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摆皇 > 第九十七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摆皇 第九十七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作者:骡子不吃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6:20:47 来源:笔趣阁

万历十年,七月十六。

这一天京城格外的肃静,东、南、西三个方向陆续有大队人马进京,在这三个方向的驿站,宣大总督叶梦熊带着大同总兵李成梁、宣府总兵董一元,蓟辽总督郑洛带着辽东总兵骆尚志、蓟镇总兵吴惟忠,陕西巡抚赵可怀带领陕西总兵麻贵等人进京。

当晚众总督、巡抚、总兵、副总兵在城外驻扎,随时等候诏令进宫。

此时在玉熙宫内,内阁张四维、申时行、王国光、严清都坐在椅子上,兵部尚书杨巍、都察院左督御史海瑞也在。

“方伯清,你是直属骑兵团的团长,收集到什么消息,和诸位臣工说一说。”

万历皇帝直接点名,这让方伯清有些紧张,他站在地图前说道:“陛下,根据收集的情报,末将认为时机已到!”

万历皇帝:“哦了一声。”他看了看杨巍,后者点点头。

方伯清说道:“诸位,我认为平定俺答土默特部、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此时最好,我的理由有四。”

“第一:俺答从万历八年就病重,最近传来消息,他病的更重,趁他病,要他命,现在出兵时机正好。”

“第二:俺答六弟博迪达喇原来是阿苏特部、永谢布部首领,去年陛下把喀喇沁部剿灭,现在俺答长子辛爱不断侵蚀他们的人口、马匹、牛羊,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并不团结。”

“第三:土默特部内部矛盾很多,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隆庆四年因不满俺答夺其聘妾,率人至大同投我大明,现在把汉那吉在土默特部有两万战兵,同时他和辛爱不和,俺答的小妾三娘子,以前掌管大明封贡土默特部,现在俺答病重,这个女人想让自己儿子接替俺答位置,三娘子和她儿子也有一万精骑。”

“第四:草原近几年瘟疫、雪灾要比大明严重,他们的马匹、牛羊都在减少,实力也大不如前,俺答以前还能管住部众,现在各部厮杀严重。”

万历皇帝点点头:“你们怎么看?”

“陛下!”杨巍站起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不我待。臣看可以对俺答用兵了!”

“陛下!万历九年初陛下亲征土蛮,万历九年秋又亲征喀喇沁部,今年初又征建州女直、今年三月又平定湖广,这还不算大同、宣府、甘肃、陕西的交战,陛下已经休养生息。”张四维劝谏道。

“这几年征伐,并没有伤筋,也没有动骨,圣上亲征也不过万余人,休养生息大可不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臣海瑞也认为此时可以出兵。”

“出兵要出多少?需要多少钱粮?土默特部、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有部众百万,可战之兵二十万,需要的士兵和钱粮不再少数,现在要户部筹措,最少需要三个月。”

“钱粮的问题不用担心,钱朕的内库有,这次出兵,所需银钱,户部不需要支出一文,粮的问题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北直隶、辽东就近筹措,现在夏粮以收,近卫军、蓟镇、辽东的粮草由热河上营运送,这个不需户部筹措。”

“陕西、甘肃、大同、宣府、陕西这几镇,粮草筹措也快,只需一个月就能筹措完。”

内阁众人心已经死了,他们早就知道这场仗非打不可,当今皇帝两年前就开始储存粮食。

申时行说道:“圣上,臣认为还是不打仗的好,上善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通过朝贡就能安抚住土默特部、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为什么非要动刀兵呢?”

“圣上应再等五年,我军屯田、练兵,等兵强马壮之时,可一股平定边患。”

还要等五年,再等一年俺答都凉透了,万历皇帝就是要趁着俺答活着,出兵攻打土默特部。

这帮文官,为了不让武将掌权,各种理由阻止出兵。

“申先生,现在出兵就能平定边患,为何还要等五年?是近卫军士兵不精锐,还是各地边军作战不勇猛?”

