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鸿图 > 第二百二十二章:事先准备

大明鸿图 第二百二十二章:事先准备

作者:解剑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0:15 来源:笔趣阁

鼓乐声中,皇帝的仪仗慢慢离开了皇极门。

坐在龙辇之中的崇祯,不禁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今天早朝虽然意外连连,不过最终的结果似乎还不错。如此看来,这几天的忙碌和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崇祯有些疲累晃了晃头颈,身体向后靠了靠,微微眯上了眼睛。

几天前的那个晚上,钱谦益通过宝钞司掌印赵喆递进来一份折本。在那份折本之上,钱谦益不仅详细的将李标府中众人谈话的内容记了下来,而且还写明了这些人准备在下次早朝上的进谏步骤。

第一步,就是安排赵榜成弹劾军机处上卿袁可立--这也就是为什么崇祯听到陆澄源弹劾袁可立惊讶的原因--在赵榜成弹劾之后,东林一系的官员包括一些从属于阉党的御史,以及中立的官员都会加入弹劾袁可立的行列。要让袁可立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对象,逼迫袁可立辞职。如果袁可立不主动辞职,他就会被安上恋战权势,奴颜媚主的帽子,让他在士林中名声尽毁。大家都知道袁可立的脾气,那种情况下,他必然会坚决辞职。到那时即使皇帝想挽留,他也不可能再留下。所以这一步成功的可能性十分之大。

第二步,在将袁可立这个军机处唯一的主官清除之后,众人将会集中劝谏,让崇祯恢复祖制,撤销军机处和迅捷司。此时的军机处没了主官,又在满朝文武以恢复祖制的名义施压之下,年轻的皇帝很难再坚持,这一步成功的可能性同样很大。

如果第一步,第二步都进行比较顺利,众人将会进行第三步,集合朝中几派人的力量,弹劾首辅黄立极。而后,推选李标担任首辅,钱龙锡担任次辅,阉党中的周应秋入阁。

如果,这一步同样能够完成,那就进行最后一步,要求皇帝恢复经筵。选派品格高洁的博学鸿儒教导年轻的皇帝,辅助他实行圣王之道。

当崇祯看到这个计划之时,在又惊又怒中还有着一丝欣慰。惊得是自己刚刚做出些变革,朝中的这些官员就暗中联合起来反对。怒的是大明如今内部天灾不断,外部敌人虎视眈眈。这群官儿不思如何面对困境,竟然还在争权夺势。而那丝欣慰就是钱谦益这个人总算是表明了态度,宣传司自己倒是可以放心了。

生气归生气,但事情总还要解决。

可是,那天晚上当崇祯拿着这份计划想找几个亲近之人一同商量时,却发现身边能商量的人却没有几个。

首先,那个自己一直留着的首辅黄立极,做事八面玲珑,对自己也算忠心。但是他虽然处事灵活,又有坚持,但智谋应变却不是强项。而且在他身上大明官员的那些毛病也一样不少。这件事又牵扯上他,估计他很难平心静气的给自己出主意。

还有就是军机处上卿袁可立。要说袁可立无论能力气魄谋略都是上上之选,不过。。。。。。袁可立那个名士脾气。。。。。。崇祯心里清楚,如果不是袁可立看出了大明的危机,他恐怕都不会接手这个军机处。现在要是知道众人要拿他当靶子,满朝都要弹劾他,他绝对不会让自己背上那个污名。他是那种即使合家殉国,也不会忍辱负重自污清名的人。

除这两个人之外,原本曹化淳也是一个人选。但是,在这次的事情上崇祯却发现了曹化淳似乎有问题。王体乾曾提出让自己查看一下东厂关于这件事的情报,以便结合几方面的情报再作出判断。可当自己派人查找时,却发现对这件事东厂竟然没有上报一份情报。崇祯绝不相信,遍布京城各处的东厂密探,会对这件有众多官员参与的事情毫无察觉。那为什么东厂没有上报?

如果不是自己废物利用在净军中筹建了皇城局,如果不是在机缘巧合下收服了钱谦益,如果自己仅仅依靠东厂的话,恐怕到现在自己依旧被蒙在鼓里。一个掌控着皇帝耳目的太监,如果和那些文官走到了一起,那皇帝还真就快成傀儡了。这件事太过可怕。此时既然觉得曹化淳有问题,那现在这件事,自然不能再让他参与了。

除了上面的这几个人之外,勇卫三将包括锦衣卫指挥使孙祖寿到是都很忠心,但这些朝政他们却帮不上忙。钱谦益虽然在这次证明了自己,可是他又是个随风倒的性子,并且同样不擅长谋略。孙承宗远在辽东,况且即使他在身边,这个人会支持那头也很难确定。算来算去,除了面前这个老奸巨猾的王体乾外,竟然就再无他人。。。。。。可就是这个唯一能商量事的王体乾身上也不是没有毛病。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崇祯已经觉出王体乾这个人虽然智谋超群,但是格局却不大。让他出一些阴谋诡计没问题,但是有朝一日需要在治国方面出主意,他恐怕就帮不上忙了。

崇祯当时想了一圈之后,即沮丧又无奈。不过好在,自己刚刚登基,此时还是崇祯元年的三月,还有时间发现和培养人才。

那天晚上,被皇帝按在乾清宫的王体乾,绞尽脑汁思索了半天,才想出了应对之法。

第一步,分其势。群臣看是已经结成一体,但是内部却矛盾重重,各有所求。这其中,阉党的那批人更多只是想着浑水摸鱼,可以事先对他们进行分化。佥都御史杨维垣曾经给那些阉党卖过药方,可以安排他去。阉党那些人大多都是惊弓之鸟,只要吓唬吓唬就没人敢出头了。

第二步,慢其心。按王体乾的话,这些官员不少都是热血一上头就不管不顾的主,但是只要让他们冷静下来,他们往往又都很胆小。所以,王体乾让崇祯早朝时尽量拖延一下时间,让那些热血上头的官员,有时间想想后果。

第三步:惊其胆。用锦衣卫和庭杖吓唬吓唬那些人,让其中胆小的退缩。

第四步:灭其锋。抢先弹劾赵榜成,灭其锋芒。打乱他们的步骤。

第五步:断其后。有一部分官员,是想用批“龙鳞”,逆“圣听”的方式求忠贞直谏的名声。所以要利用《大明报》的优势断了他们的后路。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那天晚间,在听完王体乾想出的应对方法后,崇祯不由得暗暗的叹了口气。一切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刚刚登基恩威不显,否则又何必费这种事。看着身边王体乾那张布满皱纹,像颗干核桃似的老脸,崇祯慢慢的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