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三十六章 稳定才重要

摆皇 第三十六章 稳定才重要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南巡三个月,回京还真有些冷,马上就要到冬至,各番属国还有各土司要到京朝贡,朱翊钧现在不想搭理这些破事,大臣们又不敢接待这些使者,准备让潞王接待这些使者。

当晚在乾清宫,朱翊钧派遣内侍太监去坤宁宫,传皇后王喜姐过来侍寝,自从杨妃去世后,他还没碰过女人。

一刻钟后内侍太监回来禀报:“皇爷,皇后娘娘要让您去坤宁宫,皇后娘娘说要按照大明祖制。”

“他娘的!老子睡女人还要按照祖制,不想让咱睡,咱以后就不碰她,你去告诉她,如果不过来以后朕再也不去坤宁宫。”

睡她一次还给她脸了,不知道现在咱是皇帝,还装腔作势。

朱翊钧不过十七岁,王喜姐才十六,现在就装上了,真以为有李太后撑腰,就拿她没办法了?

半个时辰后,朱翊钧都快睡着了,王喜姐才带着宫女们过来,看着这些宫女们对他的忠心度,料想皇后也没少说他坏话。

“你们都出去,咱们要睡觉了,不需要人侍候,有皇后在这里。”

好嘛,万历皇帝这句话把皇后当宫女了,王喜姐脸色难看,宫女们不敢反抗。

“陛下平时都是躲着我,南巡回来为何这么急见我?”

还使性子,看来真要好好教训她,朱翊钧使用半推半就**,他的招数古人都没见过,不一会王喜姐就束手就擒。

这一晚上睡的还挺踏实,睡王喜姐一次,涨五点忠心度,现在她对朱翊钧百分之五十五忠心,现在大明皇帝就一后一妃,他这皇帝算晚育的,人家康熙十三岁就有孩子,他这都快十八,还没动静呢,不过朱翊钧也不着急,历史上万历皇帝好几个儿子,不是不育的皇帝。

早晨吃过早饭,王喜姐回坤宁宫,他也按例赏赐她身边的宫女一些金瓜子,这宫女的忠心度蹭蹭往上涨,昨晚才百分之三十,现在就百分之五十了,看来有钱真能使鬼推磨。

大明皇帝回京,现在朝中文武官员都在看着他,看他如何处理《病榻遗言》这件事,现在京里人们管《病榻遗言》叫妖书。

昨天刚回京,今天都察院御史还有科道言官们奏疏就呈递上来,朱翊钧被他们搞的很烦。

“催一催吏部,赶紧把魏允贞品级升上去,朕在山西亲口说的,他们这是要打朕的脸吗?一直拖着不办,到底什么意思?”

司礼监秉笔张宏跪在地上听训,这时答应一声:“奴婢这就去办。”

“主子爷,近卫军回京,给他们赏赐多少?”陈矩拿着账册问。

“每人十两银子赏赐,出巡三个月军饷也有十五两,这三个月有二十五两也不算少。”

陈矩刚要迈步走,朱翊钧把他叫住:“等等,再多杀几头猪,让士兵们吃好喝好,休整半个月就让他们出去剿匪,等我给北直隶的两位巡抚打招呼,让近卫军拿土匪练练手,正好也让北直隶安稳,没有匪患袭扰。”

士兵要有战斗力,手上不沾血是不行的,只有手上都沾了血,才能在战场上立足。

“是!奴婢这就去办。”

“张鲸,过几天要调查《病榻遗言》的事,朕就交给你去办,不能让张居正倒台,现在这《病榻遗言》闹这么大,京城还有各地官员都知道了,不给一个交代说不过去,还好现在高拱和冯保都死了,不然朕保张居正都保不住。”

张鲸虽然感觉奇怪,张居正倒台,皇爷收回权力不好吗?为什么要保着张居正?

其实张居正倒台不倒台对朱翊钧都无所谓,只要没有蓟州镇、辽东的威胁,那么张居正就可以随意拿捏,现在张居正的声望大跌,再不能号令群臣,《病榻遗言》被捅出来,就说明张居正已经势微。

《病榻遗言》被散布出来,同样也说明张居正对朝政的失控,同样楚党内部不稳定,一个人久居高位,挡住后进之路,肯定有人不答应,这就是人性。

傍晚在慈宁宫。

这是朱翊钧第二次见李太后,她对他的忠心度不到百分之二十,看来让陈太后监国,把她气够呛,大明皇帝又能平安回京,又把她气一次。

权力是男人的春药,同样也是女人的春药,从吕后,到慈禧,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女人,都想干政?