“臣是担心土蛮,还有科尔沁部,辽东、蓟镇兵力空虚,他们会趁机扣边。”

“土蛮已经被朕派出去,科尔沁部兵力不多,也就三万人,辽东他都打不进去,有什么担心的。”

申时行被万历皇帝怼的哑口无言,他不知土蛮已经被皇帝派出去,他一向不知兵事,只会闹笑话,事已至此,申时行闭口不言。

“好了!”万历皇帝站起来看着众人:“明天朕也要在建极殿召见各地总督、巡抚、兵部,杨巍、海瑞你们两个也列席。”

“是!”

“是!”

众人出玉熙宫,申时行和张四维两人一碰面,都摇摇头,他们也知,这场仗皇帝非打不可,现在又有兵部尚书杨巍支持,他们也没有办法,而且时机成熟,再阻止下去,就会被皇帝派遣出使土默特部,当时他们的下场就和曾省吾一样。

……

翌日。

建极殿,嘉靖时期由谨身殿改名,万历皇帝的乾清宫被大火烧毁,现在正在建,今年乾清宫就能修建完,明年五月就能装修完,七月他的乾清宫又能用。

宣大总督叶梦熊、蓟辽总督郑洛、陕西巡抚赵可怀、热河总管戚继光。

辽东总兵骆尚志、蓟镇总兵吴惟忠、宣府总兵董一元、大同总兵李成梁、陕西总兵麻贵。

近卫军一团团长杨元、直属团团长马林、三团团长郑雷、直属骑兵团团长方伯清。

兵部尚书杨巍、都察院左督御史海瑞、军机处军机帅嘉谟、程任卿,兵工厂赵士祯。

宗人府宗正令郑王、大明银行行长朱载堉、潞王等。

足足几十人站在大殿内,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

“朕召你们来,是要告诉你们朕的重要决定!”

“朕已经决定!对俺答土默特部、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开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陛下!末将就等着这一天!随时等候诏令!”马林出班道。

“朕已经决定,兵出四路,主动出击,一战定乾坤!”

“图来!”万历皇帝站起来,内侍太监很快抬着地图出来。

“辽东总兵、蓟镇总兵!”

“末将在!”

“在!”

“辽东、蓟镇可出多少精兵?”

骆尚志说:“回陛下,辽东可出一万八千战兵,辅兵一万,合计两万八千人。”

“回陛下,蓟镇可出战兵两万二,辅兵一万五。”

“好!”

万历皇帝指着地图说:“辽东、蓟镇两路兵八月末到热河上营,同近卫军汇合。”

“近卫军有战兵三万五千人,热河上营辅兵可凑出两万两千人。”

“三路军合计战兵七万五千人,辅兵五万人,总计:十二万五千人。”

“宣府总兵。”

董一元出班:“末将在!”

“宣府可出多少兵?”

“回陛下,宣府可出战兵两万三千人,辅兵一万八千人,合计:四万一千人。”

“大同总兵?”

“回陛下,大同可出战兵两万五千人,辅兵两万人。”李成梁出班道。

“好!”万历皇帝笑着看向众人。

“陕西总兵?”

“陕西兵士不多,可出战兵一万,辅兵一万二。”

“把甘肃的兵都交给你指挥,战兵能凑出一万五,辅兵一万五,合计:三万。”

“这样宣府四万一千、大同四万五千、陕西、甘肃三万,合计:十一万六千,加强热河上营三路大军,这次大明合计出兵:二十四万一千人。”

“宣大总督、蓟辽总督、陕西巡抚、热河总管。”

“臣等在!”

“臣在!”

“你们四个每人再征三万青壮,每个青壮每人一个月发二两银子,这些青壮押送粮草物资等。”

“是!”

这样合计三十六万人,俺答就是把所有部落都聚集在一起,也抽调不出来三十六万精壮。

“我军作战目标就是剿灭土默特部、永谢布部,以泰山压顶之势,打击俺答土默特部、永谢布部。”

“诸位将军、总督、巡抚、总管,你们可否体察朕的用心?”万历皇帝看着众人问。

“朕的意思就是,改变以往对鞑靼作战计划,由原来防御、偷袭,改为寻找鞑靼主力作战,这个作战计划,朕已经筹备几年,朕为这次作战,准备二十万匹马,六十万头驴,加上各镇的战马,保证每名士兵一匹马,一名士兵两头驴,还有上百万头羊,这些都是为这次作战准备的。”

“这次你们要给朕狠狠的打,要让敌人知道,和大明为敌,是他们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

众人被万历皇帝说的心血来潮,这时万历皇帝一挥手:“来啊!”

