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六十六章 官匪勾结叛乱?

摆皇 第六十六章 官匪勾结叛乱?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玉门逼宫事件发生,内阁、六部、都察院、小九卿、翰林院、通政司都牵扯进来,如果把他们都关进镇抚司大牢,那么朝廷就为之一空,万历皇帝这里犯了难。

第二天太子少保刑部尚书严清上奏:“太祖曾有圣训,天子应广听下情,亏陛下圣明,励精图治,一扫奸邪,天下盛世已至,圣上奉天法祖,本该总揽朝政,如遇大事应召集群臣商议,群臣有背圣上,可敕臣等镇压,切不可动刀兵。”

严清的这道奏疏,恰到好处,搬出组训规劝万历皇帝,然后又吹捧一番,同时给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等群臣矛盾一个台阶下。

万历皇帝当时批复,召集群臣商议。

现在革除所有官员,毕竟不太好,这些人万历皇帝都记住,准备以后再找他们算账,不过也不能不教训他们。

万历皇帝下敕谕:“内阁辅臣大学士潘晟、礼部尚书方逢时押解到镇抚司,敕令都察院审讯定罪。”

这两个人都是张居正的楚党,现在张居正朝中党羽还有不少,不过这两个月,曾省吾、潘晟、方逢时接连被拿下,朝中官员也知道,张居正倒台不远。

当方逢时、潘晟被关进镇抚司后,万历皇帝又下谕:“在京官员自陈,论黜不究。”

万历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主动认错不追究,这道上谕的意思,就是让官员们主动认逼宫的举动,上奏疏就是认罪伏法,万历皇帝宽仁大量,放过你们,显示皇恩浩荡。

京城城门关闭两天,这次逼宫事件一百多官员被治罪,大学士潘晟、礼部尚书方逢时、太仆寺卿、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佥都御史、鸿胪寺少卿、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工部、刑部、户部、吏部、兵部等官员或辞官或被缉捕至镇抚司、刑部大牢。

万历皇帝敕令抄家,所得财务全部运到内库,同时上谕:“蠲免山西、北直隶、辽东全年赋税,以抚慰百姓。”

京城原有官员两千两百人,京察、逼宫事件、以及诽谤皇帝,这三次清理掉在京官员两百一十七人,等待这些官员的将会是漫长的审问。

查抄定国公府、成国公府、武清伯府、潘晟、曾省吾、方逢时府邸,所得财务白银三百万两、黄金五万两、各类物品折银两百万两,这还不算田地、商铺、房契,还有这些官员老家。

虽说一口气大杀四方,畅快非常,留下的烂摊子不好收拾,张居正告病闭门不出,儿子张懋修当场死亡,张府办白事。

万历皇帝虽然斩杀他,还是派内侍送去奠仪。

内阁辅臣、礼部尚书、都察院右督御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侍郎砍掉一半,如果不能立即处理好人事,那么朝廷将会出现停摆。

八月二十七,举行廷议。

升吏部尚书王国光为东阁大学士,任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张学颜,任礼部尚书。

内阁辅臣申时行任吏部尚书,属理吏部事。

杨魏任兵部尚书。

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不变。

召赋闲在家王锡爵为吏部左侍郎。

召杨兆为户部左侍郎。

升沈鲤为礼部左侍郎。

翌日再次廷议,万历皇帝下旨:“召回因得罪张居正被罢黜官员,进京铨选任用。”

看似轰轰烈烈的逼宫事件,就这样被万历皇帝摆平,同时整个大明官场都清楚,清算早晚要轮到张居正,现在把因为得罪张居正被罢黜的官员召回,就是为清算张居正预热。

万历皇帝这这波操作,用意非常明显,设立政治标杆,否认张居正、潘晟、方逢时等人。

第二:缓和官员和皇帝矛盾,这场逼宫事件认定张居正及党羽,其他人没罪,杨魏、杨兆都是北方人,重用北方系信号。

张四维、王国光都是北方系,他们都是山西出身,让王国光进内阁,就是提前保张四维接任内阁首辅,确保北方军事安定。

杨魏、杨兆同样也是北方人,他们二人又是万历皇帝提拔的,用来平衡朝政。

同时为了平衡张四维、王国光等人,提拔王锡爵、舒化等江南人,不至于让北方人一家独大。

万历皇帝释放出来的信号,表明只针对张居正党羽及,表现出赏罚公正之心,绝非任用私人。

万历皇帝打政治牌,就是反张居正,此后反张居正,会成为最近两年的政治正确。

这在政治上,有迎合群臣的意思,可以使得人心安定,张居正及党羽下去一个,其他政党可以趁机吞并,这样的核心人设,可是使朝局平稳过度。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万历皇帝要求官员们站队。

