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三十二章 火德星君圣天子

摆皇 第三十二章 火德星君圣天子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近卫军大部都是山西农家子,今年山西旱灾,又闹瘟疫,很多百姓生活困苦,卖地的卖地,卖房的卖房,四月初,陛下派人到山西招兵,很多人报名,招兵的人挑挑拣拣,最后他们才被选中。

有新衣穿、有军饷拿、还能吃到肉,这可比种地强多了,虽然要上阵杀敌,不过给陛下当兵,也能奔个前程,侥幸活下来也能挣一份家业。

近卫军新兵训练三个月,这次跟随陛下南巡,他们可长了脸,路过县城、州、府,人们对着近卫军指指点点,他们心里很自豪,以后穿着这身行头,再回村里讨老婆也容易。

一队近卫军在第二层营地外巡逻,每晚负责巡逻的分四波人,每波人巡逻一个时辰,四个时辰后早起,夜晚巡逻改成白天巡逻。

近卫军护卫銮驾已至临清州,再有一千多里就到京城,这次南巡还真让这辈子没出过县城的士兵,开了眼界,听说南京城很繁华,可是,无缘得见。

漆黑的夜,静悄悄的,一队士兵与另一队士兵碰头。

带队的什长大喊一声:“站住!口令。”

“明,回令!”

“星。”

今晚行宫的口令乃是明星,近卫军的士兵不解其意,大部分理解成明日的星星。

“李季明。”

“胡大军。”

领队什长问对方:“怎么样?有没有风吹草动?”

“一切无事,啊……”另外一队领队的什长打了一个哈欠:“这班岗无事,我们回去睡觉了。”

他们两人刚说完,一个身高八尺的士兵大喊一声:“快看!走水了。”

火光越来越大,领队什长先不管走水的地方,先看向陛下行宫,看到陛下行宫无事,这才敲响手里的钢板:“走水了,救火!”

正在熟睡中的众人,迅速爬起来穿衣物,经过多次演练,众人都已经有经验,营地水缸处,一个个士兵拎着水,向西北方向帐篷而去。

海瑞、帅嘉谟二人听到走水,开始没有反应,当浓烟蔓延在帐篷内,迅速往外跑,可是火势很大,出口被大火堵住:“海先生,我们出不去呀!”

帅嘉谟也着急,火势太大,冲不过去,看来要葬身火海,二人并没有佩刀,只能用脚踹帐篷,可是搭建帐篷时都由士兵帮助,这帐篷搭建的非常结实。

就在二人呼吸困难时,一桶一桶水泼向帐篷,周围几个帐篷都在燃烧,不过救火的人多,大火很快就浇灭,士兵用马刀把帐篷劈开,把海瑞和帅嘉谟救出来。

“大军,人工呼吸懂不懂,听百户说,嘴对嘴,就能救人,你试一试。”

领队什长看着另一位什长,正要下嘴的时候,海瑞突然伸手挡住“嘴下留情。”晃了晃脑袋的海老头,睁开眼看了看士兵们:“老夫还活着,不用救,如看看其他人。”

其他人也被救起来,索性没有人员伤亡,侦查士兵迅速包围营地,全体进入戒备状态,朱翊钧的行宫也被保卫起来,蓝自大、陈矩、马林随时护卫着他。

“就烧海老头附近几个帐篷吗?”

马林此时此刻也有些沮丧,营地被烧,虽然不是陛下行宫,可是营地被烧就是被烧。

“是,四个帐篷,没有人伤亡,火势已经被浇灭。”

朱翊钧坐在床榻上,看着他们几个:“是士兵们火把无意,还是有人放火?”

“帐篷外面发现火油痕迹,营地外二十步找到两个火折子。”

原来是有意为之,那么就不得不警惕,这是对着他来的?还是对着海瑞?这难道是警告?

朱翊钧在思考,看着他们几个,忠诚度没有变化,都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突然想起来:“潞王呢?”

“潞王在东边,走水之处在西北方向。”

“咱是问他的安全,派没派人去保卫他?”

蓝自大说道:“已经派人去了,锦衣卫的千户亲自护卫潞王。”

“蓝自大!”

“在!”

“带着朕的敕令,现在就出发,叫山西巡抚庞尚鹏到盂县觐见。”

“陈矩!”

“在!”

“带着朕的敕令,叫大同知府魏允贞到盂县觐见,也是现在就出发。”

“马林!”

“在!”

“一个半时辰后,銮驾照常启程,潞王跟随你们回京,锦衣卫、内侍都跟着銮驾走。”

“朕亲自带领近卫军,绕路敢往广平府,再到盂县,随后根据朕的敕令,在固安县汇合。”

“陈矩,再给张鲸发一道敕令,让东厂严密监视京城官员,特别是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方向,如果朝中官员有和这几个地方联系,可以先杀后奏!”

