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六十九章 上营狩猎

摆皇 第六十九章 上营狩猎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看着五百料的小船到热河上营码头,万历皇帝想看看郑和出海五千料的宝船有多大,宋朝海船最大一千料,排水量五百吨左右,长三十五米,宽十二米。

滦河用不了大船,最大的船五百料,排水量三百吨左右,长二十四米,宽九米,最多可以载货六万斤,因为滦河有一段浅水区需要用纤夫拉,船装不了这么多货,一次载货四万五千斤。

一石粮食一百五十斤,每条船可以装三百石粮食,二十艘船两班倒,人歇船不歇,每天可以拉一来回,每天可运到热河上营六千石粮食,几个月已经运到六十万石粮食,乐亭码头正在建造船只,辽东木材海运到登莱,也在建造船只,明年可以有两百艘船。

永乐时期的海贸真赚钱,丝绸江南有三处织造局,茶叶囯营、瓷器有景德镇官窑,运输、销售由郑和负责,永乐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就是提前几百年的东印度公司,这海上贸易的钱,全被永乐皇帝赚去了。

永乐皇帝在位时,做的都是花大钱的活,逐渐京城,皇宫和京城可以想一想花多少钱,没有几千万两白银拿不下。

修南方到京城的运河,最少也要几千万两白银,永乐时期修建运河,就是工匠和士兵,沿途百姓也是雇佣,一个也是花钱的活。

下西洋、南征交趾、北方五征草原,设置奴儿干都司等等,可以想象花多少钱,要是没有郑和下西洋赚的钱,这么多大工程,没办法推进。

赚钱也得罪人,永乐皇帝这么赚钱就是因为垄断出口,而且货物都自己做,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等永乐皇帝去世后,文官、士大夫集团马上停止海贸。

浙江、福建、广东沿海闹“倭寇”,就是海禁引起的,永乐皇帝去世后,宣德皇帝下过一次西洋,结果就是壮年不明不白没了,英宗时期派遣焦宏造海船一百七十艘,结果就是土木堡政变,此后造船厂被摧毁,航海图被烧毁,交趾再次被文官丢掉,因为以前出海可以在旧港宣慰司补给,拥有交趾可以统治整个中南半岛,控制马六甲海峡,整个印度洋都是大明的。

嘉靖时期的“倭寇”,有王直,有一个哪个的,就是没有倭囯鬼子,本质还是针对嘉靖时期海禁,当时江南三处织造局可以给内库每年增加五百万两收入,丝绸卖给海外商人,嘉靖皇帝不能派人出海,直接海禁,文官勾结沿海的海盗闹腾起来。

江南这些官员、士绅就指着丝绸、瓷器、茶叶海贸赚钱,嘉靖皇帝直接海禁,这些人能不恨他吗?

嘉靖时期西苑陆续兴建永寿宫、无逸殿、清馥殿、清虚殿等殿,豳风亭、宝月亭、翠芳亭等亭,嘉靖住进西苑后,又兴建了大高玄殿、大光明殿、玉熙宫、神应轩等宫殿,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没有几千万两拿不下。

嘉靖时期还要扩建京城,外城墙三门就是嘉靖时期扩建的,当时要把京城扩建成三层,因为嘉靖三十六年,皇宫又着大火,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全部烧毁,嘉靖皇帝把建造京城扩建的钱用在修建三大殿上,要是当时修建成,京城更加雄伟壮观,不过嘉靖三十六年的大火,只不过是嘉靖时期十一场大火其中之一。

嘉靖时期皇宫着火十一次,有几次差点烧死嘉靖皇帝,要不是陆炳背着出来,嘉靖皇帝就烧死在火中,官员们见烧不死他,就给起外号:火德星君。

可见实行海禁把官员们气成什么样,万历皇帝外出打仗,抄官员家,也给这些官员气够呛,烧乾清宫就是吓唬他。

万历皇帝最高目标就是恢复永乐时期的盛世,五十万大军征草原,这要花多少钱,没有一千万两白银打不住,一人出征军费十两白银就五百万两,加上各种后勤物资,得胜回师时赏赐,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九月十三,万历皇帝视察互市所在的市场,互市地点放在城外,今天最少有几万百姓、牧民聚集到这里,就像赶大集一样。

“开市喽!”

蓝自大带着锦衣卫一齐大喊:“开市喽!!”

