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二十三章 掌管封神榜

摆皇 第二十三章 掌管封神榜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19:45 来源:笔趣阁

北宋徽宗时期,童贯收复燕云十六州,被封广阳郡王,有些人说宋徽宗造成北宋灭亡,可是他在位时期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也是他打破文官规则,重用童贯造成的结果,如果皇帝重用宦官把持军权,那么就会剥夺文官的权力,史书上宋徽宗和童贯被黑,也就说的过去。

大明同样从开国时期就重用宦官,洪武前期太监还没有权力,当废除宰相制度,洪武中后期就开始由太监辅助处理政务,太祖老年身体原因,眼睛也有些花,就由太监阅读奏疏,太监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永乐时期,郑和、亦失哈这两位也是太监,一南、一北、一个西南大海、一个东北奴儿干都司。

重用太监的宪宗成化帝,同样如宋徽宗一样,重用太监掌握军权,他们两个在史书上被黑,也就说的过去。

朱翊钧重用张鲸,就是让他抗衡文官,现在朝廷文官有很多党派,并非铁板一块,这就给朱翊钧很多闪转腾挪的机会,如冯保这种在文官中口碑不错的太监,朱翊钧用起来肯定不放心,如果太监和文官相处愉快,那么皇权就会不保。

文官们越讨厌张鲸,朱翊钧就要越重用张鲸,同时司礼监掌印太监不能给他,有文官们厌烦张鲸,他为了自保,就要更加依附朱翊钧,这样他才能保命,张鲸也就对朱翊钧更加忠心。

搞掉冯保并非因为他贪污,而是他和张居正有联系,朱翊钧不是傻子,内庭太监与首辅有联系,对他威胁太大,只能**毁灭他,这样张居正的权力就被削弱。

大明的文官、武将大部分都贪污,如果因为贪污就杀人,那么大明就亡了,这么多官员、武将信奉大明皇帝,就是因为能捞取利益,改动不能触动大部分人的利益,朱翊钧肯定要改变大明的现状,但是不是现在,他选择慢慢改变,因为他有文官们没有的条件,就是他年轻,总督、巡抚、六部尚书、大小九卿、内阁辅臣,他们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的人,等他们大部分人都去世,改变的阻力就会减少,今年不会有动作,明年就是京察,可以搞一次整风运动。

这次南巡回来,要给京城官员发放养廉银,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先发放养廉银,明年的京察就要清理五、六、七品的小官,不能牵扯四品以上的官员,清理十几名二十几名官员,羊毛出在羊身上,大部分官员都拿到养廉银,这些小官因为贪污问题,就抄家,就能把养廉银给抄出来。

皇帝给官员发放养廉银,就是要优抚他们,同时处理贪污官员就是要正权威,胡萝卜加大棒子,百试不爽的套路,拿了养廉银的京官,反扑的势头势必会减弱,拿了皇帝的养廉银,你们再贪污,这事怎么说都过不去,这就是整风运动。

只要撕开处理贪官抄家的口子,以后再处理地方官员,那么就名正言顺起来,京官养廉银,地方官员不再折钞,所有官员都得到实惠,这就是给官员甜头,大部分官员收益,小部分官员会得到惩罚,同时安插进朱翊钧想要的人选。

万历八年,七月十三。

万历皇帝权衡朝野政局趋势后,开启他第一次南巡,这次南巡,所需开销全部由内库支取,各地、宗室、总督、巡抚不得迎接,着南京留守新建伯王承勋及南京兵部尚书翁大立,礼部尚书等人接驾。

两宫太后、皇后、刘妃、内阁、六部、司礼监、御马监、都察院、勋贵、朝中文武百官在大明门送行。

仁圣懿安皇太后监国,内阁首辅张居正辅助朝政,銮驾随行人员有潞王、御马监太监陈矩、锦衣卫指挥使季伯常、锦衣卫副指挥使蓝自大、文书房管事田义、观政张敬修、观政张泰征、腾骧左卫指挥使杨元、腾骧右卫马林等。

朱翊钧登上銮驾下令:“起驾!”

