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鸿图 > 第五十四章:选人之难

大明鸿图 第五十四章:选人之难

作者:解剑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0:15 来源:笔趣阁

黄立极退出养心殿后,崇祯微皱着眉头坐着御座上,心中暗想:“如黄立极所说,内阁中的几名大学士都受到弹劾,而且也都上了请辞的折本。自己留下黄立极这个首辅是觉得这个人还有一定的能力,那内阁中其他那几个人怎么办?还要不要留?”

崇祯一边想着,一边用手指轻轻的敲着面前的书案,“内阁中那几个人名字,自己都没有什么印象,八成也都不是什么精明强干的能臣。况且王体乾也和自己说过,那几个人都是碌碌无为之辈,留下基本也没什么用。可是要是同意他们的请辞,自己用什么人替换他们?自己虽然有一张根据后世的记忆写的名单,但那名单上有一半是武将。而在另一半的文臣中,不是比较年轻,就是因为抗清或是镇压农民起义才出的名,都不太适合放在内阁之中。唯一一个看上去还算合适的孙承宗,自己还并不打算将他放进内阁,最多也只会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给他加一个大学士的荣誉称号。

要是不同意那几个人的请辞,全部留用呢?似乎也不是很好。虽然在自己的设想中,大明的内阁会慢慢的变成只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都会在军机处办理。但是,现在,内阁却在明朝的那些官员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果将阉党掌权时的内阁成员全部留用,必然会给官员们造成自己依旧宠信阉党的印象,这就会给自己对大明朝堂的设想带来影响。在自己的设想中,至少是在最初这几年,大明朝堂应该是东林党,阉党,皇党各占一部分。而且,这几派的官员掌控的权利要差不多,还要让这几派的官员势如水火。之所以要这样,因为自己以后要实施的变革,绝不只是影响一两个官员,而是要触及所有官员的利益的。也只有借着几派官员的不和,相互争权夺利时,才有可能一步步的实行。”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体育老师真是太难了。曾今的历史没记住多少,眼前的现实又不认识什么人。唉,太难了。。。。。。”

崇祯想着想着,王体乾那瘦小干枯的身影慢慢浮现在眼前,“现在,也就这个老太监勉强算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不过,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非让自己将他放进被抄家的那是十几个人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对一旁的徐应元说道:“徐应元,阉党的那个案子,曹化淳他们审的怎么样了?”

“啊?”崇祯突然间的问话让徐应元一愣,他眨了眨细长的眼睛说道:“回皇上,老奴这几天都在皇上的身边。。。。。。要不,老奴去问问?”

崇祯想了想摇摇头说道:“算了,再给他们两天时间吧。”说完,转过头又看到那张记着抄家财物的折子,心中暗想:“看来,抄家是真来钱啊。有了这笔钱,也算有了最初的资本,自己心中的计划也就可以实施了。可是究竟选谁来执行自己的那个计划呢?”

想了半天依旧是毫无头绪,崇祯觉得有些气闷,便站起身对徐应元说道:“给朕更衣,朕想要在宫中走走。”

“是。”徐应元应了一声,带着几个小太监一通忙活,给崇祯换好了袍服。而后崇祯便带着徐应元和方正化走出了养心殿。

京城的冬季,干燥且寒冷。刚刚从温暖的大殿中走出,一阵寒风迎面吹来,让崇祯不由的打了个冷战。在殿中已经想得有些发昏的头脑,随即清醒了很多。崇祯紧了紧领口的毛皮领子,穿过养心殿南面的养心门,慢慢的走进外侧的永巷。

天上的太阳斜斜的挂着,黄色的琉璃瓦在白花花的光线下泛着一层微光。崇祯一边慢慢的走着一边随意的看着,然而,没过多久,心中又不由自主的开始盘算起来。“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满清第一次进关大约是在崇祯二年。此时,明末农民起义似乎已经开始,不过大规模的爆发好像也是在崇祯二年左右。也就是说大明至少还有一到两年的平静期。在这段时间中,政治上虽然还能再做一些事,但是不宜做的太急,毕竟自己刚刚当政,威望和权利并不太稳。而军事上的任何一个大的动作,都需要大笔财物的投入。现在虽然抄家抄出了一部分钱财,但这些毕竟不能都投入到军队之中。所以,现在在军事上除了能调动几个军官之外,训练一两只小部队外,怕是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崇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寒冷的北风带着他的袍角一下一下的摇动着。

就在崇祯派王承恩建立内账房时,一个挣钱的计划就已在崇祯的脑海中慢慢成型。这个计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需要一个代理人,一切的后续操作都要以这个人的名义来进行。第二层需要一个计划执行人,这个人需要一定的商业头脑。执行人倒还好说,崇祯相信在明末这个商业还算发达的时期一定能找的出来。不过这个代理人就不太好找,首先这个人要好控制,要能切实的执行自己的命令。第二,这个人要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要能吓阻一些小人物,不能什么事都让他这个皇帝出面。

崇祯对这个代理人头疼了很久,一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首先崇祯不想在朝中的那些文武官员中挑选,这些人在官场中的牵绊都太深,很难能完全执行他的计划。同样崇祯也不想在那些勋贵中挑选,大明现在的那些勋贵,已经烂到了根上,如果用了他们,说不定那些银子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除了文武勋贵之外,之剩宦官和外戚了。宦官崇祯不太想用,因为宦官的名声太差,会给他的整体计划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想来想去,也就剩下崇祯后妃的三家外戚了,不过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中,这三家外戚好像都不怎么样。周后家的就不用说了,财迷吝啬到了极处,而且目光短浅,要是将计划交给他,他绝对敢直接将银子吞了。其他的那两家和周家也差不多,毕竟在历史上,都已经兵临城下了,这两家都死守银子一毛不拔。“唉。。。。。。难啊。。。。。。看来实在不行只能用身边的这些太监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