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鸿图 > 第一百三十一章:一线生机

大明鸿图 第一百三十一章:一线生机

作者:解剑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8:01:28 来源:笔趣阁

听完钱谦益的话,杨绍震与范景文都愣在原地,两人细细想来都觉钱谦益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两人下意识相互看了一眼,杨绍震说道:“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吴上于死于廷杖之下?”

范景文紧皱着眉头说道:“吴上于乃是一名与人为善,急公好义之人。我等决不能见死不救。”

“梦章,不是我等见死不救,而是救无可救啊。”眼看着范景文眼睛瞪圆又要大声说什么,钱谦益连忙拦住他继续说道:“梦章!不可意气用事啊。你难道想让阉党之祸重演吗?”

“钱受之,搭救吴上于和阉党有什么关系?”

“唉。”钱谦益长叹了一声,“梦章,如果我们一同上本,圣上必然怀疑我们这些文臣暗中勾结。虽说圣上不能将所有人都治罪,但对于文臣的信任必会降低。到那时皇帝必然会重新重用那些阉人。梦章,你想想,那种情形同天启年间的事情何其相似啊。在那魏忠贤掌权之时,又有多少忠贞之臣受害啊。梦章,孰轻孰重,你难道分不出吗?”

“这。。。。。。”范景文终于被说的犹豫了起来。

钱谦益眼睛转了转说道:“现在倒是有一个办法,或是能保住吴上于的性命。”

范景文同杨绍震的眼睛都是一亮,杨绍震连忙拉住钱谦益的手说道:“受之,快快讲来。”

钱谦益略一沉吟说道:“廷杖之刑,历来是由厂卫执刑。而新进的东厂提督曹化淳曹公公,对东林一脉一直都有好感。如果能求得他的相助,吴上于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这。。。。。。”杨绍震脸上带着不解,“那曹公公即使对你我再有好感,他,他又怎敢违抗皇命?”

“圣上的旨意中,可是只说了廷杖四十,销籍出京。并没有直说杖毙啊。这,就等于留下了活口啊。”钱谦益随口说道。

范景文先是连连点头,可随即眉头紧缩的说道:“那廷杖马上就要实行,曹化淳此时一定是在宫内,我们见不到他如何求情。”

钱谦益向四处看了一眼,指了指远处说道:“看见袁公了吗?他所在的军机处就在宫内,他有进出宫廷的腰牌,可以请他相助。”

杨绍震和范景文顺着钱谦益指的方向看去,就见远处那名正慢慢而行的老者果真就是军机上卿袁可立。

“好。”范景文应了一声,撩起袍角便跑向那名老者。

杨绍震也连忙转身,然而他刚走一步就停了下来,转头看着正要上马的钱谦益说道:“受之,你不同我们一起去吗?”

“呃。”钱谦益顿了一下,依旧翻身上马,而后说道:“湛元兄,此事人不可太多,否则传到圣上那里,反倒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再者说,即使救下上于兄的性命,这顿皮肉之苦确是难以免除的。我认识京中一名治疗跌打的名医,我将他请来就等着门外,如果能救下上于兄,也好马上医治。”

杨绍震想了想说道:“也好,受之,速去速回。”

“好。”钱谦益在马上点点头,飞马离开。

杨绍震也将袍角撩起,一路小跑的追在范景文的身后。

当早朝之上,听到吴宗达跪奏请开经筵,而皇帝却言语躲闪的推脱时,袁可立在心中微微的笑了笑。他没想到,一直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成熟心智的皇帝,竟然也有着像孩童般不愿读经的样子。

经筵在袁可立看来就是一件小事,不过这件小事对于皇帝来讲还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当有人附议时,袁可立也出班跪倒附议。而且,就他对皇帝的了解,聪明的皇帝肯定知道经筵的益处,此时的推脱不过是偶尔的懒惰,最终皇帝一定会准奏的。

然而,随着附议的官员越来越多,袁可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已经感觉出其中的不对,虽然这件事增加了数个接近皇帝飞黄腾达的机会,但是也不可能让如此多的文武同时附议吧。要说其中没有有心人刻意的安排,袁可立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随着跪倒附议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和经筵毫不沾边的官员也跟着跪倒。袁可立的眉头越皱越紧,虽然他知道后来跪下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在盲从跟风,更多的是害怕被同僚们看成不合群。可是,赞同的人越多,坐在大臣对面的皇帝看这件事的看法就会改变。

果然,当满朝的大臣们都跪倒之后。袁可立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皇帝已经将这件小事看成了对皇权的挑战。

当时,袁可立的心中很是着急。他不想看到皇帝和大臣们因为这件小事而对立起来,也不想看到仅仅是说了一件该干的事就要送掉一名大臣的性命。可是跪倒附议的自己,此时在皇帝的心中就已经失去了中立的地位,自己此时已经很难再做出太多的改变。

袁可立的脑海中飞速的盘算着,他慢慢抬起头看了看立在皇帝身边的徐应元,以及站在一旁的曹化淳。现在,只有这两个大太监能改变这种突发的情况了。可是当他看到两个人神情中的那种掩饰不住的惊慌时,袁可立不经暗暗叹了口气。此时,袁可立竟忽然想念起那个老奸巨猾的王体乾了,要是他此时也在殿上,事情可能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就在,袁可立心中忐忑不安之时,皇帝的一连串问话,和吴宗达痛快的认罪,终于没让事情向最坏的方向发展。而后,崇祯皇帝下的那道旨意,也让袁可立微微翘起了嘴角。

从乾清宫退出来后,袁可立慢慢悠悠的走着,他没有想到,年轻的皇帝竟然在那种时候还能保持一颗沉稳的心,能够冷静的找到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如此看来,上天对大明不薄啊。

就在袁可立边走边感叹时,一阵急促的叫声响起。袁可立微皱着眉扭头看去,就见一名四十多岁的官员,正拎着袍角急匆匆的向自己跑了过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名年岁颇大的官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