近卫军是朱翊钧私人军队,挂靠在腾骧右卫、腾骧左卫,三千两百人全部随行,锦衣卫随行一千五,仪鸾司、大汉将军、御马司等,内侍四百人、东厂两百人、马匹七千、帐篷、随行炊具等都是七千份,骆驼六百匹、毛驴一千两百头、携带一月之用粮草。

仪仗壮观,皇帝出警入跸队伍很大,侦查百户所在前面开路,锦衣卫大汉将军紧随其后,朱翊钧的銮驾在中间,左右两侧仪仗,潞王乘坐虎驾,其余人等都要骑马,两侧近卫军护卫两侧,车架后也由近卫军护卫,最后是无边无沿的辎重队伍,骆驼车、驴车押着物资粮草,最后方还是近卫军护卫,鸟铳没有多带,只带五百杆鸟铳,弗朗机炮、神武大将军炮都没有带。

近卫军全部披甲,锦衣卫正副指挥使着大红蟒袍、绣春刀、銮带,锦衣卫千户、百户着青绿锦绣服,其他锦衣卫着锦衣。

皇帝也没钱,飞鱼服只有指挥使一个级别才能穿,杨元、马林、季伯常、蓝自大他们这个级别才能穿飞鱼服,其他锦衣卫不能穿。

一件飞鱼服面料要十七米,花纹也比较复杂,两名织工合作每天只能织七公分,一件飞鱼服两名织工要做一年,飞鱼服上的金线,就是真金子做的,一件飞鱼服造价最少八十两白银,锦衣卫三千多人,要是人人一件飞鱼服,光穿衣服就二十四万两白银,皇家保安、仪仗队,还真没这么多钱。

绣春刀也不是锦衣卫制式装备,而是礼仪装备,不具备实用兵器,几乎没什么用,就是好看。

锦衣卫首要作用就是护卫皇帝、皇宫,其次就是皇帝的仪仗队,还有其他工种,还有养大象、养马等,最后才是侦缉廷杖。

锦衣卫人数也不多,大明一卫人数最多五千多人,锦衣卫在册人数与近卫军一样,都是三千两百人。

十三日,车架发京师,是日,驻跸鲍新庄。

当天南巡队伍走七十多里,天色渐黑,朱翊钧让田义把潞王、张敬修叫到行宫内。

行宫按照军事部署,内外分三层,最内层就是皇帝的行宫,左右两侧是内侍、近卫军护卫,第二层就是潞王、张敬修、张泰征、锦衣卫、还有辎重粮草,最外一层全部由近卫军护卫,外围方圆两百里,昼夜由近卫军侦查百户所和锦衣卫轮流侦查,如遇超过五百人的队伍,迅速警戒,行宫内近卫军和锦衣卫随时准备作战。

行宫最里面一层,没有朱翊钧的敕令,任何人不许靠近,出行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不能让土木堡事件再次发生。

潞王朱翊镠今年只有十二岁,他和朱翊钧都是李太后生,他是不是隆庆皇帝的儿子,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皇宫混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潞王排行第四,朱翊钧排行第三,宪怀太子朱翊釴四岁去世,靖悼王朱翊铃不足一岁就夭折,现在只有朱翊钧和潞王两个,朱翊钧也不想太苛责这个弟弟。

“老四,在皇宫好,还是出巡有意思?”

这里又没有大臣,不用之乎者也,就像寻常百姓家说话就行。

“臣弟,愿随皇兄出巡。”

“这里没有外人,不用臣弟,臣弟的,叫我三哥就行,小顺子,给潞王还有张生倒一杯奶茶。”

“这奶茶还真要用白糖,小顺子拿两包白糖,等会让潞王还有张生带回去。”

潞王朱翊镠十二岁,怎么能抵挡奶茶的诱惑,又甜又香又好喝。

“皇兄,这奶茶真好喝!”

“这些都是御膳监做的,老四喜欢喝,就让他们教你下面人做,等会用膳,老四和张生就陪着咱一块吃。”

“是。”

张敬修是张居正的长子,年约二十七、八岁,今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观政,历史上也是刚烈的一个人,张居正去世后被抄家,他愤慨自杀,留有妻子高氏和儿子张重辉,他要比他几个弟弟有骨气,身为长子承担所有,朱翊钧还真挺喜欢他,不像他的三弟,名不副实的状元张懋修。

南巡带着张敬修还有张四维的儿子张泰征,就是为了确保朱翊钧自己安全,虎毒不食子,就算想要加害他这个皇帝,内阁这两位大臣也要有让儿子殉葬的思想。

御膳也简单,四个菜一个汤,晚上吃馒头,朱翊钧看着他们两个不敢动筷子,说道:“这里就不讲什么规矩了,端把椅子让潞王和张生坐着吃。”

“臣不敢与陛下对坐。”

“这里不是皇宫,也已经快出京,君臣之礼不必拘泥,快坐吧。”

“谢陛下!”