陈矩等内侍太监捧着印、宝剑上来,陈矩拿出诰书念道:

“大明皇帝令:

命宣府总兵董一元为平虏将军。”

“命大同总兵李成梁为征北将军。”

“命陕西总兵麻贵为定北将军。”

“命辽东总兵骆尚志为征西将军。”

“命蓟镇总兵吴惟忠为平西将军。”

“命近卫军一团团长杨元为中军左将军。”

“命近卫军直属团团长马林为中军右将军。”

“命近卫军直属骑兵团团长方伯清为中军前锋。”

“命蓟辽总督郑洛为蓟辽道行军总管。”

“命宣大总督叶梦熊为晋北道行军总管。”

“命陕西巡抚赵可怀为陕北道行军总管。”

“命热河总管戚继光为征虏行军大总管。”

“平虏将军。”

董一元出班:“臣在!”

“九月二十,出宣府至张家口,率领本部出张家口,潜质永谢布部、阿苏特部。”

“征北将军。”

“臣在!”李成梁出班。

“你的任务重,九月二十出大同,潜质住俺答的土默特部,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一定要潜质住土默特部,不要让他们和永谢布部聚集在一起。”

“是!”李成梁放下心,这个任务还不算难。

“定北将军。”

“臣在!”

“你率领陕西、甘肃边军,牵制住鄂尔多斯部,不要让他们和俺答的土默特部聚集,也不要让他们支援,阻断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的联系。”

“是!”麻贵答应着。

“吴惟忠、骆尚志你们八月二十五以前,一定要到热河上营集合。”

“是!”

“是!”

万历皇帝指着地图说:“由朕亲自率领十二万人,由热河上营出兵,向西直扑永谢布部、土默特部,如果他们向北、向西迁移,那么俺答的土默特部再也不能号令西部鞑靼,冬季作战,迁移就会有大量人员伤亡,我军到达阴山山脉,除非他们翻过阴山。”

郑洛有些担忧道:“陛下大军兵出四路,容易被鞑靼逐个击破。”

万历皇帝看着众人问:“你们怎么看?”

杨元说道:“冬季作战,我军分兵,鞑靼的永谢布部、土默特部合兵也不容易,大同、宣府、陕西出兵都不远,只有中军行一千多里作战,而我军中军大军十二万人,鞑靼没有十五万战兵啃不下来。”

“如果俺答有十五万精兵,又何必封贡?”

“其他都不用说,这场仗,朕打定了,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朕已经决定御驾亲征,由朕统领十二万大军,向西直扑俺答土默特部归化城,朕此战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诉世人,还有蒙古人,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寇可往,吾亦可往!”

众人被万历皇帝霸气震惊到,一股唯我独尊的气势,让人心生敬畏。

“此战一切粮草、物资、作战计划都由军机处制定。”

“从现在开始军机处正式成立,兵部尚书杨巍、郑王世子朱载堉为首班军机大臣,戚继光、还有海瑞为协办军机大臣,赵士祯、程任卿、帅嘉谟、还有陈矩,你们为军机司员。”

“是!”

“是!”

“朕这次御驾亲征,由潞王监国。”

“是!臣弟遵旨!”

“你们可能都忘了,但是朕没有忘,他俺答不是能到京城周边吗,朕要率领二十万大军,和他兵车相见,大明的耻辱,朕要洗刷干净!”

“诸位都下去准备,朕已经为你们准备好军饷,这次回去,一并带回去,务必要亲手发到士兵手中。”

“每个士兵赏赐军饷五枚银币,大军凯旋之日,每个士兵再奖励十枚银币,出征作战,每个士兵每月军饷五枚银币。”

“是!”

“是!”

这次关系着大明未来走向的军事会议,就这样结束,万历皇帝坐在建极殿龙椅上,眼神看着殿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