“再给九门巡城点军冉登发一道敕令,让他把守好京城各城门,做好随时迎接銮驾的准备。”

“再通知所有人,注意营地安全,对不上口号之人,可以先斩后奏,特别是大明各地的军队,要警惕这些人。”

整个行宫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迅速启动,敕令向各地发去,这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有人有意为之,大名府到京城的路线,已经被有心之人探查清楚,锦衣卫并没有多少战斗力,让锦衣卫和潞王按照原定路线走,就是要迷惑敌人。

朱翊钧带着近卫军向山西方向走,就是因为庞尚鹏、魏允贞二人是他提拔的人,他对此二人有恩,在山西光明正大见一面,就是要告诉有心之人,不要轻举妄动。

现在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有人奔着海瑞而来,他们可能不想让大明皇帝重用海瑞,把海瑞烧死在火里,一了百了。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吓唬他这个皇帝,嘉靖十八年嘉靖皇帝回湖广办理父母合葬大事,二月二十六日,赵州及临洺镇行宫着大火,二月二十八日,驻跸卫辉行宫又着大火,火势非常凶猛,嘉靖被困在火中,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冲进行宫,把嘉靖背了出来,要不是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恐怕嘉靖就要被烧死。

这明显不是意外大火,肯定有人有意为之,就是想烧死嘉靖。

现在疑点重重,他们是针对海瑞,还是针对他这个皇帝?

朱翊钧有什么地方招他们忌讳吗?难道不应该带海瑞回京?还是不应该召见郑王?

张居正?郑王?潞王?李太后?其他文官?还是营地有人想害他?

朱翊钧手握明皇天子剑,第一次目露凶光,看着行宫中的其他人,他应该信任谁?

卯时,刚吃完饭,南巡分两路而行,大明皇帝在哪一个队伍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就连潞王朱翊镠都不知道,他想面见皇帝哥哥,现在也被锦衣卫挡在外面。

第二天点名,锦衣卫大汉将军中,少了两人,这件事季伯常已经禀报给朱翊钧,记住这两人籍贯信息,首先怀疑对象就是此二人。

原来营地中有内鬼,少了两匹马,锦衣卫大汉将军中少了二人,他们是逃走了?还是夜出被歹人杀害,这些都成为谜团。

朱翊钧亲率近卫军一日行四百里,近卫军全部都是骑兵,一人两马或一人三马,傍晚到达赞皇,距盂县还有三百里,明日就可到。

营地护卫严密,坐在篝火旁的几人,听着烤羊上的油,滴落在火堆上。

羊在被火烤,此时此刻朱翊钧这个大明皇帝也在被火烤,是退缩,还是懦弱?

“这事到底是谁干的?”杨元嘴里嚼着羊肉,手上拿着酒葫芦。

“要是让我知道是谁,非要活剐了他不可!”

“现在宣府总兵麻锦你们谁熟悉?”

“麻锦曾在我父亲手下任副总兵,此人和他弟弟麻贵比较贪婪,手下有很多蒙古骑兵,麻锦和麻贵都是色目人。”

“大同、山西镇呢?”

“大同镇总兵郭琥,能守,不能主动击敌,此人也有杀良冒功之事。”

“山西总兵王国勋呢?”

“庸碌无为之人,自从俺答封贡以来,宣府、大同、山西这几镇边军,都疏于训练。”

听了马林的话,朱翊钧还真信几分,毕竟他父亲马芳可是在山西、宣府、大同这几个军镇都任职过。

其实他还有一个没问,就是这三镇账册上二十二万兵,具体有多少可用之兵?

不用问也可知,吃空饷最少一半,也就有十万兵力,去除老弱之兵,也就有五万可战之兵,还不如三千近卫军好用。

宣府、大同、山西这三镇每年要消耗朝廷三百多万两白银,宣府在册士兵有八万五千人,每年军费开支一百三十三万两白银。

蓟州、辽东、宣府、大同、山西、永平、密云、昌平、易州,这些账册上就是四十五万大军,没有一个重镇掌握在自己手中。

还有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几镇。

宣大总督郑洛暂时可以不替换,蓟辽总督明年就要拿下。

做的越多,就越危险。

“陛下,不追查放火之人,为何问边地总兵?”

马林有些好奇,他猜不透圣天子在想什么。

“查谁?怎么查?此事要从长计议,你们说,如果明天朕召见山西官员,京里盯着咱们回城的人,是不是要吓一跳?”

马林和杨元二人都不懂,为何明天召见山西官员,会吓京城官员?

此中凶险,他们二人不知,嘉靖南巡途中被火烧三次他们也没听过,当然不知皇帝行宫被火烧的凶险。

之所以问宣府、山西、大同三镇总兵,当然要为下一步做打算,山西官员和山西将领,他们的目光都盯着京城,辽东李成梁、蓟州戚继光同样在盯着京城。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明年初,就要对草原察哈尔部用兵,先削弱土蛮的力量,让他两年内不敢进犯辽东,然后把李成梁调到大同,把李成梁这颗石子扔进宣大这里,探一探宣大这池子水有多深。

没有察哈尔部威胁,再把戚继光调回京城,这样就把张居正另一条胳膊砍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