挑扁担的,推车的,牵马、牵骆驼、牵着牛羊的,这里有卖布匹的,还有卖棉衣的,牧民拿着各种皮货换自己所需的物品。

囯营的店铺就像大超市,各种物品都卖,高粱酒、白糖、香烟、茶叶、眼镜、古董、字画、胭脂水粉、各种香料、还有今年新做的粉条等。

因为大面积种植土豆,开始建造粉条工厂,粉条可以当菜品,北方喜欢炖粉条吃,五斤土豆出一斤粉条,一斤粉条二钱银子,一石土豆可以做三十斤粉条,一石土豆做出来的粉条可以卖三两十钱银子。

一石粮食才八钱银子,何况土豆产量更高一点,草原也可以种土豆,牧民种的土豆吃不了这么多,大明可以收购牧民的土豆,按照粮食价格收购,他们也不吃亏,卖钱以后还可以买盐、茶叶、蜂窝煤等等,一举两得。

制作工艺都控制在内侍手中,工人都是犯罪的官员,制作粉条的工厂开在监狱里,这银子都被万历皇帝赚去了。

昨晚蒙古各部首领就吃酸菜羊肉炖粉条,万历皇帝又赏赐他们每人五十斤,今天互市,各部首领又来互市用赏赐的金、银买高粱酒、粉条、白糖、香烟、茶叶、眼镜这些,店铺里仓库就一万斤粉条,一天全卖光,可见粉条受到人们欢迎。

这些蒙古人也不傻,粉条可以保存几年,不用担心放坏,缺少粮食还可以充饥,平时可以炖肉吃,一举好几得。

万历皇帝告诉内侍:“赶紧告诉东监,抓紧制粉条,今年制五百万斤,把制好的粉条运五十万斤到热河上营,用马车和船运过来。”

热河上营的运送有两种,一种河运用船,另外一种用马车运,不然保证不了这里的粮食、蜂窝煤、盐、酒各种生活物资。

今年卖五百万斤两粉条,就能卖六十二万两白银,用料十七万石土豆,土豆成本八万五千两白银,运输成本五万两,加上人工开支两万两,一年净赚四十七万两。

明年开始北直隶、辽东、草原、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卖,通州运河码头也卖,把粉条卖到江南,一年最少卖五千万斤。

要是一年真能卖几千万斤,最少能赚几百万,恐怕设想的好,江南人好像不太爱吃粉条。

万历皇帝准备把热河上营打造成军工复合城,军事不用说,工就是轻工业,建造砖厂,建造制衣厂,棉花布匹运到热河上营,在这里制造,然后河运到乐亭码头,再通过河运卖到江南地区。

热河上营这里山地多,可耕种的土地少,百姓种地勉强温饱,缺少取暖、盐、香料、茶叶等生活用品,春种、秋收,夏天开荒之余,冬天在工厂制作衣物,主要制作棉衣,赚钱之余可以购买生活用品,万历皇帝也不能一直扶持他们,明年秋天他们就要自己吃自己种的粮食。

热河上营这里的军工复合城就是简化版,也是推动轻工业一部分。

江南手工业很发达,万历皇帝要在北方试行轻工业,增加百姓收入的同时,平衡南北贫富诧异。

一直江南赚北方钱,也该用高粱酒、粉条、棉衣、棉被赚江南银子,不然沿海出口赚白银,银子都堆积在官员、士绅、商人手里,流通不出来,北方这几个省又严重缺少白银。

九月十五,在热河上营休整几日,万历皇帝开始实施此行的目的,“召集草原各部团长、首领,朕也出去打猎。”

在奉诚殿万历皇帝召集戚继光、李如松、叶梦熊、陈矩、方伯青、土蛮、长昂、炒花、速把亥、董狐狸、长秃、图兰、兀鲁思罕。

“朕要带你们去打猎,把马刀磨快,弓箭、马炮准备好。”

打猎用炮做什么?翁牛特部首领图兰好奇问:“大皇帝陛下,咱们去什么地方打猎?”

万历皇帝一指上都河南,这条河后世叫闪电河,现在叫上都河,蒙语相德因高乐,上都河南就是元上都遗址,成吉思汗的夏宫,忽必烈登基的地方。

“永谢布部中三部之一的喀喇沁部在这里放牧,他们老营在上都河南,距离热河上营六百里,咱们两天就能到,这次打猎给你们准备了睡袋,带上五天口粮,一人三马,打喀喇沁部这头“肥羊”。”

“缴获牛羊马匹、牧民部众按人头和功劳统一分配,咱们要到喀喇沁部吃羊,他青把都不是俺答的侄子吗,咱们就吃掉他!!”

董长昂有些震惊,原来大明皇帝这次北巡,还是为了打仗,这是准备和俺答开战吗?

喀喇沁部台吉是长昂的岳父,跟着大明皇帝打自己岳父可还行。

“大皇帝陛下,为什么要打喀喇沁部?他们不是和大明互市好好的吗?”

万历皇帝哈哈一笑:“消息不精通了吧,俺答的互市、朝贡已经被朕停了,今年朕不给他一个下马威,入冬俺答的长子辛爱肯定扣边,朕之所以让你们带精锐骑兵到热河上营,就是要闪击喀喇沁部。”

翁牛特部首领图兰问:“大皇帝陛下,我们因为什么打喀喇沁部?”

“不到热河朝贡,这就是理由,朕言而有信,俘虏、缴获平分,有功之人还有额外赏赐,行动起来吧,吃喀喇沁的肥羊去!”

“哈哈哈…!!”

“哈哈……!!”

“好…!!”

众人大笑,喀喇沁部有部众三万多人,骑兵最多六千人,其余都是妇女、老人、孩童,他们六千精锐骑兵闪击喀喇沁部,就如同秋风扫落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