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二十二章 陛下长大了!

摆皇 第二十二章 陛下长大了!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李三才手里拿着《大明周报》,继续看《明皇游地府》,不知太阳从什么地方出来,今天要举行大朝会,今上在西苑一待就是三个多月,所有政事都不理,真有些为难阁老们。

“卦师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条生路与你投生便了。”

龙曰:“愿求指教。”

卦师曰:“你明日午时三刻,该赴人曹官严清处听斩,你果要性命,须当急急去告当今万历皇帝陛下方好,那严清是万历皇帝驾下的大司寇(刑部尚书),若是讨他个人情,方保无事。”

龙王含泪而去,不觉红日西沉,不觉深沉夜已半,这泾河龙王也不回水府,只在空中,等到子时前后,收了云头,敛了雾角,径来皇宫门首,此时万历皇爷正梦出宫门之外,忽然龙王变作人相,上前跪拜。口叫,“陛下,救我!救我!”

万历皇帝曰:“尔是何人?朕当救你。”

龙王哭泣曰:“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了天条,该陛下贤臣人曹官严清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万历皇帝看着龙王,摆了摆手:“既是严清处斩,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龙王欢喜,叩谢而去。

李三才看到这里有些不对劲,怎么刑部尚书严部堂都有?这是宫里写的,还是严部堂家人写的?郭勋都能写《大明英烈传》,何况严部堂的后辈,现在大明的文人都要写一些小说或诗词,很多文官退休后,都要写一写书,现在写小说也不足为奇,不过《明皇游地府》写的很有意思。

陛下答应龙王,找严部堂下棋,最后严部堂睡着,在梦里就把这条违反天条的业龙处斩,李三才还真信,严部堂确实执法无私,得罪陛下把业龙处斩,他还真能做出来,有意思,有意思。

当夜二更时分,只听得宫门外有号泣之声,万历皇帝愈加惊恐,正朦胧睡间,只见那通州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高叫:“万历帝,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他扯住万历帝,再三嚷闹不放,万历帝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

李三才继续往下看,没了,兴趣全无,后面写怎么吃羊肉,还有广东风土人情,特别说广东产荔枝,很甜,广州海岸边每天停靠三千多艘船,还有在船上生活的人,这种人叫疍民。

走到午门,把《大明周报》收起来,正六品户部主事只能站在六品文官品秩台这里,文官领班内阁首辅太子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武将勋贵领班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定国公徐文璧,这两位就是大明的班首重臣。

鸣鞭,陛下乘坐龙撵两边仪仗进入皇极殿,文官、武将勋贵领班一左一右进入皇极殿,正四品以上的才能进殿,其他官员只能站在皇极殿外面,鸿胪寺、都察院的官员们纠纪,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吐痰,面对皇极殿叩拜三呼万岁,也就大朝会象征跪拜,其他日子不需要跪拜。

“好久不见诸位臣工了,朕还真有些想你们,这一向辛苦内阁了,你们的奏疏朕也看了,今天没有其他事,就是想见一见诸位臣工,再有山西今年有灾情,朕想免除山西今年的夏税,诸位臣工意下如何?”

免除赋税,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现在大明财政还是一半收实物,一半收白银,地方财政留一半办公费用、宗室俸禄、官员俸禄、有功名读书人的禄米,还有乱七八糟开支,嘉靖前期地方财政百分之三十收归朝廷,后来因为俺答、辽东草原部落战争,地方财政更多运往朝廷,不过朝廷各部也有自己的小金库,户部有太仓、兵部有太仆寺、工部有节慎库、皇宫有内库各部都有自己小金库,大明财政统计就是一个糊涂账。

现在皇帝要蠲免山西今年的夏税,并不是朝廷和户部的问题,还有山西各府、各州、各县的问题,没有税收山西官员拿什么发工资?办公靠什么?读书人的禄米、维护桥梁、水利等等,这些都要用到钱。

户部尚书张学颜前一段时间被吓够呛,他以为李成梁坏事会牵连到他,毕竟他在辽东任上超过五年,他也贪污不少钱,后来没有继续追查,他这才放心,陛下就是要敲打一下李成梁,并不是要他的命。

“今上,蠲免山西今年的夏税,这是圣天子的爱护百姓,山西百姓也会感恩天子的仁心,可是…,可是山西巡抚衙门、布政司、按察司、都司是否要告知一二?”

“户部调拨白银五十万两,朕的内库又调拨五十万两购买粮食,还有户部一百三十万石粮食,另有各种药材八万七千斤,这里外算下来,山西赈灾就要用掉两百万两,现在大明的预备仓还有多少?洪武、永乐时都有预备仓,也不知各省怎么管的,现在预备仓全部荒废,赈灾还要朝廷筹措粮食、药材、银两,什么事都要朝廷操心,还要各地巡抚、布政使做什么?”

