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在三国谋天下 > 第一百章 夜久语声绝

朕在三国谋天下 第一百章 夜久语声绝

作者:醍醐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1:00 来源:笔趣阁

“天子,奉天子的命。”那官吏被揍的七荤八素,又被刀子指着,一阵胡言乱语。

“天子?叫你胡说”王越愤然一巴掌抽过去,那人和着血吐出两颗牙,“真的是天子令。官渡前线需要兵源,曹公奉天子令征兵讨伐袁绍。”

“奉曹操之令就是奉曹操之令,扯天子做甚。”

“小人只是奉命行事,哪管这许多,只知道无论男女,只要青壮全部充军。”那人不住的磕头,求饶。

刘协突然一垂眼,不得已亲自上前,他此时必须凝心静虑,“我来问,你来答,晓得吗?”

那人那还敢多话,只得连连点头。

“你在何处当值?”

“小人乃琅琊郡青云乡乡蔷属下吏员肖伟。”

“我且问你,你们这样抓丁多久了?一共征了多少人?”

“三月了。至于多少人,小的不知,我们只负责抓人。”肖伟回答的异常利索。

“一天可抓多少人?”

“就这琅琊郡,初时,一天大约....大约三百人。后来渐渐没人了,加上老弱能有五十人就不错了。”

“倒也不算太多。”刘协失笑着抬起头,“但这琅琊何至于此?”

“是不是你们自己鱼肉百姓,狐假虎威啊?”王越一手握刀,一手用手指指着肖伟喝问道。

一旁的孔融等人目瞪口呆,倒也合理,不至于如此萧条,“这还不算多,一天三百,一月就是一千,三月就是三千.....”

“诸位....诸位大侠,”肖伟稍微恢复了点精神,一边咳嗽,一边委屈道:“我们都只是奉命行事,一乡一县的户数人口摆在那里,我们若不完成任务,那就得自己补人头啊。”

“也就是说,你只是负责这一个乡?”刘协再一次听出了问题。

“是啊,小的只是负责此乡。”

“也就是说一乡三百人。一县....一郡.....这一郡总人口,以我北海为例,按人头算也不过千万,青壮不过占三分一.....这是要亡州灭郡啊.....这曹操...”孔融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曹操确实不错了。”刘协愤怒的纠正道:“至少他还未当街弑君、未公然称帝、未改朝换代。”

良久不言的赵芸霍然回过头来,“那你为何要抓女子?”

“起初是因为人头不够,所以抓些年轻女子扮成男子充数。”

“女子扮成男子如何能不被发现。”

“其实发现了也无妨,那些军吏都享受后,将女子充为军妓,后来反而更希望抓女子。”

“你既然做得吏头,是否也有做这些伤天害理之事?”赵芸终究是个有脑子的,双目仿若烈火雄炎直卷而来。

“我在乡中无非是个跑腿的,我可不敢。”肖伟吓得面色发白。

刘协看着他半个身子已探入房间,忍不住失笑道:“你所言句句属实,回头我好好赏赐于你。”然后弯腰在其肩上一拍,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万万不敢。”肖伟面如死灰,忙跪行出廊檐,叩首如捣蒜,“我们都是奉命行事啊,公子饶命!”

但下面忽然一声张横的怒喝传来:“嚎...我叫你嚎....”

刘协再抬头间,张横已一刀将那官吏的头给削了下来。

刘协转身进了屋子,随手关门前,扬了扬头,淡淡丢下一句,“收拾了!”

半夜院外一逐渐安静。

“公子,可曾安歇?”孔融小心翼翼的敲想了还在亮着灯的客房门。

“进来吧。”刘协的声音干脆到让人生畏的地步。

推开门进来,孔融先是重新关上门,然后才朝盘腿坐在榻上的刘协躬身行礼。而等他抬起头时,满头大汗。

“都埋了?”刘协淡然问道。

“是!老臣和那老妪一起挖坑,张中郎和赵中郎搬人。”孔融长吁一口气。

“不必拘礼,随便坐吧。”刘协淡淡道。

“公子,”孔融随意坐到刘协对面,“我刚刚与那老妪打听了下情况。”

“可打探到什么消息?”刘协木然的表达了一丝关注。

孔融长叹一口气,然后正色道:“和那官吏说的情况大致一样。”

“两三个月了,按日子算起来,应该是从陛下离许开始,徐州就一直这样,民间渐渐有传说,是因为原徐州牧陶谦与曹操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所以要整个徐州陪葬。再后来,又说是奉旨募兵。总之百姓也不知到底何事,只得逃亡,但有些老者根本无力逃亡,像这一家子,出去也是死,留下也是死,他们选着死在家里。这村里像他们这样的遗老遗少,还剩六户人家。”

“这是借征兵之名,屠尽徐州啊!”刘协身子一时有些颓然。

“可这是为何?”孔融不解道。

“孔少府,可知他屠彭城一事?”

