。

说起这个郑皇后是个心思极重的人,做事一步看三步,步步为营,几十年稳坐皇后宝座。

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依旧能讨得官家开心,何其不容易。

举几个例子就知道她的为人了。

郑氏家人在她做了皇后之后全部辞官,因为她怕郑家人仗着她的地位做坏事。

皇后大典时候,她坚持用旧衣修改成皇后加冕服,还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当时官家也没啥钱,所以对她的善解人意颇为赞赏。

有个进士也姓郑,一直对外宣扬是她的亲戚,她没有反驳,就算默认了。两人内外呼应,相得益彰,郑氏当了皇后,那位仁兄也身居高位。结果她与官家说皇亲国戚不宜高位,官家甚为欣喜,将郑某一路降职到一个闲职。

官家生性风流,外面女人不断,郑氏非但不吃醋,还帮着找漂亮姑娘,这样的老婆谁不喜欢?反正我喜欢,官家也喜欢。

从这些事情里面大家看出了啥?

是不是贤淑良德?是不是善解人意?

有没有看出过河拆桥?

有没有看出断尾求生?

有没有看出曲意逢合?

有没有看出不争为争?

这特么才是个宫斗的高手,从一个侍女成长为一代皇后的励志故事。

所以说啊,人总是有两面性的,看到的听到的未必都是真实的。拨开迷雾你就能看到历史真相了?傻了吧唧的,你看看你自己走过的路,有几段是真实的?因为人终究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而绝不可能看到全部。

又放风筝了,往回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