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鸿图 > 第二十四章:两个半人

大明鸿图 第二十四章:两个半人

作者:解剑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0:15 来源:笔趣阁

听到王体乾的话,崇祯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慢慢的站起身,声音冰冷的说道:“锁龙于池?他锁得住吗?阉党虽然势大但朝中也不是尽是阉党,其他的那些大臣要是长久见不到皇帝,难道就不会起疑吗?”

王体乾神情古怪的看了崇祯一眼,随后慢慢低下头轻声的说道:“皇上,您难道忘记了神宗显皇帝的故事了吗?”

崇祯微微一愣,随即便尽力在记忆中搜寻王体乾所说的那些信息。片刻之后,崇祯同样神情古怪的慢慢坐回到椅子上。

王体乾所说的神宗显皇帝便是崇祯这具身体的爷爷--大明万历皇帝。崇祯记得,在后世曾有网友说过,大明朝的皇帝奇葩多。的确,在大明十七个皇帝中有当过和尚的,有抢侄子皇位的,有当过两回皇上的,有给自己封官的,有爱猫的,爱做木匠活的,爱修仙的等等。而王体乾说的这个神宗显皇帝的特殊之处有两条,一是爱财,他曾经大量的派太监去各地收税,以增加内库的内帑。第二就是懒,从万历十七年开始,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进行郊祭、不祭奠宗庙、不开早朝、不见大臣、不批复大臣的题本奏本。到了他执政的中后期,甚至连进入内阁的廷臣都已经不知到皇帝长什么样了?而且在朝堂之中还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政府官员的空缺得不到补充,朝廷中枢机构近于瘫痪。在万历四十年时,宰辅只剩下首辅叶向高一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只有吏部有一位尚书,户、礼、工三部都只有一位侍郎。而都察院八年都没有一个正官。最可怜的刑部,由于缺少处理刑法的官员,长期不能审理案件,那些涉案的人员一关就是好几年,让在押人员和其家属十分不满。犯人家属便集体在长安门前哭诉。六部唯一剩下的的那个尚书--吏部尚书多次上疏乞求补充缺少的官员,可皇帝理都不理。吏部尚书被逼无奈,就写了个辞呈递上去,准备不干了,可是连这个辞职信,皇帝都懒得看。在万历四十年,南京各道御史曾经上疏:“台省空虚。。。。。。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接见一个大臣,天下有将要沦陷的忧虑。”

当想到这些后,崇祯只得无奈的暗暗摇头。既然大明皇帝有过这种前科,那魏忠贤要是真的将皇宫内院与外朝隔离,将自己这个皇帝禁锢在大内之中。哪怕几年甚至十几年官员见不到自己,那些官员们也很有可能认为自己是在学神宗万历的样子,蹲在温柔乡中犯懒呢。

崇祯想了半晌,也没想出个破局的好主意。抬起头就见王体乾正一动不动毕恭毕敬站在一旁,崇祯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地叹了口气。现在谁要敢当着自己面说,只要穿越到古代,凭借着几百年的见识,你就能将那些古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那自己一定会啐他一脸。就眼前的这个又干又瘦的老太监,在短短几句话中不仅将对话的主动权再次不动声色的拿了回去。而且还在看似不经意间向自己表示了忠心,又向自己显示了能力。

崇祯稍稍正了正身子说道:“王大伴,既然如此,你可有应对之法?”

王体乾微微转过身,依旧低着头说道:“回皇上,老奴的办法只有两个字--厂卫。”

“厂卫?”

“是的,皇上。只要将厂卫掌控到皇上手中,不仅拔除了那人的爪牙,使皇权得到稳固。而且也有了控制外廷,使政令通达的力量。”王体乾说完微微抬起视线看了一眼年轻皇帝的表情。

崇祯默默思索了一会,说道:“要如何才能控制厂卫之权?”

王体乾两道雪白的长眉微微一挑,说道:“老奴向皇上推荐两个半人。”

“两个半?”

“是的皇上,那两个人中,一个就是曾在信王府侍候过皇上,现在正在南京戴罪的曹化淳。第二个便是不久之前因违反了高第的命令被免官归田的蓟辽镇副将孙祖寿。至于老奴所说的那半个人,便是前锦衣卫指挥史骆思恭。”

“为什么要推荐这几个人?”

“回皇上,魏忠贤此时亲掌东厂,所以要收厂卫之权必先从锦衣卫开始。老奴之所以推荐曹化淳,一来,是曹化淳曾在皇上身边,对皇上忠心耿耿。二来他的获罪遭贬其原因便在魏忠贤的身上。皇上此时调曹化淳进京,魏忠贤一定会将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这样不仅可以掩盖我们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照你这么说,如果曹化淳只是个幌子,那真正夺锦衣卫权利的是那个孙祖寿?”

“是的。不过单单一个孙祖寿,是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掌控锦衣卫的。这就需要那个骆思恭了。那骆家两代掌控锦衣卫,人脉众多,有他的协助孙祖寿才能成功。”

“为什么不直接用骆思恭?”

“骆家的优势在于人脉众多,劣势同样也是这点。皇上如果想将锦衣卫牢牢控制在手中,便不可选用骆家之人。这也就是老奴为何只将他算作半个人的缘故。再者说。。。。。。将一件东西赐给一个人和将一件东西还给一个人,所得的感激绝不相同。”

崇祯点点头,随即又问道:“为什么选用孙祖寿?”

王体乾微微笑了笑说道:“皇上,那个孙祖寿是武进士出身,清正廉洁,自律甚严。况且此人一直在地方任职,同朝中大员几乎没有任何瓜葛,调他进京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还有一点,此人被免官之前,不过是区区副将武职,皇上如果将他简拔为锦衣重职,此人必会感念皇恩,忠心耿耿。”

崇祯不由得再次点点头,稍稍思量了一下问道:“那此事要如何进行?”

“请皇上下明旨调曹化淳,孙祖寿进京。曹化淳进京后安排进十二监之中便可。孙祖寿则要安排到锦衣卫主管侍卫仪仗之处。而后再请皇上给老奴一张密旨,老奴安排人将骆思恭秘密带入京城。让他配合孙祖寿先收大内侍卫仪仗之权。之后皇上或可以给骆思恭赐金还乡。也可以找个机会。。。。。。杀掉。”

王体乾说完微微抬头看向端坐不动的崇祯,却见崇祯皇帝只是一动不动微微眯着眼睛坐在那里。王体乾心中微微一凛,连忙收回视线,屏息凝气的垂手侍立。

坐在椅子上的崇祯皇帝此时心中满是纠结,面前这个老太监说的似乎很有可能成功,可自己到底要不要听他的?自己要是听了他的话,会不会就改变了已知的历史?会不会原本很简单就能将魏忠贤除掉,经过自己一改却将事情变得更复杂?或许会变得更加危险?

可要是自己不听他的。。。。。。万一现在这一切都曾在历史上发生过。而崇祯皇帝之所以能简单的收拾掉阉党就是靠了这段没有记入史册的对话呢?

自己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