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三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摆皇 第三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辣椒水泡过的手绢,擦在眼睛上,肯定会流泪,此种场合朱翊钧也酝酿不出眼泪,只能用一些小手段。

先退一步的办法,就是主动提出退位,把皇位禅让给潞王,李太后和潞王肯定愿意。

不过,内阁、六部、朝中文武百官、武将、勋贵、还有各省的总督、巡抚肯定不愿意他退位。

大明突然换皇帝,这可不是儿戏,牵扯的政治格局太大,特别是张居正还有申时行。

朱翊钧在位时张居正还能坐稳内阁首辅的位子,潞王要是当皇帝,他内阁首辅的位子能不能坐稳还说不定。

前车之鉴就是嘉靖帝与杨廷和,杨廷和是正德帝的老师,也是他在位时的内阁首辅,权势不比此时张居正小,可是嘉靖登基后就开始和杨廷和打擂台,最后杨廷和不得不辞官归乡,儿子也被嘉靖整的很惨。

朱翊钧流泪,默默哭泣,给内阁三位大臣,还有站在一旁的冯保看呆了,众人齐齐跪在地上,询问:

“今上因何而哭?切不可伤了圣体,臣等有不妥之处,今上可责罚一二…。”

上勾了。

哭,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刘备刘皇叔就哭的很好,刘备善哭,而且哭的有技巧,不是平白无故的哭。

朱翊钧虽为大明的皇帝,可是在三位内阁重臣这里,他还不如必十。

申时行小声叫冯保:

“冯公公,今上这是怎么了?”

西暖阁只有朱翊钧轻微的抽涕声,大明的皇帝在臣子前失仪,看着刚刚十七岁的年青皇帝,真让这些四五十岁的大臣心疼。

当然,朱翊钧又不是真的哭,他就是演技派而已,当皇帝还不够他臭屁的,高兴还来不及,他才不会哭。

朱翊钧不语,他们不得不问,再不把事问出来,真把皇帝哭伤了,他们可都有罪,都察院的御史们,不会放过他们。

张居正一言不发,跪在地上看了一眼张四维。

刚才申时行问过,现在轮到你了,其实张四维也猜测出来一些,新闻今上昨夜吃酒落水,遭李太后训斥,恐有委屈,所以才哭出来。

终归还是少年天子,生**玩一些,吃酒也不甚大事。

“今上,是昨夜慈圣宣文皇太后之事?”

张四维不敢多说,也不敢多问,只得试探一二。

朱翊钧还是没有言语。

张居正终于忍不住,他再不开口,今科殿试恐怕要推迟。

“今上,今科殿试在即,主考官人选之事……?”

张居正还没说完,就听到朱翊钧问:

“申先生吃酒吗?”

申时行一愣,怎么突然问他吃不吃酒?

“回今上,臣偶有吃酒。”

朱翊钧点点头,又问张四维:“张先生呢?”

“回今上,臣也偶有吃酒。”

朱翊钧看向张居正:“张阁老呢?”

“今上,臣也吃酒。”

“臣工吃酒无事,为何朕吃酒就要受责罚?!”

从另一边袖子里拿出干净的手帕,脸上火辣辣的刺痛,这眼泪混合辣椒水,也不好受,为了哭的像一些,朱翊钧也真豁出去。

“朕,昨夜已想好,这皇帝不当也罢!朕已经决定退位让贤,把皇位禅让于潞王。”

平地惊雷!

张居正反应最大,已经不顾君前失仪,声音很大反对:

“今上,万万不可提禅位,英宗与郕王时禅让,造成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禅让之事不可再提!如臣等有罪,今上可责罚,如太后严苛今上,臣等可劝解太后一二,不可再提禅让之事。”

“今上御极以来,大明国泰民安,百姓富足,边疆安定,全有赖今上鸿福,禅让之事不可再提,切不可伤百官之心,天下黎民之心。”

好家伙,一个一个彩虹屁都很能吹。

不过张居正的彩虹屁朱翊钧很不高兴,这是把他比喻成英宗吗?

他可不想当大明战神,堡宗。

内阁三位大臣全都反对他禅位,这就是他的目的,后宫李太后和内阁关系好,这对朱翊钧是一个威胁,李太后和张居正还有冯保的联盟,必须要瓦解掉。

现在朱翊钧主动提出禅位,他已经做足姿态,不是他不愿意退位让贤,而是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强烈反对。

李太后和潞王要恨就恨张居正还有内阁,这可怨不得他。

好人让朱翊钧做,坏人要让张居正他们当,西暖阁发生的事,绝对会传到李太后耳中,因为这件事,李太后肯定会对张居正还有内阁有意见,联盟也会出现裂痕。

“可是,太后还有潞王,他们可都是朕的至亲骨肉,朕无心朝政,昨夜太祖托梦,还责骂朕是不孝之人。”

想要把冯保赶出京城,就要找理由,没有什么比修缮太祖陵寝更好的理由,大明重孝道,把太祖搬出来,内阁不敢违抗,冯保也不得不去。

太祖托梦?