为了表现出大度,万历皇帝加张居正伯爵俸,并且升张居正长子张敬修翰林院从五品侍讲学士。

张居正并不领情,上奏疏请乞骸骨,万历皇帝没有准。

八月三十,月末。

杨巍,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今年已经六十五,山东无棣县人,他原本赋闲在家,接到万历皇帝的诏令,立即进京,可是到京后,才发现京城与以往不一样。

街道整齐干净,原本泥泞的街道,变的比石板路还要整洁,街道上人来人往,商铺众多,繁华更盛。

到京后先到吏部,随后上奏疏,请求觐见,这两天他可听说太多,不免担心朝廷,更担心圣天子,杨巍担心张居正会联合地方官,做出倒行逆施的事。

万历皇帝也在怀疑,身为皇帝,他敏感又多疑,他知道文官不会这么善罢甘休,肯定会搞一些阴谋诡计,湖广、南直隶、浙江、山西,今年或者明年肯定出事。

文官集团鼓动百姓造反,地方官给百姓发武器,里应外合夺取衙门,然后上报朝廷。

或者文官联合俺答、海盗、女直部,上报边境扣边,趁机制造混乱,如果万历皇帝御驾亲征,土木堡政变再次上演,如果派遣将领镇压,兵部、地方官把情报透露出去,断粮、鼓动士兵叛变等。

“皇爷,杨巍到京,呈奏请求觐见。”

“现在什么时辰?”

“已经戌时。”

“朕现在就见他。”

张鲸退下后,拿着万历皇帝的手谕,派人到驿馆,召见杨巍。

内侍太监和锦衣卫拿着手谕,叩响驿馆大门。

“谁是新任兵部尚书杨巍杨部堂?”

杨巍已经六十多,听到锦衣卫和太监上门,紧忙穿衣服出来。

“我是。”

“上谕:宣杨巍进宫觐见!”

杨巍跪在地上:“恩上,臣杨巍领旨!”

杨巍年龄大,不太适合骑马,专门为他准备轿子,锦衣卫骑马开路,内侍骑马挎刀左右护卫,从午门进宫,锦衣卫宫门护卫威风凛凛,内侍太监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一直走到西上门。

“站住口令!”

“风,回令!”

“行!”

“万岁爷要见兵部尚书杨部堂,这是皇爷的手谕。”内侍太监把手谕,交给看守西上门的锦衣卫。

“进去吧。”

门被打开,这里的场景让杨巍有些震惊,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奇珍异兽,更让人吃惊的,这里荷铳实弹护卫的士兵,一队一队来回巡逻。

看来当今陛下缺乏安全感,并且性格多疑,不信任原来宫中的护卫,不住乾清宫住西苑,也是料想到有人要害他,同时乾清宫大火,也应证宫内确保不了安全。

最有安全感的就是乞丐,因为他们一无所有,最没有安全感的就是皇帝,因为历朝历代有一半皇帝死于被谋害。

内侍太监带着杨巍来到玉熙宫东配殿,上前禀报道:“督公,杨部堂接到。”

“你们下去吧。”张鲸摆摆手,看着杨巍说:“杨部堂,皇爷在殿内,跟着咱家进来。”

玉熙宫东配殿烛光昏暗,杨巍进殿后,跪在地上叩头,低着头报:“臣杨巍,叩见圣上。”

“你刚到京?”万历皇帝手里拿着山西上报奏疏。

“臣,上午刚到京,申时到通政司上奏疏,请求觐见。”

“对张居正他们逼宫,你怎么看?”

