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眼艺 > 第017章 张辽不肯来

三国眼艺 第017章 张辽不肯来

作者:写书吃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3:36 来源:笔趣阁

于是众人互通姓名,进屋说话,张凉让藤鹰把来时市集上买好的酒肉拿出来,摆满一桌,四人围桌座下来边喝边谈。

酒过三巡,张凉说起了来意:“文远武艺出众,在下仰慕已久,近日我安喜县周边黄巾余孽甚多,前日受其攻击,要不是军士们拼命,县城险些被破。”

“我正筹划练军剿贼,希望文远能助我一臂之力,铲除山贼,保境安民。”

由于张辽官职和自己一般,张凉也不敢说让他投靠自己,到自己县城任职,只得委婉地说想叫张辽帮忙训练军队。只要人过去了,那后面招揽也好办得多。

张辽何等的智力,当然听明白了张凉的意思,大感奇怪。

经过交谈,张凉的谈吐见识虽然不凡,不像是其年龄段所应该有的,但其官职不过一个县令,不能凭借这个就来招揽吧。

自己是郡吏,对方是县官,放到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在市里,一个在乡镇,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怎么可能离开郡治往小县中跑的道理。

“这个。。。恐怕要让子睿失望,雁门一带时有外族侵扰,我身为屯长,需时刻在近御敌,恐不能随便离开。”

张辽也委婉拒绝,说到这里转而看了赵云一眼道,“况且子龙的武艺,绝不在我之下,有其在左右,区区山贼,有何可虑!”

张辽自己是大将之才,眼光不俗,发现了赵云也是高手,这也是不敢小瞧了张凉的原因。

“文远武艺不凡,又熟读兵书,日后必是个大将之才,难道甘愿埋没在雁门这一小郡当中?”看来是没希望,张凉大呼可惜。

张辽听了张凉的话,心中暗道这个家伙怎么如此难缠,自己当然不甘心当个郡吏,但是跟着张凉去也不见得就有什么更好的前途,非得要人把话说得那么白:

“男子汉大丈夫,当然要建立功业,但需待时势。近日刺史丁建阳大人派人招我为从事,我正准备要去回拜刺史大人。若张县令有空闲,可在雁门这游玩几天,待我返回后再喝个痛快。”

原来并州刺史丁原听说了张辽武艺超群,已经下令招为自己的近身随从,那就难怪张辽看不上张凉这个破县令了。

张辽后来确实跟随丁原进洛阳,结果丁原被吕布杀死,跟随吕布成了贼臣董卓的部下,不久董卓又被吕布杀死,成了吕布部下,前半生都耗费在东奔西跑上,直到后来跟随曹操才宏图大展。

可见张辽虽然是个大将人才,但是对于主公的选择能力,实在不怎么样。

如今张辽明显是下逐客令了,张凉也不好意思继续拖下去,只得起身告辞:“在下安喜县周边山贼众多,县城安全重任在身,不敢渎职,既然得见文远,已不虚此行,明日当回返。”

于是几人又互相道别,临出门前,张凉实在不舍,又郑重地对张辽说:“丁刺史虽然是大汉忠臣,但如今十常侍败坏朝纲,像丁刺史这种性子过于刚直的人必遭排挤。我观天下不久必将大乱,望文远保重,后会有期。”

张辽也感觉到了此番话的真诚,但是毕竟年轻,不碰几次壁,又怎么可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的呢!

既然张辽不愿意,再呆在雁门郡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张凉等人在驿站休息了一日,立即启程回安喜县。

此番雁门行虽然没有招揽到张辽,但是张凉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所以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况且得到了赵云,和张辽比起来,简直有过之。

这就叫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路回程无话,185年6月,张凉带着赵云等人回到了安喜县。

张凉此番出行,来回耗费近一个月时间,回到安喜县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杜雷、王邦和陈华等人来检查工作。

首先是杜雷汇报县城安全工作:“自从大人走后,山贼没有再来攻击县城。按照大人的吩咐,军士们化成三班倒,站岗、训练和休息轮换。”

“至于招募新兵,由于我们县城粮草不多,和王司徒及陈功曹商量过后,把县城的军士控制在500人,因此派人下到各村镇中招募了204名新兵,目前县城内军士总计526名。”

“嗯!居然知道主动出击去乡镇中招募,有进步啊!”张凉表扬杜雷,又说道,“上次我封王邦为司徒,那是胡闹瞎开心,现在有必要重新任命。”

“命陈华为治中从事,主要负责民政方面的事情。命王邦为督军从事,在我身边帮忙,有时间的时候也要协助陈华。杜雷为忠义都尉,兼我的禁卫统领,负责县城治安特别是县衙的安全。赵云为司金都尉,负责县中军士的训练以及县城防务。”

“是!谢大人!”几人听到张凉严肃的任命,其他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还有,以后你们也不要叫我县令大人,都叫我主公!”张凉恨死什么劳子县令了,连个张辽也诱惑不来,大声说,“这芝麻小县,怎么可能容得下我们这些虬龙。赵子龙,我命你一个月内将县中500军士都训练成可以上战场的虎狼之士,我要扫清安喜县周边山贼!”

“是!主公!”赵云突然感觉这县令和前几天看到的有点不一样,大声答应。

接下来是王邦汇报一个月来税收及民生民政问题,张凉只关注库银有没有增加,粮草有没有剩余。

对于其他民政实在是听得头晕,让王邦自己去处理,有什么问题就联合陈华拟几个方案来给自己定夺。

“我对你们两个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许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给民众增加赋税项目,不许无偿让民众为县衙办事,不许任何官员强占民众房屋,当然更不能强抢民女,逼良为娼等事情发生!”

“农民不是低贱的奴隶,而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是非常善良和宽容的,只要我们给他们田地种,给他们留够生活所需的粮食,他们就会交租回报我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