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十六章 朝廷乱成一团

摆皇 第十六章 朝廷乱成一团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19:45 来源:笔趣阁

大明的辽东归属山东管辖,现在辽东的地形地貌不太乐观,六山一水三分田,东方大部分都是山地丘陵,卫青曾经突袭的龙城,就在辽东,队伍出山海关到宁远、广宁、最后到辽阳。

辽东巡抚周咏、辽东总兵李成梁早已出城迎接,钦差仪仗队伍进城,进入巡抚衙门大堂,马上宣读圣旨。

革去辽东巡抚周咏一切职务,永不录用,锦衣卫在大堂就把人拎起来。

革除李成梁宁远伯爵位,继续担任辽东总兵,行人宣读完圣旨,钦差太监又拿出敕令:

“尔等如此种种行为,实在有伤人伦,如若再犯,提头来见!”

这就是严厉的警告,不让李成梁继续杀良冒功。

“恩上。”

锦衣卫和东厂的太监也不客气,没在辽东巡抚衙门休息,直接压着周咏回京,这可给李成梁吓坏了。

晚上李成梁一家在总兵府喝酒,这宁远伯的爵位被撸掉,朝中官员又得罪一大堆,不止辽东巡抚被革职,听说还要抄家,蓟辽总督也被万岁爷惩处,兵部、内阁全部被训斥,这么多金子、银子打点关系,这回全白瞎了。

“义父,小皇帝这么绝情,要不然我们反了吧?”

“反个屁,朝廷不给粮食,我们都要饿死在辽东,咱们要过蒙古鞑子这种生活吗?”

李成梁五十多岁,这些年在辽东确实打了不少硬仗,能够压住手下悍将,他是真的不敢反,不说粮食的问题,蓟镇、宣府、大同这么多兵马,朝廷发大兵过来剿灭他们,只能万劫不复。

再说除了辽东他的家兵,谁又敢冒天下大不韪造反?现在大明要钱有钱,要兵有兵,万岁爷坐在京城,辽东这些兵,山海关都过不去,陛下就不怕辽东乱,李成梁猜测,这是万岁爷和内阁发生矛盾,借着他这次杀良冒功,逼反王兀堂的由头,故意整治张阁老。

可惜了徐国辅,被锦衣卫手起刀落就给斩了,这可是他们李家在宽甸六堡的白手套,现在没了徐国辅,想要赚钱就难了,朝廷无数双眼睛盯着辽东,再出问题,他李成梁这颗脑袋就要不保。

周咏被革职处理,永不录用,家还要被抄,蓟辽总督被记什么二级犯错记录在案,以后再想升官就困难了,兵部尚书方逢时也因为他被万岁爷训斥,内阁首辅张阁老也危机四伏,李成梁感觉到前途渺茫。

李成梁不敢反,现在他还是大明的辽东总兵,只要再打一次斩首多多的大胜,还有翻身的机会,就是不知道辽东巡抚谁接任?

“哥,这事怎么被万岁爷发现的?难道陛下真的聪敏异常?”

李成梁想起几年前他上报给朝廷土蛮二十万大军扣边辽东的奏报,当时就被陛下发现,最近几年御史言官也经常弹劾他,听张学颜说,都被张阁老压下来,难道现在张阁老要失势?

朝堂上的风云变幻莫测,李成梁的荣华富贵寄托在朝中大臣手中,这次陛下责罚,是不是陛下开始掌握朝政的信号?

先不提李成梁在辽东苦思冥想,闰四月初五,前去辽东宣旨的钦差,压着周咏回京,他在京城的府邸,还有河南的老家,都已经被锦衣卫东厂抄了,他带着老婆、孩子全部回河南老家,陛下只抄财务,不管其他。

原山西官员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巡查御史、大同知府、太原知府、潞安知府、还有各地知县、县令,在刑部大牢里,自杀的自杀,招供的招供,牵扯出很多京城的官员,辽东、山西这两次官场地震,给京城官员弄的人人自危。

东厂、锦衣卫早就按照朱翊钧的布置,四处抄家,银子、珠宝、字画、房契、地契,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

朱翊钧按照他四成,户部六成的原则,一部分运到内库,一部分运到户部,山西赈灾不止没亏,户部还赚了一笔,户部尚书张学颜,感觉他比前几任户部尚书都幸福。

这么对官员,肯定会让众官员们不满,六部、九卿、都察院、京城官员,还有各省官员都开始请辞,朱翊钧怎么会让他们辞职?

奏疏送到奏章房,就一直在里面吃灰。

原山西巡抚、按察使、布政使都在刑部大牢里自杀,还有几个知府、知县,其他没有自杀的官员,朱翊钧从轻处罚,革除官职和功名,朝廷永不录用。

这一场山西官场大地震,已经结束,从三十多名官员家中,查抄出白银一百一十三万两、黄金两万四千两、房契、地契、珠宝、古玩、字画折算白银一百五十二万两,合计两百八十四万白银。