孔融深呼吸了数次,调整了情绪,愤然道:“令人发指。”

“其实他这么做是有深意的。曹操收拢青兖两州黄巾百万人口,这些人口让曹操实力大增,但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粮食问题。黄巾投降曹操的目的也是粮食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与其说是黄巾加入了曹操,不如说是曹操加入了黄巾。当时陶谦在徐州屯田富民,粮库充实,甚至可以喂养打量从关中奔逃来的难民。一百万张嘴多饿一天就多增加一成哗变的风险,而曹嵩刚好在此时死在徐州,正好给了曹操一个借口,要想将徐州的粮食全部占为己有,以父仇屠城这个借口好不好?然后再引青州黄巾入徐,这样粮食也解决了,屯田也解决了。”

“屠徐一事,比较久远的事,他再次清理徐州又是为何?仅仅是官渡之战引发的余波?”

“当然不是。”刘协稍微顿了下,然后思索了一下,才解释道:“其一,他知道朕往徐州来,他要留一座空城给朕,毫无生机的空城。就算我们得到了徐州,这眼下有地无粮,有地无人,我们也待不下去。其二,这臧霸昌豨本就是泰山匪寇,他们以劫掠为生,现下连劫掠的对象都没有了,只能依靠于他。”

刘协的话突然停了下来,但孔融已经连连点头了,对方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也很透彻了,从权谋角度来说,臧霸昌豨想要继续获得生存条件,必须只能不断的挑战在徐州落脚的刘协,和依靠能提供军粮的曹操。

那么其实,臧霸和昌豨没有选择。之所以选择暂时不动,可能是在等一个契机,又或许是有更好的选择——袁绍。

毕竟官渡胜负未定。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问,曹操会屯田,那臧霸就不会屯田吗?

这就体现了士族思维和军阀思维了。

士族是土地兼并构成的政治产物,所以他们喜欢搞经营,主要在屯田修水利上发展。士族就是靠土地和粮食来崛起的,这个是根本。士族垄断文化,只有士族才有学识能治国。

而军阀存在价值就是打仗。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董卓,董卓作为一个占领了京城的军阀,他需要吃饭,就得与士族合作。所以董卓各种讨好以王允为首的士族,给王允封县候,这帮士族推荐的官员,董卓全部同意,结果王允和袁绍是一头的,董卓批的官,立刻跟着袁绍打董卓,袁绍是天下士族之首,董卓被士族给卖了还给士族数钱。

再然后就是李傕、郭汜,二人有董卓这个前车之鉴,于是以劫掠为生。然后贾诩以一招毒士乱武,导致十万叛军打长安,导致三辅南阳几十万百姓受难,导致皇帝没有饭吃,大臣被西凉军像屠狗杀猪一样。

臧霸等人是经历过这些的,所以他只能小心谨慎的与曹操共存,作为青徐两地的番属,只听令不听宣。

“孔少府,朕有些累了,你且自去吧,朕想静静!”

孔融沉默良久,这才站起身来躬身一礼,转身准备离去。

而就在此时,身后刘协忽然又说道:“孔少府,你且去问那老妪,看她是否愿意随我等前行。”

屋外,正值午夜,孔融立于院中,往头上看去一片白雾,雾色后的青山。就这样站着不知道多久,想着刘协的话,一时间,他竟然不知道此时心境到底如何?是高兴还是忧虑....

一开始,都以为这个年轻天子只是个任人鱼肉的年轻君王,包括孔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接受朝廷的邀请,前去匡扶汉室。

可是,到了许都才知道,他竟然有韬晦。再后来,他竟然有谋略,善兵法。再后来,他竟然懂民生,善治理。从许都到白马,一路收拢溃兵流民,从千余禁卫,发展到近两万大军。再到官渡将曹操和袁绍玩弄于鼓掌之中,愣是在数日内就从虎口从容脱身,还弄到了半年的军粮,然后如此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徐州,这手段,这权谋,真是让人真正佩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