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眼艺 > 377 达成共识

三国眼艺 377 达成共识

作者:写书吃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3:16:49 来源:笔趣阁

话说张凉看到双方这么惨烈的战斗,伤亡太大,一向铁石心肠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再给曹操的信中,张凉写到:

“双方都是优秀的战士,大汉的子民,根本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殊死搏斗,这样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如今双方的优劣已经非常明显,也许定陶城还能坚守两个月,或者更久,但是再顽抗下去并不能改变最后的结果,那就是我张凉必胜,统一中原,统一天下九州的是我张凉。”

“深知曹公毕生心愿,就是为大汉开疆扩土,这也正是我张凉此生心愿。不如我们就此做个约定,我张凉统一九州,而曹公你则做一个大汉的征西将军。不管是大汉的西方还是北方,都有着广阔的世界等待着你去发现。。。”

曹操在病床上看到了张凉的这封万字劝降信,被深深地震撼了。

张凉太神了,居然知道自己原本想做的就是大汉的征西将军?

这个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了,曹操的这个理想,都是在三分天下,权势冲天的时候才透露出来给别人知道的,但是被张凉提前给知道了。

曹操原本的理想就是只想帮助大汉开疆扩土,因为在他们已知的世界里,西方有大片的领土,可以供大汉开拓,所以曹操想做征西将军。

但是北方也有很大地方等待开拓就不知道了,其实在张凉看来,北方才更要拿下。

曹操看到了张凉的书信,犹豫了,把众将领们召集起来,询问大家的意见。

“坚决不能同意,打,打到底啊!”曹仁饱受张凉的打压,倍感屈辱,宁愿玉碎不为瓦全。

“其他人呢?”曹操不理曹仁,询问其他人的意见。

许褚看了看众人,抽泣了一下,坚决地说:“主公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就是了。”

郭嘉道:“我本就是一个闲云野鹤,都是痴心妄想,看来还是才能不足,还要多学习。从此以后,我想寻一处清静之地,闭门,从此不闻天下事。”

“哎,怪我无能!本来想要带着你们创立不朽功业,看来都是妄想,小看天下英雄了。”曹操长叹。

其实对于曹操来说,投靠张凉未必是不能接受的,毕竟这个时候的曹操实力还是相对弱小的。

在原本的三国演义之中,曹操就在数次遇到人生低谷的时候考虑过投靠袁绍和袁术,所以这个时候他决定投靠张凉也是可以理解的。

更何况,张凉并不是想要曹操听命自己,而是以“同盟”的形式联合,承诺让他去开疆扩土,这正是曹操的儿时梦想。

最终,曹操决定接受张凉的同盟邀请,文臣们都决定退隐,武将们都打算继续跟着曹操征战。在他们的心里,不认为曹操会投降,还等着将来再次重整旗鼓。

张凉何尝不知道这些人的危险性,但是这些人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张凉既然不想杀他们,就做好了受他们威胁的准备。

经过了两天时间的来回沟通,最后曹操把南门打开了,在众多武将的护卫下,走了出来。

而张凉,早就在南门外摆下了香案,筑起高台等他。

曹操奇怪地道:“我还以为只是签协议,没想到还要烧香。”

“哈哈哈!”张凉大笑,“这么重大的事情,当然要禀告天地,天地为证,我和曹公的盟约永不反悔。”

曹操点头道:“嗯,必定如此!”

双方就在高台上,歃血为盟,共同签署了协议。

协议的内容也相当简单,最重要的就是曹操把兖州和徐州的武力都撤了,放弃抵抗,接受改编,先到蓟县蔡邕那里去报道,先住一段时间的名将集中营再说。

而张凉则保证所有曹操一干人等的性命,只要他们不在反抗,那么自己就不会对他们下手。

不过,显然是很困难的,有的人就是作死,比如曹仁。

他跟在曹操后面,满脸的凶相,居然就想要拔出佩剑给张凉来一下。

典韦和赵云就在身边,怎么能够让他得逞。

当然,曹操也不会让他得手,一把就挡在了曹仁的身前。

“放肆!”

“哎!”曹仁把剑一扔,气得说不出话来。

曹操转过身来道歉:“子睿勿怪!”

张凉自然不会在意:“呵呵,我可以理解曹子孝的心情,不过人生就是这样的,输了就是输了,很多事,机会只有一次。”

公元193年11月,终于,签约完成了,曹操被打败了,这相当让人兴奋。

自此,张凉拥有了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兖州和徐州等六大州,同时,还占据着雍州的河内郡。

可以说,现在张凉如果想要雍州关外这一片土地的话,还是易如反掌的。

不过那里被董卓祸害,人迹罕见,就连洛阳皇宫都长满了野草,抢下来一时半会儿起不来什么作用,所以张凉放弃了。

在和曹操的兖州之战,伤亡巨大,出征十万军,后来还陆续增援了五六万,然而打完之后,发现又只剩十万了。

其他的人要么死了,要么就被送回去养伤了。

而兖州的曹操军就更别提了,死伤更多,不仅是军士,连普通的老百姓也死了不少。都是因为后期粮草不足,曹操准备艰苦的长期斗争,所以提前收集粮草。

这样就把普通民众手中的粮草用完了,饿死一群人,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不是主公及时想到这个方法,快速地结束了和曹操的战争,那么因此而死的人口,真不知道会有多少。”陈宫感叹。

“是啊,这就是中国大地的诅咒!”张凉也叹息一声。

三国人口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国鼎立而止,应该至少消失了一半。

为了就近处理新得的两个州府,张凉把自己的住所安排在的陈留。这是一个大城市,非常发达,在曹操的治理之下,各种设施也相对完善。

把兖州和徐州的事情处理完毕,已经到了公元194年4月份了。

这一日,张凉正在陈留郊外游览黄河壮丽的景观,突然就有一骑飞奔来报。

“启禀军候,宛城张绣派人送来求紧急求救书信一封!”

“张绣!求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