朱翊钧信守承诺,四成给锦衣卫和东厂还有宫里的太监平分,宫里的太监一万多人,锦衣卫三千多人,合计有两万人左右,每个人能平均分四十多两,足够潇洒一年。

剩下一百七十万两户部接收六成一百零二万两,最后六十八万两入内库。

辽东巡抚的人选,也没有廷推,朱翊钧选用叶梦熊,此人得罪过张居正,才干有而且知兵事,派他去辽东历练几年。

朱翊钧向吏部推荐的,吏部和内阁报上来的辽东巡抚人选,都被他否决,反正他们选的人,朱翊钧一个都不用。

刑部尚书严清此次处理山西官员一案,有功,朱翊钧给他加太子少保衔,从一品,这也是为他入内阁打基础。

严清不属于张居正的楚党,也不属于张四维的晋党,也不是江南党,他是云南人,对朱翊钧比较忠心,算保皇党的人。

朱翊钧一系列的举措,激起朝中官员强烈的抗议,这些官员堵在午门外开始抗议,张鲸把这事告诉给他,朱翊钧没有任何反应。

“咱又听不到他们的哭闹声,他们愿意抗议,就抗议去,抄家咱又没全要,户部不还是接收一百多万两银子?如果今年囯库有结余,咱还想给他们加俸禄。”

朝廷中的内阁、六部、勋贵劝说这些官员回去办公,山西灾情已经稳定,陛下抱病躲在西苑,他们在午门这里哭门,没有任何用,只会影响朝廷的脸面。

这场哭门事件轰轰烈烈,最后草草收场,朝中的官员真见不到皇帝,原山西官员家被抄没,朝中和各地方官员的奏疏,就像雪片一样飞入西苑,最后没有任何答复。

自四月初到五月初,整整两个月,大明的皇帝一直躲在西苑,怠政的皇帝,让内阁大臣、六部堂官、九卿成为言官御史们攻击的对象,首先被攻击的就是张居正。

御史上疏检举:“万历七年己卯科应天乡试主考高启遇出的考试题为,舜亦以命禹。”

丁此吕的这份奏疏,让混乱的朝廷,更加混乱,朝中官员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倒张行动。

“日月并明,万国朝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更有甚者,开始攻击张居正是一个权臣,把他比作董卓这样的人。

有一个官员,在张居正的家里吃酒,亲耳听到张居正说过:

“吾非相,乃摄也。”

这跋扈劲比起霍光、司马懿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数奏疏飞入西苑,更有甚者要逼迫张居正辞官回家,陛下就是因为有他这种权臣,所以才不上朝,现在陛下已经成年,他不应该窥视神器。

无数奏疏飞入西苑,朱翊钧也不理会,文官的事交给文官处理,他也不会放张居正回老家,就把他一直架在火烧烤,什么时候把他烤糊榨干为止。

弹劾的奏疏不理会,内阁大臣、六部、九卿的位子就安稳不起来,张居正屡次被攻评为权奸,新科进士顾宪成更是把山西、辽东的锅,全部甩在张居正的身上。

前任山西巡抚是张居正举荐的人,就是因为他这个权奸,才会导致山西官员不顾百姓死活,致灾民于不顾,辽东总兵李成梁杀良冒功早就被御史言官弹劾,就是因为有张居正这个权奸,所以才会导致边军杀良冒功,擅开边衅,刘台、邹元标等人弹劾张居正,反而被廷仗发配。

因为张居正这个权奸,导致皇帝的权柄遗失,他开始擅权祸国,朝纲败坏,奸臣、权臣当国,有忤逆张居正的人,轻则被廷仗,重则被贬斥,用此擅权酷法堵住天下人的嘴巴,臣请诛杀权奸张居正。

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请辞,礼部尚书潘晟请辞、兵部尚书方逢时请辞、工部尚书曾省吾请辞、都察院左御史徐炌请辞,整个朝廷内阁、六部一大半都空了。

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开始告病在家修养,六部尚书只有刑部尚书严清继续办公。

整个大明处于停摆状态,皇帝带头装病,大臣也开始有样学样,以前朝中官员集体攻击皇帝,自从皇帝躲进西苑后,他们攻击无效,御史言官就开始攻击内阁、六部、九卿、还有各地总督、巡抚、布政使,看到内阁大臣、六部尚书被他们击败,御史言官感觉他们第一阶段胜利。

朱翊钧不能让他们装病,开始派遣太监传口谕,优诏大臣们,他问不办公,朝廷真成无政府了,皇帝可以装病,他们不能装病。

从万历八年五月初到五月末,弹劾不间断、辞官不间断,优诏不间断,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九卿不能反击言官,只能辞官抗议,另一方面这些大臣又不能无视皇帝的温情,继续装病待在家中。

整整三个月,内阁、六部、九卿们,内心非常的割裂,上面有一个要哄着的皇帝,下面无数御史言官弹劾,气的张居正天天在家里骂娘,八年首辅的威望荡然无存,恐怕他的下场还不如杨廷和,一世英名尽毁,成为后世奸臣的典范。

政务还要处理,为了向皇帝示好,恳求他出来见一面,接受朝中百官拜贺,只能让叶梦熊担任辽东巡抚。

可是内阁三位大臣还是见不到皇帝,西苑依旧噼里啪啦,太监们口中得知,小皇帝在西苑炼丹,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太医院被团灭的事他们早就知道,现在还不是推翻明朝的时候,除非用大炮把西苑炸毁,不然他们真没办法让皇帝出来。

就连他最喜爱的杨宜妃薨了,皇帝都没有出西苑,只是口谕辍朝二日,其丧祭事宜命礼部俱照世庙荣昭德妃张氏例行。

杨宜妃具体怎么没的,朝中官员也不知道,礼部操办杨宜妃的后事,官员们听到陛下口谕:辍朝二日,有些哭笑不得。

西苑一步都不出,已经三个月不朝、不庙、不见,这个辍朝二日有什么意义吗?

万历八年六月,终于有能让大明皇帝走出西苑的借口,南京太祖陵寝已经修缮完毕,陛下不止一次说过,要去祭祀太祖陵寝,这次或许是一个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