就是因为权力的吸引力太强大,强大到可以对自己亲儿子下手的地步,不要怀疑女人的野心,有时比男人还大。

“皇儿给两位母后问安。”

后宫家宴,人有很多,两宫太后,朱翊钧、王喜姐、刘妃、潞王、还有三位公主,不知道饭菜里有没有毒,酒里或许也会有毒,咱万历皇帝光说不动筷子,也不动酒杯,别问怂不怂,保命要紧。

谁敢喝对自己只有百分之二十忠心太后宫里的酒?这不是找死吗?要是被毒酒毒死,史书上只有简单几个字:上不逾,当夜驾崩。

完。

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被人用毒酒毒死。

虽说虎毒不食子,可是亲生母亲杀死自己亲儿子的,一样也不少,只要为了利益,为了权力,什么都能做出来。

“皇儿怎么不饮酒?”

朱翊钧开始装病,捂着肚子说:“哎呦,两位母后,皇儿身体不舒服,先回宫歇息,改日再来看你们。”

先跑要紧,朱翊钧这副作态,真把李太后气到了,他刚出慈宁宫,李太后就在背后骂道:“堂堂大明天子,居然这么没出息,哼!”

万历皇帝就是不在,要是在就在心里暗骂:“哼,让你个老妖婆毒死就是有出息?什么混账话。”

要不是政局不稳,朱翊钧还真想把李太后囚禁,这之所以总有后宫干政,往往都是太后的原因,正如汉武帝所说:子弱母壮,必乱天下。

皇帝登基年幼,太后又在壮年,面对权力的诱惑,没有几个人可以抵抗住,就算圣人也被腐蚀了,现在冯保被干掉,切断李太后和文官们直接沟通渠道,不能继续干政,她心里肯定不痛快,现在万历皇帝又让陈太后压她,让她内心极度暴躁。

毕竟陈太后是隆庆皇帝正儿八经册封的皇后,李太后不过是妃子,母凭子贵,这才坐到太后位子上,现在万历皇帝挺陈太后,这就招了她的忌讳,要除朱翊钧之而后快,没了朱翊钧,还有朱翊镠。

回到乾清宫,咱这万历皇帝心里别提有多爽,有陈太后在,李太后就不敢肆意妄为,实在不行请家法治一治李太后。

朱翊钧不直接下场,让陈太后和李太后斗,让她们斗个两败俱伤,到时他在收拾残局,不止李太后想要权力,陈太后被压这几年,她心里也不爽,现在万历皇帝向着她,这陈太后也斗志满满,李太后勾结文官,预谋加害万历皇帝的证据,都被陈太后掌握,现在只要朱翊钧想,李太后轻则被囚禁,重就让她自生自灭。

反正皇帝不能杀太后,如果万历皇帝把李太后干掉,他不成了昏君吗?杀害自己的娘亲,在道德礼法重孝道的大明,他就会被野心人群起而攻之。

如果李太后和陈太后斗法被气死,那就另当别论,毕竟一个是嫡母,一个是亲母,古人更重嫡母,万历皇帝也不好劝架不是?

如果两个太后都没了,那就更好了,从此后宫他最大,再也不会因为后宫掣肘,这也是历史上万历不能立老三当太子的原因,因为有李太后支持长子和王氏,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天早晨刚睡醒,在乾清宫就睡不消停。

“主子爷,清早李太后那边派人过来,拿着《病榻遗言》询问,想问问主子爷如何处理?”

“这特么烦!好好当她的太后,管这管那的,张鲸!”

“奴婢在!”

“派东厂还有宫里的内侍太监们,调查武清伯李伟不法之事,要查实,然后透漏给都察院的御史们,可以花点银子,要尽快让人弹劾武清伯。”

本来武清伯李伟家就经常做不法之事,现在派人专门去查,绝对能查出不少违法之事,让都察院御史弹劾武清伯,朱翊钧再让内阁、六部、九卿、都察院廷议,好好整治李太后的娘家。

收拾不了李太后,还收拾不了她家族的人吗?

