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鸿图 > 第七十四章:鸡鸣狗盗

大明鸿图 第七十四章:鸡鸣狗盗

作者:解剑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0:15 来源:笔趣阁

回到殿中的崇祯,端起徐应元递过来的热茶喝了一口,看着站在面前的方正化说道:“你的这身功夫是跟谁学的?”

“回皇上,奴婢这身功夫是家传的。”

“家传的?你是在宫外学的?”

“是。”方正化的说着神情有些暗淡,“奴婢十六岁时自己净身入宫,这些功夫都是在进宫前学的。”

“你身上既然有技艺,为什么还要。。。。。。还要进宫?”

“回皇上,奴婢祖上一直都在军中任职,后来因为奸人所害,父母双亡,家也破了,就留下奴婢和奴婢的弟弟。那个奸人的官位虽然不高,但也将我们兄弟逼得走投无路。最后为了能活命,奴婢才净身入宫。”

崇祯皱了皱眉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说的那个奸人是谁?朕可以帮你报仇。”

“多谢皇上。”方正化带着哭声跪在地上重重的扣了个头,“多谢皇上,不过那个让奴婢一家家破人亡的奸人已经死了。”

“死了?”

“是的,在奴婢进宫后不久,他就被奴婢的恩公收拾掉了。”

“恩公?”

“是,奴婢的恩公,就是原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

“哦,是他。。。。。。”崇祯微微点点头。随后他又问道:“在你进宫后和别人交过手吗?”

“交过,奴婢曾与锦衣卫和京营中强手切磋过。”

“结果如何?”

“奴婢胜多负少。”

“哦。没看出来,你还是个高手。”

“奴婢不敢。”

“朕问你,你知道不知道民间的高手?”

“民间?”方正化皱着眉想了想回答道:“回皇上,奴婢在与人切磋时,曾听那些人提起过,技击之术多出于军伍,高手也是军中居多。不过,军中的技艺多在杀敌。民间真正的高手虽然不多,但有些却有一些特殊的技巧。”

“噢?特殊技巧?给朕说说。”

“是。奴婢曾听人说过,在苏杭上海之间有民间恶民组织起的行会名叫‘打行’。据说这‘打行’中的高手,可以精确的控制出拳的轻重。可以让被打者在几天或几个月后才伤发而死。”

“啊,这么厉害”

“奴婢也只是听说,并未亲眼所见。”

“还要别的吗?”

方正化想了想说道:“奴婢还听说,在五台山和少林寺的僧兵中也有些高手。这些是以抗打闻名。”

崇祯微微点点头,思索了一会说道:“方正化,朕有件事想让你去做。”

“请皇上吩咐。”

“嗯,是这样,朕想让你从军中和民间招募一些奇人异士。这些人可以是功夫高的,也可以是像你刚才所说的那样有特殊的技能的。嗯,哪怕是盗窃,行骗,用毒这些也可。。。。。。”

听到这里方正化下意识的抬起了头,一脸惊愕的看着高高的坐在上面的皇帝。

崇祯还在皱着眉一点点的回忆着,在后世那些电影小说中所描述的特种部队还有什么技能。

直到他看见方正化那古怪的眼神才停了下来。“怎么了?你怎么用这种眼神看朕?”

方正化吓的连忙跪倒在地诚惶诚恐的说道:“皇上恕罪。奴婢想不明白您。。。。。。您找这。。。。。这些人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你没听说过‘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吗?这些人的技艺虽然不能登大雅之堂。嗯。。。。。。行事多少也有点不够堂堂正正。但是,在特殊的时候,这些人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朕让你找这些人,就是准备在特殊的情况下使用。明白吗?”

“。。。。。。奴婢,明白了。。。。。。”

“你能明白最好。就是不明白也无所谓,不过,人你一定要选好。朕会给你一道圣旨让当地的官府配合你。当你找到合适的人员时,可以让那人拿着你的信物到勇卫营报道,朕会在勇卫营中安排人接收。”

“是,奴婢遵旨。”方正化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

天启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就在这个临近年末的最后一次朝会之上。费时多日的魏忠贤逆党一案,终于有了结果。崇祯皇帝在朝会之上下旨将之前索拿的逆案一干众人分类惩处。

逆案首逆两人:魏忠贤,客氏,依谋大逆罪,不分首从,皆判凌迟处死。首逆同谋七人:兵部尚书崔呈秀,太监李永真,太监李朝钦,宁国公魏良卿,锦衣卫指挥使侯国兴,太监刘若愚,左都督掌锦衣卫事田尔耕。依谋大逆罪,不分首从皆凌迟死律,上恩减等判斩立决。其余的入案众人各有惩处。

旨意一下,朝堂之中为之一震。

不过在崇祯皇帝的这份名单之中也有令人疑惑的地方。例如被朝堂众人认为是魏忠贤左膀右臂的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却只被定为第四档落得个抄家罚入浣衣局的处罚。

魏忠贤逆党之案终于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但是由此引发的种种余波,却久久难以平复。

围绕着朝中空出的诸多位置,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一封封的奏折再次涌进内阁,涌上崇祯皇帝的案头。随后的几天,一封封诏书便随着一匹匹快马分赴各地。一名名在阉党控制朝堂之时被贬黜的官员纷纷重返朝堂。

随着各个位置有了归属,内阁这个大明文臣的终极目标,也再次进入了有些杀红眼的各派官员的眼中。随即,弹劾内阁辅臣的折本再一次的多了起来。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一边在本该清闲的年底加班加点操劳,一边还要不停受到众多朝臣的责骂。很快,除了内阁首辅黄立极由于被皇帝安抚还能坚持之外,其他几名内阁大臣纷纷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了。

看着摆在桌面上的那几本言词恳切的请辞折本,崇祯皇帝也只剩苦笑着摇头。崇祯本想着让这几个还算听话的内阁成员再坚持坚持,最好等军机处真正建立起来。没想到这些人抗压能力这么差,被朝中官员骂的不敢露头了。无可奈何之间,崇祯在天启七年的年底之前,发旨让朝中高级官员庭推阁臣。

几经周折之后,最终候选的名单摆在了崇祯的案头。拿起那份名单看了几遍,在这份名单之中除了一个人的名字之外,其余的崇祯都不认识,当然所谓的不认识就是说都不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之中。

不在记忆中,就不能从历史上判别优劣,这就让崇祯多少有些犹豫。而崇祯认识的那个唯一名字,却让他毫不犹豫的从备选的名单之中划了出去。钱谦益,一个在后世被网友们说了无数遍‘头皮痒’,‘水太凉’的东林领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