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鸿图 > 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丁制度

大明鸿图 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丁制度

作者:解剑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4 18:01:28 来源:笔趣阁

“唉。”崇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此时明白了后世记忆的不可信,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崇祯微微的摇摇头,看着面前的两个人说道:“好吧。就算是没有十万,也总有个几万人吧。你们说说这些人为什么要选择内附?”

袁可立瞟了王体乾一眼,见他缩肩垂头一动不动,便躬了躬身子说道,“万岁,臣想,这些蒙古夷人应该是与建虏有仇,加之本身实力弱小,所以才会投入我大明,以求苟活。”

“哦?他们和建虏有仇?”

“应是如此。万岁,臣记得,天启六年,建虏伪帝黄台吉刚刚继位不久,便以蒙古喀尔喀札鲁特部败盟杀掠,私通我大明为由,命大贝勒代善等率精兵万人讨之。而后不久,又派兵征伐卦尔察部,抢夺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由此可见,建虏在对北方蒙古各部落笼络的同时,也在不时的劫掠一些小部落或比较亲近我大明的部落。臣想,如今请求内附的这些蒙夷应该就是属于这一类的部落。其中应该还会有被建虏劫掠过得残部。”

听完袁可立的话,崇祯眼睛不禁微微亮了亮,心中暗想:怪不得在后世曾经有人说过,初期的关宁铁骑,在与满清八旗对战之时常常死战不退。原来这两者之间是有大仇啊。如此,这些内附的蒙古部族似乎就更加重要了。

崇祯想到这里抬头看着袁可立说道:“礼卿,既然这些蒙人与建虏有仇,我们何不将他们编练成师以备建虏。”

袁可立沉吟了一下,才开口说道:“万岁,将降夷编练成师到并无不可。但臣斗胆问请一句,万岁打算将这只军队归何人指挥。”

崇祯眼珠微微一动,看似随意的说道:“这些降夷蒙人,既然被安置到锦州附近,就将这队伍归于锦州总兵麾下如何?”

袁可立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垂下视线说道:“万岁说的是。此时,锦州总兵应是刚刚升迁的祖大寿。这祖家在也是辽东一大望族。”袁可立说到这便停了下来,如同对面的王体乾一般,低头不动。

站在他对面的王体乾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躬身说道:“皇爷,在宣德五年时,原籍安徽的军官祖庆便率全家老小迁居至宁远,而那时,宁远城也不过刚刚筑成。而后,祖家便在辽东世代繁衍,祖家之人也世袭宁远卫军职并不断提升。在近两百年的时间内,祖家已成为宁远,甚至辽东最大的望族,并且其家族中众多的兄弟子侄也尽在军中。”

“哦?这祖家尽然如此。”崇祯的眉头不由得微微的挑了挑。崇祯知道祖家在辽东的势力很大,在后世的历史上,几乎所有辽东的战事都同祖家有关,就连吴三桂也是祖家的姻亲。不过,他却没有想到祖家竟然是一个在辽东传承了数百年的大族。

虽然在后世的历史中,祖大寿最终投降了满清。但这其中却有着太多的原因,让人很难以判断祖家到底是不是真心想投降。

在后世,崇祯对这段历史,不过是一扫而过。至于明末辽东祖家到底是怎么想的,除了爱钻故纸堆的历史学家们,又有谁去关心?作为一个体育老师的崇祯当然就更没有闲心去分析了。可是,谁想得到,自己竟然穿越了,而且还穿到了皇帝身上。如此,崇祯就不得不要好好想想了。

看到年轻的皇帝不再说话,而是微皱眉头开始思索。书案之前一坐一站的两人,眼神中都有一道光一闪也隐。

停了片刻,袁可立微微躬了躬身说道:“万岁,可知我大明军中最强战力是什么吗?”

“最强战力?”崇祯抬起头看着说话的袁可立。

袁可立微微点点头。

崇祯皱着眉想了想说道:“火炮?”

袁可立摇摇头。

“鸟枪?边军?白杆兵?”崇祯连着说了几个,袁可立都摇头否认。

“哈,总不会是京营,卫所兵吧?”崇祯苦笑着说道。

听到崇祯的话,袁可立也笑了笑,他抬眼看了看王体乾。王体乾躬身说道:“皇爷,现在我大明最强的战力,是各个将领的家丁。”

“家丁?”

“嗯。”袁可立点点头,慢慢站起生对崇祯躬身施了一礼,而后说道:“万岁,家丁之说起于唐朝时的藩镇,比如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魏府牙兵,吕用之的莫邪都,杨行密的黑云都,杨师厚之银枪效节都,直至沙陀以健儿为义子。现在我大明西北的各个将帅皆蓄养家丁,这些家丁的饷银吃食盔甲武器,都是普通军兵的十倍百倍。每当大敌,这些军将便用这些家丁冲锋陷阵。而每次大战之后,获得功劳最多的也往往是这些家丁。”

“皇爷,就老奴所知,西北已经有不少中低层的军将,是出自各级将领的家丁。”

“哼。”崇祯冷哼了一声,“克扣朕发下去的养国家之兵的钱粮,去养他们自己的家丁。拿着大明的军职俸禄奖赏私人。这些家丁到底是大明的军队还是那些将领的私兵?朕看如果这种制度延续下去,即大明惩治了建虏,最终也难逃军阀割据之祸!”

看到皇帝的样子,袁可立与王体乾相互看了一眼同时躬了躬身说道:“万岁圣明。

崇祯的视线在面前这两个人身上扫了几边,慢慢的向后靠了靠,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们既然知道‘家丁’制度的危害,为什么不早和朕讲?”

“万岁。臣虽然知道这个‘家丁’制度其害极深。可是现在这种制度几乎已经成我大明军中的根本制度,我大明几乎大部分善战,啊,不,应该说大部分能战的部队都是各个将领的家丁。要想改变这件事情还需要缓缓图之。”

“皇爷,现在建虏在辽东蠢蠢欲动,要改变这种制度更要小心。”

“嗯。”崇祯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你们现在。。。。。。”

“万岁。这个家丁制度,现在不仅是各级将领认可,就是我大明之内绝大部分当兵之人也同样认可。即使强行下令,这个情形也不会有多少更改。不过,现在这些蒙夷却有所不同。”

“皇爷,袁大人说的是。那些蒙夷入我大明不久,即使知道这个‘家丁’的制度,恐怕也了解不深。如果此时不将他们正式建营整编,恐怕用不了多久,这些蒙夷中的善战之士,就要成为辽东各个将领的‘家丁’了。”

“好。既然如此,那朕就直接派人将他收编下来。”

“万岁圣明。”袁可立与王体乾同时躬身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