还真以为他这个万历皇帝没有手段,钱可以通神,不信都察院御史们不弹劾武清伯李伟。

“陈矩!”

“奴婢在!”

“到司礼监、礼部、鸿胪寺传朕的口谕,明天辰时初刻在皇极殿举大朝会,再派人到内阁、户部、吏部,把他们叫到乾清宫西暖阁。”

“奴婢遵旨!”

就这点事,办完就躺平,一个京官养廉银,一个调查《病榻遗言》的事,各地秋收差不多,今年各地赋税差不多运到京,现在每年运到太仓银、工部、太仆寺等差不多九百万两,四百万两运到九边支付军费开支。

朱翊钧坐在西暖阁抽烟,今年在皇庄种了点烟叶子,现在大明都用烟袋锅抽烟,他直接抽上卷烟,和后世卷烟一模一样,就是没有过滤嘴。

以后开一个卷烟工厂,香烟、白糖、高粱酒专营,这银子哗哗都往他这里流,养兵、赏赐、修路、移民、建宫殿都不缺银子。

要问皇帝谁最能赚钱?还属咱大明万历皇帝,烟、酒、糖、茶,就差这茶叶专营了。

很快内阁三位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就到乾清宫西暖阁外候着,随时等待觐见。

这次南巡万历皇帝带两百万两银子出去,回来没花完,还有四十二万两,正好预先夺取,先要赠予,明年京察,准备处理京里二三十位官员,先给他们发养廉银。

朱翊钧也不和他们废话,直接说道:“常听人说,京官很清贫,平时都靠借贷过日子,这不是丢大明的脸面吗?这不,马上就到冬至。”

“吏部。”

“臣在!”

“户部。”

“臣在!”

“朕从内帑拨银五十万两,给京里的官员发放养廉银,希望京里的官员实心用事,朕也不会亏待他们。”

“吏部,京官有多少?”

“回陛下,在京官员文武都算,差不多两千人。”

“一品官一百八十两养廉银,九品五十两,这中间怎么分,你们户部拿出章程来,明天大朝会呈递上来,朕算了算,五十万两足够,其余赏赐城里外七门,内九门的兵丁们,这也到冬至了,今年都好好过个年。”

早就得知这万历皇帝发财,今天才见识到,五十万两说拿就拿,听闻查抄冯保的家,最少有两百多万两白银。

这冯保就是一头大肥猪,够陛下吃两年的,散财童子名号,绝非浪得虚名。

“是,臣等遵旨。”

“还有一件事,朕回京后听闻一件妖书事,这回家的前内阁首辅高拱,写个《病榻遗言》,内阁!”

“臣在!”

“臣在!”

“臣在!”

“内阁发一道明旨。”朱翊钧一拍旁边桌子:“大明的脸面何在,大明的体统何在?朝中官员著书立说,朝廷不会管,也会支持他们。”

“归田园后,就好好归田园居,别鱼肉乡里,捕风捉影,官员回乡,俨然成为乡中一霸,因为这本《病榻遗言》,给朝廷脸面都丢光了。”

“令刑部、东厂、锦衣卫调查《病榻遗言》这本妖书,如有事朝廷会处理涉事的官员,如纯属捕风捉影,也要给官员清白。”

“让各地官员回乡好好养老,不要胡作非为,内阁明旨发下去,如果归田园居的官员,再捕风捉影煽动朝政,发现一个处治一个,鱼肉乡里的退休官员也是,朝廷已经给优待,还贪心不足,这就说不过去!”

南巡回来的圣天子办事果然有长进,借着《病榻遗言》这事警告各地退休的官员,同时也借着敲打他们,保全张居正,看来,陛下还是不想让张居正倒台。

如果胡乱弹劾内阁首辅,特别是已经退休的官员,朝廷发现就要处理,还有让锦衣卫和东厂查《病榻遗言》,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要保全张居正,不然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调查了。

张四维看了看坐在对面的王国光,申时行神态也不太好,眼睛微微闭着,张居正一言不发。

这些官员都猜不透万历小皇帝在想什么,这个猜不透太可怕。

按理说顺势让张居正倒台,万历小皇帝什么都不用做,朝中官员就能手撕了张居正,为何还要保全他?

“行了,你们退下吧,就这点事,朕忙,你们也忙,大家都忙碌起来。”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