这就是陛下对各地巡抚、布政使不满,按理说各地确实有预备仓,洪武、永乐时期预备仓能够赈灾,还有平衡粮价,各地秀才、生员、举人都在预备仓领取禄米,鳏、寡、孤、独、残这些人都要进入养济院,各县、各府都要收养这些人,现在预备仓被大明官员搞没了,一出现灾情就要朝廷调拨各地粮食运往灾区。

官员们集体失声,就连张居正都低着头,朱翊钧也不好再责备他们,预备仓也不是在万历时期没的,从景泰时期就被官员一点一点搞,这都多少年了,早就被官员们一点一点贪污掉。

“蠲免山西的夏税,就是要让百姓过好日子,仓廪足知礼节,今年山西有灾情,夏税再收百姓的,真让他们负担太重,朕于心不忍,让他们好好过日子,朝廷要约束好地方官,巡抚、布政使要约束好各府、州的官员,府、州官员要约束好县官,县官要约束好这些吏,这些小吏贪得无厌,往往有些官员的名声,都被这些小吏败坏,小些小吏手中有一丁点的权力,就无所不用其极,欺压百姓,贪得无厌,望诸位臣工惊醒。”

没有蛮干,还是和文官商量,而且苦口婆心的商量,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山西今年有灾情,百姓流离失所,现在收夏税,百姓也拿不出来,这样会造成官逼民反的事情。

朝中百官信服,口称今上、陛下圣名。

“还有一个事,诸位臣工恳请朕南巡前往南京祭祀太祖陵寝,朕已经准了,有些臣工的奏疏朕也看了。”

殿内的官员就是不能发出嘘声,不然肯定起哄一起嘘。

这小皇帝还真不要脸,这是我们恳请您南巡吗?我们要不写奏疏,你肯定不出西苑,朝中的官员都打成一锅粥了,弹劾内阁、六部奏疏几千件,官员请辞的奏疏也有几百件,逼的没办法才上奏疏让你这个祖宗南巡。

“不想让朕南巡的官员,朕也不记恨你们,皇帝出巡,浩浩荡荡,人马、仪仗少不了,朕也知道你们的苦心,也知道地方总督、巡抚的苦心,劳民伤财、铺张浪费也就这些,朕这次南巡,不花国库一分银子!”

谢天谢地,官员们都知道抄家没少抄,他们也不怕抄家,皇帝抄家不要府邸,也不要田地,就要银子、金子、珠宝、古玩、字画、还有奇珍异宝,也算给官员留一条活路,山西官员在刑部大牢里自杀,这也是因为他们牵连太多,朝中官员怕他们牵扯出自己,其他官员也就罢官回乡,永不录用,有宅子、有田地,也算留一条活路,小皇帝对官员总的算比较仁慈。

“朕这次南巡,带着潞王、还有名单上的人,都是一些年轻人,诸位臣工年龄不宜折腾,南巡不进城,不打扰各地官员,不需要征发劳役,不管各地政事,各地官员也不要迎接朕,朕带着南巡队伍住帐篷,粮草都自带和沿途才买,所需所用都由内库支出,南京留守官员迎接就可。”

“张阁老,内阁拟旨发各省。”

“遵旨!”

“京城留守由仁圣懿安皇太后监国,内阁、六部、都察院有事上奏司礼监,再由司礼监请太后懿旨,如由紧急军报,可遣锦衣卫送至朕的行营。”

官员们纷纷猜测,陛下不让生母李太后监国,让陈太后监国,陈太后隆庆元年册立为皇后,身份确实比李太后正统,也是陛下的嫡母,襄圣庄皇后李氏也是死后追封的,陛下这么安排确实没问题,可是一直是生母李太后掌管后宫大权,现在由陈太后监国,官员们有些不适应,难道陛下和李太后发生矛盾?

这次南巡又带着潞王,陛下虽然年轻,确实不简单,朝中官员就没有太笨的,他们已经猜到当今陛下的布局。

这是削弱张居正的权力,先把冯保贬到南京修缮太祖陵寝,然后退到西苑,让张居正成为百官攻讦对象,这样就大大削弱内阁首辅的权威,让人看到张居正一种狂妄、强势的姿态,皇帝迫不得已在西苑躲避,现在张居正的口碑很差,科道言官们经常弹劾他,要不是陛下挽留,张居正早就滚出朝堂,现在又让陈太后监国,激化两宫太后斗法,小皇帝稳坐钓鱼台,又带着潞王南巡,就是为了避免土木保再次上演,让官员们看透也无法下手。

下朝以后,官员们内心都重复一句话:

“陛下长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