“敢问今上,太祖托梦有何事?”

申时行不得不问,皇帝都说太祖托梦,大臣不重视可还行,在大明太祖就是天,任何人也大不过他老人家。

“太祖他老人家说:他在南边孤独,子子孙孙都在北边,住的宫殿破破烂烂,年久失修,也没人管他,老人家可怜呀……!!”

太祖陵寝确实很多年没有修缮,还是正德年修缮过一次,这都六十多年了。

“大明以孝道为重,朕想着禅位给潞王,这样太后高兴,潞王也高兴,朕禅位后,可以前往南京为太祖修缮陵寝,还可以看看他老人家,朕是重孝道的,还望内阁还有朝中百官,天下百姓,体谅朕的孝心。”

这话说的漂亮,没有一点破绽,还能留下重孝道的美名,兄友弟恭,孝顺太后。

张居正无论如何也不肯让皇帝禅位,要是皇帝都撂挑子不干了,他奋斗一辈子的事业,就是一场空,无数的骂名也会随之而来。

陛下都禅位了,你这首辅怎么干的?

“今上,修缮太祖陵寝之事,可派朝中能臣去,今上重孝道,臣等深知,可,今上乃九五至尊,更应心系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张阁老,派遣别人去,朕实不放心,修缮太祖陵寝之事,绝非小事。”

“今上,可有合适人选?”

朱翊钧才不会说,要是他主动说让冯保去,张居正必定会有所猜忌,李太后也不会这么轻易过关。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张居正还有张四维他们说了几个人选,朱翊钧都没有搭话,他就等着冯保主动请缨。

反正他坐着也不累,这帮老头子站着,就耗着呗,看谁能耗过谁?

大约半刻钟后……

“陛下,奴婢愿意代劳。”

冯保终于主动开口,再不开口,内阁三位大臣都要去修缮太祖陵寝了。

“张阁老,张先生,还有申先生,你们怎么看?”

冯保主动提出他亲自去,朱翊钧也不会马上答应,而是问内阁的意见,司礼监掌印兼提督东厂,他走以后,关系着内廷权力的问题。

皇帝终于开口询问,内阁也不愿意再泡蘑菇,已经站一个半时辰,再站一会老命都要交代。

“臣认为合适。”张四维先开口。

张居正本意并不想让冯保去南京,可是现在不得不答应,禅位和修缮太祖陵寝的事,已经把他弄糊涂,他此刻在想,冯保去南京修缮太祖陵寝,谁顶替他司礼监掌印的位置?

也就张诚合适,他虽然不是自己的同盟,但是他不会掣肘,要是司礼监掌印掣肘内阁,什么事都办不成。

司礼监诸太监权力来自皇帝特有的票拟与批红,司礼监掌印太监负责最后的审核盖印,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一天几百道奏疏和奏章,皇帝工作会很累,很多大臣给皇帝送西瓜都写奏疏,看这些无聊的奏疏,累都累死了,司礼监就是专门看这些奏疏的部门。

重要的奏疏,朱翊钧会亲自批示,没屁搁楞嗓子的奏疏,司礼监就批了。

现在冯保要去南京修缮太祖陵寝,张居正也不好阻止,他要是阻止冯保去南京,勾结宦官的事,就彻底坐实。

张居正本来口碑就不好,在大明最忌讳朝中大臣勾结宦官,他与冯保勾结,把高拱排挤出朝堂,这事没有证据,现在要是阻止冯保去南京,可就落人口实,都察院御史绝对饶不了他,各地总督、巡抚也饶不了他,有可能还会掀起清君侧事件。

“臣,也认为合适。”

张四维和张居正都同意,朱翊钧又看了看申时行。

“臣也认为合适。”

既然内阁都同意,又是冯保主动提出去南京修缮太祖陵寝,朱翊钧不能再反对。

“那么就劳烦大伴,为了表孝心,修缮太祖陵寝朕不想劳民伤财,朕决定从内帑拿银十万两,余下不够,内阁明旨,各地藩王也要尽一尽孝心。”

“遵旨!”

“臣等遵旨!”

“无事退下吧,朕有些累了…。”

朱翊钧的事办完,冯保也要去南京。

张居正实在忍不住问:“今上,今科殿试在即,敢问是今上主考,还是……?”

“申先生兼任礼部尚书,由申先生担任今科殿试主考官,殿试考题由申先生和礼部定夺,还有事吗?”

科举他又做不了主,科举已经被文官和士绅把持,张居正和张四维的儿子都是这科的士子。

“臣遵旨!”

“臣等告退…!”

看着他们走,朱翊钧缓缓吐出一口气,真怕自己演戏败露,这辣椒水泡过的手绢,真的很好用,冯保已经去定南京,他走以后司礼监和东厂,还要分蛋糕。

冯保可能幻想自己再回京城,朱翊钧怎么可能给他这机会?

咬人的狗,必须要杀了吃肉,不忠诚的狗,就把它扔的远远的,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朱翊钧早晚要收拾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