猪肉炒辣椒、酒炖羊肉、炒鲜虾仁、燕窝拌鸭,蔬菜汤。

“政务就交给朝中的老臣打理,咱们年轻人要游览名山大河,听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南巡一个来回,也有四千里,咱们也比读四千卷书有收获。”

朱翊钧所说的,肯定会被张敬修告诉张居正,文官们不怕皇帝贪玩,就怕皇帝什么事都管,沿途这一路就是行军、游览,地方政务绝不插手,这是这次南巡的底线。

京城的安排都是术,这次南巡就是道,当皇帝都用术,会让官员们戒备心太重,就如嘉靖帝,如果都像唐太宗的道,那么也会把国家搞的乱七八糟。

《大明周报》已经刊行五期,《明皇游地府》马上就要写完,陈矩根据他写《西游记》,写了这篇《明皇游地府》,太祖时期为了控制人们的信仰,各地有城隍庙,民间也很信仰,大明官员上任之初,都要去城隍庙祭拜,都城隍有四、府城隍若干、县城隍不计其数、各地土地庙更多。

人就是这样,要么为梦想买单,要么为信仰买单,《明皇游地府》就是利用舆论增强朱翊钧皇位正统性,龙王、十殿阎罗见到他都要跪拜,人皇正统独一无二,又给他的身份增加神秘色彩。

通州河龙王为了讨好大明皇帝下雨时私自做了手脚,违反天条后龙王求万历皇帝朱翊钧救他,严清梦斩龙王,然后龙王入宫讨要说法,季伯常、蓝自大站宫门护卫万历皇帝,万历皇帝虽然能睡安稳,但是他被业龙告到地府,这才有明皇游地府的说法。

进入地府后万历皇帝碰到嘉靖时旧臣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桂萼,他创立一条鞭法,厉行匡扶大明,均平赋役,屡忤官吏,抑制豪强,去世后在地府做判官。

桂萼一路引着万历皇帝,途中遇到辽东、山西、陕西被官兵杀害的大明百姓,这些百姓埋怨万历皇帝没有管束好武将和官兵,全部向他来索命,桂萼唤来一青面獠牙鬼使吓退亡魂,径直走进了森罗殿。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万历皇帝,阎王们也知通州河龙王被斩之事,早早就送他入轮回,万历皇帝阳寿未尽,阎王们便请万历皇帝还阳,桂萼带着万历皇帝地府一日游。

也没有水陆法会的事,也没有一库金银的事,明皇游完地府,然后又游天庭,万历皇帝乃紫微星下凡,天庭缺少神仙,玉皇大帝委任万历皇帝掌管《封神榜》,这才重返人间。

《封神榜》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朱翊钧用来封神用的。

文臣、武将干的好,他就可以封神,不止人间有官位,去世后也能去天庭做官。

十四日,驻跸东安。

十五日,驻跸武清。

十六日,驻跸良王庄。

十七日,诸跸小王庄。

十八日,驻跸羊四庄。

十九日,上午巳时,万历皇帝朱翊钧封关羽为协天大帝,敕令:平阳府解州安邑县建造关圣帝庙。

要问谁对关羽最好?非朱翊钧莫属,直接给关羽封协天大帝,又敕令关羽老家给他建庙。

蜀国最多给关羽一个侯爵,宋徽宗给关羽义勇武安王,宋高宗、宋孝宗、宋文宗给他的爵位都是王,万历皇帝朱翊钧直接封大帝,协天大帝,还亲自敕令给关羽建造关圣帝庙。

关羽谥号壮缪,朱翊钧又给他的谥号改成武忠。

封神不单单是封神这么简单,这也是朱翊钧释放政治信号,历史名人这么多,为什么万历皇帝要封关羽,同时给他这么高级别的谥号?

这就是他对武将的拉拢,关羽生前是武将,这就是重视武将的信号。

对武将这么好的皇帝,难道当朝武将没有上进的心思吗?不问政事不等于什么都不管,这也是迂回战术的一种,文官给不了谥号,皇帝可以给,文官封不了神,朱翊钧可以封神,谁让他掌管《封神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