“陛下,圣明烛照,对于官员逼宫,不能退让,他们这是欺负陛下年幼,张居正掌权柄十年,这让微臣想到嘉靖时期杨廷和挟百官威逼世宗皇帝。”

万历皇帝听到杨巍这么说,点点头,张居正和杨廷和都嚣张跋扈,都属于专权之人。

“起来吧。”

杨巍站起来,他还没有见过当今皇帝,微抬头,用眼睛偷瞄万历皇帝,果真英气逼人,一副圣明天子模样,可能杀伐果断,给人一种畏惧之感。

“谢圣上!”

“听说你老母还在堂,今年高寿?”

“回圣上,家母已八十有三。”

“朕封你母亲一品诰命夫人,赐贤母之名,再封你夫人二品诰命夫人,何如?”

“谢圣上,臣杨巍受皇恩,敢不唯命!”

“起来吧,朕马上就要北巡,你给朕分析一下,何处会生乱?”

杨巍这时说道:“圣上北巡,恐有闪失,戚继光乃张居正提拔之人,臣与戚继光出自同乡,此人或不会叛变,恐受人蛊惑。”

“戚继光手上没兵,热河上营都是京营老爷兵,杀鸡都不敢,更不用说造反,朕担心与官员的矛盾,会激起他们倒行逆施,做出不容大明之事。”

“陛下所言甚是,臣想到永乐十八年,二月,京城和皇宫修建完成,成祖皇帝准备迁都,山东爆发民变。”

“寿光,即墨等地,以刘信、刘俊为首作乱,青州卫指挥使依民变招抚,指挥权高凤阵亡,士兵被杀,依臣所推算,这就不是民变,而是一场针对迁都的事件。”

万历皇帝知道这事,安远侯柳升平定叛乱,斩首两千,俘虏四千,最后这四千俘虏就地正法,这场叛乱不是按照民变处理。

大明出现民变一般都先优抚,就算平定叛乱,也是处罚首犯,这四千俘虏全杀,看来这里就是官匪勾结,所谓唐赛儿起义,也是官匪勾结。

永乐十八年这场事件,永乐皇帝直接把山东官场清空,布政使、按察使、参政全部正法,贼匪所过州、县官吏,全部处死!

山东几千官吏全部被牵连其中。

“你的意思有人想要趁机搞破坏?”

“臣敢料定,明年或者后年,湖广、浙江、江西、广西、云南等地,肯定会出现一场民变或者兵变,如果陛下派大军镇压,边地肯定会爆发扣边,到时陛下如果御驾亲征,土木堡将会再次上演!”

万历皇帝敏锐的预测到会发生的事,杨巍也感觉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宣德时期汉王谋反、正统年福建、湖广叛乱、正德时宁王谋反等,这些都是文官阴谋对抗皇帝的手段。

英宗因为要平叛,所以把京营士兵派到福建、浙江平叛,江西叶宗留、福建邓茂七等人造反,英宗派宁阳候陈懋率兵平叛,这次平叛武军营、神机营跟着去平叛,京营空虚。

正统年湖广、贵州也爆发叛乱,京营士兵也派遣出去很多,浙江、江西、福建也叛乱,这事怎么想都是有预谋的。

英宗调查福建、江西、浙江叛乱时,宣府、大同、陕西、辽东各处传来扣边军报。

如果现在各地爆发叛乱,地方官员配合贼匪流窜,万历皇帝肯定会派近卫军镇压,各地叛乱多,近卫军就会被抽调空,到时官员勾结草原各部,趁机到京城逛一圈,或者劫掠京城周边百姓,到时再危言耸听吓唬万历皇帝,他这个皇帝也快落水了。

万历皇帝没有多说什么,看着杨巍说:“你退下吧。”

“是!”

当杨巍刚走出玉熙宫,万历皇帝叫来张鲸。

“朕北巡时,你准备三万军队一年粮草、弹药,马匹的草料也准备充足,严密监视湖广、浙江、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山西、辽东等地,严密监视在京各官员,特别是宫里的李太后和潞王,发现情况,马上囚禁,再把冉登给朕叫来,北巡之前,要部署一番。”

“是!奴婢这就去办。”

万历皇帝抽根烟,看着窗外,嘴里狠狠念着:

既然想要玩,朕就赔你们玩,朕一个脑袋,你们也一个脑袋,只要不怕死,就尽管使用阴谋诡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